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0)
- 2023(4188)
- 2022(3532)
- 2021(3250)
- 2020(2913)
- 2019(6303)
- 2018(6438)
- 2017(11850)
- 2016(6768)
- 2015(7399)
- 2014(7546)
- 2013(7497)
- 2012(7022)
- 2011(6091)
- 2010(6338)
- 2009(5709)
- 2008(5781)
- 2007(5367)
- 2006(4702)
- 2005(4283)
- 学科
- 济(27047)
- 经济(27033)
- 业(25755)
- 管理(25660)
- 企(22959)
- 企业(22959)
- 技术(11587)
- 方法(11582)
- 财(10326)
- 数学(10045)
- 数学方法(9930)
- 务(7883)
- 财务(7862)
- 财务管理(7849)
- 企业财务(7524)
- 中国(7358)
- 制(6948)
- 农(6569)
- 技术管理(6314)
- 学(6302)
- 业经(5679)
- 产业(5222)
- 银(5135)
- 银行(5110)
- 体(5052)
- 结构(5050)
- 行(4775)
- 融(4566)
- 金融(4565)
- 地方(4558)
- 机构
- 学院(95668)
- 大学(95138)
- 济(38554)
- 经济(37662)
- 管理(35578)
- 研究(34624)
- 理学(30130)
- 理学院(29800)
- 管理学(29216)
- 管理学院(29037)
- 中国(26511)
- 科学(22190)
- 京(21485)
- 所(18580)
- 农(18384)
- 财(18213)
- 研究所(16843)
- 业大(16323)
- 中心(15887)
- 江(15764)
- 农业(14343)
- 财经(14036)
- 北京(13759)
- 技术(13367)
- 院(13077)
- 经(12647)
- 州(12136)
- 省(11950)
- 经济学(11619)
- 范(11244)
- 基金
- 项目(64212)
- 科学(49725)
- 研究(45475)
- 基金(45074)
- 家(40849)
- 国家(40536)
- 科学基金(33802)
- 社会(27706)
- 省(26551)
- 社会科(26398)
- 社会科学(26391)
- 基金项目(23656)
- 自然(22303)
- 自然科(21800)
- 自然科学(21793)
- 划(21758)
- 自然科学基金(21426)
- 教育(21354)
- 资助(18949)
- 编号(17685)
- 重点(15355)
- 成果(14380)
- 部(14214)
- 创(13998)
- 发(13754)
- 创新(13281)
- 课题(13278)
- 计划(12526)
- 科研(12169)
- 科技(11992)
共检索到14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媛媛 郑林水 刘仙(石玄) 周紫球 吴礼栋
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地下鞭系结构进行了8 a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在冬笋、春笋、竹材的产量与对照产量持平的条件下,每公顷还能获得2 527 kg的鞭笋产量;地下鞭系中的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小0.1 cm,但整体平均鞭径却增加了0.32 cm,且没有因多年的鞭系调控而变小;竹鞭的节间长度比对照增加0.31 cm;每条竹鞭主鞭生发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竹鞭的鞭段总长度、平均总条数也分别增加了545.0 cm和4.3支;分布在土层深度15 cm以内的竹鞭鞭段总长度增加18%、竹鞭条数增加10%。
关键词:
毛竹 笋竹两用林 竹鞭 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根据毛竹地下结构与笋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对 758块标准地材料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 ,并用相关系数 (指数 )和标准差进行模型初选 ,再用Cp 值和共线性测定中的方差膨胀系数选出最优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当土层厚为 0~ 40cm时 ,毛竹出笋数量与幼龄鞭、壮龄鞭的鞭径、节间长、鞭根重关系最密切 ;毛竹出笋重量与幼龄鞭和壮龄鞭的节间长、壮芽、鞭根重关系最密切。当土层厚为 0~ 60cm时 ,新竹数量与幼龄鞭、壮龄鞭、老龄鞭的鞭径、节间长、鞭重、壮芽关系较密切 ;新竹重量与幼龄鞭、壮龄鞭、老龄鞭的鞭径关系最密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张炜银
