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4)
- 2023(11591)
- 2022(10487)
- 2021(9917)
- 2020(8334)
- 2019(18931)
- 2018(19072)
- 2017(36349)
- 2016(20213)
- 2015(22569)
- 2014(22113)
- 2013(21749)
- 2012(19637)
- 2011(17605)
- 2010(17387)
- 2009(16034)
- 2008(15166)
- 2007(12960)
- 2006(11187)
- 2005(9487)
- 学科
- 济(71645)
- 经济(71560)
- 管理(54919)
- 业(51741)
- 企(43432)
- 企业(43432)
- 方法(34677)
- 数学(29793)
- 数学方法(29442)
- 农(19952)
- 中国(18537)
- 学(18388)
- 财(17964)
- 业经(16409)
- 地方(14923)
- 贸(13840)
- 贸易(13834)
- 易(13378)
- 理论(13269)
- 农业(13265)
- 和(12498)
- 制(12312)
- 环境(11925)
- 务(11765)
- 财务(11700)
- 财务管理(11682)
- 技术(11662)
- 企业财务(11024)
- 教育(10787)
- 划(10307)
- 机构
- 学院(275476)
- 大学(274927)
- 管理(107720)
- 济(98822)
- 经济(96396)
- 理学(94235)
- 理学院(93106)
- 研究(91651)
- 管理学(91216)
- 管理学院(90772)
- 中国(64827)
- 科学(62273)
- 京(58406)
- 农(51130)
- 所(47618)
- 业大(46674)
- 研究所(44051)
- 财(43974)
- 中心(41001)
- 农业(40608)
- 江(39225)
- 范(36837)
- 师范(36411)
- 北京(36383)
- 财经(35985)
- 院(33288)
- 经(32642)
- 州(32428)
- 技术(32021)
- 师范大学(29174)
- 基金
- 项目(196954)
- 科学(152351)
- 研究(140873)
- 基金(139960)
- 家(123722)
- 国家(122664)
- 科学基金(103740)
- 社会(84670)
- 社会科(79907)
- 社会科学(79887)
- 省(79242)
- 基金项目(75158)
- 自然(70254)
- 自然科(68577)
- 自然科学(68550)
- 自然科学基金(67304)
- 划(66960)
- 教育(65002)
- 编号(58496)
- 资助(57637)
- 成果(46935)
- 重点(44343)
- 发(41965)
- 部(41914)
- 创(41481)
- 课题(40545)
- 创新(38592)
- 科研(38385)
- 计划(37836)
- 项目编号(36296)
共检索到385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南 娄无忌 樊庆笙
不同瘤龄、不同光照和生长周期的毛萼田菁,其茎瘤的吸氢活性和固氮活性均呈正相关。绿色的茎瘤,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固氮及吸氢活性上均为最高。A.caulinodansORS571菌(Hup+)、Hup-突变株和含B.japonicum5.9kbhup结构基因质粒的转移接合子回接实验的结果表明,A.caulinodans具吸氢活性的菌株对植株生长有益,茎瘤的固氮活性高于根瘤的2倍以上;吸氢活性亦高。转移接合子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连续培养,其带有外源hup基因片段的质粒会缓慢丢失,最终从茎瘤中分离的R-30911和R-4911已经完全丧失了Tc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南 娄无忌 樊庆笙
采用强迫克隆的方法,构建含A.caulinodans5~7kbEcoRⅠ酶切片段的质粒库,以B.japonicum的hup结构基因为探针,经原位杂交,筛选到带有A.caulinodans6.0kbEcoRⅠ酶切片段的阳性克隆。经三亲本杂交,将阳性克隆转入A.caulinodansHup-突变株中,所得转移接合子的吸氢酶和固氮酶活性均未恢复,表明所克隆到的基因虽与B.japonicum的hup结构基因同源,却不是一个能完整表达吸氢酶活性的功能单位。
关键词:
A.caulinodans 吸氢酶 克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标 洪莉 娄无忌 樊庆笙
施 KNO_3能显著增加毛萼田菁植株各部分氮化物的含量,低浓度的 No_3~-主要在根中还原,高浓度的NO_3~-则主要在叶片中还原和同化。毛萼田菁属酰脲型植物,施氮后其伤流液中酰脲氮和氨基氮含量有所增加,但酰脲氮占总氮的比例下降。根瘤和茎瘤输出的氨基酸主要为天冬酰胺(Asn)、苏氨酸(Thr)和丝氨酸(Ser)。施 KNO_3后,根部输出量增加的氨基酸为 Ser 和 Thr,而茎瘤中则为 Asn 和谷胺酰胺(Gln)。毛萼田菁茎瘤和根瘤中氮代谢相关的酶主要分布于瘤的细胞质中。KNO_3处理对茎瘤和根瘤中氨同化的酶活性均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
毛萼田菁 茎瘤 酰脲 氮代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敏 黄怀琼
在控制性水培条件下,Co的不同处理对花生根瘤菌的生长繁殖、结瘤固氮及对花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效应。Co能刺激花生根瘤菌菌落的生长,提高花生单株结瘤数及瘤鲜重,花生生物学产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根/冠比。147-3根瘤菌株对花生生长有明显的共生效应。在几种Co处理中,以1ppmCo浸种加1ppbCo营养液的促生效果最好
