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2)
- 2023(10196)
- 2022(8688)
- 2021(7750)
- 2020(6760)
- 2019(15258)
- 2018(14760)
- 2017(28076)
- 2016(15843)
- 2015(17551)
- 2014(17482)
- 2013(17395)
- 2012(16154)
- 2011(14731)
- 2010(14740)
- 2009(13713)
- 2008(13839)
- 2007(12380)
- 2006(10672)
- 2005(9330)
- 学科
- 济(64572)
- 经济(64502)
- 管理(42644)
- 业(42397)
- 企(33175)
- 企业(33175)
- 方法(32246)
- 数学(28874)
- 数学方法(28630)
- 农(18611)
- 财(17009)
- 学(16664)
- 中国(15473)
- 贸(13822)
- 贸易(13821)
- 业经(13527)
- 易(13435)
- 农业(12656)
- 地方(12047)
- 制(10888)
- 环境(10800)
- 务(10690)
- 财务(10677)
- 财务管理(10651)
- 企业财务(10086)
- 和(9567)
- 技术(9551)
- 银(9334)
- 银行(9268)
- 融(8780)
- 机构
- 大学(236261)
- 学院(234726)
- 济(93341)
- 经济(91428)
- 管理(86854)
- 研究(82681)
- 理学(76001)
- 理学院(75054)
- 管理学(73599)
- 管理学院(73186)
- 中国(60257)
- 科学(56967)
- 农(54014)
- 京(49691)
- 所(44872)
- 业大(44276)
- 农业(43490)
- 研究所(41700)
- 财(40903)
- 中心(37910)
- 江(35027)
- 财经(33513)
- 北京(30551)
- 经(30494)
- 范(29944)
- 师范(29464)
- 院(29260)
- 农业大学(28993)
- 经济学(28871)
- 州(27299)
- 基金
- 项目(165209)
- 科学(127909)
- 基金(120194)
- 家(109668)
- 研究(109577)
- 国家(108799)
- 科学基金(90492)
- 社会(69183)
- 社会科(65583)
- 社会科学(65554)
- 省(65254)
- 基金项目(64682)
- 自然(62334)
- 自然科(60885)
- 自然科学(60860)
- 自然科学基金(59820)
- 划(56190)
- 教育(50169)
- 资助(48391)
- 编号(42425)
- 重点(38378)
- 部(35790)
- 发(35544)
- 计划(34441)
- 创(34184)
- 科研(33263)
- 成果(33157)
- 创新(32101)
- 科技(30973)
- 业(29923)
- 期刊
- 济(94452)
- 经济(94452)
- 研究(60596)
- 学报(49887)
- 农(47232)
- 科学(42187)
- 中国(41207)
- 大学(35417)
- 学学(34079)
- 农业(31672)
- 财(31366)
- 管理(27224)
- 教育(18555)
- 业(17706)
- 技术(17352)
- 融(17343)
- 金融(17343)
- 财经(16238)
- 经济研究(15995)
- 业经(15934)
- 经(13876)
- 版(13743)
- 业大(13585)
- 问题(13356)
- 资源(12278)
- 科技(12066)
- 技术经济(11757)
- 农业大学(11307)
- 商业(11208)
- 贸(10689)
共检索到32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迎春 杨清平 郭子武 陈双林 胡俊靖
为探讨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提供参考,调查分析了毛竹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征及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对立竹受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毛竹叶片灼伤、枯黄、失绿变白,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竹秆脱水、皱缩、枯黄,中下部位出现黑斑,局部表皮灼伤。竹龄越小受损程度越严重,1度竹死亡率显著高于2度及2度以上竹。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立竹密度、经营水平等对毛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海拔较高毛竹林高于海拔较低毛竹林,阳坡毛竹林显著高于阴坡毛竹林,且上坡>中坡>下坡,土壤厚度100 cm毛竹林,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谷洪波 刘新意 刘芷妤
干旱灾害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造成最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近年来我国农业旱灾更是日益严重和频繁,通过对我国20世纪90年以来重大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危害进行分析,进一步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类行为因素三个方面研究我国重大干旱灾害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我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干旱灾害 时空分布 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阿丽 石勇 石纯 许世远 王军
沿海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高度集中的人口和财富也决定了其面临灾害具有较高的脆弱性。本文在讨论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理清了脆弱性、风险与灾情的关系,总结了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的三种方法:基于历史数据、指标体系和实际调查的灾损率曲线。与国内依赖指标体系评价脆弱性不同,文章采用演绎法,据历史灾情参考全球尺度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的基本思路做灾后脆弱性的评估。在不考虑自然因素的前提下,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影响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社会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人均产值、地均GDP三要素与脆弱性间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最终,对沿海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宏观脆弱性的区域分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芬 于文金 张建新 朱凤琴 刘英丽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干旱是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灾情和影响最严重的灾害。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损失的加剧,减灾工作得到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包括干旱在内的自然灾害的评估工作。本文旨在把握干旱灾害评估的研究现状,力求对干旱灾害评估各个方面的研究做出较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以期达到促进中国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目的。文章从干旱指标、干旱评估理论、干旱评估方法以及干旱评估类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现有干旱评估研究多侧重于农业干旱和区域单品种干旱灾情的特征研究,缺乏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干旱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应等区域灾害系统的模拟研究,干旱评估模型结果不能反映干旱带来的系统影响。未来的干旱评估研究要更多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向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关键词:
干旱 评估 研究 进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任远 鲁仕宝 黄强
干旱是影响我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我国60年来的干旱资料统计,分析我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近60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总体上都有不断加重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分析,建立防灾抗旱的社会保障措施和强化旱作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减灾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统计特征 危害 减灾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伟成 王树东 钟哲科 周妍 盛海燕 盛碧云
