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8)
2023(6021)
2022(5413)
2021(4884)
2020(4498)
2019(10457)
2018(10340)
2017(20072)
2016(11341)
2015(12979)
2014(13237)
2013(13383)
2012(12621)
2011(11435)
2010(11636)
2009(10837)
2008(11063)
2007(10156)
2006(8549)
2005(7611)
作者
(36076)
(30435)
(30269)
(28999)
(19139)
(14730)
(14023)
(11985)
(11252)
(10847)
(10373)
(10282)
(9943)
(9658)
(9616)
(9562)
(9553)
(9024)
(8809)
(8788)
(7746)
(7572)
(7501)
(6959)
(6822)
(6808)
(6778)
(6736)
(6352)
(6256)
学科
(48919)
经济(48881)
管理(29062)
(28564)
方法(26265)
数学(23806)
数学方法(23559)
(21986)
企业(21986)
(13583)
(11736)
(11579)
中国(10958)
(9584)
贸易(9583)
(9286)
地方(9203)
业经(9073)
农业(8950)
(7729)
(7280)
(7268)
财务(7267)
财务管理(7244)
环境(6866)
理论(6781)
企业财务(6737)
(6539)
银行(6495)
(6247)
机构
大学(172036)
学院(170222)
(67803)
经济(66335)
管理(62819)
研究(58480)
理学(54362)
理学院(53664)
管理学(52537)
管理学院(52213)
中国(42638)
科学(39633)
(36801)
(36596)
(31724)
业大(31002)
(29777)
研究所(29181)
农业(29144)
中心(27201)
(26632)
财经(24119)
北京(22946)
(22327)
师范(22059)
(21749)
经济学(20969)
(20815)
(20217)
农业大学(19524)
基金
项目(114884)
科学(87927)
基金(81884)
研究(79154)
(73213)
国家(72635)
科学基金(60153)
社会(48280)
(45935)
社会科(45739)
社会科学(45718)
基金项目(44000)
自然(40367)
自然科(39409)
自然科学(39391)
(38736)
自然科学基金(38719)
教育(36989)
资助(34024)
编号(32114)
重点(26405)
成果(26319)
(25277)
(24661)
(23356)
科研(22988)
计划(22943)
课题(22149)
创新(21922)
大学(21155)
期刊
(70520)
经济(70520)
研究(45187)
学报(33874)
(32000)
中国(30486)
科学(28681)
大学(24627)
(23876)
学学(23426)
农业(21343)
管理(19432)
教育(15990)
技术(14340)
(12633)
金融(12633)
财经(11944)
(11764)
业经(11662)
经济研究(11318)
(10238)
问题(10160)
(9737)
技术经济(9123)
统计(8930)
业大(8921)
图书(8711)
林业(8467)
理论(8297)
科技(8221)
共检索到24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安民  江泽慧  李改云  
该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毛竹和杉木的木质素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首先依据常规湿化学方法测定了54个毛竹和48个杉木样品的木质素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预处理和二阶微分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了相应的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毛竹和杉木木质素含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和0·90;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65和0·28·将毛竹和杉木样品混合,建立的混合分析模型,R为0·98,SEP为0·83·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预测杉木和毛竹中的木质素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兰天  唐飞  邵庆勤  宋长刚  刘庆  梅艳艳  张从军  
探索建立秸秆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快速准确检测模型,将有助于秸秆腐熟程度判定及秸秆利用产业在线控制。本研究利用添加堆腐剂对小麦秸秆进行腐熟试验,以腐熟过程中的小麦秸秆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NIRS构建快速检测秸秆主要成分含量的定量检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可以通过NIRS在短时间内精准检测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定标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76 7、0.980 5和0.984 8,矫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1、0.987 2和0.989 8,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为0.979 8、0.989 2和0.987 3,RPD值分别为4.84、6.57和5.75均>3.0,定标效果良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庆平  黎其万  董宝生  束继红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经典法测定值与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粗脂肪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变异系数为0.83,经检验测试证明其定标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日常快速准确地测定山核桃中粗脂肪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金成  李素青  张性雄  张德晖  
采用透射法采集了污水处理厂废水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采用标准稀释法测得的5 d废水生化需氧量为参考值建立废水BOD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比较了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3种校正方法建立的废水生化需氧量(BOD)预测模型,发现PLS校正模型优于其余2种,其校正相关系数(rc)达0.763,校正标准差为27.7 mg.L-1,预测标准差为29.1 mg.L-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废水BOD快速检测的新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翠玲  陈文杰  赵兴忠  田建华  李殿荣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油菜种子9种主要品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油菜种子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8.97%, 93.02%,86.49%,99.53%和84.78%,均方差分别为2.20,1.12,0.46,1.51和0.29;油菜种子含水量、含油量、硫苷和蛋白质含量的R2分别为99.64%,98.91%,82.46%-98.40%和89.32%,均方差分别为0.23,0.39,2.59- 13.50和0.74。对于含量较小而极差较大的硫苷采用分段建模,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外部检验结果表明:各参数近红外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新  牛智有  刘梅英  马爱丽  
