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2)
- 2023(9706)
- 2022(8598)
- 2021(8145)
- 2020(6819)
- 2019(15793)
- 2018(15885)
- 2017(30543)
- 2016(16691)
- 2015(18849)
- 2014(18804)
- 2013(18680)
- 2012(16948)
- 2011(15164)
- 2010(14832)
- 2009(13372)
- 2008(12687)
- 2007(10922)
- 2006(9404)
- 2005(7994)
- 学科
- 济(64688)
- 经济(64622)
- 管理(49940)
- 业(48584)
- 企(41308)
- 企业(41308)
- 方法(32598)
- 数学(28209)
- 数学方法(27912)
- 农(16555)
- 技术(16354)
- 中国(15525)
- 财(14929)
- 学(14849)
- 业经(14293)
- 地方(12512)
- 理论(11512)
- 农业(11381)
- 贸(11239)
- 贸易(11235)
- 易(10911)
- 和(10835)
- 环境(10460)
- 务(10018)
- 财务(9953)
- 财务管理(9939)
- 制(9607)
- 企业财务(9425)
- 划(9281)
- 技术管理(9248)
- 机构
- 大学(235882)
- 学院(234110)
- 管理(97517)
- 济(88568)
- 经济(86526)
- 理学(85532)
- 理学院(84632)
- 管理学(83206)
- 管理学院(82799)
- 研究(76110)
- 中国(53390)
- 京(50387)
- 科学(50094)
- 农(38604)
- 业大(38453)
- 所(38193)
- 财(37319)
- 研究所(35318)
- 中心(34168)
- 江(32506)
- 北京(31711)
- 财经(30994)
- 范(30618)
- 师范(30342)
- 农业(30324)
- 经(28287)
- 院(27883)
- 州(26842)
- 技术(26834)
- 经济学(25259)
- 基金
- 项目(169448)
- 科学(132200)
- 研究(122581)
- 基金(121981)
- 家(106901)
- 国家(106040)
- 科学基金(90881)
- 社会(74886)
- 社会科(70950)
- 社会科学(70930)
- 省(67038)
- 基金项目(65967)
- 自然(60818)
- 自然科(59393)
- 自然科学(59383)
- 自然科学基金(58320)
- 划(56182)
- 教育(55933)
- 编号(50195)
- 资助(50112)
- 成果(39599)
- 重点(37638)
- 部(36716)
- 创(35947)
- 发(35502)
- 课题(34113)
- 创新(33500)
- 科研(32540)
- 项目编号(31257)
- 大学(31235)
共检索到324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奇勇 杨庆安 张弼 陆奇峰 陆安忠 李屈强 吴祥军 王佑林 陆明鑫
通过对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的7 a研究,结论是:(1)采用笋期切秆培育的毛竹苗具有竹秆分枝高度降低、竹节密度增加、枝条生长旺盛的特点,竹苗矮化、健壮,尤以笋期抽枝展叶前切秆培育的竹苗,其造林成活率为95.91%,第1年发笋株率为79.1%,发笋株单株发笋数为1.66个,分别比普通毛竹苗增加了21.31%、27.26%、53.7%,造林效果明显优于未切秆培育的普通毛竹苗.(2)切秆时期和切秆高度不同,对毛竹苗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笋期展叶前切秆、切秆高度在1.0~1.3 m的苗木造林效果最佳.(3)笋期切秆育苗是毛竹苗培育的一项技术创新,能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加快成林,提早受益,...
关键词:
毛竹 实生苗 笋期切秆 育苗 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焕华 邵识烦 陈拓 童国建 赖友明 刘清浪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 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 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关键词:
茶秆竹 竹笋夜蛾 综合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施拥军 刘恩斌 周国模 沈振明 俞淑红
毛竹笋期生长与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固碳功能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意义重大。本研究指出毛竹笋期生长受很多随机因素的干扰,其实质上是随机过程,并应用随机过程理论与Sloboda生长方程构建了毛竹笋期生长的随机过程模型,及对该模型的特征函数进行研究。用本文构建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资料表明:1)毛竹笋期生长在大约55天完成,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1~25天为第1阶段,该阶段毛竹生长比较缓慢,25~55天为第2阶段,该阶段毛竹处于爆发式生长;2)对于给定的生长时间(本文指天数),毛竹的累积生长量是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曲线由左偏峰逐步转化为正态分布,且其分布的峰值起初显著下降,后逐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双林
竹林地覆盖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增温、保温和保湿作用,促进笋芽分化,提早萌发,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技术措施,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园竹Ph.propinqua和红哺鸡竹Ph.iridescens林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从林地覆盖对毛竹Ph.pubescens林立地生产力和丰产林分结构维护,竹子抗逆能力和地下害虫发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覆盖毛竹林选择条件,技术熟化度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剖析,并提出了林地覆盖毛竹林土壤劣变,留笋养竹,节本省力环保栽培和地下害虫防控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和生产性问题。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崔逢欣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笋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竹笋之一,既可鲜食亦可加工,营养丰富且产量颇高。但是生产中发现,毛竹笋出土见光后辛辣味骤然增加,严重影响其口感品质,是阻碍毛竹笋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口感滋味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高竹笋的食用品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以毛竹笋滋味研究为主,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和绿竹(Dendr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佳 艾文胜 杨明 蒲湘云 孟勇 李美群