关键词:
Co,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促生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珍珍 谢华伦 彭杰丽 李友国 陈大松
为研究MCHK_7135基因在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固氮中的功能,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MCHK_7135基因的突变体及回补菌株,对突变菌株和回补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以及与宿主植物紫云英共生下的各项表型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对氧胁迫的敏感性增强;接种突变株的紫云英长势矮小,侵染线及根瘤原基数目减少,根瘤数量少,固氮酶活性低,而向突变菌株导入完整MCHK_7135基因后,各项共生表型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MCHK_7135基因在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固氮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鹏 马春草 谢福莉 陈大松 李友国
基于前期对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s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经NortherN blot验证获得sragsrNa。本研究采用race与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确定了srag全长,并分别利用rNafold软件和targetrNa软件预测了srag二级结构和靶位点,进而构建了M.huakuii 7653r的srag插入失活突变体(M.huakuii sragMut),并对突变体接种紫云英的共生表型进行了检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M.huakuii 7653r相比,接种突变株M.huakui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婧仪 曹扬荣 朱辉
为寻找根瘤菌中与共生固氮相关的调控基因,采用同源重组法,分别敲除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在与豆科植物百脉根共生固氮过程上调表达的10个基因,研究它们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显示:Δmlr5883敲除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MAFF303099,其固氮酶活性下降40%,侵染细胞形态未发生显著改变,对Δmlr5883回补可恢复固氮酶活性;预测mlr5883编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体外检测该酶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为16.67 U/mg。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固氮效率,推测其可能参与对植物供给碳源的代谢过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马向东 周俊初
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HN01在大豆上的结瘤表现为非品种专一性,其共生质粒pSymHN01b在诱动转入另一非品种专一性结瘤菌株WWG18SR后,获得的转移接合子WWG18SRN1中的pSymHN01b缺失约40 kb。盆栽结瘤试验证明,pSymHN01b的缺失导致WWG18SRN1由非品种结瘤菌株转变为大豆品种专一性结瘤菌株,并失去了在所有供试的大豆品种上固氮的能力。在获得了完整的pSymHN01b的转移接合子WWG18SRN2存在时,WWG18SRN1在黑农33上的结瘤受到抑制。
关键词:
费氏中华根瘤菌 共生质粒缺失 共生固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宗均 苏宝林 蔡妙英 海威力 谢光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晓丽 顾小平
研究4种土壤盆栽杨梅生长及结瘤固氮特性表明:花坛土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和结瘤固氮,其生长量、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分别为31.687g/株、1.789g/株和3.420μmolC2N4/(g鲜瘤·h);红壤十砂(2:1混合)次之,在这种土壤上栽植的杨梅,其生长量略低于花坛土,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接近于花坛土;砂十花坛土(10:1混合)居第三;红壤最差,仅为8。322g/株、0.333g/株和1.315μmolC2H4/(g鲜瘤·h)。红壤施用石灰(15g/盆)土壤pH为5.4~6.0时杨梅的生长量、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最高,分别为18.524g/株、1.182g/株和2.524μmolC2H4/(g...
