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7)
- 2023(2227)
- 2022(2076)
- 2021(1967)
- 2020(1923)
- 2019(4245)
- 2018(4273)
- 2017(7988)
- 2016(4675)
- 2015(5286)
- 2014(5401)
- 2013(5298)
- 2012(4913)
- 2011(4615)
- 2010(4629)
- 2009(4507)
- 2008(4544)
- 2007(4011)
- 2006(3507)
- 2005(3263)
- 学科
- 济(18015)
- 经济(17960)
- 管理(13951)
- 业(12569)
- 企(11277)
- 企业(11277)
- 方法(8758)
- 数学(7558)
- 数学方法(7474)
- 制(5850)
- 财(5424)
- 学(5289)
- 中国(4552)
- 体(4075)
- 农(3995)
- 体制(3514)
- 业经(3378)
- 贸(3151)
- 贸易(3150)
- 银(3101)
- 融(3098)
- 金融(3094)
- 银行(3079)
- 易(3035)
- 地方(2971)
- 行(2966)
- 务(2920)
- 财务(2913)
- 财务管理(2905)
- 企业财务(2821)
- 机构
- 大学(70827)
- 学院(68634)
- 研究(25689)
- 济(25277)
- 经济(24724)
- 管理(23552)
- 理学(20606)
- 理学院(20292)
- 管理学(19785)
- 管理学院(19669)
- 中国(18625)
- 科学(17701)
- 农(15643)
- 京(15153)
- 所(14491)
- 研究所(13266)
- 财(13264)
- 业大(12903)
- 农业(12301)
- 中心(10925)
- 江(10577)
- 财经(10301)
- 北京(9616)
- 院(9334)
- 省(9319)
- 经(9313)
- 范(8835)
- 师范(8712)
- 农业大学(8119)
- 州(8100)
- 基金
- 项目(46507)
- 科学(35523)
- 基金(33998)
- 家(31420)
- 国家(31139)
- 研究(29939)
- 科学基金(25349)
- 社会(18847)
- 基金项目(17962)
- 省(17895)
- 自然(17707)
- 社会科(17668)
- 社会科学(17666)
- 自然科(17304)
- 自然科学(17296)
- 自然科学基金(17015)
- 划(15529)
- 资助(14090)
- 教育(13890)
- 重点(10883)
- 编号(10753)
- 部(10328)
- 计划(9721)
- 成果(9541)
- 创(9323)
- 科研(9260)
- 发(9043)
- 科技(8852)
- 创新(8769)
- 制(8674)
共检索到102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虞华强 费本华 任海青 江泽慧 刘杏娥
将毛竹轴向分段(4段)、径向分层(6层)取样,研究其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和顺纹抗拉强度的变异规律,顺纹抗拉性质与气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竹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和顺纹抗拉强度的径向变异很大,不同位置竹材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为8.49~32.49GPa,最外层竹材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约是最内层的3~4倍;不同位置顺竹材顺纹抗强度在115.94~328.15MPa之间,最外层竹材的顺纹抗强度是最内层的2~3倍。用直线方程预测毛竹顺纹抗拉性质的效果略优于曲线方程的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叶 黄庚浪 叶小凡 廖飞宇 杨文斌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和含水率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与密度、含水率的相关模型,为推进重组竹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考ASTM D143—14《木材无疵小试样的标准试验方法》,选取不同密度(1.1、1.2、1.3 g·cm~(-3))和含水率(4%、8%、12%、16%、20%)的重组竹试件进行正交抗拉试验,分析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采用线性模型和抛物线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模型和ASTM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耦合模型。【结果】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为平口破坏和斜口破坏,重组竹密度越大,平口破坏概率越大;重组竹含水率越大,斜口破坏概率越大。基于试验研究和数据拟合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单因素影响模型和双因素耦合模型,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论】在本研究密度范围内,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升高而减小。线性组合模型和ASTM组合模型均能较好预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理论值,线性组合模型计算更为简便,在实际预测中建议直接使用线性组合模型。
关键词:
重组竹 顺纹 抗拉强度 密度 含水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莎 张双保 覃道春 罗朝晖
为探讨竹材在使用中易开裂的问题,该文对毛竹的开裂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2008年4月采于安徽省旌德县的4年生毛竹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毛竹生材的含水率、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毛竹生材含水率沿高度方向呈下降趋势,基本密度沿高度方向呈上升趋势;在非竹节部位,干缩率弦向>径向>纵向;弦向干缩率靠近竹青部位>靠近竹黄部位;随着生材含水率的降低或基本密度的增大,弦向干缩率有下降趋势,而径向干缩率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
毛竹 含水率 基本密度 干缩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刘清平 刘昭息 江泽慧 费本华
