- 年份
- 2024(9896)
- 2023(14376)
- 2022(12286)
- 2021(11431)
- 2020(9424)
- 2019(21985)
- 2018(22056)
- 2017(40683)
- 2016(23187)
- 2015(26641)
- 2014(27115)
- 2013(26352)
- 2012(25311)
- 2011(23083)
- 2010(23886)
- 2009(22125)
- 2008(22472)
- 2007(20853)
- 2006(18575)
- 2005(17440)
- 学科
- 济(93726)
- 经济(93595)
- 管理(65504)
- 业(60981)
- 企(48810)
- 企业(48810)
- 方法(35492)
- 中国(32424)
- 数学(30363)
- 数学方法(29972)
- 农(27325)
- 财(26079)
- 制(24739)
- 地方(24065)
- 教育(21892)
- 业经(21784)
- 学(20909)
- 银(19469)
- 银行(19432)
- 行(18702)
- 融(18394)
- 金融(18390)
- 农业(17922)
- 贸(17349)
- 贸易(17334)
- 理论(17033)
- 易(16742)
- 体(16506)
- 务(15157)
- 财务(15107)
- 机构
- 大学(336252)
- 学院(333158)
- 济(131203)
- 经济(127951)
- 研究(121048)
- 管理(116991)
- 理学(97934)
- 理学院(96649)
- 管理学(94819)
- 管理学院(94157)
- 中国(90664)
- 京(74406)
- 科学(72977)
- 财(66257)
- 所(63186)
- 农(57370)
- 研究所(56451)
- 江(55677)
- 中心(55008)
- 范(52478)
- 师范(52017)
- 财经(50170)
- 北京(48376)
- 业大(47202)
- 经(45120)
- 农业(44757)
- 州(43868)
- 院(42998)
- 师范大学(41966)
- 教育(40672)
- 基金
- 项目(204908)
- 科学(160204)
- 研究(156290)
- 基金(142933)
- 家(123423)
- 国家(122195)
- 科学基金(102841)
- 社会(95900)
- 社会科(90489)
- 社会科学(90462)
- 省(82490)
- 教育(77655)
- 基金项目(74578)
- 划(70225)
- 编号(66476)
- 自然(63517)
- 自然科(61965)
- 自然科学(61946)
- 自然科学基金(60835)
- 资助(58801)
- 成果(58005)
- 课题(49400)
- 发(48814)
- 重点(47692)
- 部(46555)
- 创(42312)
- 性(40920)
- 制(40803)
- 年(40123)
- 教育部(39969)
- 期刊
- 济(158718)
- 经济(158718)
- 研究(112380)
- 中国(83596)
- 教育(64893)
- 农(54282)
- 财(53682)
- 学报(51985)
- 科学(46449)
- 管理(44786)
- 大学(40293)
- 融(36504)
- 金融(36504)
- 学学(36402)
- 农业(36367)
- 技术(32198)
- 业经(25960)
- 财经(25770)
- 经济研究(24247)
- 经(22168)
- 问题(20596)
- 业(19424)
- 贸(16731)
- 职业(16624)
- 图书(16256)
- 版(16195)
- 技术经济(16011)
- 坛(15756)
- 论坛(15756)
- 理论(15505)
共检索到54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阮平南 赵琦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失衡的矛盾,改革了单一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然而由于缺少政府的资助,民办高等学校面临向社会、市场寻觅资金的困境,以致出现了自身行为失范、公益性受到削弱等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在分析教育体系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如何对民办高等学校进行监管,并通过均衡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和学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确定民办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委托代理 监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历经多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然而市场的复杂性、政策的滞后性以及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自身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资金、产权、管理以及师资等困境,亟待突破。我们应当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发展路径,为民办高等教育创造一个规范、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高校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历经多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然而市场的复杂性、政策的滞后性以及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自身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资金、产权、管理以及师资等困境,亟待突破。我们应当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发展路径,为民办高等教育创造一个规范、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高校管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欣
"马太效应"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原则的典型范本,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调节着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格局。中央与地方属两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经费收入结构严重分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马太效应"的两大典型表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引发一系列问题,揭示出未来高教优质资源配置就应当偏重向均衡一方倾斜,在确保底线均衡的前提下,扣两端而取其中,逐步打破马太效应的僵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马太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其发展历史上有一个近三十年的中断期,在发展环境上面对着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短缺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和不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办学方式上民办高校大部分是投资办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有助于全面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正确理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期明确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为民办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凡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以地域环境(社会性构成的条件性空间)为原点,社会维度(社会承认及合法性的获得)、市场维度(市场化运营)、教育维度(高等教育属性的体现与发展)等为轴线可勾画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其中,原点既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在三个轴线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冯惠敏
政治中立作为一种理念首先是出于资产阶级政治的需要,虽然我们不能简单搬用政治中立观念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将这种理念运用于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之中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高等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与政治中立相关的概念还有价值中立和学术中立,这些观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政治中立 价值中立 学术中立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志国 袁寿其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数量增长、空间拓展、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创新驱动、重点突破、质量提升"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中",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是这一转型发展的鲜明主题与战略任务。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阐述了行业转制高校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任务与使命及其发展路径,以期为行业转制高校建设"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大学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
行业转制高校 转型发展 任务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炜长
教育质量风险是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当前构成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风险源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规模盲目扩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不规范、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薄弱、教学管理松散等诸多方面。强化教育风险意识,转变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完善质量风险保障体系与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成为当前民办高校防范教育质量风险、实现可健康发展最为迫切而又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质量风险 防范管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私立高等教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阶段中一个急速成长的部门,中国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部门与公办部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及其区域成长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办部门相比,民办部门作为在市场机制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针对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区域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发展地区(例如浙江省)出现了“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湖北省)出现了“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而在经济和公办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陕西省)出现了...
关键词:
生成机制 区域发展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保梅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机制的建设,宏观层面指国家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政策决策机制;中观层面指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之间要形成合理的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微观层面指民办高校要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切合实际的利益-动力机制、畅通的信息流通机制、严格的质量保证机制、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生生不息的财力保障机制、灵敏的自我纠偏机制和良性的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 保障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鄢波 李文利
本文主要考察了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现状、供需机制、发展的合理性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和讨论。民办高校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但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竞争 ,但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 ,对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未来发展道路上 ,民办高校要有大的发展尚需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完善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 ,并鼓励评估机构发布民办高校的信息 ,以有效监督民办学校的运行和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