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2)
2023(7026)
2022(5625)
2021(5062)
2020(4206)
2019(9405)
2018(9389)
2017(16774)
2016(9692)
2015(11119)
2014(11469)
2013(10602)
2012(9311)
2011(8058)
2010(8356)
2009(7941)
2008(8488)
2007(8031)
2006(7041)
2005(6611)
作者
(25716)
(21303)
(20907)
(20087)
(13661)
(10154)
(9825)
(8105)
(8092)
(8027)
(7241)
(7009)
(6874)
(6845)
(6596)
(6395)
(6394)
(6298)
(6220)
(6004)
(5285)
(5276)
(5237)
(5007)
(4940)
(4896)
(4652)
(4523)
(4249)
(4194)
学科
(66100)
企业(66100)
(58760)
管理(51647)
(37085)
经济(37018)
(19854)
业经(18487)
(17478)
财务(17466)
财务管理(17444)
企业财务(16549)
方法(16070)
技术(12869)
理论(12262)
企业经济(11796)
(10780)
(10312)
经营(9962)
(9736)
技术管理(9714)
(9620)
数学(8721)
数学方法(8638)
中国(8273)
决策(8238)
(7983)
计划(7610)
经济理论(7498)
体制(7102)
机构
学院(136301)
大学(132622)
管理(56283)
(50992)
经济(49762)
理学(47097)
理学院(46708)
管理学(46072)
管理学院(45807)
研究(33521)
中国(28874)
(28597)
(27134)
(24035)
财经(21806)
(19409)
(19357)
科学(18067)
商学(17128)
北京(17083)
商学院(16982)
(16978)
师范(16861)
中心(16250)
财经大学(15746)
(15593)
技术(15348)
业大(14687)
经济学(14522)
职业(14464)
基金
项目(78917)
研究(64587)
科学(63142)
基金(54818)
(44367)
国家(43792)
科学基金(40585)
社会(39847)
社会科(37634)
社会科学(37620)
(34058)
教育(32041)
基金项目(28800)
编号(28277)
(26183)
自然(25080)
自然科(24563)
自然科学(24558)
自然科学基金(24179)
成果(24095)
资助(21801)
课题(20075)
(19233)
项目编号(19175)
(18867)
创新(17536)
(17247)
(17154)
重点(17032)
(16990)
期刊
(64620)
经济(64620)
研究(41057)
中国(32045)
(29523)
管理(28481)
教育(24378)
技术(15895)
科学(13838)
学报(13449)
财会(11963)
大学(11661)
业经(11581)
财经(11524)
(10942)
金融(10942)
会计(10296)
(10041)
学学(9869)
图书(9362)
(9179)
经济研究(8997)
技术经济(8626)
通讯(8552)
会通(8531)
职业(7588)
现代(7492)
问题(7192)
商业(6997)
书馆(6977)
共检索到21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强  梁忠环  
校企协同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对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的作用,是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校企的独立合作,基于各自资源的需求对企业和学校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势和互补。校企协同是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辅助方式,为大学生获取了较多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机会,促使学校和合作企业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本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进行一定的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  
民办高校要积极参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着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立求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根据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要求,民办高校要主动将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本文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入手,分析并讨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结合校企协同模式的要求,探究构建可持续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福清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该法极大的促进了民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民办高校的办学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办学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但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却未能跟上学院发展的步伐,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民办高校后续的发展没有起到"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价值增值,因而有必要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民办高校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红艳  
跨区域合作办学有助于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平衡。但是,我国跨区域合作办学还存在行政指令导向明显、协同主体缺乏长效联动机制、合作办学层次浅以及合作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跨区域合作育人质量,高职院校与企业应联合构建"校校企"育人平台,积极尝试混合所有制办学,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刘科江  
校企协同育人是"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对校企协同育人现状的审视,发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的长效发展,如缺乏利益主体间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多层次、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缺乏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等。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因地制宜型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把握新技术型校企精准育人模式以及具有"国际范"的协同育人模式等。未来应建立校企协同网络公共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协同育人等以创新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探索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服务区域发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服务意识,突出企业与院校的"双主体"地位:重视平台建设,以项目促合作,改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锋  
针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问题,运用综合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及其创造力四要素关系和SECI知识螺旋模型,提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应当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的观点,而且必须依托高端技术及产品开发的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校-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才能真正形成高新技术研发落地、企业产品增加获利空间、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利益共同体和共生关系链,从根本上扭转高职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被动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勇  
对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打造专业发展与区域行业发展紧密对接的应用型专业。使合作高校真正做到职业教育所要求的"业内的大学、业内的团队、业内的专业"。对外合作延宽,推动校企合作走向国际化。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促进新兴业态形成的动力引擎的新形势,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联合高校,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我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献晖  涂凯迪  
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部门分立等状况,应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实施“线场思政”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通过“一格局、三体系、三结合”,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以思政专员为引领的思政队伍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校企协同为导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思政课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学校思政教育与企业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一会议三平台三创新”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培养德技双强的新时代高职生落在实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涵盖产教有效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新型学徒制实施、社区教育、评价监督、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正在上下求索的实践探索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办学中探索并实践了"校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其核心内涵是"双会双主导、双核双枢纽"。该模式得到学生、行业企业、政府和社会认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3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湖北省物流协会共同牵头成立湖北物流职教集团,2014年学院牵头成立湖北省职教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任主任单位。由此,学院实现了从最初的"学校-企业"合作,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再到"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庆勇  王有才  李雯怡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立足新时代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调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激发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优势。搭建以学校为中心“校内+校外”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教学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育人成果共享,培养适应旅游管理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助力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建良   翟炜从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指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协同育人体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度较低、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瓶颈、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缺失。据此,提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策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与反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在高等教育的社会转型时期,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认真研究和探讨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十分必要。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应从发展愿景、大学使命、战略任务三方面进行规划;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可以从五个不同角度分类。同时,更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使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层次性、长远性、客观性、时代性、竞争性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绪卿  
民办高校家族化主要表现在学校资产产权和资源支配权的家族化、领导成员及轮换体制的家族化、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家族化及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家族化等方面。传统的家文化影响和政策的缺失是我国民办高校家族化的主要原因。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法规,加强管理,以规范引导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