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
- 2023(1242)
- 2022(1174)
- 2021(1160)
- 2020(949)
- 2019(2001)
- 2018(2018)
- 2017(3395)
- 2016(2307)
- 2015(2570)
- 2014(2543)
- 2013(2590)
- 2012(2554)
- 2011(2504)
- 2010(2641)
- 2009(2161)
- 2008(2057)
- 2007(1800)
- 2006(1548)
- 2005(1391)
- 学科
- 济(4820)
- 经济(4818)
- 学(4814)
- 管理(3834)
- 业(3137)
- 环境(2804)
- 及其(2507)
- 防(2314)
- 防治(2232)
- 治(2230)
- 企(2163)
- 企业(2163)
- 方法(2020)
- 害(2014)
- 虫(1750)
- 数学(1744)
- 数学方法(1724)
- 农(1696)
- 生物(1681)
- 虫害(1566)
- 染(1522)
- 财(1453)
- 病虫(1450)
- 病虫害(1450)
- 划(1433)
- 中国(1371)
- 污染(1341)
- 物(1292)
- 水产(1218)
- 制(1185)
- 机构
- 大学(34732)
- 学院(34487)
- 研究(17937)
- 农(16289)
- 科学(16216)
- 农业(13146)
- 所(12079)
- 中国(11636)
- 研究所(11481)
- 业大(11153)
- 室(9201)
- 实验(8862)
- 实验室(8634)
- 农业大学(8595)
- 京(8513)
- 济(8441)
- 经济(8214)
- 重点(8144)
- 省(8089)
- 业(7196)
- 科学院(7117)
- 中心(7048)
- 管理(6797)
- 院(6500)
- 江(6015)
- 理学(5874)
- 技术(5857)
- 理学院(5604)
- 部(5322)
- 资源(5295)
共检索到5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朱天辉
测定了毛豹皮樟(老鹰茶)不同品种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各感病时期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毛豹皮樟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白粉病抗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则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感病期间病叶均低于健康叶,而且均在感病末期时降幅达最大,但各品种间变化差异不大。
关键词:
毛豹皮樟 品种 白粉病 生理生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霍振荣 庞金安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菌 生理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封德顺 徐勤迎 王洪刚 田纪春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高感白粉病和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2种小麦在接种白粉病菌前后的叶片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抗病小麦Pm3b还是易感小麦Chancellor,在白粉菌接种前后,叶片蛋白都有明显变化。都有部分蛋白消失。对于抗病小麦Pm3b,在白粉病菌接种后,在电泳图谱上还发现诱导产生许多新的叶片蛋白。经统计,在白粉菌接种后,抗病小麦Pm3b的叶片诱导产生至少20个新蛋白。推测可能与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后一些抗性蛋白大量表达有关。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双向电泳 蛋白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坤杰 李鹏 邓燕莉 王雨鑫 王济红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处理对豹皮樟扦插苗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制定其大田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通过自然干旱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以豹皮樟3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扦插苗的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体积持水量与扦插苗的根系活力显著负相关,与春梢长度、春梢重量、根系干重和一级侧根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73、0.578、0.754、0.822和0.706。轻度干旱胁迫对豹皮樟春梢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处理组扦插苗的光合作用能力均较CK下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的光合午休时间为11:00—13:00,较CK的光合午休时间提前;轻度干旱胁迫无明显午休现象,在13:00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豹皮樟扦插苗通过降低氮代谢速率适应干旱逆境,扦插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和-0.832;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胁迫条件下最高(111.49%),Pro含量在重度胁迫条件下最高(0.249%),轻度胁迫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ro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SOD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和MDA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712;POD酶活性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8,Pro含量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2;豹皮樟扦插苗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合和呼吸代谢变缓,SOD酶将O~(2-·)歧化成H_2O_2的能力下降,以降低叶片细胞中H_2O_2和MDA等有害物质的积累来适应逆境。【结论】豹皮樟扦插苗具有抗轻度干旱胁迫的能力。
关键词:
豹皮樟扦插苗 干旱胁迫 老鹰茶 生理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咸丰 张勇 马建祥 张显 杨建强 许勇
【目的】对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为有效防治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及进行抗白粉病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一整套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陕西关中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瓜类作物上收集的38份白粉病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微和超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采集的38份白粉病菌均是单囊壳白粉菌,其中对IranH、Topmark、Vedrantais、PMR45和NantaisOblong等5个甜瓜鉴别寄主高度感病,而对PMR5、PMR6、Edisto47和WMR29等4个甜瓜鉴别寄主免疫,对PI124111、PI124112、PI414723和M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西贞 张卫东 田纪春