以商业醋酸菌、红曲醋分离的醋酸菌、山西陈醋分离的醋酸菌和笋醋自然发酵的醋酸菌为发酵菌种,采用纯化培养、产酸定性试验初筛出4株醋酸菌。再经过耐酒精试验,产酸速度试验和遗传稳定性试验,得到一株醋酸菌Z2。结果表明:确定醋酸菌Z2产酸速率快、产酸酸度高,遗传较稳定,对其进行16Sr DNA测序分析鉴定为巴氏醋酸杆菌。
关键词:
毛竹 毛竹笋 毛竹笋醋 醋酸菌 筛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
1 建国40年来我国毛白杨育苗状况毛白杨是我国北方十分珍贵、速生、重要的造林树种。其分布区仅在中国,是我国独有的、有着2000年栽培历史的乡土树种。其速生性、抗性、城市绿化和行道树的观赏价值是杨属中的佼佼者,受到中外林学家的高度评价。它是我国杨树资源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杨属中的瑰宝。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傅秋华 方伟 邱永华 翁益明 陈鸣
以毛竹笋用林配方施肥等为核心技术在浙江省遂昌县进行试验示范,并构建了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综合配套的经营技术包;应用参与式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建立毛竹高效经营试验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技术推广。经3a实施,遂昌县竹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达到了高效经营示范的效果;竹林高效经营技术普及面从1999年的7 0%提高到2002年84 6%,技术传播起到了良好效果,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8参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媛媛 郑林水 刘仙(石玄) 周紫球 吴礼栋
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地下鞭系结构进行了8 a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在冬笋、春笋、竹材的产量与对照产量持平的条件下,每公顷还能获得2 527 kg的鞭笋产量;地下鞭系中的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小0.1 cm,但整体平均鞭径却增加了0.32 cm,且没有因多年的鞭系调控而变小;竹鞭的节间长度比对照增加0.31 cm;每条竹鞭主鞭生发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竹鞭的鞭段总长度、平均总条数也分别增加了545.0 cm和4.3支;分布在土层深度15 cm以内的竹鞭鞭段总长度增加18%、竹鞭条数增加10%。
关键词:
毛竹 笋竹两用林 竹鞭 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The result of integrated control against Otidognathus rubriceps was reported in the paper. Spraying the bamboo at 9~10 am. during the peak of the adult who oviposited going up to the bamboo, adopting the 20% of the emulsifiable solution of fenvalerate 1000 time' solution, spraying again after 5 day...
关键词:
毛竹 竹笋万纹象 综合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萧江华 楼一平 吴良如
对大小年毛竹林施行单株立竹断鞭(A)、大年春季强度疏笋(B)、改变立竹砍伐期(C)和自然留养小年竹(D,作对照处理)等改制技术措施,经三度(1985~1990年)的试验表明:单项技术处理中以强度疏笋对小年竹的诱发及林分的改制速度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在三度半立竹年龄结构的竹林中小年竹数占立竹总数的42.6%,完成了大小年毛竹林到花年毛竹林的改制。A和B两项措施合并施行(B+A)的改制效果优于A或B,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三度半立竹年龄结构的林分中小年竹占49%。断鞭处理在第三度时出现明显的改制效果,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改变伐竹期(C)的改制效果与对照处理无显著...
关键词:
毛竹 花年竹林 大小年竹林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勇 全汉锋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鬼鲉 人工育苗 技术研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傅荣兵 黄旭雄 王建钢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人工育苗条件下培育苗种。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孵化后3 d仔鱼开始开口摄食。银鲳初孵仔鱼~12日龄为仔鱼期,13~40日龄为稚鱼期,41日龄起转为幼鱼期。经50 d培育,获得20~27 mm叉长的银鲳幼鱼。育苗成活率为5%~14%。
关键词:
银鲳 苗种培育 舟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黄佳鸣 叶加松 何华武 廖志强 王忠坚 许辉鸿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于5~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90%,受精率70%~89.8%,孵化率61.9%~82%。水温22~28℃、盐度32~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关键词:
苗种培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匡友谊 姜作发
采捕野生乌苏里江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幼鱼,在流水池塘中培育至性腺成熟,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HCG、S-Gn RH-A和DOM的混合制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9±2)℃水温药物的效应时间在8~11 d。哲罗鱼的受精卵,为圆形、淡黄色,卵膜较软,无粘性。7+~9+龄鱼的卵径为4.20~5.56 mm[平均(4.98±0.33)mm];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4.32~5.76 mm[平均(5.20±0.38)mm],增大约0.2 mm。6~12 kg的雌性亲鱼绝对产卵量为4 500~14 000粒/尾,相对产卵量1 000~1 200 ind...
关键词:
哲罗鱼 繁殖 鱼苗 驯养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