在闽西北各毛竹丰产林区中设置高产林标准地 738块 ,详细调查各度竹株数、胸径和竹高以及环境因子 ,建立竹林产量模型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 =0 98Y =- 67338.1 65 +1 3 .6756N+8354 .2 0 2D +1 .41 38X1 +0 .6966X2 +1 .2 91 8X3+0 .2 597X4 - 1 .1 60 6X5结合生产 ,提出 3组约束条件。应用该模型研究毛竹林最优化年龄结构 ,以获得不同竹林胸径、立竹量、立地条件、经营水平下最适宜年龄结构。
关键词:
笋竹两用林 年龄结构 线性规划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龙安 余学军 韩春 宣涛涛 李中居
通过分析施用不同型号的ABT生长剂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发笋率、笋产量和新竹产量的不同影响,选择最佳ABT剂型或组合。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mg·L-1的ABT4号和ABT5号混合使用对竹笋与竹材的产量提高为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发笋率提高了285%,笋产量提高了292%,新竹竹材产量提高了300%。在笋材两用林中施用ABT生长剂,竹笋与竹材的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3参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良如 楼一平 萧江华
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200余hm~2笋竹两用林所设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评价了笋竹两用林生产力因子(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经营等级)对生产力指标(度产竹笋、竹材重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区底竹立竹度、土壤类型、经营等级、坡向为显著影响竹林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底竹平均年龄、平均眉围、坡度、土层厚度为影响竹林生产力的次要因子。笋竹两用林生产力水平最高时的立地条件、林分结构和经营级是:竹林立竹度高(4050~4500株/hm~2),平均竹龄小(约4年生),平均眉围中偏粗(31 cm左右),林地坡度25~35°的阳坡或半阳坡,褐色壤土,土层厚度80 cm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李惠丽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和加工利用》,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预定任务。3000亩笋竹两用丰产林的培育,亩均竹材产量达1747kg,竹笋产量达185.6kg,分别比预定合同指标增加29.4%和9.2%,超过国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本文着重介绍了福建省毛竹的资源和经营现状以及笋竹两用林的生产经营的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阐述了笋付两用林在开发利用上的四大问题,以及二大方面的主要经营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论证竹林发展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控制。
关键词:
笋竹两用林 宏观决策 微观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吴柏林 张德明 盛方清 胡建军
研究了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林地生产力功能间的关系 ,表明在一定立竹密度范围内 ( 2 2 50~ 3 150株· hm-2 )笋材两用毛竹林在人工经营措施的干扰下 ,竹冠冠幅受密度影响程度低 ,同胸径、枝下高、全高关系紧密 ,顺序为胸径 >全高 >枝下高 ;立地等级对竹林产量有显著影响 ,具体体现在对立竹度的显著影响 ,对冠幅影响不显著 ,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应选择半阳坡、半阴坡的缓坡林地 ( I类立地 ) ;毛竹林冠层具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二维分布规律 ,该分布规律有利于立竹充分利用地上营养空间。建立了竹林竹材产量同立竹结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 G=- 3 0 2 .2 7+42 .0 ...
