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1)
- 2023(12413)
- 2022(10767)
- 2021(10648)
- 2020(8670)
- 2019(20392)
- 2018(20911)
- 2017(37868)
- 2016(22063)
- 2015(25385)
- 2014(26029)
- 2013(24440)
- 2012(22379)
- 2011(20091)
- 2010(20268)
- 2009(17855)
- 2008(17414)
- 2007(15525)
- 2006(13565)
- 2005(11835)
- 学科
- 济(71929)
- 经济(71846)
- 管理(57168)
- 业(49798)
- 企(42126)
- 企业(42126)
- 方法(32655)
- 数学(27559)
- 数学方法(27183)
- 教育(25039)
- 中国(24977)
- 学(19936)
- 理论(19524)
- 农(19270)
- 财(18517)
- 业经(16102)
- 地方(14703)
- 教学(14019)
- 和(13194)
- 农业(12810)
- 技术(12769)
- 制(12739)
- 贸(12130)
- 贸易(12122)
- 务(12072)
- 财务(12005)
- 财务管理(11971)
- 易(11738)
- 企业财务(11276)
- 环境(11139)
- 机构
- 大学(296751)
- 学院(292660)
- 管理(108497)
- 济(99500)
- 经济(96656)
- 研究(95503)
- 理学(93433)
- 理学院(92262)
- 管理学(90402)
- 管理学院(89857)
- 中国(65388)
- 京(64986)
- 科学(61139)
- 范(50641)
- 师范(50281)
- 所(47843)
- 财(47191)
- 江(45115)
- 研究所(43538)
- 农(42819)
- 中心(42802)
- 业大(42386)
- 北京(41942)
- 教育(41279)
- 师范大学(40490)
- 技术(37804)
- 财经(37595)
- 州(37117)
- 院(34747)
- 经(34004)
- 基金
- 项目(195572)
- 研究(152773)
- 科学(152565)
- 基金(134595)
- 家(115061)
- 国家(113899)
- 科学基金(97058)
- 社会(88913)
- 社会科(83546)
- 社会科学(83523)
- 省(79839)
- 教育(78633)
- 基金项目(71647)
- 划(67971)
- 编号(67488)
- 自然(62448)
- 自然科(60912)
- 自然科学(60902)
- 自然科学基金(59761)
- 成果(58420)
- 资助(55133)
- 课题(49575)
- 重点(44604)
- 部(43533)
- 发(41954)
- 项目编号(41566)
- 年(41484)
- 创(40627)
- 大学(38449)
- 规划(38378)
- 期刊
- 济(112101)
- 经济(112101)
- 研究(94892)
- 教育(73414)
- 中国(65374)
- 学报(45456)
- 科学(39812)
- 管理(38643)
- 农(38617)
- 财(36553)
- 大学(35117)
- 技术(30755)
- 学学(30579)
- 农业(26927)
- 图书(21598)
- 融(20300)
- 金融(20300)
- 职业(19103)
- 业经(18776)
- 财经(17639)
- 经济研究(16829)
- 经(14962)
- 书馆(14816)
- 图书馆(14816)
- 坛(14478)
- 论坛(14478)
- 理论(14294)
- 问题(13874)
- 科技(13592)
- 发(13530)
共检索到43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山河
本文梳理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相关论文,发现对于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目前尚属空白,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面临的四大问题,指出对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行摸底调查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导入 ,给我们带来了批判旧教育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国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 ,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著作来学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教育学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积极探索教育学“中国化”,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这种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面对世界近年来出现的“宗教热”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唯物主义无神论、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宗教道德和集体主义道德的区别、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区别、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观点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世界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鹏
红色文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度契合,其物质性、制度性和精神性面向,可分别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知认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昆
在社会主义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再正常不过。在媒介化社会,新闻传播系统对社会的渗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传媒从业者在社会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职业传媒人的养成场所,以制造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为目的的人才工厂,其设计与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领之下,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应贯穿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于1月18日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教育部副部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 卫俊栋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对我国实施渗透,企图利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特点,与我争夺青年。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工作,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任。
关键词:
民族高校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民族团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双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鲜明特色,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视角研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的阶级性、实践性、指导性和时代性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动力之源。文章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为指导,探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仁山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人口观? 今年中国迎来伟大祖国建国35周年,我国经济、文化、内政,外交、政治、军事诸战线都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包括我国在人口事业上的胜利。 中国人口发展是世界人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发展,离不开世界人口发展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伟鹏
伴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于新代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思想信念教育、科学思维培养以及社会责任引导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有效的思想力量,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融入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来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科学运用的深入了解,这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宝贵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展开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简要概述,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意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科学路径,以期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蒙怡馨
<正>2024年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第40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络基础设施规模最大的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今,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开辟出了一个区别于真实的物理社会之外的虚拟空间——网络社会,人们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态度、意见的重要窗口,而网络中的情绪、倾向、观点也对人们的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是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任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赛北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如何,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不够多元以及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实效性及把握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困境 出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尚书 程华东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关键词:
李汉俊 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万军 薛志清
由于高校大学生易受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和不良现象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故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面临很大挑战。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应厘清其核心是理论学习和个人修养相结合,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置化。要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实施、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管理模式等举措,贯彻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取得实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建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当代生态问题、探讨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一种思想流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从1956年6月阿格尔首次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以来,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日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危机生产关系说"、由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有机论"思想、由对生态价值主体的探讨而生发的"自然环境伦理"思想、由对"循环"和"共生"的关注而生发的自然民生思想、由对权力变迁的文化体认而...
关键词:
日本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