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
- 2023(1870)
- 2022(1820)
- 2021(1660)
- 2020(1662)
- 2019(3417)
- 2018(3464)
- 2017(6616)
- 2016(3784)
- 2015(4237)
- 2014(4252)
- 2013(4385)
- 2012(3973)
- 2011(3553)
- 2010(3571)
- 2009(3348)
- 2008(3441)
- 2007(2990)
- 2006(2761)
- 2005(2381)
- 学科
- 济(15468)
- 经济(15454)
- 业(12150)
- 管理(11252)
- 企(10765)
- 企业(10765)
- 方法(8419)
- 数学(7296)
- 数学方法(7215)
- 学(5437)
- 农(4533)
- 财(4151)
- 制(3948)
- 业经(3438)
- 中国(3091)
- 和(2861)
- 农业(2859)
- 策(2859)
- 务(2815)
- 财务(2811)
- 财务管理(2807)
- 经营(2747)
- 银(2739)
- 体(2713)
- 银行(2713)
- 企业财务(2678)
- 贸(2626)
- 贸易(2622)
- 理论(2602)
- 划(2565)
- 机构
- 大学(56434)
- 学院(56045)
- 管理(20481)
- 研究(20226)
- 济(19777)
- 经济(19297)
- 理学(17919)
- 理学院(17667)
- 管理学(17130)
- 管理学院(17051)
- 中国(15883)
- 农(15311)
- 科学(15095)
- 京(12451)
- 业大(12323)
- 农业(11848)
- 所(11556)
- 研究所(10779)
- 江(9245)
- 中心(9209)
- 财(8978)
- 北京(8040)
- 省(8031)
- 农业大学(7627)
- 院(7380)
- 财经(7302)
- 州(7163)
- 室(6886)
- 经(6653)
- 范(6550)
共检索到83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尤民生 侯有明
将毛竹林人工经营划分为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喷山 (喷施除草剂 +劈草 )和抛荒 (对照 ) 5种类型 ,于2 0 0 1年 9月到 2 0 0 2年 8月对各类经营下毛竹纯林冠层螨类和林下植物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1)林下灌木层有 36科 84种植物 ,藤本层有 15科 2 8种 ,草本层有 2 6科 30种 ,林下植物各层次多样性和均匀度大小序列均为灌木层 >藤本层 >草本层。 (2 )各类经营干扰均降低了林下灌木层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但提高了草本层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对藤本层的影响则较复杂。 (3)竹冠层螨类主要由 15种益害螨组成 ,垦复施肥可显著提高冠层螨类的多样性...
关键词:
毛竹 经营干扰 林下植物 冠层螨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阳 王新杰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分析了6毛竹4杉木、8毛竹2杉木、7毛竹3木油桐、10毛竹、9毛竹1樟树5种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5种毛竹林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依次为34、38、47、46和14种,共有102种;草本层依次为53、34、47、39和24种,共有121种;林分相似性结果显示,5种毛竹林分间差异较大;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5种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有差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9毛竹1樟树;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菲 梁军
调查了江西省竹–针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毛竹纯林3种毛竹林的植物多样性和毛竹枯梢病的病情,分析毛竹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竹–针混交林感病指数为6.321±1.530,枯梢病为害最严重;毛竹纯林感病指数为4.460±1.903,受害最小;竹–阔混交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香浓威纳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最高,毛竹纯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毛竹纯林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最低;竹–阔混交林和竹–针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竹纯林乔木层的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正相关;竹–阔混交林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和香浓指数、毛竹纯林的丰富度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竹–针混交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尔查 王铮 李梓豪 李卓凡 董大伟 宝虎 高润红
[目的]研究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探寻科学合理的沙地生态修复模式及近自然植被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人工林(Ⅰ:樟子松人工林;Ⅱ:杨树人工林;Ⅲ:沙柳人工林;Ⅳ:小叶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及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并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4种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植物种类较多,占总植物种类的65.39%。4种人工林林下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人工林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和颗粒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樟子松人工林土壤pH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人工林,乔木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含量高于灌木林,灌木林土壤有效磷含量比乔木林高,4种人工林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影响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土壤因子为有机质、有效磷、pH、水解性氮以及粒度成分。[结论]毛乌素沙地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具有差异,不同人工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有机质、有效磷、pH、水解性氮为影响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强 蔡燕茹 曾焕忱 徐明锋 苏志尧
【目的】研究林下植物在不同林冠开度梯度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并为野生植物的引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银瓶山自然保护区2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将林冠开度(CO)划分为第1梯度(CO<10%)、第2梯度(10%≤CO≤20%)和第3梯度(20%<CO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平珍 陈双林 郭子武 杨清平
为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固氮植物资源,在浙江、福建等毛竹主要分布区采用踏查法调查了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并参考了毛竹林下植物资源的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共有4科23属41种,其中豆科Leguminosae植物占绝大多数,占比达85.37%,而且以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种类为主,占比为75.61%,胡颓子科Elaeag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杨梅科Myricaceae等非豆科植物分布较少;毛竹林下固氮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刚华 萧江华 聂洁珠 陈双林 郭子武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关键词:
毛竹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 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施友文 方妙辉 尤民生
对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毛竹叶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林下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管理措施对竹叶化学成分的月含量及时序变化规律产生了极为复杂而显著的影响;2)4类化学成分对毛竹冠层优势害虫种群具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并因而影响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表现为类黄酮和单宁含量显著促进竹冠层节肢动物的均匀度;3)林下植被与群落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对林下和冠层节肢动物多样性的促进作用,以及藤本层植物多样性对林下节肢动物均匀度的促进作用;4)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改变林下植被和竹叶化学成分而对群落产生显著影响,在害虫的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平 万福绪 顾汤华 李盟 秦飞 关庆伟
