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3)
- 2023(8053)
- 2022(6920)
- 2021(6349)
- 2020(5652)
- 2019(13293)
- 2018(13040)
- 2017(24883)
- 2016(14097)
- 2015(16295)
- 2014(16356)
- 2013(16514)
- 2012(15857)
- 2011(14561)
- 2010(14753)
- 2009(13861)
- 2008(14210)
- 2007(13045)
- 2006(11379)
- 2005(10199)
- 学科
- 济(58236)
- 经济(58159)
- 管理(35669)
- 业(34934)
- 方法(28570)
- 企(27502)
- 企业(27502)
- 数学(25026)
- 数学方法(24731)
- 学(17142)
- 农(16629)
- 财(14893)
- 中国(14588)
- 贸(12029)
- 贸易(12026)
- 易(11677)
- 业经(11211)
- 地方(11044)
- 农业(10924)
- 制(10806)
- 和(9646)
- 理论(9096)
- 务(8943)
- 财务(8926)
- 财务管理(8895)
- 银(8865)
- 融(8829)
- 金融(8823)
- 银行(8808)
- 环境(8447)
- 机构
- 大学(218733)
- 学院(214863)
- 济(82996)
- 经济(81167)
- 研究(80455)
- 管理(74204)
- 理学(63639)
- 理学院(62752)
- 管理学(61263)
- 管理学院(60886)
- 中国(58872)
- 科学(55193)
- 农(49592)
- 京(47879)
- 所(44775)
- 研究所(41201)
- 农业(39856)
- 业大(39063)
- 财(38015)
- 中心(36040)
- 江(34533)
- 财经(30278)
- 北京(30115)
- 范(29587)
- 师范(29116)
- 院(28407)
- 经(27361)
- 州(26445)
- 经济学(26072)
- 省(25868)
- 基金
- 项目(143106)
- 科学(109294)
- 基金(102340)
- 研究(96717)
- 家(93089)
- 国家(92334)
- 科学基金(75151)
- 社会(57965)
- 省(56267)
- 社会科(54598)
- 社会科学(54575)
- 基金项目(53905)
- 自然(51693)
- 自然科(50414)
- 自然科学(50386)
- 自然科学基金(49499)
- 划(49106)
- 教育(45115)
- 资助(43070)
- 编号(38439)
- 重点(33691)
- 成果(32747)
- 部(31365)
- 发(31111)
- 计划(29933)
- 科研(28765)
- 创(28742)
- 课题(27736)
- 创新(27075)
- 科技(26856)
- 期刊
- 济(91736)
- 经济(91736)
- 研究(60300)
- 学报(46783)
- 农(44859)
- 中国(41788)
- 科学(39212)
- 大学(33213)
- 学学(31500)
- 财(29978)
- 农业(29819)
- 管理(25112)
- 教育(22017)
- 融(18311)
- 金融(18311)
- 技术(16728)
- 业(16390)
- 财经(15154)
- 经济研究(14911)
- 业经(14300)
- 版(13409)
- 经(13001)
- 业大(12612)
- 问题(12588)
- 贸(10711)
- 技术经济(10410)
- 农业大学(10394)
- 图书(10121)
- 科技(10103)
- 统计(10050)
共检索到319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丽丽 赵韩生 孙化雨 董丽莉 娄永峰 高志民
【目的】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析毛竹miR397和miR1432前体序列的结构特点,研究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其经光照、温度、干旱、Na Cl等非生物胁迫以及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其功能以及未来竹子抗逆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茎环引物法和RT-PCR技术,以毛竹为材料分离miR397和miR1432的前体序列,利用在线平台Web LOGO分析miRNA成熟序列的碱基保守性,用MEGA 6.0软件构建基于miRNA前体的系统进化树。借助在线平台RNAfold Web Server预测二者前体二级结构。直接从...
