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8)
- 2023(10200)
- 2022(9072)
- 2021(8624)
- 2020(7234)
- 2019(16854)
- 2018(16883)
- 2017(32967)
- 2016(18040)
- 2015(19984)
- 2014(19824)
- 2013(19684)
- 2012(17970)
- 2011(16019)
- 2010(15817)
- 2009(14176)
- 2008(13623)
- 2007(11720)
- 2006(10064)
- 2005(8575)
- 学科
- 济(68308)
- 经济(68239)
- 管理(48531)
- 业(46528)
- 企(39267)
- 企业(39267)
- 方法(33309)
- 数学(28911)
- 数学方法(28583)
- 学(18607)
- 农(17678)
- 财(16834)
- 中国(16833)
- 业经(15013)
- 地方(14409)
- 制(11821)
- 农业(11712)
- 理论(11600)
- 和(11577)
- 贸(11537)
- 贸易(11531)
- 易(11161)
- 务(11030)
- 财务(10973)
- 财务管理(10957)
- 环境(10836)
- 技术(10593)
- 企业财务(10438)
- 划(9345)
- 银(9227)
- 机构
- 大学(250571)
- 学院(248020)
- 管理(101122)
- 济(93621)
- 经济(91503)
- 理学(88610)
- 理学院(87604)
- 管理学(86025)
- 管理学院(85600)
- 研究(83662)
- 中国(59946)
- 科学(55907)
- 京(54141)
- 所(42384)
- 农(41442)
- 财(41106)
- 业大(40776)
- 研究所(39379)
- 中心(37323)
- 江(34749)
- 北京(34414)
- 财经(33901)
- 范(33410)
- 师范(33066)
- 农业(32121)
- 院(31630)
- 经(30906)
- 州(28320)
- 师范大学(26980)
- 经济学(26973)
- 基金
- 项目(180590)
- 科学(141251)
- 基金(130766)
- 研究(129042)
- 家(115497)
- 国家(114593)
- 科学基金(97726)
- 社会(78690)
- 社会科(74482)
- 社会科学(74461)
- 基金项目(70905)
- 省(70534)
- 自然(66322)
- 自然科(64718)
- 自然科学(64705)
- 自然科学基金(63557)
- 划(60002)
- 教育(58414)
- 资助(53796)
- 编号(52315)
- 成果(41476)
- 重点(40863)
- 部(38939)
- 发(38233)
- 创(37039)
- 课题(35822)
- 科研(35352)
- 创新(34550)
- 计划(33719)
- 大学(33143)
共检索到34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罗阳富 姜景民 邵文豪 岳华峰
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保护毛红椿天然林和推广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与毛红椿混生的植物种类有56科85属122种,而且层次性较强,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和草本层4层。4个毛红椿天然林群落乔木层中,江西九连山群落S 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浙江龙泉昌岗毛红椿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浙江九龙山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江西九连山和江西官山群落中毛红椿重要值为最大,浙江九龙山群落中拟赤杨的重要值为最大,毛红椿列第二。针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现状,为加强对其保护,应积极开展毛红椿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
关键词:
毛红椿 天然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一波 申文辉 郑威 何峰 陆国导
通过对广西容县红锥天然林群落的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演替趋势,为红锥天然林群落保护及其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锥天然林共有物种60种,隶属于34科53属,单种属占88.7%;红锥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马尾松和乌榄为乔木层散生种;群落内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垂直结构由林冠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处于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偏中生常绿阔叶林阶段,样地所有木本植物总径级在5~25 cm出现断层,但1~5 cm径级幼苗数量多,群落演替趋势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ampling plots in \%Batula luminifera\% natural forest community located in Shaowu Fujian Province,the important values of main tree species in the comnunity were determined,the community appearance,vertical ctructure,and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sed.The results...
