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1)
- 2023(4053)
- 2022(3383)
- 2021(3509)
- 2020(2554)
- 2019(5984)
- 2018(6030)
- 2017(9570)
- 2016(6357)
- 2015(7174)
- 2014(7478)
- 2013(6553)
- 2012(6147)
- 2011(5916)
- 2010(6224)
- 2009(5289)
- 2008(5192)
- 2007(4918)
- 2006(4573)
- 2005(4188)
- 学科
- 教育(20486)
- 济(14277)
- 经济(14139)
- 中国(12629)
- 理论(10703)
- 管理(10518)
- 企(8437)
- 企业(8437)
- 业(8212)
- 学(7240)
- 教学(6287)
- 方法(5770)
- 和(5480)
- 业经(4928)
- 思想(4650)
- 农(4648)
- 政治(4645)
- 发(4326)
- 财(4213)
- 革(4095)
- 社会(4094)
- 发展(4049)
- 研究(3963)
- 思想政治(3934)
- 政治教育(3934)
- 治教(3934)
- 展(3927)
- 德育(3891)
- 经济理论(3590)
- 改革(3370)
- 机构
- 大学(85123)
- 学院(77459)
- 研究(30970)
- 教育(29649)
- 范(24463)
- 师范(24425)
- 济(22185)
- 管理(22146)
- 经济(21369)
- 师范大学(20569)
- 京(19954)
- 理学(19060)
- 理学院(18647)
- 管理学(18141)
- 管理学院(17932)
- 科学(16948)
- 中国(15710)
- 所(14853)
- 北京(13941)
- 江(13346)
- 研究所(13314)
- 职业(12536)
- 中心(12212)
- 财(12179)
- 技术(11629)
- 教育学(11573)
- 院(10725)
- 州(10047)
- 财经(9434)
- 经(8609)
- 基金
- 项目(44159)
- 研究(42261)
- 科学(36680)
- 教育(29402)
- 基金(28425)
- 社会(25973)
- 社会科(22886)
- 社会科学(22874)
- 家(22726)
- 国家(22317)
- 成果(21257)
- 编号(20619)
- 科学基金(18609)
- 课题(17668)
- 划(17598)
- 省(17568)
- 年(15656)
- 基金项目(13974)
- 规划(13352)
- 项目编号(12670)
- 部(12529)
- 性(12222)
- 教育部(11985)
- 度(11745)
- 重点(11419)
- 研究成果(11353)
- 阶(10972)
- 段(10916)
- 阶段(10893)
- 资助(10737)
共检索到13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 ,他把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工具。他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 :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途径是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思想尽管形成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仍不乏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社会 学校道德教育 思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是当代西方德育思想流派中独树一帜的英国教育哲学家,他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进而把这一过程和处理道德问题时的有关因素分解成道德构件,揭示了德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本文从道德与道德原则、理性与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评定等四个方面综合评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思想。
关键词:
英国 威尔逊 道德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道勇
在教育哲学领域,决定教育陈述效力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论证,而不是作者使用的言证。言证有一些合理的应用方式,但是其限度也极其明显。耐心追踪作品包含的论证,决心接受优质论证的结论、拒绝低劣的论证,对于言证所提供的结论保持谨慎,这是教育哲学在面对各种争议时可能采取的一个处理方案。论证是甄别意见洪流中各种胡言乱语的一个标尺,也是对教育讨论中各种非学理因素的抵抗。在呈现了杜威哲学的核心论证以后,他在直接道德教学上的立场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国内德育学者近两年来的相关争议自然消弭于无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杜威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所谓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其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国21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与杜威进行理论辩驳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今看来,杜威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深刻,但也有思想上和逻辑上的"缝隙"。"道德观念"虽然来自生活,但并不足够;培育"道德观念"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生活只是杜威的理想预设,现实并未如他所愿;不能只从是否对行为有效的单一角度来衡量"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意义,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关于道德的观念"具有多重价值;"直接道德教学"在最坏的情况下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传授,在理想的情况下,"直接道德教学"既可培养"道德的观念",还可以使"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实现互相转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分,而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涂诗万 姚文峰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以19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后两个时期中,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反对绝对主义道德,推崇探究式道德教育;二是强调道德即当前意义的持续增长,并以此统一事实与价值、知识和行为;三是推崇"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利益(兴趣)""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后期,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发生了保守主义转向,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坚持线性道德发展观,推崇习俗,主张多元道德发展观;二是强调道德教育须借助"宗教性"力量。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可看出其问题意识:一方面,杜威竭力维持现代性对前现代性的优势,将启蒙精神发扬光大,谴责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捍卫和发展民主;另一方面,杜威意识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各种激进主义和无根的世俗化等现代性弊端,努力消解这些弊端。
关键词:
杜威 道德教育 民主 现代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雷 王青
目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在这个问题上,杜威与康德作为实用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思想体系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对道德教育方式的理解上却不乏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以此二者的观点为基础对学校道德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以求从中获得对道德教育方式新的理解。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理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同一性危机”。这种危机缘于道德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笔者就学科教学、道德教育的说服法,运用该理论讨论了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如何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进而提出整合性教学观、作为话语过程的说服法,以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同一性危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多元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学校道德教育进行必要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意识,明确文化立场,提升文化厚度,彰显文化特色。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道德教育 文化自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丽颖
21世纪以来,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逐渐从"理论牵引"转向了"实践驱动",对新品格教育的质疑和批评日渐激烈,对道德发展的非理性因素更趋关注,更加注重道德教育的问题导向、项目拉动、分类施策,形成三条发展进路。第一条进路是从道德认知到情感能力培养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饱受质疑,道德教育立足点从道德认知转向情感培养,兴起了侧重学生情感发展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第二条进路是从消极惩罚到积极行为支持的发展,将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从结果式消极惩罚转向预防式的积极行为支持,侧重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正向的行为习惯,兴起了"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项目"。第三条进路是从个体道德到社会关系修复的发展,将道德教育的落脚点从单纯的个体道德养成转向了社会关系修复,注重在司法范畴之外寻求教育干预之道,兴起了"恢复性司法项目"。这三条进路拓展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空间和实践边界,助推解决现阶段美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不足和缺陷。
关键词:
美国 学校道德教育 德育改革 发展进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坤明
中原崛起是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包括社会、文化、道德、生态等方面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崛起。学校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河南人民的整体素质。应当通过选择合适的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等措施来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增强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原崛起。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实效 道德素质 中原崛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