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5)
2023(3908)
2022(3454)
2021(3018)
2020(2672)
2019(5992)
2018(5745)
2017(10951)
2016(6132)
2015(6830)
2014(6535)
2013(6651)
2012(6345)
2011(5879)
2010(5924)
2009(5304)
2008(5105)
2007(4592)
2006(4300)
2005(3886)
作者
(21797)
(18199)
(18152)
(16947)
(11357)
(8858)
(8072)
(7076)
(7066)
(6530)
(6381)
(6308)
(6046)
(5998)
(5835)
(5716)
(5714)
(5436)
(5325)
(5299)
(4662)
(4631)
(4518)
(4235)
(4126)
(4101)
(4004)
(3836)
(3814)
(3757)
学科
(23576)
经济(23550)
(14061)
管理(13895)
方法(11392)
数学(10278)
数学方法(10163)
(10126)
企业(10126)
(8040)
(7859)
税收(7382)
(7378)
(7354)
(5556)
中国(5505)
农业(5203)
业经(4664)
(4146)
贸易(4145)
(4016)
环境(3989)
地方(3869)
(3753)
(3498)
理论(3442)
(3315)
技术(3277)
资源(3021)
(2972)
机构
大学(92680)
学院(90371)
研究(37181)
(34034)
经济(33278)
管理(30545)
科学(26971)
理学(26532)
(26508)
中国(26314)
理学院(26136)
管理学(25460)
管理学院(25330)
农业(21526)
(21231)
(21207)
业大(20242)
研究所(19688)
(15827)
中心(15788)
(14954)
农业大学(14321)
(13924)
(13414)
北京(13214)
(12523)
财经(12342)
科学院(12214)
(11605)
师范(11323)
基金
项目(65233)
科学(49909)
基金(47440)
(45363)
国家(45034)
研究(40444)
科学基金(36335)
自然(26365)
自然科(25731)
自然科学(25718)
(25578)
自然科学基金(25291)
基金项目(24988)
社会(24585)
社会科(23309)
社会科学(23301)
(22978)
资助(19920)
教育(18414)
重点(15551)
计划(15271)
编号(14823)
(14071)
科技(14062)
(14003)
(13394)
科研(13356)
创新(12629)
(12040)
成果(11793)
期刊
(35921)
经济(35921)
研究(26254)
学报(24493)
(22836)
中国(20285)
科学(19856)
大学(16933)
学学(16168)
农业(15730)
管理(10669)
(10617)
(8666)
教育(8413)
业大(7584)
技术(6342)
农业大学(6330)
经济研究(6019)
(5884)
财经(5851)
(5711)
(5665)
金融(5665)
(5621)
资源(5513)
林业(5339)
税务(5129)
(5098)
业经(5039)
中国农业(4996)
共检索到137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超  漆良华  刘琦蕊  宋新章  张宇  
【目的】探究毛竹中肥料N素分配状况与N肥利用率,为毛竹林的精准施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立地条件一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毛竹纯林,设置6块20 m×20 m样地,包括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每个样地内设置一5 m×5 m的样方,在样方内应用~(15)N示踪技术,通过施用~(15)N标记尿素,分析N素的分配状况和利用率。【结果】1)不同年龄毛竹之间,~(15)N分配率、N肥利用率及~(15)N占总N素比例均表现为:1年>3年>5年,1年与3年、5年差异显著(P0.05)。2)不同器官之间,1年生竹的竹秆、竹蔸和竹叶具有较大的~(15)N分配率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俊香  徐秋明  倪小会  曹兵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包膜尿素一次性接触施肥于幼苗根部。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的甜瓜产量显著(P<0.01)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产19.2%~19.4%;相比常规施氮,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含量(P<0.05);常规施氮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追肥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包膜尿素处理在甜瓜生长期间均比较稳定;甜瓜植株氮素吸收曲线与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吻合;施用包膜尿素较常规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1.1~20.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施用包膜尿素能实现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亦杭  沈健林  蒋炳伸  李巧云  李勇  吴金水  
秸秆还田是促进农田养分循环的重要方式,也对提升农田地力有较好效果。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三个秸秆还田水平和两种水分管理方式的两因子田间定位试验,于定位试验开展后的第5年通过测定早稻和晚稻季稻田土壤无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动态、植株吸氮量动态以及收获期主要土壤肥力因子、水稻产量和植株各部分氮素累积量,分析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制度下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p H,长期淹水较之间歇灌溉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在氮肥用量一致条件下,早稻季秸秆还田降低了分蘖期土壤氮素有效性,导致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显著下降,且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下降2.0~7.6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晚稻季秸秆还田提高了生育期内土壤氮素有效性,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增加水稻产量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提高8.6~13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早稻季秸秆还田配合长期淹水灌溉将加剧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下降。双季稻稻田实行间歇灌溉下的早稻季秸秆不还田、晚稻季秸秆全量还田(6 t/hm2)有利于获得较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春  李小坤  鲁剑巍  徐维明  杨运清  鲁君明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控释尿素处理减量25%氮时,与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相比,增产5.3%~7.8%,与普通尿素分期施用相比,增产2.6%~2.9%;稻谷产量与控释尿素施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控释尿素处理稻谷产量增加主要由于其显著提高实粒数。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果显示,控释尿素处理水稻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氮量均显著增加;施用控释尿素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幅为17.1%~34.1%。当目标产量为8.35~8.41t/hm2时,控释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为氮102~128kg/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渝香糯1号为材料,设0、120、18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分别记为N_0、N_(120)、N_(180)),2种氮肥运筹模式(基肥与蘖肥的质量比为70%∶30%(A)和基肥、蘖肥与穗肥的质量比为50%∶20%∶30%(B)),于2014年在四川德阳进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糯稻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显著;采用B种模式,糯稻的氮、磷、钾吸收量均较A种模式的小;与A种模式相比,采用B种模式每生产1 000 kg稻谷,氮、磷、钾需要量分别降低14.1%、10.2%、7.8%;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但氮肥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张萌  刘海  肖厚军  秦松  崔宏浩  郑常祥  祝云芳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玉米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新型肥料品种,【方法】以玉米品种黔单24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探索不同养分释放原理的新型肥料(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沃夫特缓释肥、千里马缓控释肥和长效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施入新型肥料和传统多次追肥模式与不施肥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总量,其中沃夫特缓释肥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其他3种新型肥料则与传统施肥无显著差异。不同新型肥料的养分释放时期和释放速率存在差异,造成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汤宏  曾掌权  张杨珠  李向阳  王建伟  刘伦沛  严红光  
