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0)
2023(2818)
2022(2398)
2021(2443)
2020(2021)
2019(4428)
2018(4489)
2017(8021)
2016(4666)
2015(5506)
2014(5819)
2013(5374)
2012(5358)
2011(4372)
2010(4672)
2009(4403)
2008(4790)
2007(4701)
2006(4048)
2005(3684)
作者
(14623)
(12194)
(11969)
(11364)
(7681)
(5888)
(5665)
(4680)
(4568)
(4544)
(4259)
(4041)
(3838)
(3782)
(3726)
(3705)
(3686)
(3645)
(3467)
(3373)
(3094)
(2960)
(2937)
(2927)
(2719)
(2718)
(2712)
(2712)
(2484)
(2449)
学科
(14528)
经济(14506)
管理(12430)
(9959)
企业(9959)
(9848)
方法(7318)
理论(5949)
数学(4849)
(4756)
数学方法(4594)
中国(4522)
教学(4409)
业经(4058)
教育(3906)
文化(3729)
(3625)
(3597)
(3385)
(3379)
产业(2742)
市场(2621)
(2579)
(2481)
(2479)
贸易(2477)
地方(2470)
银行(2470)
学法(2414)
教学法(2414)
机构
大学(67683)
学院(67528)
研究(21742)
管理(21726)
(18902)
经济(18093)
理学(17840)
理学院(17559)
中国(17087)
管理学(16810)
管理学院(16678)
(15961)
科学(14958)
(11656)
(11496)
(11218)
(10709)
中心(10671)
师范(10544)
研究所(10365)
北京(10297)
业大(10287)
(10106)
技术(9770)
(9531)
农业(8953)
工程(8334)
师范大学(8243)
(7825)
(7803)
基金
项目(39829)
科学(29216)
研究(28786)
基金(25964)
(22906)
国家(22651)
科学基金(18576)
(16458)
社会(15419)
教育(14525)
社会科(14419)
社会科学(14416)
(13686)
基金项目(13076)
自然(12570)
编号(12426)
自然科(12306)
自然科学(12299)
自然科学基金(12036)
资助(11867)
成果(11598)
课题(9310)
重点(9029)
(8235)
(8053)
大学(8032)
项目编号(7915)
(7882)
(7629)
计划(7576)
期刊
(27888)
经济(27888)
研究(18961)
中国(16899)
学报(13537)
教育(13478)
(10727)
科学(10682)
大学(10472)
管理(10460)
学学(9587)
(9450)
技术(8463)
农业(7433)
图书(6224)
(4848)
金融(4848)
书馆(4728)
图书馆(4728)
(4677)
财经(4136)
(4014)
业大(3978)
统计(3846)
(3657)
职业(3641)
(3530)
论坛(3530)
(3461)
业经(3441)
共检索到11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怀忠  
<正>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通过形式、构造和材料等引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情感共鸣。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可以提升建筑的文化认同和地域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语言,还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运用中式建筑的坡屋顶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兰兰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而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增强传统民俗文化认同感,在确保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分析其文化特点,甄选感染力强、知名度高、特征鲜明的文化元素对陈设产品进行重塑创造。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打散重构、加减形态、简化变形等设计手法作出适当调整。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将经典的文化元素以直接运用或提取重新诠释等形式赋予在陈设产品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汪洋  姜淏予  宋晋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就BIM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专业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应用探索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点,实现BIM技术在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拓展BIM技术除正向设计以外的应用点,在建筑设计的高低板交接、坡道、空间、门开启范围、人防、卷帘箱方面均使用BIM技术达到设计校审的目的。本研究为BIM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应用案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亮亮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背景下,民俗文化在音乐、美术以及动画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融合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在新时代文化环境中,民俗文化慢慢被"流行""潮玩"等所掩埋。文章认为,在动画教学中应寻找一条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使学生在动画创新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也能为其设计的作品赋予良好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波  林新峰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加强思辨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对学生学、思、辨、用的综合发展培养,引导学生在理性认知、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的过程中,深化对抽象知识概念的本质内涵认知。让学生在听觉、触觉、视觉的多感官体验学习中,利用逻辑思维的分析、判断、推理,自主完成对专业知识概念的学习理解。教师在立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立卓  
随着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大众审美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进步,因此对建筑设计工作而言,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并积极挖掘新的设计要素,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准,更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雕刻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很高的审美价值,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可有效增强建筑的设计内涵与质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建瓯  张俊丽  
分析目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在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弊端,结合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再造设计流程,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建筑设计系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旭民  
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一种具有个性的文化模式,因此,把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是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本质意义上进行探究,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断重复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而民俗文化作为传统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民间生活方式中最具代表性和核心本质的内容。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可以更深切地解读中国或特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章旺  
出口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消费者的思想意识必定受到该国家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爱好。在我国入世后出口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使设计人员多了解一些世界民俗文化以便对出口商品包装进行针对性设计是国际贸易中参与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之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体验,旅游景区必须对旅游体验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之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需求与期望。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事实上已构成了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为此旅游景区的主题体验设计将成为旅游景区的长胜之道,是主题型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雪容  陈群元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士闪  
20世纪的中国民俗文化,经过矫枉过正的"移风易俗"与现代经济大潮的淘洗后,近年来在乡土社会中不断发生重构与再造。这主要表现为,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乡土公共领域重新焕发生机,并以民间精英为核心,与乡村政治权力系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磋商关系。民俗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研究其运动规律,因势利导,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序地开发民俗文化产业,有益于中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这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治根治本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玉坤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随着市民生活品味的提升悄然兴起。同时,乡村振兴还内涵振兴乡村文化之意,乡村作为一种有别于城市聚落形态的经济地理单元,孕育出的民俗文化更加本真,更为淳朴,更能反映区域群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将乡村民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纳入休闲农业发展,既可以收旅游收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效益,也有助提高农民精神品质和给予前来旅游者以别样的精神体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战晶  
随着动画设计的逐步发展,将其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更能促进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动画场景设计艺术具有很高的创造价值,对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动画场景设计艺术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刘武安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对文化功能变迁理论的梳理,利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了旅游者与"表演者"互动空间,提出了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简要分析了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研究中出现研究路线分离的迹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旅游的梯级开发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