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2)
2023(2293)
2022(1945)
2021(1778)
2020(1566)
2019(3345)
2018(3321)
2017(6019)
2016(3550)
2015(3965)
2014(3835)
2013(3881)
2012(3714)
2011(3429)
2010(3550)
2009(3057)
2008(3133)
2007(2836)
2006(2465)
2005(2221)
作者
(13372)
(11281)
(11080)
(10597)
(7129)
(5642)
(4940)
(4353)
(4345)
(3997)
(3899)
(3864)
(3853)
(3788)
(3741)
(3538)
(3438)
(3320)
(3320)
(3261)
(2989)
(2913)
(2871)
(2608)
(2556)
(2539)
(2496)
(2454)
(2329)
(2305)
学科
(11344)
经济(11334)
(6182)
(6181)
管理(5708)
(4721)
企业(4721)
方法(4057)
数学(3286)
(3264)
中国(3235)
数学方法(3221)
(2846)
(2652)
贸易(2650)
税收(2648)
(2615)
(2554)
地方(2441)
(2387)
业经(2360)
(2359)
(2257)
农业(2137)
(2022)
银行(1994)
(1955)
(1914)
金融(1913)
及其(1838)
机构
大学(50166)
学院(49973)
研究(26488)
科学(20039)
中国(19503)
(16960)
经济(16542)
(16252)
(15556)
研究所(15280)
管理(13974)
(12563)
农业(12542)
理学(11643)
理学院(11371)
中心(11291)
业大(11236)
管理学(10995)
管理学院(10903)
(10598)
(9909)
(9409)
实验(9305)
实验室(8946)
科学院(8908)
(8739)
研究院(8528)
重点(8470)
北京(8209)
(7751)
基金
项目(37349)
科学(27605)
(27011)
国家(26840)
基金(26438)
研究(21388)
科学基金(20251)
自然(15832)
自然科(15410)
自然科学(15404)
自然科学基金(15121)
(14144)
基金项目(14008)
(13571)
社会(11411)
资助(11096)
社会科(10699)
社会科学(10698)
重点(10080)
计划(9967)
科技(9896)
教育(8856)
(8514)
专项(8032)
科研(8020)
编号(7662)
(7511)
(7237)
创新(6930)
(6694)
期刊
(19114)
经济(19114)
学报(15388)
研究(14279)
科学(13147)
(12898)
中国(10692)
大学(10054)
学学(9769)
农业(8535)
管理(5303)
(5280)
林业(5130)
(4971)
资源(4788)
业大(4345)
(4092)
金融(4092)
教育(3671)
经济研究(3363)
(3200)
科技(3188)
农业大学(3149)
自然(3143)
国际(2927)
(2722)
中国农业(2652)
世界(2609)
(2593)
技术(2565)
共检索到7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佳丽  温国胜  张明如  张汝民  蔡先锋  曾莹莹  李洪吉  温星  朱弘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策  梁谢恩  王海湘  徐超  周哲宇  朱丽娜  黄皓南  张汝民  温国胜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竹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整个成竹生长,这个过程被称为快速生长期。为揭示毛竹新竹在快速生长期间从竹笋成长为幼竹这一过程中不同竹龄母竹对新竹的营养传输流向以及自然状态下毛竹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利用Li-6400XT光合仪,分别对3年生和5年生毛竹在快速生长期间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快速生长前期,3年生毛竹的光饱和点(LSP)高于5年生毛竹,而在中期和后期5年生毛竹的LSP高于3年生毛竹;(2)3年生毛竹的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生长时期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哲宇  徐超  胡策  王海湘  梁谢恩  张汝民  温国胜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快速生长期(前期、中期、后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在浙江农林大学毛竹生理生态监测定位站利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在毛竹快速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毛竹快速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变化显著。在不同生长期中,同一年龄的毛竹的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表现为前期<中期<后期,差异达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吉  蔡先锋  袁佳丽  曾莹莹  于晓鹏  温国胜  
为了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光合固碳特征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年龄(Ⅰ度竹、Ⅱ度竹、Ⅲ度竹)的毛竹在其快速生长不同时期(前期、中期、后期)的光响应曲线及生态因子(光照强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摩尔分数、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气孔导度)。结果表明:1毛竹在快速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竹龄叶片的光合固碳能力的变化特征归纳为:快速生长前期是老竹高于新竹(Ⅱ度竹最高,Ⅲ度竹次之,Ⅰ度竹最低);而快速生长的中期和后期则为新竹高于老竹(Ⅰ度竹最高,Ⅱ度竹次之,Ⅲ度竹最低)。2在快速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竹龄叶片的光合固碳能力的动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卜柯丽  傅卢成  王灵杰  栗青丽  王柯杨  马元丹  高岩  张汝民  