关键词:
毛竹 miRNA 非生物胁迫 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永美 宁宇 沈佳 贾利 李季 娄群峰 翁益群 陈劲枫
利用RT-PCR技术从耐冷黄瓜品种‘Chipper’中克隆鉴定了1个赖氨酸脱羧酶(LDC)基因的ORF,命名为CsLDC,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C202438。该基因ORF全长为645 bp,编码215个氨基酸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23 625.2,等电点为5.99。BLASTp发现该蛋白具有赖氨酸脱羧酶保守序列,与毛果杨的同源性最高,进化树分析表明CsLDC与矮牵牛LDC亲缘关系最近;该蛋白无信号肽但存在一个明显跨膜区,并存在多个蛋白质位点;SWISS-MODEL预测该蛋白的3D结构与拟南芥At2G37210基因编码赖氨酸脱羧酶蛋白2a33相似性为88.89%。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瑞霞 王新国 夏国军 李永春 牛洪斌 王翔 尹钧 任江萍
【目的】克隆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该基因在小麦抗逆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解析植物的抗逆机制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方法】以cDNA芯片数据获得的水分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基因EST序列为探针,对小麦EST数据库进行搜索,筛选与探针同源性在97%以上的EST序列,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比较克隆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及序列特征;采用MEGA6.0软件构建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将测序正确的该基因片段通过EcoR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
关键词:
小麦 C2结构域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龙翔宇 蒲至恩 郑科 刘泽厚
从小麦抗性相关EST数据库中筛选并获得一条753 bp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包含了一个64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21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钙结合结构域EF-hand,在其N端含有豆蔻酰化位点MGXXXS/T,与OsCBL7高度同源,属于小麦CBL家族,命名为TaCBL7。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CBL7基因在苗期的根、茎及叶子,成熟期的根、茎、叶子及种子中均表达,但表达存在差异;该基因表达受盐、干旱、低温、ABA及条锈病诱导调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CBL7基因在小麦发育时间和组织空间上存在表达特异性(即时空表达特异性),同时参与了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江萍 刘海伦 王新国 牛洪斌 李永春 王翔 陈新 尹钧
【目的】克隆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通过对目的基因的表达分析进一步解析植物的抗逆机制,为小麦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DNA芯片数据获得的水分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基因EST序列,运用RACE技术进行cDNA全长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通过RACE扩增获得小麦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N650603),命名为Ta14S。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 056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1 bp,3′端非编码区253bp,开放阅读框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
关键词:
小麦 14-3-3蛋白 逆境胁迫 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兆勇 赵春梅 薛仁镐
为了研究葡萄抗逆基因(CAN70200.1)的表达特性,采用PCR技术从葡萄中克隆了CAN70200.1基因上游一段长度为1 354 bP的启动子片段,命名为PCAN。采用PlANt CARE和PlACE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表明,PCAN启动子序列具有CAAt-box、tAtA-box基本的顺式作用元件和一些参与非生物胁迫、光和植物激素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验证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将PCAN启动子连接到P CAMbIA1391Z载体GUS基因的上游,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1391Z-CAN,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经PCR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逆境胁迫处理发现,在干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丽丽 赵韩生 孙化雨 董丽莉 娄永峰 高志民
MicroRNAs(miRNAs)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植物NAC转录因子。为揭示毛竹miR164对其靶基因的调控机制,通过茎环引物法和RT-PCR技术,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中克隆出miR164b成熟序列及其靶基因Pe NAC1。序列分析表明miR164b的靶点位于Pe NAC1编码区,RLM-5'RACE 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切割位点位于靶点的第10-11位碱基之间。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毛竹miR164b和Pe NAC1在根、茎、叶及鞘中均表达,其中miR164b在根中表达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京京 童再康 黄程前 王帅 程龙军
