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651)
2022(5479)
2021(5020)
2020(4194)
2019(9169)
2018(8725)
2017(15845)
2016(9142)
2015(9822)
2014(9452)
2013(9358)
2012(8707)
2011(7878)
2010(7774)
2009(7018)
2008(7163)
2007(6155)
2006(5330)
2005(4519)
作者
(32637)
(27393)
(27327)
(25544)
(17558)
(13477)
(12055)
(10687)
(10637)
(9771)
(9700)
(9230)
(9039)
(8938)
(8918)
(8579)
(8272)
(8106)
(8029)
(7888)
(7395)
(6873)
(6800)
(6315)
(6271)
(6104)
(6078)
(6064)
(5698)
(5695)
学科
(31953)
经济(31908)
管理(23576)
(23305)
(17695)
企业(17695)
方法(15295)
数学(13481)
数学方法(13323)
(12231)
(10070)
(8505)
中国(8101)
(8004)
贸易(8004)
(7789)
业经(7531)
农业(7112)
环境(5954)
技术(5752)
(5507)
(5201)
财务(5196)
财务管理(5188)
地方(4953)
企业财务(4949)
(4801)
银行(4736)
(4713)
金融(4709)
机构
大学(138906)
学院(137506)
研究(52788)
(49284)
经济(48350)
管理(46869)
(42264)
理学(41887)
理学院(41246)
科学(40473)
管理学(40173)
管理学院(39972)
中国(35891)
农业(34153)
业大(32419)
(30596)
(29515)
研究所(28984)
农业大学(22985)
中心(22331)
(20683)
(20429)
(19465)
(18899)
(18650)
实验(18343)
科学院(18087)
(17978)
北京(17675)
实验室(17647)
基金
项目(104778)
科学(79766)
基金(76713)
(73356)
国家(72801)
研究(62181)
科学基金(59119)
自然(43428)
自然科(42422)
自然科学(42390)
自然科学基金(41663)
(41549)
基金项目(41349)
社会(39179)
社会科(37115)
社会科学(37103)
(36406)
资助(30884)
教育(28048)
计划(24884)
重点(24714)
科技(23343)
(21957)
(21855)
(21742)
科研(21551)
编号(21448)
创新(20616)
(20411)
(19451)
期刊
(47661)
经济(47661)
学报(41281)
(37580)
科学(31961)
研究(31486)
大学(28510)
学学(27897)
农业(25377)
中国(22917)
管理(14587)
(14486)
(13502)
业大(13371)
农业大学(11290)
(10739)
林业(8964)
科技(8794)
(8517)
金融(8517)
财经(8308)
经济研究(8304)
业经(8242)
技术(8103)
教育(8102)
自然(7901)
中国农业(7475)
(7051)
资源(6903)
问题(6817)
共检索到184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茂  罗宽  何昆  王明旭  梁骥  
从患毛竹枯梢病病竹上分离出 9个菌株 ,其培养滤液对高粱、玉米、水稻的胚根、胚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其毒素对各作物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毒素对油菜的胚芽、胚根没有抑制作用 ,而高粱较其他几种作物对该病原菌的毒素更敏感 .接种毛竹也可产生典型的症状 ,证明该病原菌可产生一种毒素 .PSB培养液适于菌株生长 ,而改良 Fries培养液适于毒素的产生 .适于菌株生长和产毒的温度为 2 5℃ ,p H值为 6 .通气有利于毒素的产生 ,但对菌株生长影响不明显 .用改良 Fries培养液培养的菌株在第 10天出现生长高峰 ,在第 12天产毒最多 .光照处理对菌株生长影响很小 ,但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桂莲  胡国良  俞彩珠  吴继来  徐炳潮  
高节竹梢枯病是浙江临安市首次发现的新病害 ,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经多年反复的分离培养 ,从病竹组织中只分离到一种真菌 ,是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M .B .Ellis .。通过对当年新竹在室内外和有伤无伤的多次重复接种和再分离 ,充分证明暗孢节菱孢有较强的致病力 ,能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 5~ 30℃ ,最适温度为 2 5℃ ;适宜的pH值为 5~ 1 0 ,最适的pH值为 6~ 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温度为 2 8℃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pH值为 6,分生孢子在竹汁水中萌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茂  戴良英  罗宽  王明旭  
为了解毛竹枯梢病菌生长发育规律 ,从湖南省汝城县患病毛竹上分离出 9个菌株 ,进行室内培养 .结果表明 ,毛竹枯梢病菌在 10 %竹叶煎汁加蔗糖培养基上 ,于 2 5℃明暗交替条件下培养 5 0 d左右 ,产孢量较多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菲  梁军  
调查了江西省竹–针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毛竹纯林3种毛竹林的植物多样性和毛竹枯梢病的病情,分析毛竹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竹–针混交林感病指数为6.321±1.530,枯梢病为害最严重;毛竹纯林感病指数为4.460±1.903,受害最小;竹–阔混交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香浓威纳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最高,毛竹纯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毛竹纯林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最低;竹–阔混交林和竹–针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竹纯林乔木层的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正相关;竹–阔混交林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和香浓指数、毛竹纯林的丰富度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竹–针混交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潞滨  李术娜  李佳  曾来涛  胡陶  朱宝成  
