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
2023(11)
2022(19)
2021(6)
2020(8)
2019(19)
2018(15)
2017(27)
2016(22)
2015(26)
2014(19)
2013(24)
2012(22)
2011(24)
2010(24)
2009(21)
2008(17)
2007(14)
2006(12)
2005(4)
作者
(98)
(96)
(83)
(80)
(62)
(60)
(51)
(50)
(48)
(44)
(43)
(41)
(35)
(34)
(34)
(34)
(33)
(33)
(33)
(32)
(30)
(29)
(27)
(27)
(27)
(26)
(26)
(25)
(25)
(24)
学科
(58)
(34)
(27)
(22)
(21)
(18)
及其(17)
(17)
防治(17)
(16)
毛白杨(16)
白杨(16)
(15)
(14)
虫害(13)
其他(12)
(11)
植物(11)
(11)
(11)
(10)
动物(10)
动物学(10)
各种(10)
工程(10)
木耳(10)
水产(10)
生物(10)
(10)
(9)
机构
大学(287)
学院(263)
(212)
科学(201)
研究(195)
实验(172)
(172)
实验室(168)
林业(158)
重点(157)
业大(145)
(140)
研究所(140)
农业(132)
中国(116)
(109)
(108)
国家(106)
(102)
(91)
技术(87)
(84)
研究院(83)
农林(82)
(81)
农业大学(80)
中心(79)
科学研究(79)
(75)
(71)
基金
项目(286)
(236)
国家(234)
科学(197)
基金(193)
科学基金(157)
自然(156)
自然科(154)
自然科学(154)
自然科学基金(152)
(126)
科技(123)
(111)
计划(102)
研究(101)
基金项目(98)
资助(97)
专项(92)
技术(89)
(81)
(76)
科研(69)
重点(68)
农业(60)
(58)
创新(58)
(57)
(57)
浙江(57)
(49)
期刊
学报(212)
科学(185)
(169)
林业(164)
大学(158)
学学(158)
农业(89)
业大(70)
农林(61)
(61)
(54)
研究(52)
中国(47)
(45)
(45)
(44)
浙江(44)
科学研究(44)
(40)
农业大学(40)
科技(37)
科技大(37)
科技大学(37)
自然(32)
北京(31)
自然科(31)
自然科学(31)
林业大学(30)
中国农业(29)
(29)
共检索到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浩  周明兵  白有煌  汤定钦  
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MITEs)是一类对基因组进化和基因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座子。为分析MITEs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特性,借鉴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FIASCO)方法,首次构建Stowaway-like MITEs富集文库。随机挑取21个克隆,测序发现2个含有Stowaway-like MITEs序列(Stow-Ph1和Stow-Ph2),阳性率为9.52%。Stow-Ph1和Stow-Ph2的长度分别为26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佳敏  周明兵  
【目的】Mariner-like element(MLE)转座子是一类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广泛分布的DNA类转座子,以“剪切-黏贴”模式在基因组中复制扩张,可以作为一类高效稳定的工具应用于转基因、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为了探究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MLE转座子在毛竹进化过程中的演化模式,本研究对毛竹MLE转座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挖掘和分析。【方法】基于水稻、大豆和毛竹目前发表的MLE转座子序列,利用IRF、Blast和Fasta等工具,根据MLE转座子序列的特异性结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TIR)及其所编码转座酶的保守性,对毛竹基因组中的MLE转座子进行挖掘,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具有完整结构的MLE转座子。分析所获得的MLE转座子的结构特征,根据完整MLE转座子的转座调控元件,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出所对应非自主转座子,通过序列提取和比对,对自主与非自主转座子的分布特点以及非自主转座子结构缺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2个完整结构的自主MLE转座子,PhV2MLE1A和PhV2MLE2A。PhV2MLE1A全长3 950 bp,编码414个氨基酸,TIR长度30 bp;PhV2MLE2A全长12 990 bp,编码373个氨基酸,TIR长度49 bp。根据TIR结构的相似性,鉴定出2个自主MLE转座子所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本试验共获得2个结构完整的自主MLE转座子,以及各自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同时发现不同的非自主转座子的结构缺失情况并无规律。所鉴定到的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存在随机性,在毛竹基因组中偏好插入保守序列TA之间。【结论】毛竹基因组中分布着大量的MLE转座子,其中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转座酶结构缺失,失去了转座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安苗苗  刘静  郦元  周明兵  
以花叶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akebonosuji 10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调查了花叶矢竹中转座子的种类、数量以及选择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花叶矢竹转录组中转座子类型丰富、数量繁多,其中Rna转座子明显多于dna转座子,转座子LTR/coPia类型数量最多。绿叶的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5发育阶段高表达,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片成熟过程。而在白叶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1发育阶段高表达;对绿叶和白叶5个相对应的发育阶段分析表明,白叶中高表达的转座子多于绿叶,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色变异过程,也可能是逆境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慧  周明兵  杨萍  汤定钦  