【目的】克隆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抗逆相关基因EgrCBF3(GenBank登录号:JQ068829)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EgrCBF3在低温、干旱、脱落酸(ABA)处理和高盐条件下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巨桉抗逆相关基因EgrCBF3全长cDNA序列;分析正常条件下,巨桉根、茎和叶中EgrCBF3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qRT-PCR,分析不同低温(0,2,4,6,8℃)和4℃处理不同时间(2,4,8,24和48h),以及干旱、ABA和高盐等逆境条件下EgrCBF3的响应表达情况。【结果】EgrCBF3cDNA全长1 161bp,含有1个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梅花 张丽 牛一丁 方天祺 哈斯阿古拉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rd29A的启动子片段,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启动子片段大小为937bp,与已报道的该启动子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
关键词:
拟南芥 rd29A 启动子 抗逆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龙 董飞龙 寇峰 查干 崔阔澍 马杰茹
【目的】探究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并挖掘与低温和饥饿胁迫相关的主要关联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春尺蠖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已测春尺蠖3龄幼虫在不同温度及4龄幼虫在不同时间饥饿胁迫的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取了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AcinCht10(基因登录号:OK504624),分析了该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分析了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低温和饥饿)下的表达谱。【结果】春尺蠖AcinCht10基因预测分子式为C_(5017)H_(7689)N_(1349)O_(1490)S_(39),编码蛋白区全长2967 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蛋白的预测分子量111.99 kDa,理论预测等电点为6.25,该蛋白的亲水性系数为-0.547,预测不稳定系数值为37.19,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发现1条信号肽,未发现跨膜结构;发现2个催化区和1个几丁质结合域;磷酸位点检测发现丝氨酸48个,苏氨酸43个,酪氨酸14个,未检测到糖基化位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春尺蠖AcinCht10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几丁质酶基因氨基酸一致性较高,均在91%以上;系统进化结果显示,搜索获取昆虫的几丁质酶基因分别聚为8类(I~VIII型),同时春尺蠖AcinCht10与同为鳞翅目昆虫的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Cht10、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Cht10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Cht10聚为一类。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cinCht10基因随着饥饿处理时间的增加,表达量依次降低且相邻处理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AcinCht10基因在25 ℃处理下表达量最高,而在其余温度胁迫下表达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差异不显著。【结论】AcinCht10基因与春尺蠖应对低温及饥饿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该结果有助于揭示春尺蠖几丁质酶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分子功能,为进一步揭示春尺蠖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卓娟 侯丹 林新春
【目的】研究PhebHLH6转录因子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为毛竹抗逆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干旱胁迫、盐胁迫、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处理],利用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条差异表达基因,命名为PhebHLH6,并对其进行了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PhebHLH6在干旱、盐胁迫及SA、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PhebHLH6基因编码区长度为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包含bHLH结构域,属于典型的bHLH转录因子。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hebHLH6在毛竹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1.5和3.0 m的笋顶部表达丰度最高。在干旱和高盐胁迫处理下,PhebHLH6的表达水平在处理3 h时被强烈诱导,但在处理24 h后显著下调。在SA和ABA激素处理下,PhebHLH6的表达水平被SA和ABA诱导也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受SA强烈诱导,受ABA诱导作用较弱。【结论】PhebHLH6可能参与了毛竹干旱和盐胁迫早期响应途径,并可能在SA和ABA激素信号通路中起一定的调控作用。图4表2参3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单雪萌 王思宁 朱成磊 高志民
[目的]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i.)H. deLehaie)CPD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为揭示CPD在参与毛竹笋生长调控、光诱导以及响应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毛竹基因组数据库(BambooGDB)中查找CPD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并克隆PeCPD。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PeCPD的基因结构、顺式调控元件、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进化关系以及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高度笋、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以及干旱、低温胁迫处理下叶片和根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毛竹CPD同源基因PeCPD(PH01003419G0030),cDNA全长为1 584 bp,包含5′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10 bp和64 bp,编码区为1 410 bp,对应的基因组长度为2 796 bp,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分别为6个和5个。