关键词:
光皮桦天然林 群落特征 重要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洋 闵水发 江雄波 郑德国 宋丛文 章定青 付秋生 陈文学
自2013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调查红椿Toona ciliaTa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12个县市的红椿天然林进行优树选择。确定选优林分,将16~40年生红椿以5 a为龄级分组,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异龄林树龄校正,在各龄级组共选出候选优树52株。对候选优树材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材积(y),胸径(x1),树高(x2)回归方程y=-3.066+0.065x1+0.094x2,R2=0.961。通过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残差分析,将候选优树按生长量分为3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特征根和贡献率小的形质因子,从6个形质因子中筛选获得冠高树高比、平均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4个因子建立形质分级标准,将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杨勇智 郭洪英 夏林敏 齐锦秋
为了给四川红椿的材性选育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锥钻取木芯的方法,对红椿天然林木材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红椿天然林木材平均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分别为1 118.1、17.2、7.0、14.4μm,平均导管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分别为297.4、205.7、9.8、175.4μm。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单株木材纤维及导管各指标均呈上下不规则波动且整体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区间木材解剖性质各指标除导管腔径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德昌县木材导管腔径和纤维腔径大,可作为装饰用材和改性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盐边县木材纤维长度及双壁厚大、力学强度好,可作为家具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米易县红椿木材导管腔径较大,也可作为改性用材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红椿 天然林 解剖性质 纤维 导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桢 赵中华 惠刚盈 张宋智
利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相关分析统计软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林树种组成丰富,群落中共出现18个树种,油松占绝对优势,但样地树种隔离程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油松天然林的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曲线,油松种群的直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可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运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林分中油松个体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分化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中庸状态;油松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油松种群分布格局也为随机分布。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林 结构特征 小陇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华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
关键词:
福建青冈 人工林 天然林 群落特性 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姜景民 何贵平 饶龙兵 吴天林
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于我国的3个毛红椿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收集毛红椿3个天然居群209个单株材料并对每个单株的位置进行定位,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了解该物种的进化历程和濒危机制,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居群等位基因的平均数为5.3,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6;2)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599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5893;3)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揭示毛红椿宜丰天然居群在0~240m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4)宾川和师宗居群内遗传变异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5)导致居群内空间遗传结构形成的原因,包括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乔卫阳 邱勇斌 邹军 刘军 陈文荣 姜景民
以红椿天然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11个红椿天然林分,研究其木材基本密度、心材比率和心材颜色等变异规律以及木材材性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椿木材基本密度、心材颜色和心材比率等性状在不同林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木材材性性状在天然林分内也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心材颜色变异系数较大,其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红椿天然林分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颜色与纬度、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显著相关,而心材比率与年降水量极显著负相关;来自低纬度和低经度的红椿天然林分其木材基本密度、心材颜色和心材比率等性状表现较为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王百田 王立明 达布希拉图
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结构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林木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年龄36~65年草类-落叶松林和年龄54~63年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43.8%;(2)按林型分,草类-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所占比例均11.1%,聚集分布占77.8%。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3)树种组成在6落4阔~10落范围内,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类型。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树种组成7落3阔~9落1阔范围内。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天然林 林分结构 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清麟 陈永富 杨秀森
The natural forest of Pinus latteri in the Bawangling Forestry Area of Hainan Province, which is absolutely dominated by Pinus latteri, is a rare and typical multistoried, mixed and uneven aged forest, and is a precious tropical coniferous vegetation type. The tree stratum of the Pinus latteri...
关键词:
海南 霸王岭林区 南亚松天然林 乔木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才 傅懋毅 姜景民 杨校生 肖基浒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征与气候条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毛竹 天然林 表型特征 地理模式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凤军 崔凯 廖声熙 喻景深 张鹏 崔永忠 王小庆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滇中云南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云南松林平均混交度仅为0.034,林分混交程度极低,主要为云南松纯林,仅见少许其他乔木树种分布;该林分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494,不同径级云南松间竞争较为激烈;云南松林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平均值为0.449,角尺度为0.5的株数比例为55.2%。综上可见,云南松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林分稳定性较差,且林木间竞争较为激烈,亟待进行抚育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袁士云 刘文桢 王润喜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宏翔
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它是森林群落内林木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反映,目前的结构状态既是过去森林中各个自然生态过程(如林木竞争,更新,生长,枯死等)和人类活动等留下的印记,又作为初始状态影响着林木间的现在和此后竞争和作用方式、幼苗的生长与存活以及林木树冠的形成等,因此,森林的结构状态也同时决定着森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森林经营和生态学研究中,森林空间结构表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对林分空间结构的科学解译,正确的表达方法有助于认识和推测森林的自然发展规律,为合理进行森林经营提供依据。基于参照树与其四株相邻木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