【目的】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TE)是DNA转座子中一类依赖自主转座子提供的转座酶进行转座的非自主转座子。以毛竹中与水稻M PINg同源的MITE——Ph TourIsT1为例,研究Ph TourIsT1的结构特点和转座特性,并分析Ph TourIsT1的转座对其附近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转座子对毛竹基因组多态性形成和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利用MEgA5.1,DNAsTAr,WEb Logo 3-CrEATE等软件对Ph TourIsT1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靶位点重复序列(TsD)、插入位点序列偏好性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计算Ph TourIsT1在毛竹基因组中的插入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慧  周明兵  杨萍  汤定钦  
【目的】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TE)是DNA转座子中一类依赖自主转座子提供的转座酶进行转座的非自主转座子。以毛竹中与水稻m Ping同源的MITE——Ph Tourist1为例,研究Ph Tourist1的结构特点和转座特性,并分析Ph Tourist1的转座对其附近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转座子对毛竹基因组多态性形成和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利用MEGA5.1,DNAStar,Web Logo 3-Create等软件对Ph Tourist1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靶位点重复序列(TSD)、插入位点序列偏好性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计算Ph Tourist1在毛竹基因组中的插入时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政勤  周明兵  郑浩  季航  徐芷馨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中,本质是一段可移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大多数LTR反转录转座子在外界环境变化下能够被激活转录,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为研究毛竹基因组中的LTR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及在非生物环境胁迫下表达量的具体变化,克隆和鉴定了1个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反转录转座子PHRE7。该转座子全长为6 073 bp,属于Ty1-copia家族中的Tork分支,LTR序列相似性为96.7%,插入时间为126.923万a前。对毛竹实生苗分别进行辐照(30, 50, 70 Gy),甲基化抑制剂(50, 100, 150μmol·L-1),高温(42℃),低温(4℃),高盐(0.1, 0.2, 0.3 mol·L~(-1))等5种不同胁迫处理,通过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PHRE7在INT, RT和RH等3个结构域中的表达量仅在辐照及0.2~0.3 mol·L-1高盐处理下随处理强度的上升而下降,其余所有处理(甲基化抑制剂、高温、低温、高盐0.1~0.2 mol·L~(-1))的表达量都随处理强度呈上升趋势。这些结果表明:PHRE7转座子是一个具有转录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且外界非生物环境胁迫对其表达模式有较大影响,表明PHRE7转座子能够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图7表2参4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佰良   丁一倩   周明兵  
【目的】转座子(TE)是真核细胞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基因组超过63%时,易受胁迫诱导激活。分析非生物胁迫下,来源于转座子的不确定编码潜力转录本(TUCP)的表达模式,为转座子参与毛竹抗逆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手段,在低温、高温、高盐、紫外照射等4种胁迫处理下,研究毛竹TE-TUCPs及转座子邻近基因的转录特性和转录模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验证转录组来源的TETUCPs差异表达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在毛竹4个胁迫处理转录本中,共鉴定出57 627个TE-TUCPs。TE-TUCPs应对不同非生物胁迫表现出特异性表达模式。高温、高盐、紫外照射处理可以促进具有转录活性的TE-TUCPs附近基因差异表达,但是低温会抑制具有转录活性的TE-TUCPs附近基因差异表达。【结论】TE-TUCPs主要来源于Ty1/Copia和Ty3/Gypsy超家族。基因的表达潜能与近距离的TE-TUCPs表达潜能互相抑制。TE-TUCPs转录情况会受到非生物胁迫作用来调控附近基因的表达以适应胁迫影响。图7表2参4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明  李福贵  蒋霞云  邹曙明  
根据鱼类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设计单引物,对西藏亚东鲑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鉴定出亚东鲑两条长度为1 607 bp和1 473 bp的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序列,命名为Tbt1和Tbt2。序列分析表明,亚东鲑Tbt1转座子左右两端分别存在一个196 nt和225 nt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在左右ITR中分别包含2个12 nt的亚末端反向重复序列(Subterminal inverted repeats,SIR);亚东鲑Tbt2转座子分别存在一个32 nt和31 nt短的ITR,其左右I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宇峰  顾蕾  刘红征  周国模  李翠琴  施拥军  韩笑  林海  
全程跟踪209株不同胸径分布的毛竹利用竹展开技术生产去青(5种规格)和带青(2种规格)2类竹板材的过程,探讨竹展开板材生产过程的碳转移特征。结果表明:1)2种不同规格带青竹板材的总计碳转移率平均为73.49%;5种不同规格去青竹板材的总计碳转移率平均为61.24%,其中长度840mm比1300mm段竹材总计碳转移率高,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白青松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竹种之一,适宜的条件下,竹笋能够在短时间内从0 m长到20 m,经组织解剖发现,这一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对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的研究发现: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和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方面具有重要功能。IAA早期响应基因SAUR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GA途径中的转录因子DELLA蛋白通过参与调控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子璐   何威   王雨芳   吴敏  
