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
2023(2101)
2022(1392)
2021(1464)
2020(1256)
2019(2734)
2018(2828)
2017(4939)
2016(2859)
2015(3451)
2014(3359)
2013(3270)
2012(3142)
2011(3045)
2010(2994)
2009(2722)
2008(2730)
2007(2526)
2006(2529)
2005(2586)
作者
(8198)
(6753)
(6639)
(6462)
(4446)
(3267)
(3260)
(2824)
(2552)
(2516)
(2366)
(2361)
(2244)
(2233)
(2160)
(2138)
(2082)
(2042)
(2010)
(1996)
(1875)
(1723)
(1720)
(1639)
(1582)
(1528)
(1464)
(1434)
(1423)
(1420)
学科
图书(10307)
书馆(9660)
图书馆(9660)
(7875)
(7647)
经济(7641)
工作(5788)
管理(5037)
(4510)
中国(4337)
读者(3872)
(3427)
企业(3427)
理论(2899)
(2796)
教育(2792)
(2723)
(2716)
(2515)
网络(2514)
经济学(2383)
图书馆学(2300)
自动(2247)
自动化(2247)
网络化(2230)
业经(2158)
建设(2147)
农业(2087)
地方(1811)
(1681)
机构
大学(43380)
学院(37043)
图书(20449)
书馆(19922)
图书馆(19921)
研究(13171)
管理(11963)
(10422)
经济(9992)
(9641)
中国(9214)
(9182)
科学(9166)
师范(9131)
理学(8998)
大学图书馆(8849)
理学院(8796)
管理学(8557)
管理学院(8433)
(7308)
师范大学(7261)
(6894)
(6811)
研究所(6333)
北京(6238)
(5989)
信息(5895)
中心(5666)
教育(5128)
(5046)
基金
项目(21366)
研究(17946)
科学(15242)
基金(13551)
(11337)
国家(11219)
成果(10966)
社会(10335)
编号(10268)
社会科(9592)
社会科学(9588)
科学基金(8786)
(8054)
教育(7829)
(7685)
项目编号(7635)
研究成果(6795)
基金项目(6776)
(6657)
之一(6023)
课题(5307)
(5223)
资助(4787)
重点(4437)
(4266)
国家社会(4244)
图书(4172)
大学(4115)
(4015)
书馆(4006)
期刊
图书(28177)
书馆(23125)
图书馆(23125)
(13624)
经济(13624)
研究(10984)
学报(10376)
中国(8758)
教育(7644)
大学(6955)
情报(6895)
(6207)
论坛(6207)
(5338)
科学(4794)
图书馆学(4712)
建设(4460)
学学(3982)
(3886)
(3886)
杂志(3886)
农业(3807)
(3807)
工作(3668)
情报工作(3321)
管理(2948)
技术(2740)
大学图书馆(2657)
财经(2177)
经济研究(2139)
共检索到7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沈固朝  
李小缘先生认为民众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是有区别的。民众图书馆特点有三:民享,即全民共享;民智,是开化民智;民助,即全民参与帮助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当年《民众图书馆学》批评的缺乏民众服务意识的现象今日仍然存在。因此,提倡民众图书馆对于当今弘扬图书馆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久珍  
灾难主题电影《后天》中有一个镜头:极寒来临时,人们跑进纽约公共图书馆烧书取暖,图书馆成为最后的避难地,带给人类以希望。这个镜头构成隐喻——作为"公民建筑"的图书馆在危机中成为庇护所,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守护公民,带领公民走出危机。这个隐喻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郑州图书馆(以下简称"郑图")夜不闭馆,为读者及附近被困群众免费提供食宿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翟桂荣  
李燕亭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早期图书馆学教育译作的重要参与者,并以此结缘图书馆学。他在河南大学图书馆供职长达30余年,并以科学家的视角参与了图书馆事业,推动了河南地方图书馆协会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他积极传播西方图书馆学新知,撰著《图书馆学讲义》,在河南大学开设图书馆学选修课,并在河南国学专修馆讲授图书馆学。他还建议在北平设立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为现代图书馆学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欢  
李小缘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先驱。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海外英文档案对李小缘图书馆学教育实践与思想进行阐述。李小缘一生的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25年留美归国至1929年3月转任东北大学图书馆馆长;第二个时期是1952年担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以后。在这两个时期内,他积极参与各种短期培训班的授课并编写讲义,最重要的贡献是1927年创办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并担任系主任。李小缘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学教育是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建立多层次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图书馆学教育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元斌  李杨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后以学者的身份出任图书馆馆长,将其教育思想与方法移植到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基地培养了大量人才,开启了图书馆民众教育的新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稌年  
徐旭先生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大兴实地调查之风,以社会小书报摊为对象,对其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他践行"读者第一",站在民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前列,创新服务内容,大力向馆外服务拓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通过以学院图书馆为基地,以实验民众图书馆为扩展,以巡回图书馆为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服务网络,诠释了徐旭先生的服务理念和实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永田  
我国当代知名图书馆学者刘迅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未来、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积极进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努力吸收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锦贵  
文章从选题、谋篇布局、文字功夫、思想境界、治学心得等方面对《图书馆学及其左邻右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书将书籍出版、图书馆功能、图书阅读三个专业领域有机融为一体,文采斐然、风趣练达,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上述领域的独特审视、深入思考和治学智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书美  张改美  
民国时期传统的乡村社会教育千疮百孔,呈现衰败景象。彼时知识分子满腔热忱掀起的社会教育思潮及乡村建设运动,因脱离中国乡土实际而多以失败告终。以全体民众为施教对象的民众图书馆自觉地将启发民智视为自身使命,在城乡大地积极开展弹性阅读服务,对僻居乡间的农民群体阅读予以高度关注,在增加民国时期农民读书识字机会,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存乡村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源蒸  
为了撰写一篇涉及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文章,找了近年来较有影响的几部基础理论专著,其中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是我读过的这类著作中叙述最为严谨的一种。文笔流畅,语意清晰,说理透彻,引人入境,几乎一气呵成将其读完,简直是一次学术享受。掩卷反思,收益殊多。本书体系结构新颖,富有特点。仅列基本概念、信息组织、图书馆发展、各类型图书馆、学科建设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应芳  
民国时期,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等人为代表的图书馆学家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其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探索,培养了一批符合中国图馆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当今处于低符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学家结合各馆选书实践,分别从图书采选的根据、标准及比率等角度,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图书采选方略。民众图书馆在图书采选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当今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不无裨益,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阅读机会的均等、兼顾主客观的需要、合乎时空性需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冷一江  
从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历史看,是现代图书馆观念催生了图书馆事业的立法;并非借助法律的权威和力量来传播现代图书馆观念,提高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新鹤  
本文在对图书馆权利和民众的图书馆权利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大力普及公共图书馆是目前我国民众图书馆权利的重点和保障途径,社区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是普及公共图书馆的良好方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兹恒  余训培  
“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主旨是要使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回归“公共”。这一主旨与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界兴起的“新图书馆运动”所提出的“民众”概念所要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这种一致性说明,向民众提供公平和自由的服务,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主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