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1)
- 2023(9093)
- 2022(8282)
- 2021(7892)
- 2020(6630)
- 2019(15503)
- 2018(15656)
- 2017(30352)
- 2016(16580)
- 2015(18663)
- 2014(18663)
- 2013(18595)
- 2012(16778)
- 2011(15043)
- 2010(14766)
- 2009(13387)
- 2008(12798)
- 2007(10816)
- 2006(9353)
- 2005(7859)
- 学科
- 济(64459)
- 经济(64386)
- 管理(47348)
- 业(44868)
- 企(38269)
- 企业(38269)
- 方法(33189)
- 数学(28854)
- 数学方法(28535)
- 农(15968)
- 财(15311)
- 中国(15302)
- 学(15169)
- 业经(13882)
- 地方(13257)
- 贸(11317)
- 贸易(11313)
- 理论(11270)
- 和(10988)
- 易(10927)
- 农业(10735)
- 技术(10386)
- 环境(10297)
- 务(10046)
- 财务(9989)
- 财务管理(9974)
- 制(9934)
- 企业财务(9467)
- 划(9168)
- 教育(8940)
- 机构
- 大学(233399)
- 学院(231136)
- 管理(96025)
- 济(86611)
- 经济(84618)
- 理学(84549)
- 理学院(83609)
- 管理学(82114)
- 管理学院(81730)
- 研究(75018)
- 中国(52723)
- 科学(49632)
- 京(49474)
- 农(38235)
- 所(37862)
- 财(37857)
- 业大(37494)
- 研究所(35077)
- 中心(33304)
- 江(31577)
- 财经(31453)
- 北京(31125)
- 范(30496)
- 师范(30234)
- 农业(30155)
- 经(28677)
- 院(27282)
- 州(26346)
- 经济学(24659)
- 师范大学(24654)
- 基金
- 项目(167596)
- 科学(130771)
- 基金(121122)
- 研究(120326)
- 家(106378)
- 国家(105514)
- 科学基金(90122)
- 社会(73871)
- 社会科(69887)
- 社会科学(69864)
- 省(65747)
- 基金项目(65634)
- 自然(60796)
- 自然科(59356)
- 自然科学(59341)
- 自然科学基金(58246)
- 划(55721)
- 教育(54816)
- 资助(50077)
- 编号(49126)
- 成果(39033)
- 重点(37146)
- 部(36436)
- 创(34924)
- 发(34912)
- 课题(33300)
- 创新(32457)
- 科研(32399)
- 计划(31024)
- 大学(30960)
共检索到31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献义 陈金林 叶长青 梁文焰 张碧松 李启鹏
毛竹林4年定位(定点、定株、定时)的试验研究表明,竹叶、竹根和根间土的N、P、K浓度均存在季节、年度的变化,并与竹林生长特点和产量有密切关系。叶和根中的养分随其年龄增加而减少,叶龄相同者养分浓度基本相似。孕笋期土壤和竹叶中磷的作用大于氮,出笋期土壤水解氮的含量与出笋、成竹数的关系密切。从而,为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竹,养分动态,产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思嘉 汤孟平 沈钱勇 杜秀芳 庞春梅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2和2014年各大年毛竹林标准地数据,选择最近邻竹株数、角尺度、大小比和竞争指数等4个空间结构指数做主成分分析,分析毛竹林空间结构与更替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空间结构因子对新竹生长影响重要性排序为最近邻竹株数>大小比数>竞争指数>角尺度,对毛竹死亡影响重要性排序为最近邻竹株数>大小比数>竞争指数>角尺度;新竹更容易在最近邻竹株数7株的区域内发笋生长,老竹更容易在最近邻竹株数>7株的区域死亡;毛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亚雄 范少辉 周潇 张璇 官凤英
【目的】研究带状采伐毛竹林中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为伐后竹林的养分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CK)为对照,调查伐后5年内不同处理样地毛竹生物量、林下灌草生物量、凋落物产量及各组分相应的养分含量,量化养分流通量,计算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循环系数,比较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流动及循环特征的差异。【结果】(1)伐后第1年,不同处理样地内毛竹氮、磷、钾的留存量无显著差异;采伐样地中氮、磷的归还量减少;(2)伐后3年,保留样地中氮、磷、钾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和保留样地中氮的归还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3)伐后5年,保留样地中氮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中氮、磷、钾的归还量、养分贮量均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4)带状采伐显著增加了氮、磷的利用系数(P <0.05),随着样地的恢复各养分的利用系数逐渐下降,与对照无差异;采伐对氮、磷、钾的循环系数无显著影响。【结论】伐后5年氮、磷、钾养分贮量达到伐前和现期对照样地水平,从养分循环的角度证明伐后5年带状采伐样地能够恢复到对照样地水平。保留样地养分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从伐后第二个大年开始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密度调控,从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毛竹林 带状采伐 自然恢复 养分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聂道平
根据1985—1991年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的连续定位调查资料,分析总结了毛竹林结构的一般性特点及动态变化规律。竹高、竹枝下高、冠长、竹全重与竹胸径存在幂函数关系:H(HL、L、W)=aDb,参数a随立竹度(N)变化,即a=a’Nb;随立竹度提高,竹林生产力逐渐提高,竹株按年龄分布大致均匀化。竹株按径阶分布大多遵从威布尔分布,其中有一部分高生产力林分逐渐过渡为正态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根据毛竹地下结构与笋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对 758块标准地材料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 ,并用相关系数 (指数 )和标准差进行模型初选 ,再用Cp 值和共线性测定中的方差膨胀系数选出最优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当土层厚为 0~ 40cm时 ,毛竹出笋数量与幼龄鞭、壮龄鞭的鞭径、节间长、鞭根重关系最密切 ;毛竹出笋重量与幼龄鞭和壮龄鞭的节间长、壮芽、鞭根重关系最密切。当土层厚为 0~ 60cm时 ,新竹数量与幼龄鞭、壮龄鞭、老龄鞭的鞭径、节间长、鞭重、壮芽关系较密切 ;新竹重量与幼龄鞭、壮龄鞭、老龄鞭的鞭径关系最密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兰斌 吴承祯 郑郁善