为探明不同量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菜枯,M)对烟草云烟87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省黔东南州烟草种植区的最佳有机无机施氮量,以期为烟草生产的减肥降本、增产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参考。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1、CK2、MNiPK(i=0或1或2或3) 6个施肥处理,分析各处理烟叶的品质、各处理烟株的吸氮量及氮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2处理相比,MN1PK、MN2PK和MN3PK处理烟叶总糖含量分别提高8. 57%,14. 18%,13. 03%;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4. 67%,9. 66%,8. 26%;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8. 34%,19. 08%,17. 12%;烟叶氯含量分别降低0. 36%,8. 19%,3. 56%;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差;与CK2处理相比,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降低烟叶刺激性和杂气,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强燃烧性以及余味舒适愈加绵长;与MN1PK和MN3PK处理相比,MN2PK处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 99,4. 54百分点。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有机氮占36. 00%~45. 77%),使烟叶中各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更为协调,提高了烟叶的评吸质量,增加了烟株氮的吸收量,提高了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各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各处理中以有机氮占45. 77%的处理表现较好,黔东南烟草种植区推荐使用有机氮占总施氮量的适宜比例为36. 00%~45. 77%。建议在本烟区推广应用,同时可为相近地区烟草施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海星  李生秀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 ,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 ,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 ,变化动态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对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方程求导 ,得到了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速率。玉米生长期间干物质累积速率前期上升快 ,至高峰后缓慢下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 ,氮、钾吸收速率高 ,上升快 ,下降也快 ;磷吸收速率低 ,上升慢 ,下降亦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 ,钾最早 ,氮次之 ,磷最晚 ,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氮肥利用率与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速率有类似变化趋势 ;氮肥最高瞬时利用率与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陈礼光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 1~ 6年生毛竹笋期的竹叶、竹秆、竹鞭和当年正常生长的竹笋中IAA、GA3、KT、AB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植物生长或细胞分裂的IAA、GA3和KT都是大年竹株含量高 ,小年竹株含量低。竹株中IAA的含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抑制植物生长的ABA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则大年低小年高。 4种内源激素以叶部含量较高 ,GA3的含量分布规律是叶 >鞭 >秆 ,KT为鞭 >叶 >秆 ,IAA和ABA都是叶 >秆 >鞭。吲哚乙酸在竹叶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增加 ,而脱落酸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减少。生长在同一鞭系上的各株竹子及其所连竹鞭代谢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陈防  李银水  李小坤  
【目的】分析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为冬油菜进一步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4—2006年在长江流域10个省的73个油菜肥效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增产量、增产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结果】长江流域油菜施氮增产效果显著,当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平均增产油菜籽1 109 kg·hm-2,增产率为71.7%,地上部生物总量增加72.7%,但施氮对油菜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施氮处理收获期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90.0%、55.4%和59.8%,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瑞怀  周志春  金国庆  
选用来自贵州黎平马褂木优良种源的23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设置低N和高N2种N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褂木N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家系遗传变异及N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对N素水平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家系N效率变化在17.5%~98.8%间。根据N效率大小可将参试家系划分为稳定型高N效率和敏感型低N效率两大类。除低N下根系N素利用效率的家系效应较小外,不同N水平下马褂木各器官及全株N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家系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受较强的家系遗传控制,且N素环境对之影响较小,其家系遗传力在0.5115~0.9630之间。低N下稳定型高N效率的马褂木家系具有较高的N,P素吸收效率,进而导致其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石斛组培苗吸收利用N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苗高、茎粗和生物量)的促进效应,以N源酒石酸铵为最好。酒石酸铵N源对石斛菌根真菌F9903菌株菌丝体增殖量也为最大值,所以酒石酸铵堪称两者增殖生长的最佳N源。同时,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浓度不同的酒石酸铵影响着菌根化石斛苗的生长和N、P、C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72mol.L-1的酒石酸铵是培育菌根化石斛苗的最适宜浓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栋  胡骁伟  牟梦晓  夏根清  盛卫星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唐兵  张萌  肖厚军  安江勇  郑常祥  祝云芳  芶久兰  秦松  
为筛选出玉米覆膜栽培条件最佳缓释肥用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及缓释肥减量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养分累积、品质、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T_1)处理:产量提高35.77%72.09%,其中,普通复合肥(T_6)最高,为8964 kg/hm2;缓释肥(T_3)处理其次,为8465 kg/hm2;缓释肥减量15%(T_4)第三,为8218 kg/hm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②穗行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2.06%34.55%、-2.77%13.66%;覆膜穗粗和行粒数分别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唐兵  张萌  肖厚军  安江勇  郑常祥  祝云芳  芶久兰  秦松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