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7)
- 2023(6374)
- 2022(5712)
- 2021(5353)
- 2020(4793)
- 2019(11354)
- 2018(11297)
- 2017(21968)
- 2016(12386)
- 2015(14176)
- 2014(14361)
- 2013(14286)
- 2012(13664)
- 2011(12282)
- 2010(12639)
- 2009(11772)
- 2008(11942)
- 2007(11051)
- 2006(9353)
- 2005(8403)
- 学科
- 济(51014)
- 经济(50945)
- 业(30837)
- 管理(29326)
- 方法(25531)
- 企(23666)
- 企业(23666)
- 数学(22888)
- 数学方法(22687)
- 农(15158)
- 中国(13182)
- 财(12380)
- 学(11634)
- 贸(10218)
- 贸易(10215)
- 易(9938)
- 农业(9816)
- 业经(9379)
- 地方(9208)
- 制(9038)
- 融(8318)
- 金融(8313)
- 银(8068)
- 银行(8039)
- 和(7973)
- 行(7655)
- 务(7073)
- 财务(7055)
- 财务管理(7031)
- 理论(6939)
- 机构
- 大学(182382)
- 学院(179294)
- 济(74065)
- 经济(72506)
- 管理(65571)
- 研究(63650)
- 理学(56268)
- 理学院(55572)
- 管理学(54564)
- 管理学院(54231)
- 中国(47401)
- 科学(40868)
- 京(38814)
- 农(36776)
- 所(34066)
- 财(33643)
- 研究所(31215)
- 中心(29764)
- 业大(29541)
- 农业(29378)
- 江(27647)
- 财经(26950)
- 北京(24563)
- 经(24457)
- 范(24432)
- 师范(24144)
- 经济学(23528)
- 院(22026)
- 经济学院(21424)
- 州(21243)
- 基金
- 项目(117874)
- 科学(91042)
- 基金(84807)
- 研究(84160)
- 家(75642)
- 国家(74618)
- 科学基金(61515)
- 社会(51681)
- 社会科(48803)
- 社会科学(48782)
- 省(45872)
- 基金项目(44754)
- 自然(40111)
- 划(39342)
- 教育(39194)
- 自然科(39143)
- 自然科学(39127)
- 自然科学基金(38431)
- 资助(35389)
- 编号(34587)
- 成果(29416)
- 重点(26805)
- 部(26777)
- 发(25409)
- 创(24037)
- 课题(23620)
- 科研(23178)
- 教育部(22519)
- 创新(22509)
- 计划(22396)
共检索到26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虹君 高臻毅 郭小勤
IDD基因家族编码一种混合型的转录因子,多数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真核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启动子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截取毛竹IDD家族8个基因(Ph IDD1-2,Ph IDD4-8和Ph ID1)起始密码子前2 000 bP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启动子中均存在TATA框和CAAT框,除此之外,上游调控区域还存在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逆境胁迫元件以及其他响应元件,其中有些元件是某个基因所特有的,表现出该基因家族各基因独特的表达模式,也表明该家族基因的功能分化,参与植物发育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
毛竹 IDD基因家族 启动子 顺式元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凯利 傅鹰 周明兵
【目的】SBP家族基因编码的一类转录因子可识别并结合MADS-box基因SQUAMOSA(SQUA)的启动子,参与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系统地鉴定和分析毛竹SBP家族基因,有助于理解SBP家族基因在毛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毛竹SBP家族基因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公布的毛竹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毛竹SBP家族基因。利用MEGA 6.0、DNAMAN、psRNATarge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获得毛竹SBP家族基因基本生物学信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BP家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东亮 彭镇华 高志民
APETALA2(AP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方法,从毛竹中克隆到1个AP2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eAP2。序列分析表明:PeAP2基因全长1 750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06bp,3'端非编码区174 bp,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1个489 aa的蛋白,该蛋白含有2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EBP家族的AP2亚家族。PeAP2蛋白与来自其它单子叶植物的AP2蛋白均有着较高同源性,其中,与二穗短柄草的AP2蛋白同源性最高,达74.85%。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PeAP2基因在毛竹的根、茎、叶、鞘和节5种器官中...