克隆获得了PeCPD编码区,与BambooGDB中PH01003419G0030序列完全一致,编码一个470 aa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2.2 kDa,理论等电点为9.063。同时获得了PeCPD上游序列(1 999 bp),与数据库中序列完全一致,分析发现,其中除了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多种与环境相关的作用元件,如参与低温应答的LTR、干旱响应的MBS和光响应元件AE-box、TCT-motif等。基于CPD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竹与水稻、玉米、谷子和二穗短柄草等单子叶植物聚类到一个大的分支,其中与二穗短柄草的亲缘关系最近。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热图分析发现,PeCPD在毛竹7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20 cm笋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笋的增高,PeCPD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PeCPD表达量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上升,随着黑暗时间延长而下降;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PeCPD的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从毛竹中获取得到了CPD同源基因PeCPD,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且随着笋的增高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可能通过参与BRs的生物合成对竹笋的生长起调控作用;PeCPD在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昼夜节律变化,表明该基因可能会参与毛竹的光形态建成;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PeCPD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毛竹适应逆境胁迫的能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兰智鑫 侯丹 吴蔼民 林新春
【目的】探究PeCIGRs基因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为毛竹高生长及抗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3 m幼竹中部位置的节间为材料进行PeCIGRs基因的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PeCIGRs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转录组数据对PeCIGRs基因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毛竹中共克隆得到4条CIGR基因,依次命名为PeCIGR1-a、PeCIGR1-b、PeCIGR2-a、PeCIGR2-b。4条CIGR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635~1 716 bp,氨基酸序列长度为544~571 bp。多序列比对发现:4条CIGR基因均具有保守的GRAS结构域,属于GRAS家族。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PeCIGRs基因主要在毛竹茎秆表达,且在3 m高幼竹顶部达到峰值。此外,不同胁迫和激素处理表达分析发现:在干旱(PEG)、盐(NaCl)胁迫和水杨酸(SA)处理下,PeCIGRs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脱落酸处理下,PeCIGR1-a、PeCIGR1-b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eCIGR2-a、PeCIGR2-b则在处理24 h后呈现下调趋势。【结论】PeCIGRs基因参与调控毛竹茎秆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盐、干旱)响应以及激素(脱落酸、水杨酸)应答。图5表6参38
关键词:
毛竹 CIGR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转转 潘俊 吴娟
为探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条件下免疫亲和素(immunophilins)基因家族在水稻(Oryza sativa L. japonica Nipponbare)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水稻中免疫亲和素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克隆及组织特异性、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存在30个OsFKBPs及29个OsCYPs免疫亲和素家族基因。30个OsFKBPs主要聚类为3个大的亚群,29个OsCYPs主要聚类为4个大的亚群。通过PCR扩增得到完整的OsFKBPs与OsCYPs基因编码序列,且序列信息与预测一致。OsFKBPs与OsCYPs基因在水稻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OsFKBP19在各组织各发育时间表达量较为一致;OsCYP29在叶鞘中表达量最高而OsCYP57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光强胁迫处理4 h后水稻叶片中OsCYP37基因被诱导持续上升表达,而在渗透胁迫及盐胁迫处理中无显著变化;高光强及渗透胁迫处理4 h后水稻叶片中OsFKBP19持续上升表达,而在盐胁迫处理中波动上升表达。综上,OsFKBPs及OsCYPs参与水稻的高光强、渗透胁迫及盐胁迫应答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艳 高飞 周宜君 王荣
【目的】从抗逆植物盐芥中分离GRP7(Glycine-Rich RnA-bindinG PRotein7,GRP7)基因,为进一步揭示GRPs基因在盐芥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盐芥GRP7基因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GRP7基因的全长序列,对其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并对tsGRP7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预测;利用qRt-PcR技术,检测GRP7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sGRP7基因编码区全长522bP,编码173个氨基酸;tsGRP7蛋白的n端第9~82位氨基酸之间有1个RnA识别基序(RRM),RRM中含有保守的RnP-1...
关键词:
盐芥 GRP7 qRT-PCR 逆境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