关键词:
笋材两用毛竹林 冠层结构 生产力功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双林
竹林地覆盖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增温、保温和保湿作用,促进笋芽分化,提早萌发,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技术措施,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园竹Ph.propinqua和红哺鸡竹Ph.iridescens林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从林地覆盖对毛竹Ph.pubescens林立地生产力和丰产林分结构维护,竹子抗逆能力和地下害虫发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覆盖毛竹林选择条件,技术熟化度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剖析,并提出了林地覆盖毛竹林土壤劣变,留笋养竹,节本省力环保栽培和地下害虫防控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和生产性问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翁甫金 汪奎宏 何奇江 吴蓉
毛竹笋用林地下鞭根系统的吸收能力是影响竹笋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充分认识毛竹鞭根系统吸收能力的变化规律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对浙江省内较为典型的 3种毛竹笋用林实施根系取样 ,并采用吸附甲烯蓝法进行根系吸收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 :2~ 4年生毛竹根的吸收能力最强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转弱。 2年生竹鞭根吸收能力较弱 ,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3~ 4年生鞭根根系最强壮 ,吸收能力最强 ;5~ 6年生竹鞭开始老化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表 3参 3
关键词:
毛竹 笋用林 根系 吸收能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达民 陆媛媛 郑林水 李(石玄)川 吴礼栋
研究挖掘鞭笋8 a后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材两用林基地中竹鞭的鞭径、节间长、岔鞭数量和跳鞭等情况,旨在为鞭笋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减少0.10 cm。②挖鞭笋比不挖鞭笋试验之间的竹鞭整体鞭径平均增加0.30 cm。③不同母竹年龄(1,2,3度)的主鞭鞭径大小,挖掘鞭笋的比不挖鞭笋的增加了0.30~0.70 cm。④挖鞭笋比不挖鞭笋之间的平均竹鞭节间长度增加0.31 cm。⑤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t=6.006>t0.01=3.355,存在极显著差异。⑥挖鞭笋后的样地中没有找到跳鞭。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毛竹 鞭笋 竹鞭 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许馨露 翟建云 孙建飞 曹友志 高岩 张汝民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竹快速生长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与PeTPS1和Pe SnRK1基因的表达情况,明确它们与毛竹快速生长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技术对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黄昏后0,4和8 h)和不同部位(笋竹上部、中部、下部和竹篼)PeTPS1和Pe SnRK1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笋竹茎秆上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不显著;黄昏后8 h中部葡萄糖、果糖、蔗糖质量分数与黄昏时相比分别下降了2.2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傅秋华 方伟 邱永华 翁益明 陈鸣
以毛竹笋用林配方施肥等为核心技术在浙江省遂昌县进行试验示范,并构建了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综合配套的经营技术包;应用参与式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建立毛竹高效经营试验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技术推广。经3a实施,遂昌县竹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达到了高效经营示范的效果;竹林高效经营技术普及面从1999年的7 0%提高到2002年84 6%,技术传播起到了良好效果,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8参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王舒凤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 ,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 1 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 ,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提高有促进作用。杉木密度为 90 0~ 1 3 50株 /hm2 时 ,壮龄鞭比例比较高 ,毛竹地下结构比较优化 ,更新快 ;毛竹竹鞭有 92 8%分布在 0~ 4 0cm土层中 ,其中 0~ 2 0cm土层中占 60 %以上 ,大于 4 0cm土层中仅占 7 2 % ;杉木能促进竹鞭向纵深发展 ,随杉木密度的增加 ,0~ 2 0cm层鞭根减少 ,2 0cm以上鞭根明...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鞭根结构 密度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宗明 邓智文 李秉钧 李士坤 温伟庆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目的】研究不同宽度带状采伐下毛竹地下竹鞭结构和数量特征的差异,旨在探究毛竹鞭根生长对带状采伐的适应机制,为毛竹林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和竹龄结构一致、坡向相同的毛竹纯林,在2016年11月进行带状采伐,采伐带宽分别为6、8、10 m,设置3种采伐带宽的长度为30 m的采伐带样地,并在采伐带样地之间设置同样标准的保留带;在2019年10月对不同宽度采伐带和保留带样地的竹鞭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测定不同土层、不同鞭龄的竹鞭的总鞭长、鞭节数、平均鞭径、平均节间长、鞭干质量等指标,分析其对不同采伐带宽的响应差异。【结果】1)在8 m采伐带的竹鞭的总鞭长和鞭干质量显著高于6 m采伐带(P
关键词:
毛竹 带状采伐 竹鞭 数量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