在对不同林分类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dP),Menhinick指数(dMe),Simpson指数(SSP),Shannon-Wiener指数(SSW)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P)进行物种多样性测度分析,探讨人为干扰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同一林分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顺序是草本层>灌木层,但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对照地)中由于特殊生境影响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②不同林分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顺序是侧柏(对照地)>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侧柏(下坡)>侧柏(2a)>侧柏+黄连木Pis...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俊 李锦隆 吴雅静 顾洪亮 金宝石
林下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冬季的叶片性状和光合特征间的关系可为研究林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功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利用LI-6800型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了安徽省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6种优势林下植物(木樨Osmanthus fragrans、木莓Rubus swinhoei、野蔷薇Rosa multiflora、樟Cinnamomum camphora、忍冬Lonicera japonica和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冬季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暗呼吸速率(R_d)、瞬时碳利用效率(ICUE)、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_s)及比叶面积(SLA)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下植物的P_(max)为0.82~7.10μmol·m~(-2)·s~(-1),R_d为0.40~0.65μmol·m~(-2)·s~(-1),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木莓叶片的ICUE最高为0.94;其次忍冬为0.90;野蔷薇和南天竹分别为0.88和0.84;木樨和樟树幼苗则较低,分别为0.71和0.67;6种林下植物的SLA变化范围为79.56~196.20 cm~2·g~(-1),且SLA与P_(max)、ICUE、T_r、G_s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WU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与R_d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总之,木莓和忍冬的ICUE较高,表明其在冬季具有较高的碳利用效率,对本地区环境的适应力较强,而木樨和樟树幼苗ICUE较低,表明其适应能力较差。另外,SLA与林下植物P_(max)及ICUE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预测冬季林下植物光合特征的变化提供重要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尔查 王晓江 王铮 李梓豪 洪光宇 李卓凡 杨海峰 高孝威 赵学军
[目的 ]研究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对沙地植被恢复成效的评价和人工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林分郁闭度、密度等林分因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 ]研究区杨树人工林林下共发现植物32种,隶属于12科28属,其中豆科、禾本科、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植物种的62.51%;林下草本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物种的78.13%,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中旱生植物为主,占总物种数的75.00%,其次为旱中生和中生植物;林下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20~3.17,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8~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5~2.34,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16~0.48,林龄32年生时林下物种多样性最高;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林分郁闭度和密度与林下灌木层盖度之间存在负效应关系,人工林郁闭度较高时,林下无灌木层形成。林分郁闭度的增加有利于草本层的发育,而林分密度与草本层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负效应关系,灌木层对草本层的影响与乔木层相似。[结论 ]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灌木种类较少,其大小受郁闭度和密度等林分因子的影响较明显。适当调控林分密度和结构,将有利于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近自然改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固堂 牛牧 慕长龙 陈俊华 黎燕琼 朱志芳 郑绍伟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李翠环 周国模
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导致了雷竹林群落层次结构简化,灌木层消失,草木层不明显。(2)不同干扰的雷竹林下植物变异大,群落相似系数低,优势种不同。(3)人为干扰强度增大,雷竹林下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 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之减少。(4)同样的干扰强度对差的立地条件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持续稳定雷竹林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
人为干扰 雷竹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启越 张卫强 赵连清 迟明峰 罗桂生 郑晓敏 贾忠奎 王清春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在油松林皆伐后植被恢复和发育阶段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林分结构稳定、发挥更高生态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经营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一致的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32年中龄林、40年近熟林、53年成熟林)和皆伐后不同时间(5、10、24 a)的天然更新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水分间的相关性。【结果】1)皆伐前后6种林分样地共出现灌木植物21种,草本植物65种,不同样地林下植物组成存在差异。胡枝子在各林分样地均有出现,且重要值均> 20%,在灌木层优势地位明显;草本层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8种,其次是蔷薇科和禾本科,分别为6种和4种。2)不同林分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皆伐前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皆伐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且变化幅度明显,伐后10 a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分别为1.40、0.61、1.24和0.74,与53年样地差异不显著。皆伐后不同时间的天然更新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与伐前53年样地的差异不显著,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影响较大。3)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较一致,表现为伐前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伐后5~10 a仍保持较高水平,伐后24 a出现下降,经相关分析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水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草本层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伐前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林分密度降低、光照条件改善有关,伐后主要与油松天然更新及种间竞争有关。依靠油松天然更新恢复的林地保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在皆伐10 a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建议在此时对油松更新苗进行人工抚育、降低密度以维持植物多样性。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关键生态因子,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和林下植被的恢复和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皆伐 植物多样性 土壤水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军 张飞萍 楼一平 陈顺立
通过对福建福州、三明和四川长宁3块花年毛竹林试验标准地中大、小年竹和新竹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发现:竹冠层节肢动物10227号隶属于3纲18目147科234种.三地的优势种主要为食叶害虫,且都包括竹刺瘿螨,各类群均以偶见种和稀有种为主.在物种的目科组成和功能团的结构组成方面,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大年竹类群和小年竹类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年竹类群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小年竹类群,大年竹和新竹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显著低于小年竹类群.不同样地的共有种丰富度在主要目和功能团上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目分布均以蜘蛛目最多,功能团中植食性和捕食性数量相近且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团;大年竹和新竹类群...
关键词:
毛竹 花年 节肢动物 群落 物种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