同一环境10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材性分析结果表明:①3l个火炬松种源间顺纹抗压强度近似于正态分布,其均值幅度为23.7~29.7MPa,对照种源为26.6MPa,处于中等水平。方差分析表明种源间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显著,但多重比较显示仅部分种源间有显著差异;顺纹抗压强度广义遗传力为0.618,种源内顺纹抗压强度差异大于种源间,说明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选择,效果会更好。②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间相关极为显著,三者与高度相关,非破坏性取样测定基本密度可很好预估顺纹抗压强度值。③顺纹抗压强度值与胸径、材积负相关,顺纹抗压强度值与晚材率正相关,材性育种可选择生长快、晚材率高的种源、个体来解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尤龙杰 尤龙辉 涂永元 吴德淮 刘胜蓝
为进一步发掘麻竹材加工利用潜力,通过对不同竹龄、不同部位麻竹材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燃烧性能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竹龄对麻竹材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点燃时间、释热速率、质量损失率、释烟总量及60、180、300 s比消光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2)竹材部位对气干密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3)麻竹材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3.06∶1.00∶2.63∶164.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汉坤 余雁 喻云水 田根林 孙丰波
以毛竹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年龄毛竹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弯曲模量和顺纹拉伸弹性模量在气干状态(北京,含水率8%)和饱水状态下之间的差异,由此探索竹材力学性能的含水率依赖特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力学性能指标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受含水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弯曲模量次之,顺纹拉伸弹性模量最小;4种力学性能指标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均随着竹龄的增大而降低,但是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顺纹抗压强度从气干到饱水态的降幅受竹龄的影响最小,最大和最小降幅之间的差值只有3.6%,顺纹剪切强度和顺纹拉伸模量次之,弯曲模量最大,差值为14.7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邱尔发
采用 2因子 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进行毛竹材用丰产林密度效应定量研究 ,建立材用毛竹丰产林的产量模型 ,对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分别与产量进行回归 ,建立单因子产量模型和对两因子互作效应进行分析 ,其最佳竹林密度为 42 83株 /hm2 ,平均胸径 9 0cm ,竹林可获得最高产量 5480 1kg/hm2 。
关键词:
毛竹 密度效应 边际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亚丽 邢新婷 赵荣军 安珍 上官蔚蔚
以4个不同林分密度下的9株长白落叶松木材为实验材料,依据国家标准(GB 1927~1943—2009)对其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58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的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林分,而且气干密度在四个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水平均在0.01水平显著。相反,林分密度为20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各种物理力学均值最小。4个林分密度下的长白落叶松木材主要力学性质在纵向均呈现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纵向上的变异在0.05水平显著,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均在...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力学性质 气干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在闽西北毛竹分布区的丰产林中建立标准地 2 0 3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 ,并应用半峰宽理论 ,依频率的分布状况 ,分别分析笋用、材用和笋材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密度结构 ,提出笋用丰产竹林、材用丰产竹林和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的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 1 650~ 2 2 50株 /hm2 、40 50~ 4950株 /hm2 、2 1 0 0~ 2 70 0株 /hm2 。
关键词:
毛竹 密度结构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徐姗姗 林汉 张水木 许建忠
福建南屿15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的群体平均值为6702.6MPa,变化范围为5042.5~8610.2MPa;抗弯强度(MOR)群体平均数为99.11MPa,变化幅度为77.32~119.79MPa。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广义遗传力大于0.441、0.422,方差分析中遗传方差分量在43.07%~60.79%范围内,环境方差分量范围为39.21%~56.93%,说明MOE、MOR除在遗传上受中等程度控制外,还显著受到环境条件影响。种源内MOE、MOR变异系数远大于种源间变异,说明火炬松材质改良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艳荣 陈双林 杨清平 李迎春 郭子武 陈珊