小麦品种百农3217感白粉病,它的一个近等基因系(Xbd/百农3217(BC7F6))含抗病基因xbd,具有抗白粉病功能。以这两个品系为试验材料,接种白粉菌,分析了0~6 d两个品系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和7种代谢酶的活性,这些代谢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目的是探讨在白粉菌和小麦植物的互作过程中,感病、抗病植物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白粉病菌后,H2O2含量在感病品系中显著下降,在抗病品系中显著上升...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互作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淑娜 金光辉 李鑫 王鹏程 张春雨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静 梁晨 邢荷荷
为探究茄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水琼脂玻片法测定不同的环境和营养因子对茄白粉病菌苍耳叉丝单囊壳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2℃10min;适宜的萌发湿度为93%~100%,湿度越高萌发越好;充足的氧气是萌发的必要条件,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适宜萌发的pH值为6.2,萌发率可达91%以上;碳源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以葡萄糖效果最佳;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锡锋 张忠山 刘红彦 何家泌
以1990~1993年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的364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标样为例,应用传统的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和根据与已知抗白粉基因的互作推测毒性基因频率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生理小种和毒性基因结构。结果发现白粉病菌群体中生理小种组成及其频率有较大变化,亚号、10号、11号和15号小种的频率均呈下降趋势,而31号小种的频率呈大幅度上升,至1993年已达20.75%,跃居各小种之首;对1号、11号、15号和31号小种的毒性基因谱分析发现,不同小种群的小种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毒性基因的差异,同小种群的不同小种间则在毒性基因谱上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同一小种不同菌株间的毒性基因谱仍不完全相同,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宝钦 段霞瑜 周益林 向齐君
对采自我国和由美、加、日、捷、斯、阿(阿富汗)和前苏联引入的18个种的披碱草,用我国小麦白粉病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有15个种接种成功。用14份发病披碱草上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回接小麦,也全部回接成功,说明国外的披碱草和我国的一样具同源性,都属于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寄主范围,具中间寄主传播病菌的潜力。对国外披碱草在疆域接壤的邻国间传播新小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披碱草,侵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 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 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 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 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 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骥如飞 周瑜 杨璞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为明确糜子对黑穗病的抗性生理机制,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抗性水平的10个糜子品种为材料,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人工接种黑粉菌,测定了三叶期不同糜子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粉菌后不同抗性水平糜子品种叶片SOD、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有所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92%、16%和31%;MDA含量有所增加,最大增幅达20%;POD活性呈不同变化。人工接种条件下抗性水平较高品种的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提升幅度较大,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各生理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表明,SO...
关键词:
糜子 黑穗病 保护酶 病程相关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供试的不同老鹰茶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地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上升,感病品种增加的幅度比抗性品种大。老鹰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老鹰茶 白粉病 丙二醛 叶绿素 光合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齐君 盛宝钦 周益林 段霞瑜 张克诚
采用基因推导法分析了三个鉴别寄主的抗性基因:白免3号和肯贵阿1号含有Pm4a:小白冬麦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其抗谱不同于所有供试单基因系的抗谱。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鉴别寄主,抗病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坤杰 王济红 祁翔 周少奇
【目的】为探明基质对豹皮樟春梢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及规模化扦插育苗基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龄豹皮樟春梢为繁殖材料,用生长调节剂GGR 50 mg/L处理后,分别扦插在老鹰茶原生地紫色沙壤土(下称紫色土)、珍珠岩、蛭石3种基质上,研究不同基质对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愈伤组织诱导期的营养物质含量、关联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紫色土基质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0.64%,与蛭石(55.86%)、珍珠岩(62.29%)基质间极显著(P
关键词:
豹皮樟 生根能力 内因 基质种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