【目的】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快速生长与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监测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10:00、 14:00、 18:00、 22:00、 2:00和6:00)和不同部位(第4、 7、 10、 13节)的自噬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技术测定第7节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结果】对毛竹茎秆24 h自噬活性监测,22:00和2:00在第7节和第10节观察到自噬体;第4节和第13节没有观察到自噬体。在夜间,PeATG1和PeATG4转录水平表达增强,PeATG1表达量在2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3.0倍和1.3倍(P<0.05)。【结论】毛竹茎秆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夜间有自噬体形成,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较高,茎秆生长迅速。图4表1参4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傅卢成  卜柯丽  王灵杰  栗青丽  高培军  高岩  张汝民  
【目的】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竹茎秆的光合特性和光系统的发育情况。【方法】以当年生毛竹叶片和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BN-PAGE)分析茎秆和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同时测定了光合色素含量和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茎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叶片(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双指数方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计算对应参数,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并进一步测定拟合整个快速生长期(4-7月)3个竹龄的快速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最大电子(J_(max))、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许馨露  翟建云  孙建飞  曹友志  高岩  张汝民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竹快速生长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与PeTPS1和Pe SnRK1基因的表达情况,明确它们与毛竹快速生长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技术对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黄昏后0,4和8 h)和不同部位(笋竹上部、中部、下部和竹篼)PeTPS1和Pe SnRK1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笋竹茎秆上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不显著;黄昏后8 h中部葡萄糖、果糖、蔗糖质量分数与黄昏时相比分别下降了2.2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路芸  温星  马丹丹  李丹丹  许馨露  高岩  张汝民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过程碳水化合物的变化,采用试剂盒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分别测定黄昏(0 h),黄昏后4 h和8 h等3个时间的毛竹笋竹上部、中部、下部和竹蔸中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毛竹快速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存在差异,并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黄昏开始经过8 h后,各部位淀粉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竹兜和笋竹中部分别下降了28.7%和61.5%;竹蔸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分别下降29.4%,39.2%和21.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艳辉  费本华  余雁  赵荣军  
【目的】研究气干竹材的力学特性,为竹材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配备高精度光学引伸计的Instron力学实验机,对毛竹从竹青到竹黄的纵向力学性质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毛竹竹壁径向不同位置的力学性质差异很大,近竹青处的平均纵向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5.41 GPa和297.21 MPa,远远高于近竹黄处的5.78 GPa和65.80 MPa,且从竹青到竹黄呈明显的梯度降低趋势。毛竹薄片的断裂为脆性断裂,近竹青处为顺纹理的纵向劈裂,竹中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劈裂特征,近竹黄处为平整的横向断裂。【结论】竹材为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独特的力学特性源于自身组织含量的梯度性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莹莹  王玉魁  蔡先锋  于晓鹏  李洪吉  袁佳丽  张汝民  温国胜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爆发式生长与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在毛竹爆发式生长期的4,5,6月中旬分别采集不同年龄(1,3,5年生)立竹器官(叶、枝、秆、鞭)样品,测定氮、磷、钾、钙和镁质量分数,分析不同年龄立竹间差异。