关键词:
毛竹 AP2基因 组织特异表达 启动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雯 许厚强 陈伟 陈祥 赵佳福 桓聪聪 夏丹 周迪
【目的】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家族是肌肉生成过程中参与分子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家族。该家族包括myod1,myf5,myo g和myf6,只表达在成熟的骨骼肌细胞和其前期细胞中;在其他的非肌细胞中,myod基因家族会被抑制。该家族中,myod1负责早期胚胎成肌祖细胞的激活并参与胚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等的调节,以维持个体骨骼肌的相对稳定,是启动和维持骨骼肌细胞分化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myod1在多态性和关联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表达调控方面主要是研究小鼠、鸡和猪肌细胞生成机理;在牛上对它的研究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伟 周明兵
【目的】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ICE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分析,找出响应毛竹抗寒关键家族成员,研究毛竹ICE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及遗传转化,为提高毛竹抗寒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毛竹ICE基因家族成员,并对4、0、-2℃低温处理0(对照)、0.5、1.0、24.0、48.0 h的毛竹生理指标和ICE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4个毛竹ICE基因。保守结构域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PeICE基因结构高度相似。系统发育关系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PeICE基因与水稻Oryza sativa亲缘关系更近,同时存在大量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活性氧自由基(ROS)染色发现随着处理时间增长,ROS染色逐渐加深,但是其0℃处理24.0 h、-2℃处理1.0 h后染色逐渐减弱。脯氨酸(Pro)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示:4和0℃条件下,Pro质量摩尔浓度和SOD活性整体增加,但-2℃时低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示:在3个低温处理下均增加。ICE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4、0℃处理时PeICE表达量整体增加,且都以PeICE3增量最明显;而-2℃处理下PeICE整体表达量水平低于对照。【结论】随着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增强,毛竹受到的损伤不断增强,其内酶活系统以及ICE基因积极响应低温胁迫,其中,PeICE3对低温胁迫最为敏感,但在-2℃时,ICE基因表达量并未增加,推测该基因家族响应了寒冷胁迫而非冷冻胁迫。图7表1参42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利超
竹子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在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漆酶(Laccase,LAC)是一种铜蓝氧化酶,参与木质素单体聚合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本文以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为实验材料,在对LAC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2个漆酶基因PeLAC和PeLAC190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竹子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毛竹基因组中共有LAC基因同源序列23条,其基因结构、理化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朱成磊 杨克彬 宋新章 高志民
[目的]鉴定毛竹中硝态氮转运蛋白(NPF)家族基因成员,系统分析其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毛竹NPF基因的硝态氮转运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毛竹基因组中鉴定NPF家族基因成员,并对其启动子调控元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等进行全面分析,利用已有转录组数据,对毛竹NPF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毛竹中共鉴定NPF家族成员基因27个,其基因结构差别较大,内含子数量为2~5个,编码区最长为2 286 bp (PeNPF7.4),最短为1 359 bp (PeNPF8.8)。基因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发现,PeNPFs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多种与低温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以及GA3和NAA等激素响应相关的元件。PeNPFs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介于49.56~82.08 kDa之间,理论等电点为5.17~9.85,大部分是中性或碱性蛋白,均含有类似的跨膜结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竹27个PeNPFs分属于7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数量分别为1、3、1、6、1、7和8个;蛋白保守基序分析显示,PeNPFs共有10个保守基序,其中motif 1、motif 2和motif 4是各成员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基序。基于转录组数据的表达谱热图分析显示,PeNPFs在叶片、花序、根、鞭和笋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但各成员至少在1个组织中检测到表达,部分成员的表达表现为组织特异性或组成型表达。在冷和干旱处理后,PeNPF5.3、PeNPF7.2、PeNPF7.3和PeNPF8.7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这与其启动子序列中存在与低温和干旱响应调控元件相一致;在GA_3和NAA处理后,PeNPF7.3和PeNPF7.6呈相反的表达变化,而PeNPF7.1的表达趋势相似。[结论]毛竹中有27个NPFs家族基因成员,分为7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之间的分子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一些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的响应变化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推测这些基因在毛竹不同组织中及应对不同环境过程中对硝态氮的转运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揭示PeNPF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上官小霞 吴霞 李燕娥
通过PCR法扩增出陆地棉GhRDL1基因ATG上游1.2 kb的片段,将该片段融合GUS报告基因进行棉花、拟南芥及烟草转化。分析显示,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棉纤维或表皮毛特异的启动子,能够驱动靶基因在单细胞的表皮毛(如棉纤维和拟南芥表皮毛)表达;在烟草表皮毛中,GUS基因在多细胞的腺毛(包括顶端的腺体细胞和柄细胞)和非腺毛中皆有表达。表明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多功能的表皮毛特异启动子,可以用于棉花基因工程改良和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研究。
关键词:
棉纤维 启动子 GhRDL1基因 表皮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权 刘淼 上官黎阳 王晓红 胡涛 唐柳 张明生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UrLAMT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钩藤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PCR从钩藤cDNA中克隆UrLAMT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rLAMT在钩藤不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钩)中的表达,以及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遮光/复光胁迫的响应;利用FPNI-PCR技术克隆UrLAMT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相应转录因子与UrLAMT启动子的调控关系。[结果]克隆得到钩藤UrLAMT序列,其长度为1 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UrLAM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 ku,理论等电点为5.76,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质中;UrLAMT基因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UrLAMT均能响应MeJA和光;其与短小蛇根草和长春花的进化关系较近。UrLAMT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 141 bp,除核心响应元件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UrLAMT启动子在酵母中与光调控转录因子HY5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获得了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其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可能受光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明 李安宁 赵志东 张亚冉 段美艳 王亚宁 李世军 昝林森
【目的】鉴定牛MYOZ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确定牛MYOZ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为进一步研究牛MYOZ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秦川牛肌肉5′RACE准备CDNA为模板,设计5′RACE扩增试验,确定牛MYOZ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以秦川牛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克隆获得牛MYOZ1基因转录调控区-1 628/+61目的片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可能包含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设计逐段缺失引物,获得7个亚克隆,将其分别与PGL3-BAsiC载体连接,得到牛MYOZ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C2C12细胞系,检测7个重组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珊 陈宏 蔡欣
根据G enB ank中已公布的人、猪和小鼠的MyoG基因的5′侧翼和部分第一外显子序列设计PCR引物,用touch-dow n PCR技术扩增了牛Myo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了重组克隆载体pGEM-T-MyoG,并通过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对阳性克隆进行了鉴定、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牛Myo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G en-bank中注册号为AY 882581)长度为672 bp,其与猪、人和小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1%和88%,且其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牛MyoG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牛MyoG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MyoG基因 启动子序列 序列分析 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君 闫志浩 贾万里 许蒙蒙 张景锋 徐秋良 韩浩园 权凯
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是脂肪水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是调控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之间平衡的关键因子。为了分析奶山羊ATGL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转录调控机制,以奶山羊全血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ATGL基因5′侧翼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5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报告基因载体,通过转染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并检测其活性,确定其核心区域;分别用PPARG激动剂罗格列酮和SREBP1激动剂T0901317处理细胞,检测其对ATGL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奶山羊ATGL基因5′侧翼序列2 721 bp,包含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 024 bp。经在线软件分析发现,ATGL启动子含有真核生物启动子元件TATA-box和CpG岛;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其上含有FOXO、SREBF1、PPARG、C/EBPα和E2F1等结合位点。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表明,ATGL启动子核心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6—+1位,且在-527—-256位存在负调控元件。用罗格列酮和T0901317处理细胞后发现,二者均能显著上调ATGL启动子活性,且罗格列酮作用的区域为-527—-256位,T0901317在-882—-527位发挥作用,表明PPARG和SREBP1调控ATGL启动子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南南 张文伟 江玲 沈文飚 翟虎渠 万建民
从栽培水稻品种越光中克隆了水稻脂氧合酶-3基因(Lox-3)的启动子,长度为1343bp,其序列与日本晴对应的序列完全相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受信号诱导的元件(G-box)、温度响应元件(CCGAAA)和水分胁迫响应元件(CACATG)等顺式作用元件;进一步构建了Lox-3基因启动子与gus和gfp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发现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花药、种胚及种皮中均有表达,在萌发种子的胚和胚芽中也有表达,但在胚乳中不表达。此外,经ABA、NaCl及人工陈化处理后对报告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这些非生物胁迫可能通过诱导启动子顺式元件致使报告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琪 陈阳 黄正洋 张扬 陈昌义 赵荣雪 李秀 段修军 陈国宏
【目的】对鸭CD8α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进行分析,为鸭CD8α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前期基因组步移技术获得的鸭CD8α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制备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突变体(-625/-1 bp,-1 110/-1 bp,-1 413/-1 bp,-2 151/-1 bp),定向亚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中,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DT40细胞,分析CD8α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突变体在细胞内的转录活性。【结果】鸭CD8α基因5′侧翼区长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1110—-625启动子活性最强,且...
关键词:
鸭 CD8α基因 启动子 转录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迪新 李艳梅 郭国宁 郗慧 杨瑞娟 杨英军
为获得桃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启动子并分析调控元件,以桃品种大久保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PG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5'侧翼区,并分析其调控元件组成。结果表明,克隆产物长986 bp,3'侧翼序列与Gen Bank中的PG基因序列的5'端部分序列同源性为96%,登录号为FJ940722。在789~839 bp位置存在基础启动子序列,转录起始位点位于828 bp的碱基C,其可能性为0.98。除含有CAAT-Box、TATA-Box等基本启动子元件外,还存在众多参与光响应元件、干旱诱导MYB结合位点、水杨酸响应元件等应答激素和胁迫信号元件,表明PG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可能受到激素...
关键词:
桃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启动子 序列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