对毛竹丰产林中标准竹各组分样品如秆、枝、叶等的干重热值测定 ,获得能量现存量 ,建立了“金字塔形”和“倒金字塔形”的能量结构 ,预测和控制能量流动过程 ,指导生产经营 ,充分挖掘毛竹林生态系统潜力。
关键词:
毛竹 能量结构 生物量 能量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懋毅 曹群根 方敏瑜 谢锦忠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主要产区浙、赣两省的三块试验林中对毛竹林内降水的养分输入及其小流域迳流的养分输出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降水中的养分物质浓度及其输入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与林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林内降水中各养分物质的浓度及输入量依大小顺序列为K~+>Ca~(2+)>Mg~(2+)>NH_4~+-N>NO_3~--N>PO_4~(3-)。迳流水养分输出量的季节变化动态与迳流水量的季节增减趋势相一致,其养分物质浓度及输出量高低顺序为K~+>Mg~(2+)>速效N>PO_4~(3-)。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菲 梁军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 感病指数 立地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在闽西北毛竹分布区的丰产林中建立标准地 2 0 3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 ,并应用半峰宽理论 ,依频率的分布状况 ,分别分析笋用、材用和笋材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密度结构 ,提出笋用丰产竹林、材用丰产竹林和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的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 1 650~ 2 2 50株 /hm2 、40 50~ 4950株 /hm2 、2 1 0 0~ 2 70 0株 /hm2 。
关键词:
毛竹 密度结构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萧江华 楼一平 吴良如
对大小年毛竹林施行单株立竹断鞭(A)、大年春季强度疏笋(B)、改变立竹砍伐期(C)和自然留养小年竹(D,作对照处理)等改制技术措施,经三度(1985~1990年)的试验表明:单项技术处理中以强度疏笋对小年竹的诱发及林分的改制速度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在三度半立竹年龄结构的竹林中小年竹数占立竹总数的42.6%,完成了大小年毛竹林到花年毛竹林的改制。A和B两项措施合并施行(B+A)的改制效果优于A或B,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三度半立竹年龄结构的林分中小年竹占49%。断鞭处理在第三度时出现明显的改制效果,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改变伐竹期(C)的改制效果与对照处理无显著...
关键词:
毛竹 花年竹林 大小年竹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赛赛 汤孟平 唐思嘉 张军 李岚 庞春梅 赵明水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殊森林类型,科学经营管理毛竹林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发挥毛竹林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毛竹林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一直是经营者关注的焦点。采用集成onyx tRee BaMBoo,3ds Max和aRcGis等种软件,重点将前者的三维建模功能和后者的三维显示功能相结合,实现毛竹林分的三维可视化,旨在为毛竹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选择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建立100 M×100 M固定标准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的基部三维坐标(x,y,z),调查毛竹的胸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维健 周本智 安艳飞 王刚 王小明 徐升华
在2009年3—10月对浙江庙山坞自然保护区人工毛竹林的水文生态特征进行了定位样地和径流场观测研究,以探讨其林内降水分配规律和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1)观测期内,林外总降水量达1 220.8 mm,穿透雨量、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水量的78.2%、7.3%和14.5%。随着林外降水量的增加,穿透雨量、茎流量呈线性增加,而林冠截留量先是迅速增加,当林外降水量达10 mm后增速减缓,并趋于稳定(5~6 mm)。(2)人工毛竹林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平均为4.37 t.hm-2,最大持水率为223%,在1次降水中最大的蓄水潜力为0.975 mm。(3)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量为2.41 mm,仅占总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启民 杨迪蝶 沈允钢 邱国雄
本文就毛竹中产林和丰产林的初级生产力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长成的竹株。新竹多,竹林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就多;另一方面,1~3年生毛竹竹壁密度的增加,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竹鞭与竹根的生物量与竹林的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壤集约管理、水肥条件好的竹林中,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小,且随着管理水平降低,土壤条件变差,地下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就增加。
关键词:
毛竹林 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 竹壁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柳丽娜 金爱武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初步分析了浙江省安吉县河干村经过20 a集约经营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土壤养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①安吉县河干村毛竹林土壤中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属于中等变异。②在本研究采样尺度下,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变异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全氮和有机质的变异受到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③土壤养分的分数维值(D)大小排列顺序为碱解氮(D=1.969)>速效钾(D=1.958)>有机质(D=1.798)>全氮(D=1.78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