[目的 ]研究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毛竹干旱胁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毛竹的抗逆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 ]从毛竹的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PheMYB2R-4的基因序列,利用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活性实验分析基因的分子特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和逆境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来确定PheMYB2R-4基因的功能。[结果]毛竹中PheMYB2R-4编码1个305个氨基酸的蛋白PheMYB2R-4,其N端区域有一个保守的R2R3区域,属于R2R3-MYB亚家族。PheMYB2R-4基因的表达受到干旱和盐的显著诱导。PheMYB2R-4是一个核定位蛋白,具转录自激活活性。PheMYB2R-4的过表达提高了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并减少了丙二醛的积累,说明过表达PheMYB2R-4通过提高拟南芥的保水能力和减少氧化损伤来增强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同时干旱胁迫下,AtRD22、AtRD29A、AtDREB2A和AtLEA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结论 ]MYB转录因子家族中PheMYB2R-4在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中具有正调控作用,可以提高植物的耐旱性,增强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春节  王晖  卢孟柱  
以毛竹叶片为材料,采用小RNA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小RNA数据库进行组装,进一步分析了毛竹中存在的病毒和类病毒,并采用RT-PCR和RACE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竹子样品中存在水稻东格鲁病毒(RTBV),覆盖率达到91.0%。在毛竹样品中扩增得到1 992 bp RTBV病毒类似序列,占其基因组的24.9%。RTBV病毒在多个毛竹样品中存在且不存在多态性。RTBV病毒可能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病毒,在进化过程中禾本科植物将其序列整合到基因组中来防御RTBV病毒的浸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阳  温国胜  王圣杰  刘兆玲  
为更好地开展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固碳研究,筛选适合毛竹的光响应模型的基础性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以3年生毛竹叶片2009年1月-2010年1月光合响应曲线测定资料为基础,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二次函数和指数方程4种方法,对毛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与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相关度最高,均大于0.95,指数方程次之,二次函数最差;但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与直角双曲线模型所求出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暗呼吸速率(Rd)较实测值高,指数模型的拟合结果准确,但对暗呼吸速率(Rd)的拟合结果比实测值低;二次函数所拟合的光饱和点(PLS)与暗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存及  梁一池  邱尔发  范辉华  邹跃国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 8省 16个种源的母竹 ,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 5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 ,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 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 ,结果表明 ,毛竹种源的新竹胸径、平均发笋数和新竹数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卓娟  侯丹  林新春  
【目的】研究PhebHLH6转录因子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为毛竹抗逆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干旱胁迫、盐胁迫、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处理],利用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条差异表达基因,命名为PhebHLH6,并对其进行了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PhebHLH6在干旱、盐胁迫及SA、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PhebHLH6基因编码区长度为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包含bHLH结构域,属于典型的bHLH转录因子。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hebHLH6在毛竹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1.5和3.0 m的笋顶部表达丰度最高。在干旱和高盐胁迫处理下,PhebHLH6的表达水平在处理3 h时被强烈诱导,但在处理24 h后显著下调。在SA和ABA激素处理下,PhebHLH6的表达水平被SA和ABA诱导也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受SA强烈诱导,受ABA诱导作用较弱。【结论】PhebHLH6可能参与了毛竹干旱和盐胁迫早期响应途径,并可能在SA和ABA激素信号通路中起一定的调控作用。图4表2参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