从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到对毛竹枯梢病致病菌竹喙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8株,通过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拮抗菌株6-59。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初步推断该菌株的拮抗物质为蛋白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6-59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2%、蛋白胨3%、MgSO4.7H2O0.03%、KCl0.02%、种龄18h、培养基初始pH7.0,25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接种量4%、发酵时间72h。在此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菌株6-59的发酵液,其抑菌圈直径可达25.8m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庆源  林强  黄吉力  张文勤  黄炳荣  陈锡桓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梢病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 40.493 2- 3.543 5C11- 1.980 5C21- 0.942 7C22- 6.7996C31- 5.002 3C32- 3.658 8C41- 2.409 1C42- 17.983 6C51- 12.290 0C52- 8.889 4C61- 3.150 4C62,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 0、0.199 2、0.577 4、0.344 9、0.869 7、0.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青枯菌引起许多植物及林木青枯病。该菌侵染植物根部,首先在根皮层细胞间隙等处定殖,然后入侵维管束,在木质部导管内扩展危害;细菌在导管及相邻组织内迅猛增殖和广泛散布,由此产生输水管道的阻塞和破坏并最终导致植物枯萎。胞外多糖(EPSI)、细胞壁分解酶(主要是果胶质酶和纤维素酶)、Ⅲ型Hrp分泌系统产物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其中EPSI尤为突出,它在保护细菌、促进细菌移动和定殖以及堵塞和破坏寄主导管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上述致病因子的协调作用则由一复杂的调节系统控制,这一系统由随细菌密度变化而变化的3 -羟基棕榈酸甲基酯水平作为信号,以PhcA调节基因的启动和转录为核心,自动而精密地调节病菌有关致病基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杰华  樊慕贞  董金皋  杜雷  
选用两种植物病原菌毒素 AP-毒素(Alternaria porii毒素)、AM-毒素(Alternaria mali毒素)和10种医用抗菌素: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白霉素、氯霉素、头孢唑林钠、甲硝唑、制霉菌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利福平,研究它们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小斑病菌(Heliminthosporium maydis)、梨轮纹病菌(Macrophomakuwatsukai)、桃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的抑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华  杨天武  肖凤平  林开春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100%,其EC50分别为37.71μg/mL和47.06 μg/mL,但对蕃茄叶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蛇床子素对7种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甜豌豆带化病菌,浓度在1 000 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 mm和36 mm,但对兰花褐腐病菌抑制力很低,只有8 m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冀玉良  李丹青  李堆淑  何军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药用植物连翘的根、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136株,其中真菌71株,细菌42株,放线菌23株;以烟草赤星菌,苹果干腐病,棉立枯病菌,茄腐皮病镰孢霉,草燕麦镰孢霉5种植物病原菌作为靶标菌,测定了连翘内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连翘中有比较丰富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并初步筛选出了9株抗菌活性高的内生真菌、7株内生细菌和4株内生放线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量  张敬泽  
【目的】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代谢产物中获得对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拮抗化合物,并评价其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潜力,为木霉生防菌株及其产生拮抗化合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玻璃纸筛选法筛选产生拮抗化合物的木霉菌株,这些化合物对疫霉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在PDA上培养获得的木霉菌株作为接种体,进一步接种在稻米培养基上扩大培养,用于拮抗化合物的提取。木霉培养物经乙酸乙酯萃取、过滤和浓缩等程序,获得最初的粗提物。粗提物进一步通过柱层析、薄层层析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确定活性组分并获得纯的样品。依据样品的化学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予清  韩松  李素娟  刘爱芝  常洪雷  刘玉霞  顾一民  
用棉籽饼的用甲醇提取液(以棉籽饼与70%甲醇1∶1提取),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抑菌作用测定,其中,对苹果轮纹病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较好,10倍的浓度48 h分别达到63.27%和61.07%;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10倍的浓度72 h分别达到71.70%和66.67%。色谱分析及显色反应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及其糖苷和缩合单宁,提取液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8 mg/mL。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祖仁  张文勤  
毛竹枯梢病是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因其传播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毛竹生产的主要问题。福建省尤溪县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人工清除病原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化学保护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经过应用和推广,基本实现毛竹林梢病防治根绝目标,解决了该病害防治“老大难”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菲  梁军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品维  童森淼  廖文莉  马建义  沈哲红  叶良明  
以竹炭生产副产物竹焦油为活性成分,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竹焦油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室内盆栽药效试验表明,体积分数50%竹焦油乳油在质量浓度为2000mg·L-1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预防效果达到79.13%,治疗效果达到78.36%;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cinerea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2.38%和46.98%,其防效与对照药剂200mg·L-1三唑酮没有显著差异。竹焦油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