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1)
- 2023(9526)
- 2022(7519)
- 2021(6861)
- 2020(5915)
- 2019(13197)
- 2018(12867)
- 2017(24135)
- 2016(12896)
- 2015(14487)
- 2014(14015)
- 2013(13975)
- 2012(12527)
- 2011(10695)
- 2010(11178)
- 2009(10901)
- 2008(11470)
- 2007(10581)
- 2006(9462)
- 2005(8984)
- 学科
- 业(79144)
- 企(75685)
- 企业(75685)
- 管理(66834)
- 济(57341)
- 经济(57263)
- 业经(26085)
- 财(25278)
- 方法(22698)
- 务(20966)
- 农(20947)
- 财务(20943)
- 财务管理(20918)
- 企业财务(19840)
- 技术(15736)
- 农业(15697)
- 数学(14605)
- 数学方法(14533)
- 策(14493)
- 制(14311)
- 划(14105)
- 和(12779)
- 经营(12681)
- 中国(12576)
- 理论(12494)
- 企业经济(12392)
- 体(11090)
- 技术管理(10470)
- 决策(10316)
- 计划(10141)
- 机构
- 学院(186925)
- 大学(180973)
- 管理(82946)
- 济(80453)
- 经济(78934)
- 理学(69023)
- 理学院(68421)
- 管理学(67907)
- 管理学院(67506)
- 研究(53523)
- 中国(47153)
- 财(41600)
- 京(38177)
- 财经(31481)
- 江(30650)
- 科学(28690)
- 经(28567)
- 农(27975)
- 中心(25786)
- 所(25706)
- 商学(24054)
- 北京(24032)
- 州(23919)
- 商学院(23828)
- 业大(23556)
- 财经大学(23059)
- 经济学(22987)
- 研究所(22455)
- 经济管理(21624)
- 农业(21493)
- 基金
- 项目(113990)
- 科学(92279)
- 研究(88787)
- 基金(84111)
- 家(71507)
- 国家(70431)
- 科学基金(63077)
- 社会(58430)
- 社会科(55317)
- 社会科学(55296)
- 省(45213)
- 基金项目(44352)
- 教育(39304)
- 自然(39177)
- 自然科(38277)
- 自然科学(38266)
-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 编号(36135)
- 划(35859)
- 资助(33047)
- 业(30409)
- 成果(28579)
- 创(27459)
- 部(25109)
- 制(24647)
- 创新(24555)
- 重点(24543)
- 国家社会(24263)
- 发(24096)
- 课题(23656)
- 期刊
- 济(100617)
- 经济(100617)
- 研究(56349)
- 财(39704)
- 管理(39456)
- 中国(39396)
- 农(27001)
- 科学(22904)
- 学报(20560)
- 技术(19303)
- 融(19228)
- 金融(19228)
- 业经(18559)
- 农业(18490)
- 大学(17312)
- 教育(16785)
- 财经(16624)
- 学学(16310)
- 经济研究(14906)
- 经(14482)
- 业(14132)
- 财会(13402)
- 技术经济(12229)
- 问题(12055)
- 会计(11949)
- 现代(11085)
- 世界(10500)
- 商业(9871)
- 经济管理(9729)
- 通讯(9168)
共检索到29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文智 张华
本文基于员工一组织关系理论,借助于海峡两岸469份家族企业员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民主参与管理对共享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结果显示,民主参与对共享价值观的作用需要通过价值性和工具性中介来实现;而且主要中介效应体现在其价值性,即民主参与通过发言权机制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或员工意识到组织能够带来个体成长等因素而产生与组织一致的价值观;这种价值性中介受到家族关系的调节,家族成员更易于实践民主参与管理,实现人本目标并形成共享价值观。同时,民主参与也有一定的工具性中介效应,即民主参与管理也有利于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低离职倾向是员工形成共享价值观的前提。
关键词:
共享价值 民主参与 家族企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维群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桎梏就是信任问题。研究与剖析中国家族企业的信任观问题,也是透视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状况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中国家族企业管理中信任的状况、效用、成因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了促使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信任观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对策,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信任观在观念和制度上必须转型。
关键词:
中国家族企业 管理 信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春和 黄清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家族企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家族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确实有很多弊端。因此,家族企业发展的趋势要改革不适应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认清家族企业不等于家族式管理。将现代企业制度与家族企业相适应的内容引入家族制,建立现代家族模式应成为家庭企业变革的重要突破点。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家族式管理 现代家族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卿涛
