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7)
- 2023(1630)
- 2022(1430)
- 2021(1315)
- 2020(1100)
- 2019(2583)
- 2018(2583)
- 2017(4708)
- 2016(2678)
- 2015(3010)
- 2014(2839)
- 2013(2681)
- 2012(2484)
- 2011(2056)
- 2010(2106)
- 2009(1970)
- 2008(1904)
- 2007(1776)
- 2006(1532)
- 2005(1386)
- 学科
- 济(8127)
- 经济(8116)
- 业(6749)
- 企(5902)
- 企业(5902)
- 管理(5669)
- 学(3564)
- 方法(3288)
- 农(2535)
- 数学(2517)
- 中国(2507)
- 数学方法(2463)
- 贸(2401)
- 贸易(2396)
- 易(2360)
- 业经(2345)
- 理论(2054)
- 地方(1874)
- 农业(1712)
- 和(1667)
- 财(1647)
- 制(1612)
- 策(1513)
- 镇(1475)
- 划(1419)
- 乡(1396)
- 乡镇(1392)
- 乡镇企业(1392)
- 中小(1371)
- 中小型(1371)
- 机构
- 大学(35814)
- 学院(35319)
- 研究(13724)
- 济(12886)
- 经济(12639)
- 管理(11944)
- 理学(10357)
- 理学院(10208)
- 科学(9964)
- 管理学(9964)
- 中国(9929)
- 管理学院(9893)
- 农(8315)
- 京(7662)
- 所(7469)
- 研究所(6976)
- 业大(6631)
- 农业(6440)
- 中心(6079)
- 江(6029)
- 财(5583)
- 院(5339)
- 范(5145)
- 师范(5045)
- 北京(4812)
- 省(4614)
- 技术(4472)
- 财经(4421)
- 室(4313)
- 州(4284)
共检索到5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雁 江泽慧 王戈 覃道春 程强
为了观察到竹纤维不同壁层微纤丝的取向,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毛竹纤维的微纤丝取向进行了高分辨观察。采用了两种样品制备方式,一是化学离析后纤维,用于观察竹纤维表层的微纤丝取向;二是经过脱木素处理后的弦切片(厚度为30μm),用于观察竹纤维细胞腔内壁的微纤丝取向。结果表明,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呈无序排列,但其细胞腔内壁的微纤丝相对纤维长轴则几乎垂直排列,这种排列模式与木材细胞对应壁层微纤丝的排列模式相似。同时,还观察到某些壁层的微纤丝呈高度定向排列,但拍摄到这类图像的几率较小。该研究证实,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竹纤维微纤丝取向的高分辩观察,并且样品制备远较透射电镜简单,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毛竹 微纤丝 原子力显微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田根林 费本华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超声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预处理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都呈随机无序的交织状排列;与冻干初生壁微纤丝相比,气干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相互搭接得更紧密,纤丝之间的距离更小;超声处理增加了纤维粗糙度,并使得初生壁微纤丝暴露得更明显,超声处理提供了一个增加纤维表面润湿性和使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更易被观察到的方法。因此,在利用AFM研究竹纤维微纤丝时,需要根据所要观察的目标特征来选择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方式。
关键词:
毛竹纤维 预处理 微纤丝 原子力显微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少雄 陈家楠 蔡继业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的振荡模式研究芥蓝叶片上表皮气孔的三维形貌,并对气孔在叶片失水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通过AFM的扫描成像,观察到芥蓝叶片表皮的气孔及其周围的细胞,包括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其他表皮细胞等的微观结构,还观测到覆盖在副卫细胞的微纤维,测量出这些微纤维的直径约为400nm,间隔约为200nm.
关键词:
芥蓝叶片气孔 原子力显微镜 形态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田根林 吴智慧 费本华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的分布规律,为竹纤维及竹材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对脱木素处理的竹材进行树脂包埋及钻石刀修块抛光,制备出可以在AFM下进行表征的样品,利用AFM的TApping模式对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中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进行观察。【结果】通过AFM对处理的样品进行定位扫描可以得到高度图和相图,一个维管束内不同位置纤维细胞的高度图和相图都显示出多层结构,且细胞壁层数及各壁层厚度因细胞在竹材中所处位置不同而改变;一个维管束内不同位置细胞壁的相图显示高亮度的物质分布密度不同,从细胞壁内侧到细胞壁外侧都呈不均匀分布,且各壁层...