为优化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复合经营的立竹密度,以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3种立竹密度D1(1 500~2 500株.hm-2),D2(2 500~3 500株.hm-2),D3(3 500~4 500株.hm-2)的陡坡地粗放经营毛竹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林立竹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叶片叶绿素值和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明显,而对多花黄精种群密度、株高、各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均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的多花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震凯 吴君 荣俊冬 陈礼光 李士坤 郑郁善
【目的】探究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下毛竹叶片功能性状对立竹密度的响应及在不同发笋期的变化,并筛选出适宜的经营密度。【方法】以漳平市长周期母竹留养经营模式下笋用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 350±100)、(1 950±100)、(2 550±100)、(3 150±100)株·hm~(-2) 4个不同立竹密度处理组,选用传统经营模式下生产效益较优的笋用毛竹林作为对照组,分析立竹密度对不同发笋期毛竹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毛竹林的叶面积指数、叶平均倾角、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立竹密度为(2 550±1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且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叶平均倾角及全氮含量均在发笋前期达到最高,冠层开度和叶绿素含量在发笋盛期达到最高,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在发笋后期达到最高;毛竹叶片各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在长周期母竹留养经营模式下,当立竹密度为(2 550±100)株·hm~(-2)时,毛竹林的冠层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叶片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且叶片养分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朝晖 江泽慧 阮锡根
采用单色X射线直接扫描法测定了竹材密度径向连续变化曲线 ,以到竹青外皮的相对距离为自变量 ,以基本密度为因变量建立非线性经验回归方程为y =ax2 -bx +c(x≤ 1) ,相关系数都在 0 8~ 0 9以上 ,提出径向分层劈篾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高度竹材密度径向变异规律 ,在竹子生长过程中 ,竹青部位密度变化小 ,竹肉部位密度变化大 ,是决定竹材平均密度的主要因子 ;随着高度的增加 ,各密度组成分量均提高 ,最小密度提高幅度比最大密度提高幅度略大 ,由于竹片的竹壁厚度减小使得竹片的密度梯度 (密度差 /距离 )绝对增大。平均基本密度与中点密度相关性最高 ,相关系数达 0 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访军 王兵 赵广东
2009年9月—2010年7月,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流计对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毛竹进行液流连续观测,并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晴天和阴天毛竹日均液流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秋、冬季液流速率连日变化波动较小,而春、夏季受降雨的影响,液流速率波动较大;不同季节晴天毛竹液流速率呈单峰曲线,而春、夏两季有时出现双峰曲线,但"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毛竹夜间可能由于根压的原因而存在微弱的液流;不同季节毛竹由于水分吸收方式的差异,影响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也不一致,非生长季与空气温度的相关性最强,生长季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最强;毛竹液流速率表现显著的季节变化...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季节变化 气象因子 毛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星 吴君 李秉钧 李士坤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
以笋用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在福建省漳平市进行试验,以(2 2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对照组(CK),分别设置(1 365±100)、(1 950±100)、(2 550±100)和(3 1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A、B、C、D处理组,分析立竹密度对竹鞭数量结构特征、年龄结构特征、鞭芽特征和鞭根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毛竹竹鞭的总鞭长、总鞭质量和鞭节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K平均节间长最大,D处理最小;幼壮龄鞭受立竹密度的影响大于老龄鞭,C处理的幼壮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D处理的老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总鞭芽数、弱芽数、壮芽数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D处理的空节芽数最多,CK最少;毛竹鞭根系活力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C处理最有利于毛竹竹鞭系统的生长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