应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绿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4种主要成分的改进偏最小二乘(MPLS)定标模型,用目标函数法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考查,评定出最优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各成分最优模型的目标函数值(f)分别为98.84%、95.66%、95.07%和94.25%,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4.53%、4.57%、8.33%和6.39%,预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85、0.63和0.71。测定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实现绿茶中4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水分、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实际检测;咖啡碱模型预测效果较差,需要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玉杰  
选择火木层孔菌及 5种木材降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 ,采用国内外红外光谱分析的标准方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未腐朽材木粉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后的腐朽材木粉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刮取未腐朽的山杨木材样品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时的山杨木材样品表层少许 ,在干燥条件下 ,分别放入KBr中 ,磨细 ,压片 ,然后在FTIR光谱仪上进行测定 ,得到经 6种白腐菌降解 12 0d后的木材木粉和未腐朽材木粉其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的振动变化状况 ,进而分析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的变化情况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镇波  薛占川  刘一星  王鹏  沈晓燕  孔文杨  王向明  
为快速测定人工林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按国家标准测定了42个杨木木材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并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2 500、1 300~2 050、2 050~2 500 nm 3个不同的光谱区域,采用未处理、Baseline、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再用PLS1、PLS2、PCR 3种不同建模方法建立相应的校正模型与交互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00~2 050 nm、光谱数据未进行预处理、采用PLS1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8时,建立的校正模型有最佳预测效果;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间的相关系数为0.818 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功明  孙京新  李鹏  徐幸莲  张万刚  黄明  周光宏  
【目的】在肉制品生产中,加热终点温度(endpoint temperature,ept)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因素。现有的ept检测方法诸多,如酶活性测定法,凝血试验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法等,但普遍存在耗时、样品处理繁杂等不足。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检测鸡、鱼肉加热终点温度,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肉类ept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肉样以1℃·min~(-1)的升温速率进行9个不同温度的加热处理(50、55、60、65、70、75、80、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杰   李蒙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杰   李蒙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苗苗  刘梅英  牛智有  杨芳  向喻  
采集并制备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水稻秸秆样本288个,根据浓度梯度法,按照31的比例划分校正集与验证集。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试验样本中可溶性糖含量,并采集在近红外全波段(10 000~4 000cm-1)范围内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导数、S-G平滑及其组合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分别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预处理,建立的PLS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翰文  杜官本  杨忠  吕斌  卢胜高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判别纤维板生产过程中施胶量高低,为施胶工艺阶段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桉木纤维为研究对象,以脲醛树脂胶黏剂施胶量高低为判别指标,对同一批桉木纤维,控制含水率5%左右,建立施胶量为无(0%)、低(3%)、中(12%)、高(20%) 4种类别的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PLS),采用PLS-DA法判别施胶量高低,探究光谱采集方式(施胶纤维运动或静态状态)、施胶后纤维陈放时间对模型判别准确性的影响。【结果】1)随着施胶量增加,近红外光谱吸光度增大,PCA分析可区分无、低、中、高4种施胶量类别的桉木纤维; PLS-DA法能够建立相关性好、准确性高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达100%; 2)静态或动态光谱采集方式不会影响模型建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达100%;施胶后纤维陈放时间对近红外光谱影响很大,施胶后长时间陈放的纤维几乎不能正确判别施胶量高低。【结论】不同施胶量桉木纤维对近红外光谱的吸光度不同,PLS-DA法可准确判别桉木纤维施胶量高低;样品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均不影响模型建立和判别的准确性,可为在线识别纤维施胶量提供一定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婧娴  黄扬明  雷春丽  闫红  闵顺耕  熊艳梅  闵志勇  
为解决市场上鲍鱼产品缺乏科学分类方法的问题,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鲍鱼快速分类进行研究,使用MicroNIRTM1700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3种鲍鱼,即绿盘鲍(25只)、红壳鲍(31只)、皱纹盘鲍(35只)的光谱数据,采用CART算法建立鲍鱼分类决策树模型,以模型对测试集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衡量决策树模型优劣,分裂策略为在每个节点处选择Gini不纯度最大的方式进行分裂,通过交叉验证控制决策树深度。结果表明,对训练集180条光谱建立模型,采用5折交叉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0.00%,对测试集93条光谱的预测准确率为90.32%。本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区分绿盘鲍、红壳鲍和皱纹盘鲍,满足鲍鱼现场快速分类的需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同铭  崔洪昌  
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分析草莓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维生素C等6种成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值相比较,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0.9914、0.9888、0.9954、0.9949和0.9980,标准误差为0.021、0.035、0.065、0.044、0.029、0.727。说明NIRs法与HPLC法的准确度相似。由于此法具有快速、非破坏、样品不需要预处理、不用昂贵的化学试剂等优点,可以在草莓的品质分析、品种质量检验中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