结果表明:在毛竹爆发式生长期,相同年龄立竹叶、枝、秆、鞭中的养分质量分数存在差异,氮、磷、钾、钙和镁质量分数竹叶中最高,平均分别为23.18,2.51,12.28,4.08,和0.96 g·kg-1;竹鞭次之,竹秆中最低;氮、磷、钾质量分数竹叶4月较低,5月和6月较高,而在竹枝、竹秆、竹鞭中则是4月较高,5月和6月较低;不同年龄立竹相同器官的营养元素质量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琼影  陈建新  杨淑贞  温国胜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光合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毛竹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及林冠不同层次叶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毛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表现为不是特别明显的双峰型曲线,但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上午的峰值明显大于下午的峰值;②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曲线,且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相似;③毛竹林冠上、下层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一致,但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上层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下层,毛竹林冠上层的叶片较下层的叶片具有更强的适应强光的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金玲  岳晋军  马婧瑕  于磊  刘蕾  
【目的】为数量化地分析元宝毛竹的秆形特征、为其后继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元宝毛竹的节间长度、节间歪斜长度、节间直径、节间凹陷深度、节间扁圆指数等性状特征的测量分析方法,并以栽培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元宝毛竹试验林群体为材料,对其秆形特征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元宝毛竹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长度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增大,至第30节达11.06 cm,为同等节位数毛竹节间长的36.87%。相邻的节间交替歪斜,同一节间的长度于不同方向存在变化,以具分枝两侧的节间长度交替最大或最小,而分枝侧垂直方向的节间长度变化幅度较小且均接近平均值。秆基部和上部的节间其歪斜长度较小,秆中部第9~14节的歪斜长度均较大。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直径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减小。节间通常双面凹陷,凹陷深度的变化表现为秆基部较小、然后逐渐增大,至秆中部的第10~23节最大,第23~30节又逐步减小;具体表现在秆基部的第1~2节于具分枝的两侧略微凹陷,第2~3节之间有一处不凹陷,随后凹陷方向发生旋转,即第3~30节于具分枝的垂直侧方向上凹陷、且以第10~23节为甚。除基部第1~2节外,第3~30节的节间下部凹陷,故上部粗于下部。秆呈扁圆形,第1~2节近圆形,于具分枝两侧的垂直方向上略微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略大于节间下部;在第2~3节之间扁圆方向发生一次旋转;第3~30节于具分枝的两侧方向上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均小于节间下部。秆的扁圆指数在第3~15呈逐渐增大趋势,第15~23节扁圆指数均较大,第23节~30节的扁圆指数又逐渐减小,至第30节接近圆形。拓印图和摄影照片均显示显示元宝毛竹的节呈波状。【结论】本文建立了具有节间歪斜且凹陷、秆扁圆形等特异性状的元宝毛竹秆型测量和分析方法,弥补了已有方法仅适于圆筒形秆型的不足。通过该方法首次获得了元宝毛竹详细准确的秆型特征的数量化信息,为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特异秆型竹子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婷  施拥军  周国模  郑泽睿  李翀  
在新造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碳汇林内,设置80 m×100 m固定标准地,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观测的调查方法,研究新造毛竹碳汇林在成林前(第1~5年)林分非空间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新造毛竹碳汇林成林初期,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及林分平均竹高是林分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且随着造林后年限的增加,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及林分平均竹高均在不断增加。2新造毛竹碳汇林在成林过程中,立竹度(N)随造林后年限(y)的增加而增加,并满足异速生长方程:N=17.214y2+309.21y-217.4,R2=0.981 1。3随着造林后年限的增加,新出毛竹的平均胸径逐年增大,新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刘成林  
根据毛竹笋-幼竹阶段及成竹后直至13年生的竹秆样株资料,对毛竹含水率、容重及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含水率和容重与年龄及部位有很密切的关系,毛竹的质量生长规律能较好地用数学关系式来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