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
- 2023(15)
- 2022(20)
- 2021(9)
- 2020(13)
- 2019(24)
- 2018(18)
- 2017(37)
- 2016(28)
- 2015(29)
- 2014(26)
- 2013(30)
- 2012(32)
- 2011(35)
- 2010(28)
- 2009(28)
- 2008(23)
- 2007(18)
- 2006(15)
- 2005(5)
- 学科
- 竹(97)
- 学(67)
- 虫(44)
- 刚(41)
- 林(38)
- 森(37)
- 森林(37)
- 防(36)
- 治(35)
- 防治(35)
- 及其(34)
- 害(32)
- 虫害(28)
- 土壤(21)
- 壤(21)
- 杨(21)
- 其他(19)
- 毛(19)
- 生物(19)
- 病虫(19)
- 病虫害(19)
- 毛白杨(18)
- 白杨(18)
- 森林土壤(17)
- 水产(15)
- 生物学(15)
- 羊(15)
- 农(14)
- 动物(14)
- 各种(14)
- 机构
- 大学(366)
- 学院(350)
- 农(277)
- 科学(276)
- 研究(263)
- 实验(230)
- 室(228)
- 林业(227)
- 实验室(223)
- 重点(210)
- 所(193)
- 研究所(192)
- 业大(186)
- 农业(170)
- 省(169)
- 林(154)
- 中国(153)
- 家(141)
- 国家(138)
- 江(138)
- 院(125)
- 技术(118)
- 研究院(115)
- 科学研究(114)
- 农林(112)
- 浙(112)
- 浙江(112)
- 中心(108)
- 农业大学(102)
- 京(101)
共检索到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佳敏 周明兵
【目的】Mariner-like element(MLE)转座子是一类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广泛分布的DNA类转座子,以“剪切-黏贴”模式在基因组中复制扩张,可以作为一类高效稳定的工具应用于转基因、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为了探究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MLE转座子在毛竹进化过程中的演化模式,本研究对毛竹MLE转座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挖掘和分析。【方法】基于水稻、大豆和毛竹目前发表的MLE转座子序列,利用IRF、Blast和Fasta等工具,根据MLE转座子序列的特异性结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TIR)及其所编码转座酶的保守性,对毛竹基因组中的MLE转座子进行挖掘,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具有完整结构的MLE转座子。分析所获得的MLE转座子的结构特征,根据完整MLE转座子的转座调控元件,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出所对应非自主转座子,通过序列提取和比对,对自主与非自主转座子的分布特点以及非自主转座子结构缺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2个完整结构的自主MLE转座子,PhV2MLE1A和PhV2MLE2A。PhV2MLE1A全长3 950 bp,编码414个氨基酸,TIR长度30 bp;PhV2MLE2A全长12 990 bp,编码373个氨基酸,TIR长度49 bp。根据TIR结构的相似性,鉴定出2个自主MLE转座子所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本试验共获得2个结构完整的自主MLE转座子,以及各自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同时发现不同的非自主转座子的结构缺失情况并无规律。所鉴定到的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存在随机性,在毛竹基因组中偏好插入保守序列TA之间。【结论】毛竹基因组中分布着大量的MLE转座子,其中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转座酶结构缺失,失去了转座活性。
关键词:
毛竹 MLE转座子 进化 删除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浩 周明兵 白有煌 汤定钦
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MITEs)是一类对基因组进化和基因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座子。为分析MITEs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特性,借鉴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FIASCO)方法,首次构建Stowaway-like MITEs富集文库。随机挑取21个克隆,测序发现2个含有Stowaway-like MITEs序列(Stow-Ph1和Stow-Ph2),阳性率为9.52%。Stow-Ph1和Stow-Ph2的长度分别为26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占超 侯丹 马艳军 高健
生长素反应因子(ARF)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ARF基因家族在花器官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未见报道。以毛竹花器官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毛竹中ARF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及在花器官中的差异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全基因组中含有44个ARF基因,分为Ⅰ,Ⅱ,Ⅲ类。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分别比较,发现毛竹与水稻存在11个姐妹同源基因对。此外,Ph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毛竹 生长素应答因子 花发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政勤 周明兵 郑浩 季航 徐芷馨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中,本质是一段可移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大多数LTR反转录转座子在外界环境变化下能够被激活转录,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为研究毛竹基因组中的LTR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及在非生物环境胁迫下表达量的具体变化,克隆和鉴定了1个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反转录转座子PHRE7。该转座子全长为6 073 bp,属于Ty1-copia家族中的Tork分支,LTR序列相似性为96.7%,插入时间为126.923万a前。