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9)
2023(3422)
2022(3046)
2021(3000)
2020(2531)
2019(5644)
2018(5403)
2017(8926)
2016(5660)
2015(6851)
2014(6835)
2013(5493)
2012(5037)
2011(4606)
2010(4773)
2009(4051)
2008(3868)
2007(3596)
2006(3270)
2005(3024)
作者
(13947)
(11553)
(11436)
(10915)
(7431)
(5612)
(5365)
(4527)
(4380)
(4231)
(4074)
(3832)
(3713)
(3700)
(3637)
(3630)
(3407)
(3401)
(3394)
(3254)
(2922)
(2865)
(2842)
(2757)
(2677)
(2675)
(2544)
(2508)
(2378)
(2350)
学科
管理(14332)
(11885)
经济(11862)
(9875)
环境(8248)
(8215)
企业(8215)
教育(7460)
中国(6489)
教学(5437)
(5071)
理论(5019)
学校(4169)
(4164)
方法(4138)
(3890)
规划(3889)
环境规划(3777)
政治(3425)
思想(3352)
数学(3307)
学法(3254)
教学法(3254)
思想政治(3251)
政治教育(3251)
治教(3251)
德育(3237)
数学方法(3198)
技术(3180)
(3179)
机构
大学(69821)
学院(68499)
研究(24279)
(21204)
管理(20736)
经济(20576)
理学(17770)
理学院(17470)
管理学(16833)
管理学院(16730)
(15921)
科学(15043)
中国(14901)
(13364)
师范(13278)
教育(12553)
(11870)
技术(11780)
(11429)
研究所(10875)
中心(10819)
职业(10703)
师范大学(10658)
北京(10372)
(10127)
(9914)
业大(9587)
(9212)
(9015)
财经(8024)
基金
项目(46425)
研究(38793)
科学(36531)
基金(30263)
(26796)
国家(26016)
社会(22313)
教育(22117)
科学基金(21579)
社会科(20856)
社会科学(20845)
(20294)
编号(17499)
(17446)
基金项目(15792)
成果(15642)
课题(14383)
自然(12894)
自然科(12525)
自然科学(12520)
(12350)
自然科学基金(12270)
资助(12162)
大学(11558)
重点(11379)
规划(10753)
(10505)
项目编号(10428)
(10238)
(10119)
期刊
教育(28523)
研究(23656)
(23456)
经济(23456)
中国(21915)
学报(11640)
大学(10465)
科学(9479)
(9155)
职业(8646)
学学(8031)
技术(7785)
(7691)
管理(7540)
农业(6844)
图书(6171)
高等(5318)
(4790)
论坛(4790)
技术教育(4730)
职业技术(4730)
职业技术教育(4730)
书馆(4679)
图书馆(4679)
高等教育(4389)
(4162)
财经(4045)
(3672)
科技(3657)
成人(3594)
共检索到10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珊明  
以自编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 (FES -CV)为测查工具 ,对当地民办院校大一、大二学生家庭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除矛盾性外 ,其他家庭环境各因子平均得分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 ;男女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对家庭环境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一般情况部分对知识性、娱乐性、控制性有显著影响 ;家庭环境各因子与家庭一般情况部分显著相关 ;父亲文化、母亲文化、独生子女、性别进入了家庭环境部分因子的回归方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社刚  郭浩然  杨萍萍  汪明阳  刘小先  丁笑生  
为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宿舍人际关系在家庭环境和大学生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对4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宿舍人际关系分别与消极策略、抑郁显著负相关,家庭环境、积极策略、宿舍人际关系彼此显著正相关。(2)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宿舍人际关系在家庭环境对抑郁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会影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进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最终影响抑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付海荣  陈学彬  秦晓民  潘爱英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16P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有显著差异;2.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性、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3.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好的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4.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性差的家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结论: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玉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一种值得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家庭教育向高等学校的延伸日益明显,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强化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探索了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前德  
在校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了高校,生活在一个新的群体和新的环境之中,过去的被动消费变成了现在主动消费,那么,他们的现实消费是否还与家庭居住环境相关呢?文章依据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证明大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与其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这种关系基本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林,袁建华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于1988年7、8两个月,以问卷形式对我国江苏省徐州市奎山乡奎东区、建湖县建湖镇桥东区、广东省广卅市荔湾区文安街、清远市清域区源潭镇大垯村、陕西省洛南县商树乡寺沟村、湖北省当阳县玉阳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孝义  闵思宇  杨琪  
研究旨在考察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状况,并评估社会关爱对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一对328名留守、非留守儿童施测家庭环境量表,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等维度上比非留守儿童得分低,但在矛盾性上得分较高。研究二确立两所学校分别作为关爱组和对照组,关爱组40名留守儿童,参加团体辅导等关爱活动,对照组43名留守儿童,无任何干预活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进行关爱前和关爱后测评。结果发现,关爱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等维度的得分呈上升趋势,矛盾性维度分值呈下降趋势,其它维度差异不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毅玮  冯谦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河北省85名初中聋生和120名健听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男生;初中聋生与健听学生家庭环境在亲和度、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四个因子方面差异极显著;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聋生的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显著相关。结论: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本峰  王翾  耿蕊  
依据面向困境家庭儿童健康状况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探讨由于"困境"环境因素造成的儿童健康状况差异及其相对贡献,使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分析困境家庭儿童健康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研究发现:困境家庭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普通家庭;失眠、孤独感的比例达到正常家庭儿童的3倍多;更易遭受伤害和遭遇校园欺凌,且服刑家庭儿童发生伤害的比例最高。家庭生态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别儿童的健康影响表现出异质性:家庭关系是影响困境家庭儿童各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其心理健康与认知水平的影响贡献最高;监护人素质与家庭经济环境对普通家庭儿童健康影响的贡献高于困境家庭;监护人的健康状况对普通家庭儿童自评健康的贡献最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岩  佟秀莲  蒋晓娟  李红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中的不良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认为采取有效对策进行一致教育,尤其发挥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佳  陆慧  
学校、家庭、社会是对大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三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对大学生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出发,探讨新时期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试图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采用多种沟通渠道建立长效互动沟通,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随斌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一宝贵资源,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建立学生、家庭、学校信息互联网,建立家长代表辅导制度,学生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动员和引导家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法律道德、艰苦奋斗精神和心理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崇峰  
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贵礼  马超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来看是积极的,基本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但他们的政治态度受到家庭居住地环境、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和家长文化程度的重要影响,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专业技能不扎实、综合素质不强、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心理素质脆弱、社会资源匮乏的就业现状,文章提出依据市场信息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措施提升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