以215家中国非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探讨了家族参与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及家族企业所有者年龄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族参与管理对企业整体绩效及其各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家族所有者的年龄在家族参与管理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表明,一方面对持有让更多的家族人员参与管理来提高绩效的做法需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在中国非上市家族企业中,所有者的年龄越大,家族参与管理水平越高,越不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颖明 廖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殊死的竞争。本文针对企业管理价值观存在的弊端,追溯了共赢共享管理价值观的历史发展,提出了如何树立共赢共享管理价值观的建议。
关键词:
管理价值观 共赢共享 历史 原因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阎洪
本文通过研究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参与度与员工的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家族成员参与度对员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家族企业使用家族成员的实际效果,评价目前条件下家族化经营的利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家族成员参与度与员工绩效呈负相关,其中家族成员参与度与员工组织承诺呈负相关,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与员工的离职意向呈正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海丽 杨从杰
利他行为是一种角色外行为,它能提高同事的工作绩效,最终有利于团队或组织的有效运作。本文研究家族企业非家族企业员工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动机、社会网络、领导行为、群体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等。针对这些因素,作者提出招聘员工时进行人格测试;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奠定培养员工利他行为的基础;建立集体主义导向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非家族员工 利他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永斌 惠男男
情感价值是基于家庭效用理论、情感注入理论以及行为代理理论产生的新概念,它是企业控制权在代际间传承的助推器。追求情感价值与获取财务利益共同构成家族企业完整的目标体系,延续家族控制是家族企业情感价值的本质要求,情感价值影响传承的欲望、准备以及成功率。情感价值具有代际递减效应,往往创始一代表现出比后代更高的情感价值,因此对情感价值的保护和创造是家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情感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雨晴 郭一蓉 李朋波
本文借助案例研究方法,对3家家族企业与2家非家族企业中共计27名员工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访谈,通过对比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中辱虐管理对员工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辱虐管理效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经过数据的收集、编码、分析,归纳出辱虐管理、家庭氛围和心理认同、心理护佑等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提出五个研究命题。研究发现,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中的家庭氛围有其特殊性,即情理交融式的家庭氛围,这一特有的家庭氛围使得辱虐管理在对员工的感知、意义建构与行为反应层面的影响中表现出与非家族企业明显不同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辱虐管理的效能差异,深入了对辱虐管理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忠禄 易正伟
“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其实这并不是所有家族企业的宿命。通过合理的股份安排和制度保证,许多家族企业摆脱了这个怪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志锋
对家族企业的准确界定直接决定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连续性和可继承性。不同的学者从家族参与度与CEO认知、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控制权、代际权杖交接、多重条件限制、意向和愿景等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然而,它们都不能严格地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区分开来。本文将家族企业定义为家庭契约连结的企业组织,与此对应的非家族企业则是通过交易契约连结。家庭契约是一种强信任的、长期的和“连续性公平”的合意,而交易契约则是一种理性算计的、短期的和“竞争性公平”的契约。正是不同的契约性质导致了家族与企业非家族企业在管理行为和生产率上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定义 家庭契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小平 李怀祖
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成长过程的分析 ,论证家族企业成长瓶颈的实质是信任资源约束 ,进而概括了华人社会3种信任资源产生的机制 ,并分析其对华人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 ,提出华人社会独特的泛家族信任既对家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但又对其成长形成制约;泛家族信任的运作成本高于理性制度信任 ,它在企业融资的广度和效度上的能力低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制度信任的功能。促进家族企业有效成长的关键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双重信任残缺的状况。
关键词:
信任 家族企业 成长泛家族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