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8)
- 2023(8395)
- 2022(7064)
- 2021(6548)
- 2020(5467)
- 2019(12318)
- 2018(12242)
- 2017(23069)
- 2016(13282)
- 2015(15486)
- 2014(15811)
- 2013(14838)
- 2012(14095)
- 2011(13051)
- 2010(13859)
- 2009(12999)
- 2008(12907)
- 2007(12198)
- 2006(11528)
- 2005(10923)
- 学科
- 济(69567)
- 经济(69505)
- 管理(37399)
- 业(32098)
- 企(25786)
- 企业(25786)
- 中国(20685)
- 地方(19315)
- 方法(18576)
- 数学(16016)
- 数学方法(15704)
- 农(15678)
- 地方经济(13367)
- 业经(13335)
- 财(13120)
- 策(12160)
- 教育(11914)
- 制(11861)
- 学(11108)
- 农业(10571)
- 理论(10194)
- 贸(9616)
- 贸易(9607)
- 银(9464)
- 银行(9464)
- 易(9242)
- 行(9148)
- 融(9058)
- 金融(9058)
- 体(8629)
- 机构
- 大学(194935)
- 学院(190077)
- 济(88096)
- 经济(86109)
- 研究(69638)
- 管理(67246)
- 理学(55558)
- 理学院(54883)
- 管理学(53822)
- 管理学院(53431)
- 中国(52304)
- 财(41954)
- 京(41295)
- 科学(36389)
- 所(34524)
- 江(32342)
- 财经(31485)
- 中心(30466)
- 研究所(30219)
- 范(29929)
- 师范(29811)
- 经(28196)
- 北京(27590)
- 经济学(27560)
- 州(25533)
- 院(24570)
- 经济学院(24242)
- 师范大学(23297)
- 农(23191)
- 财经大学(22564)
- 基金
- 项目(106708)
- 研究(88530)
- 科学(84254)
- 基金(73243)
- 家(59655)
- 国家(59044)
- 社会(55669)
- 社会科(52587)
- 社会科学(52575)
- 科学基金(50901)
- 教育(44064)
- 省(42813)
- 编号(38077)
- 基金项目(36505)
- 成果(35770)
- 划(35148)
- 资助(31370)
- 课题(29386)
- 自然(28199)
- 自然科(27502)
- 自然科学(27496)
- 自然科学基金(26981)
- 发(24913)
- 年(24656)
- 部(24363)
- 重点(24164)
- 性(23990)
- 大学(23567)
- 项目编号(23010)
- 规划(22300)
共检索到329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文章简要解析了就业歧视的概念与本质,分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进而从走出晕轮思维怪圈、完善与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强化地方政府问责和强化高校内涵品牌建设四个方面深入阐述并剖析了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救济策略,对于民办大学生客观理性应对就业歧视、有效规避和转移就业风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具有一定现实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晕轮效应 救济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政府规制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艳
大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除却诸多宏观因素外,还在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户籍与工作经历等各种隐性的歧视。相比较于显性就业歧视而言,隐性就业歧视存在的方式更为隐蔽,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更大,其解决的制度设计成本也更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隐性歧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相晓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对策: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建设;突出重点,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丰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指导课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国锋 姜莹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显,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问题。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角色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性别歧视 性别观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女大学生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导致她们对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的视而不见、认同与容忍,这种态度再生与强化了性别歧视现象。而女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性别不平等、"男性中心"的性别文化意识建构的结果。此外,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淡薄,也助长了这种态度。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当其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秀强 唐新格
面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垄断行业歧视、出身背景歧视、经验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大学生"集体无意识"状况愈发严重。造成此种状况既有传统观念原因,又有学生自我认知原因,还有制度不健全、相关主体职能没有发挥等原因。为此,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公平、公正就业观,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就业平等委员会,明确各主体职责,充分发挥各主体应有的职能,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歧视 集体无意识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玉好 邓佳盟 张帅
本文通过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拟配对简历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发现:(1)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约42%;(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越严重;(3)有实习经历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较轻;(4)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导致女性大学生遭受歧视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女大学生应增加实习经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规避性别歧视的困扰。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性别歧视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立敏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自我评价、明确求职目标、开展模拟招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创新教育 就业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桂梅 马方圆 王晓英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研究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就业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分别从个人、家庭、学校和国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就业心理 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增辉 万象
要真正地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首先应抓紧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并参照国外经验,制定便利可行的就业歧视救济程序2006年12月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才招聘大会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边是450家招聘单位的展台前汹涌的人潮,另一边,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在现场设立了"消除就业歧视"公益服务站,宣传反就业歧视。北京四大高校以这样的方式联手出现在招聘现场,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晓虎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就业状况更不容乐观。因为在学习上,他们存在着基础薄弱、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等情况;专业上,存在着部分专业滞后于社会需求以及当年招生形势好而今就业难的情况:就业背景上,因高校持续扩招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加之名校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更缩小了他们的就业空间。所以,在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今天,迅速形成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的主要导向,狠抓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民办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红路 任启芳
本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统计性歧视的情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建议通过以下方面的改进来克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学校类别的存在而导致的统计性歧视问题: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依托网络积极开展网上求职招聘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统计性歧视 帕累托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