选取浙江临安双石村和奉化石门镇两个不同受灾性质的样点,运用NMS、CCA和Monte Carlo分析了冰雪气候过程中主要影响毛竹林灾情的环境条件、自身生物学特征参数和经营管理手段。结果表明:双石(SI组)与石门(SII组)两地样地的NMS聚类结果的最终压力值为7.7345>5,最终不稳定性值为0.00009
关键词:
散生竹 冰雪灾害 环境解释 尖削度 毛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文 刘娟 迟道才
中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年来旱灾频发,已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探索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旱情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选取1965~2006年降雨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方法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历年干旱的频率、覆盖面积及强度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干旱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干旱强度及干旱覆盖范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发生频率位于30.95%~42.86%之间,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及临海城市相对较低的分布趋势。夏旱频率略高于春旱频率位于30.95%~45.23%之间,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学平 何东进 洪伟 游巍斌 游惠明 朱乃新 林立
利用1987-2007年福建省森林灾害统计资料,对森林病害、森林虫害和森林火灾等3种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这3种森林灾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灾情严重,森林虫害的发生面积最为突出,森林火灾的防治率最低.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福建省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森林病害,其次是森林火灾,最小的是森林虫害.4阶段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森林火灾对林业生产影响有明显上升趋势,森林病害有下降趋势,森林虫害呈波动性且有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
根据我国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最近30年来由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无疑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自然灾害损失是由自然变异因素和社会经济的易损性共同决定的,同样的灾害事件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发生,其后果与影响显然不会相同。为此,本文对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与分析,探究了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人口、教育以及医疗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经一系列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由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来加以解释的。具体来说,经济总量与规模的扩大、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对灾害投入的增加以及医疗卫生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灌英 徐小林 杨朗生 何兴炳
在四川省毛竹资源集中产地宜宾市,调查2008年初冰雪冻雨天气对毛竹造成的危害,分析毛竹受害程度和分级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林平均受损率为14.6%,受损率10%~30%的中度受损面积占66.7%,毛竹林受损以倒伏破裂为主,占受损总株数的78.3%。毛竹受害原因主要是冰雪冻雨重力作用,立地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土壤瘠薄,以及经营粗放的毛竹林损失严重。重建措施包括适地适树、严格执行营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选用新品种和及时监测预防等。
关键词:
毛竹 冰雪冻雨 受损率 重建 四川宜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文清 鄢帮有 谢冬明
江西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10a来江西省干旱发生频繁,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历史文献与资料,结合江西省农业厅的农业灾情调查数据和干旱指数最高的星子县、都昌县调研数据,着力分析近10a来江西省的干旱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探讨农业干旱灾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干旱灾害以秋旱为主,近10a年对江西的粮食和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鄱阳湖区地区;江西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包括降水分布不均匀、红壤持水能力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植被结构破坏和易改变水文过程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最后针对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减轻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农业生产 驱动因素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干旱灾害对小麦稳产增产影响很大。明晰不同农田灌溉水平下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5个小麦主产省区199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法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了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的时空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①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现波动提升趋势,年均增长0.98%,东、中、西部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时序变化趋同性和空间分布异质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主导着生产前沿面移动,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提升潜力巨大;②随着有效灌溉率的提升,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其负向影响随着有效灌溉率的提升而呈现阶梯型下降;③1991—2016年间,各小麦主产省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多集中于甘肃、陕西、四川和云南等西部省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鞠明库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灾害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如救灾责任主体功能衰弱、备荒制度名存实亡、救灾环节充斥腐败、政府决策脱离实际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晚明时期灾害发生频率趋于加快、危害极度放大,形成无岁不告灾伤、无灾成有灾、小灾变大灾的局面。
关键词:
晚明 灾害 政治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文会 范少辉 张文元 漆良华 官凤英
研究安徽省黄山区2008年1月冰冻雪灾对毛竹林的损害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对毛竹林破坏严重,各类受损竹比例达45.8%,其中翻蔸竹13.9%,断裂竹9.4%,对竹林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从毛竹生物学影响因子看,年龄和胸径对受灾程度的影响不大;而从各林地状况因子与毛竹受灾程度的关系看,海拔、地形、坡向和立竹度对毛竹受损率影响显著,T检验P值分别为0.008,0.000,0.045和0.052,并呈现出不同的主要受损类型,经营状况和树种组成的影响程度不明显。
关键词:
毛竹 冰冻雪灾 受损率 影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