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7)
2023(10294)
2022(8680)
2021(8099)
2020(6932)
2019(16057)
2018(15997)
2017(30849)
2016(16321)
2015(18403)
2014(18065)
2013(17402)
2012(15562)
2011(13928)
2010(14321)
2009(13484)
2008(13143)
2007(11441)
2006(10088)
2005(9106)
作者
(44275)
(37118)
(36944)
(35341)
(23675)
(17543)
(16716)
(14359)
(14057)
(13321)
(12586)
(12507)
(12013)
(11825)
(11466)
(11325)
(10940)
(10806)
(10606)
(10571)
(9265)
(9054)
(8904)
(8605)
(8340)
(8272)
(8228)
(8102)
(7486)
(7203)
学科
(65913)
经济(65810)
管理(52719)
(46595)
(42039)
企业(42039)
方法(29930)
数学(24645)
数学方法(24061)
(19160)
中国(17107)
(16957)
业经(16500)
(16124)
理论(13667)
(11857)
(11819)
(11595)
财务(11546)
财务管理(11518)
(11152)
贸易(11141)
企业财务(10862)
(10858)
(10818)
(10672)
银行(10659)
地方(10512)
(10241)
金融(10239)
机构
大学(225619)
学院(225072)
(92216)
经济(90288)
管理(88247)
理学(76142)
理学院(75349)
管理学(73717)
管理学院(73292)
研究(72959)
中国(55882)
(46949)
(46766)
科学(42159)
财经(36199)
(35419)
(34442)
中心(33569)
(32820)
(32522)
研究所(31603)
业大(30980)
北京(29367)
经济学(28617)
(28357)
师范(28097)
(26985)
财经大学(26967)
(26830)
经济学院(25594)
基金
项目(151653)
科学(121098)
研究(112716)
基金(111363)
(96538)
国家(95787)
科学基金(83361)
社会(73123)
社会科(69293)
社会科学(69278)
(59200)
基金项目(57991)
教育(53393)
自然(53187)
自然科(52043)
自然科学(52033)
自然科学基金(51068)
(49860)
资助(45368)
编号(45335)
成果(37302)
重点(34534)
(34052)
(33489)
(32406)
课题(31996)
(31570)
国家社会(30533)
创新(30236)
教育部(30051)
期刊
(102102)
经济(102102)
研究(68335)
中国(48961)
(38277)
管理(35455)
学报(32210)
科学(30841)
(29972)
教育(28143)
大学(25926)
学学(24193)
技术(21216)
(20890)
金融(20890)
农业(19621)
财经(18352)
经济研究(16752)
业经(16573)
(15773)
问题(13060)
统计(11740)
(11086)
(10862)
技术经济(10841)
(10476)
(10361)
科技(10105)
财会(9948)
现代(9883)
共检索到340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涛雄  周碧华  
竞争性民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实现方式。政治竞争的一些内在特征,包括选民"选择"行为特点、信息不对称以及候选人事前承诺不可置信等问题常常导致无效竞争。保证民主选举中竞争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存在保证竞选人在当选后的任期中会努力实现自己承诺的责任机制,从而提高事前承诺的可置信程度。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正式模型展示了这一点,进而尝试从选举机制、评价机制与声誉机制等方面初步探讨构建审责机制的可能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希芳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然而,已有的理论却不足以说明现实社会中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在吸收已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引入有限理性的行为假定,借用博弈论的思想发展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动态博弈模型,并用于分析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作为对模型的一个经验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政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既不能从马克思那里寻到现成答案,也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的企业制度理论照搬照抄。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本框架,综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合理内容,提出一个企业制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当前企业改革作若干说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构建了一个事前(exante)汇率制度选择和事后(expost)货币投机可能性都是内生决定的模型来分析两者的战略关系,通过投机者和政府的博弈分析解释了各类成本、政府偏好对均衡的影响以及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降低货币之间交易成本的金融自由化促使政府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2)偏好汇率稳定的小型开放国家比相对封闭的大国更倾向采用较窄的汇率区,但是更容易遭受频繁的货币攻击。(3)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简单估计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有必要提高对稳定汇率制度的偏好,并同时实施对资本项目的适度控制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张广斌  
布雷顿森林体系蕴含了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变量和汇率制度外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以发达国家作为分析蓝本。这一方面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忽略,另一方面将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看成了无须说明的前提。因此,现有的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本文试图寻找新的、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的设立以出口厂商以本币表示的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引入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概念,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内生化、长期化,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高度→主导产业→商品进出口结构→国际收支长期趋势→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玲  
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再探讨王红玲(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后)与已有的关于合作经济的规范理论不同,林毅夫(1988、1992、1994)开创性地将制度性变量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一个关于农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以下简称“林文”和“模型”),并用这一模型较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泽填  卢二坡  
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看作是既定不变的并且不存在交易费用的,所以无法认识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将制度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索洛模型,可以构造一个包含制度的、技术内生的增长模型。通过模型的推导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质量越好,人均产出增长率越高;人均产出存在关于制度的条件收敛。并进一步得出这样的推论:欠发达国家想获得“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前提条件是具备良好的制度或能够持续改善其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刚  
农业体制转换的制度根源———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改进徐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验表明,中国农业的体制转换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变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转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目前的研究虽然对中国农业的制度变迁具有相当深刻的洞察力,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波  
当前的村级民主制度难以克服农村政治社会的现实问题。成都市的村级民主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重点围绕村庄公共品供给、成立村民议事会和输入公共服务资金,在组织和规则的框架内动员村庄多元主体参与民主协商与决策。这种民主制度运行的机制在于:一是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输入方式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在组织和规则的框架内分层级地统筹与协商;三是平衡村庄多元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村级民主制度不仅运行成本较低,而且实践效果较好。村级民主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农民的主体性,而在操作步骤上需要有针对性、分阶段地推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俊杰  易凌  
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成本由积极成本和消极成本两部分组成,二者的对比关系决定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水平。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低水平虽与企业的认知能力有关,但主要原因是消极成本过低而积极成本过高。对此,一方面,应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特别法律保护,对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实施有差别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准则,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边曦  
所谓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民主决策机制。由于财政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因此,财政民主既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亦是政治民主的体现。以公共物品为基础来分析,财政民主似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而税收则是人们消费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财政资源应当由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保伟  
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化不是简单、线性的"构建制度并执行",而是一个理念、制度及实践非线性互动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度理性的缺失、官本位文化、制度技术的滞后以及协商民主实践的不足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既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也有其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发生机理,其优化和解决应从多个方面展开:积极培育与协商民主相适应的制度理性、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系统创新协商民主的制度技术以及全方位推进协商民主实践。基于此,应该将协商民主制度化置于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上述问题的相互关联与共同优化的过程中予以把握和推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根据制度的一般定义 ,建立了制度描述的一个数学模型 ,即制度可用行为集中的一条封闭曲线来描述。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制度边界的存在及其数学描述 ,根据对待制度边界的态度 ,区分了积极型和保守型两类经济系统。提出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准则 ,即制度应在行为集X中明确区分出可行集与不可行集、制度设计应尽量减小制度边界 ,使之趋近于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君  
本文以四川地震以后外资企业的捐款为研究对象,区分了现象制度主义和实质制度主义对捐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的制度主义作用于企业捐款的不同阶段:现象制度主义所强调的内化价值和商业惯例影响外企最初的反应;而实质制度主义所强调的社会期望和外部压力则影响外企后续的反应。这个两阶段模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外企捐款行为的动机,而且也解决了两种类型的制度主义各自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