关键词:
杨梅,根瘤,固氮活性,土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梦洋 何冬兰 李晓华 周艳琳 曾小波 程国军
采用基因敲除构建豌豆根瘤菌ohr B基因突变株,研究突变株的抗氧化和共生固氮表型。结果表明:ohr B基因不影响菌株在自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能力,但对氢过氧化枯烯(cumene hydroperoxyde,cu ooh)、过氧化氢(h2o2)、次氯酸钠(na cl o)等氧化物敏感,且在cu ooh胁迫下,相比野生型菌株,突变株的存活率显著下降。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豌豆根瘤菌ohr B基因表达不受h2o2诱导,且ohr B基因的缺失对其他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共生实验表明,ohr B基因对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及根际定殖能力没有影响,但在7 d瘤龄的豌豆根瘤类菌体中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晴 余海翔 张忠明
为了阐明豆科植物共生反应与免疫反应的协调机制,揭示参与植物细胞侵染、定殖及固氮过程中根瘤菌基因的功能,以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为材料,构建了约8 000株Tn5-sacB转座子插入的突变体库。利用巢式PCR检测技术,从中鉴定和筛选出nodC、nifH、smc01188和smc04024等4个特定目标基因的插入突变体及其插入位点。通过结瘤试验考察突变体共生及固氮表型,结果显示:植株接种smc01188突变体28d后,与对照植株相比,该基因突变导致根瘤固氮酶活下降,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该基因突变体的表型类似;smc04024基因突变不影响植株生长,根瘤发育基本正常;接种nifH突变体后,植株呈缺氮表型,生长发育受阻,根瘤为白色;接种nodC突变体后植株不结瘤,说明Tn5-SacB的插入导致nifH、nodC基因功能丧失。利用PCR检测、鉴定和分离目标基因突变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卫卫 胡正海 关桂兰 孔爱琴
对甘肃中西部及宁夏南部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和野生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进行了调查,从36属98种豆科植物根瘤样品中分离得360株根瘤菌,其中44株是从30种未报道过结瘤情况的豆科植物中分离获得。以20属22种寄主植物对大部分菌株进行了回接结瘤实验,回接结瘤率81.2%。它们与豆科寄主植物共生结瘤85%为有效根瘤。不同种根瘤固氮活性差异较大,一般比较低,小于1μmolC2H4?gFWh的占46.6%,大于10μmolC2H4?gFWh的占6.8%,最高者仅37.73μmolC2H4?gFWh。根瘤固氮活性与寄主植物生态及生长发育期有相关性。所有分离菌株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微生物研究...
关键词:
豆科植物 根瘤菌 共生固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达 彭杰丽 谢福莉 陈大松 李友国
根据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全局转录组分析结果,获得在共生固氮阶段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MCHK_8182;设计重叠延伸PCR引物,构建MCHK_8182双交换突变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三亲本杂交,将突变载体导入7653R;在蔗糖压力培养下进行筛选,最终获得MCHK_8182双交换突变株。PCR及测序验证双交换突变株构建成功。植物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与7653R野生型接种的植株相比,MCHK_8182突变菌株接种的植株根瘤数减少,但固氮酶活未见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喆栋 曾小波 李友国
利用大肠杆菌S17-1与根瘤菌进行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的ACC脱氨酶基因导入大豆快生根瘤菌HH103,在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过表达ACC脱氨酶基因,探讨ACC脱氨酶对根瘤菌共生固氮及竞争结瘤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过表达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Sm1021,宿主植物地上部分鲜质量与结瘤数量有所增加;接种外源导入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HH103,能够增加结瘤数,提高植物地上部分干质量且竞争结瘤能力增强。但是,接种2种重组根瘤菌后,宿主植物的根瘤鲜质量和根瘤固氮酶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