关键词:
AFM 竹材 细胞壁 微纤丝聚集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勇波 张森文 吴扬哲 蔡继业 杨培慧
采用简单分形和多重分形维数对与受体作用前后转铁蛋白分子原子力显微镜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转铁蛋白与受体结合的程度。结果表明:多重维数分形谱能更好地反映与受体作用前后转铁蛋白分子的表面形态特征和分布的均匀程度;转铁蛋白与受体作用后表面形貌变平滑,中间部位转铁蛋白与受体的结合程度较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都金丹 孙霁宇 佟金
详细描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苹果果皮样品在不同时 间段的超微结构,分析其粗糙度的变化,并对AFM在果皮结构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苹果果皮 原子力显微镜 超微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田霞 王学英 李群 杨金琛
柞蚕丝具有多孔性结构。将脱胶后的柞蚕丝经物理及化学方法处理,控制反应时间以制得水解程度不同的柞蚕丝素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不同水解时间的柞蚕丝素粉孔径的大小、分布及形状。研究结果发现,物理粉碎及磷酸水解2h以内制得的柞蚕丝素粉内部均具有多孔性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霞 李彦 许梓荣 胡彩虹 夏枚生
原子力显微镜(Ar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观察样品表面结构的一种新工具,能够检测样品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生理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实时观察。文章对AFM的工作原理及其近年来在畜牧业研究领域中 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AFM在畜牧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畜牧业 微生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倩 王振宇 李英姿 张应旭 钱建强
设计了基于双ARM的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以石英音叉探针作为力传感器,由自激励电路驱动探针振动在实时的共振频率处,并保持振幅恒定;采用两块ARM Cortex-M4内核的高性能微控制器进行频率解调和系统控制,频率解调采用软件锁相环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MSIS-RTOS RTX进行任务管理和调度,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对标准样品进行扫描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工作。该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的优势,可以被应用于教学实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佳 邓霄 张芸 汪兰 田斌强 谢笔钧
简单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原理和工作模式,详细叙述了利用AFM研究多糖时的样品制备方法及影响成像的因素,并综述了AFM在多糖分子的形态观察和定量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AFM在研究多糖单分子力学谱方面的工作和AFM对糖基构象变化过程的测定和调控,还对AFM在多糖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多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安庆 胡文涛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是一种具有超高分辨率的新型探针显微镜,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该研究利用AFM检测X射线对细胞形貌和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照射后的细胞表面变得粗糙,细胞高度降低,杨氏模量减小,提示细胞的刚性降低。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发现,X射线能够破坏细胞骨架,损伤线粒体,进而诱发细胞凋亡。使用AFM研究辐射诱导的细胞损伤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辐射引起的组织病理改变,为一些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 细胞辐射损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忠荣 郭文莉 阎昊鹏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未浸水和浸水后的干法无胶硬质纤维板进行观察,以获得有关无胶纤维板内在结构的变化,这可以更好地了解无胶纤维板的强度和耐水性能,在制造纤维板过程中,通过热磨使木材纤维在胞间层分离,并在热压时受压力作用再次结合,纤维重新结合的状况决定了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经电镜观察的无胶纤维板,纤维间相互交织且结合紧密,即使是浸水后,纤维间的结合仍未出现松散现象,这表明不施加胶粘剂制造的干法硬质纤维板可以具有优越的强度和耐水性能。
关键词:
干法纤维板,无胶,结构,电子显微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秦广雍
油杉为我国特有易危树种.为探究油杉花粉发育过程,其花粉样品经荧光染料曙红和Hoechst33342双染并以冬青油透明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单核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形成5-细胞型花粉粒,成熟花粉由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精原细胞(体细胞)、1个不育细胞(柄细胞)和1个管细胞组成.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油杉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观察效果远较常规的醋酸洋红染色法理想.此技术可用于其他花粉发育阶段的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梅 张志毅 黄荣凤
25 clones(6 trees from each clone) were sampled (aged 15 years) from clone test stand of Populus tomentosa. The fiber forms (fiber length, fiber width, ratio of fiber length and fiber width, fiber wall thinckness, fiber lumen diameter, ratio of 2 fiber wall thinckness and fiber lumen diameter, rati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媛 李琪 于瑞海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正常卵子与雄核发育卵子在减数分裂、受精过程和卵裂早期中的核相变化。雄核发育单倍体是将强度为2.8mW/(cm2·s)的紫外线照射20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得到的。结果表明,尽管紫外线照射并没有影响卵子的成熟分裂及雌性、雄性原核的形成,但它们的发生过程滞后。在第1卵裂中期,雄核发育卵子中雌性原核并不像雄性原核一样形成染色体,而是形成1个浓缩的染色质小体(DCB)。第1卵裂后期,DCB不参与核分裂。第1卵裂结束时,DCB位于2个分裂球其中之一的细胞质内或在赤道板处被分割成两部分。实验结果首次提供了栉孔扇贝雄核发育的细胞学证据。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雄核发育 人工诱导 显微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