对毛竹实生苗分别进行辐照(30, 50, 70 Gy),甲基化抑制剂(50, 100, 150μmol·L-1),高温(42℃),低温(4℃),高盐(0.1, 0.2, 0.3 mol·L~(-1))等5种不同胁迫处理,通过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PHRE7在INT, RT和RH等3个结构域中的表达量仅在辐照及0.2~0.3 mol·L-1高盐处理下随处理强度的上升而下降,其余所有处理(甲基化抑制剂、高温、低温、高盐0.1~0.2 mol·L~(-1))的表达量都随处理强度呈上升趋势。这些结果表明:PHRE7转座子是一个具有转录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且外界非生物环境胁迫对其表达模式有较大影响,表明PHRE7转座子能够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图7表2参4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佰良 丁一倩 周明兵
【目的】转座子(TE)是真核细胞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基因组超过63%时,易受胁迫诱导激活。分析非生物胁迫下,来源于转座子的不确定编码潜力转录本(TUCP)的表达模式,为转座子参与毛竹抗逆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手段,在低温、高温、高盐、紫外照射等4种胁迫处理下,研究毛竹TE-TUCPs及转座子邻近基因的转录特性和转录模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验证转录组来源的TETUCPs差异表达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在毛竹4个胁迫处理转录本中,共鉴定出57 627个TE-TUCPs。TE-TUCPs应对不同非生物胁迫表现出特异性表达模式。高温、高盐、紫外照射处理可以促进具有转录活性的TE-TUCPs附近基因差异表达,但是低温会抑制具有转录活性的TE-TUCPs附近基因差异表达。【结论】TE-TUCPs主要来源于Ty1/Copia和Ty3/Gypsy超家族。基因的表达潜能与近距离的TE-TUCPs表达潜能互相抑制。TE-TUCPs转录情况会受到非生物胁迫作用来调控附近基因的表达以适应胁迫影响。图7表2参4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慧 周明兵 杨萍 汤定钦
【目的】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TE)是DNA转座子中一类依赖自主转座子提供的转座酶进行转座的非自主转座子。以毛竹中与水稻M PINg同源的MITE——Ph TourIsT1为例,研究Ph TourIsT1的结构特点和转座特性,并分析Ph TourIsT1的转座对其附近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转座子对毛竹基因组多态性形成和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利用MEgA5.1,DNAsTAr,WEb Logo 3-CrEATE等软件对Ph TourIsT1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靶位点重复序列(TsD)、插入位点序列偏好性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计算Ph TourIsT1在毛竹基因组中的插入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慧 周明兵 杨萍 汤定钦
【目的】微型颠倒重复序列(MITE)是DNA转座子中一类依赖自主转座子提供的转座酶进行转座的非自主转座子。以毛竹中与水稻m Ping同源的MITE——Ph Tourist1为例,研究Ph Tourist1的结构特点和转座特性,并分析Ph Tourist1的转座对其附近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转座子对毛竹基因组多态性形成和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利用MEGA5.1,DNAStar,Web Logo 3-Create等软件对Ph Tourist1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靶位点重复序列(TSD)、插入位点序列偏好性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计算Ph Tourist1在毛竹基因组中的插入时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连鹏 邵峰 胡竞文 张耀光 彭作刚
为了探讨Tc1/Mariner转座子在4种鲇(沟鲇、黑斑原、鲇和南方鲇)中的特征及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使用de novo预测和同源预测两种方法鉴定了4种鲇基因组中的Tc1/Mariner转座子并进行演化分析。通过对所获得序列的统计及分类,结果显示,4种鲇基因组中Tc1/Mariner转座子的含量分别为9.46%、2.70%、7.83%和8.54%,并且分别被分为38、20、43和55个家族。基于转座酶催化区域的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4种鲇的Tc1/Mariner转座子总共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亚类群:DD34E(Tc1)、DD35E、DD36E、DD37E和DD35D(pogo)。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多数支系中鲇和南方鲇的转座子聚为姐妹群。插入时间分析表明,Tc1/Mariner转座子的插入时间主要分布在0~5百万年前。大多数Tc1/Mariner转座子在0~1百万年前或2~3百万年前有一个突然的扩增。另外,4种鲇的Tc1/Mariner转座子大部分插入到基因的内含子中。本实验通过对4种鲇中Tc1/Mariner转座子的鉴定、比较与演化分析,为Tc1/Mariner转座子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安苗苗 刘静 郦元 周明兵
以花叶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akebonosuji 10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调查了花叶矢竹中转座子的种类、数量以及选择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花叶矢竹转录组中转座子类型丰富、数量繁多,其中Rna转座子明显多于dna转座子,转座子LTR/coPia类型数量最多。绿叶的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5发育阶段高表达,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片成熟过程。而在白叶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1发育阶段高表达;对绿叶和白叶5个相对应的发育阶段分析表明,白叶中高表达的转座子多于绿叶,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色变异过程,也可能是逆境胁...
关键词:
植物学 花叶矢竹 转座子 表达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倩 黄艳 胡尚连 曹颖 卢学琴 徐刚
以梁山慈竹笋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梁山慈竹UGP基因,对梁山慈竹UGP基因的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个梁山慈竹UGP基因,命名为Df UGP(Genebank:kJ525752)。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全长1561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框,长度为1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梁山慈竹UGP基因与巨龙竹、绿竹、水稻、大麦、玉米、甘蔗的具有高度的同源相似性,编码的蛋白结构较为相似,均含有n端区域、中心区域和C端区域,且蛋白三级结构中都具有nblOOP环和l-lOOP环。Df UGP具有n端的UDPGP功能域,其位于第90~379氨基酸,证明...
关键词:
梁山慈竹 UGP 克隆 生物信息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尚连 曹颖 黄胜雄 孙霞 卢学琴 蒋瑶
【目的】克隆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酶4CL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为今后利用该基因调控慈竹木质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其他物种4CL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以慈竹幼笋cDNA为模板,克隆到1条750 bp的4CL基因保守区片段。以这条保守区片段为模板,结合5′RACE和3′RACE克隆4CL基因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慈竹4CL基因全序列,该序列CDS区全长为1 674 bp,编码5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两大4CL氨基酸保守域(SSGTTGMPKGV和GEICIRG),其中前一个氨基酸保守域的第7个氨基酸位点变为M,与常见的L不同,表明慈竹的4...
关键词:
慈竹 4CL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咚 陈亚娟 崔进荣 魏建华 张玉红 张杰伟
【目的】为了对毛果杨CBF基因家族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毛果杨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毛果杨CBF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和磷酸化位点预测。【方法】通过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结果】毛果杨含有6个CBF基因,均不含内显子,分布于毛果杨的5条染色体上。【结论】MEME保守基序分析显示,杨树CBF蛋白均含有2个保守的基序,他们共同构成AP2结构域。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表明毛果杨CBF蛋白均含有大量的磷酸化位点。以上结果将为今后揭示毛果杨CBF蛋白的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明 李福贵 蒋霞云 邹曙明
根据鱼类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设计单引物,对西藏亚东鲑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鉴定出亚东鲑两条长度为1 607 bp和1 473 bp的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序列,命名为Tbt1和Tbt2。序列分析表明,亚东鲑Tbt1转座子左右两端分别存在一个196 nt和225 nt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在左右ITR中分别包含2个12 nt的亚末端反向重复序列(Subterminal inverted repeats,SIR);亚东鲑Tbt2转座子分别存在一个32 nt和31 nt短的ITR,其左右IT...
关键词:
亚东鲑 Tc1-like转座子 序列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采样分析了毛竹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 :毛竹竹根区土壤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林间土 ,其 R/S值 (土壤酶活性比值 )平均为 1.5 3;从不同年龄竹来看 , 、 度竹竹根区细菌数量多于 度竹。毛竹竹根区土壤真菌数量也明显多于林间土 ,R/S值平均为 2 .0 5 ;其中 度竹竹根区真菌数量显著多于 、 度竹根区 ,差异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无论是毛竹竹根区与林间土之间还是不同年龄毛竹竹根区土之间均无明显不同。毛竹竹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林间土 ,R/S值分别平均为 1.2 8、1.4 8、和 1.94 ,但在 、 、 度竹竹根区之间这 3类酶的活性...
关键词:
毛竹 竹根区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宇峰 顾蕾 刘红征 周国模 李翠琴 施拥军 韩笑 林海
全程跟踪209株不同胸径分布的毛竹利用竹展开技术生产去青(5种规格)和带青(2种规格)2类竹板材的过程,探讨竹展开板材生产过程的碳转移特征。结果表明:1)2种不同规格带青竹板材的总计碳转移率平均为73.49%;5种不同规格去青竹板材的总计碳转移率平均为61.24%,其中长度840mm比1300mm段竹材总计碳转移率高,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毛竹 竹展开 竹板材 胸径 碳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