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9)
- 2023(8958)
- 2022(8161)
- 2021(7792)
- 2020(6513)
- 2019(15277)
- 2018(15375)
- 2017(29785)
- 2016(16407)
- 2015(18456)
- 2014(18427)
- 2013(18310)
- 2012(16597)
- 2011(14864)
- 2010(14615)
- 2009(13222)
- 2008(12677)
- 2007(10750)
- 2006(9261)
- 2005(7791)
- 学科
- 济(62388)
- 经济(62316)
- 管理(46260)
- 业(43732)
- 企(37281)
- 企业(37281)
- 方法(31775)
- 数学(27498)
- 数学方法(27206)
- 学(15655)
- 农(15648)
- 中国(14927)
- 财(14836)
- 业经(13590)
- 地方(12837)
- 理论(11089)
- 贸(10954)
- 贸易(10950)
- 和(10767)
- 易(10570)
- 农业(10526)
- 技术(10117)
- 环境(10105)
- 务(9776)
- 财务(9719)
- 财务管理(9704)
- 制(9699)
- 企业财务(9205)
- 教育(8935)
- 划(8878)
- 机构
- 大学(231004)
- 学院(228378)
- 管理(93696)
- 济(83869)
- 理学(82578)
- 经济(81911)
- 理学院(81584)
- 管理学(80083)
- 管理学院(79706)
- 研究(74603)
- 中国(52164)
- 科学(50303)
- 京(49105)
- 农(39382)
- 业大(38068)
- 所(37931)
- 财(36663)
- 研究所(35148)
- 中心(32966)
- 江(31346)
- 农业(31025)
- 北京(30754)
- 财经(30469)
- 范(30229)
- 师范(29924)
- 经(27754)
- 院(27189)
- 州(26042)
- 技术(24819)
- 师范大学(24345)
- 基金
- 项目(165663)
- 科学(129049)
- 基金(119579)
- 研究(118219)
- 家(104801)
- 国家(103929)
- 科学基金(88990)
- 社会(71929)
- 社会科(67979)
- 社会科学(67960)
- 省(65424)
- 基金项目(64890)
- 自然(60530)
- 自然科(59087)
- 自然科学(59067)
- 自然科学基金(58008)
- 划(55107)
- 教育(53985)
- 资助(49282)
- 编号(48306)
- 成果(38615)
- 重点(36652)
- 部(35706)
- 创(34619)
- 发(34504)
- 课题(32933)
- 创新(32181)
- 科研(32141)
- 计划(30939)
- 大学(30629)
共检索到313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定期从毛白杨扦插育苗地控取根样,并从中原地区的毛白杨人工林地采集细根(直径小于2mm)根样,观察统计VA菌根、外生菌根、混合菌根以及未受菌根菌侵染的1cm长根段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在苗木的菌根侵染初期,VA菌根菌的侵染势较强,但优势很快被外生菌根菌取代,两种菌根菌间的负交互作用随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造林地种类和土壤的pH值对毛白杨两种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有制约作用。在强碱性砂土地上,VA菌根的感染率大于中性森林土壤中的VA菌根感染率,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它们与宿主的共生关系大多差或极差。菌根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o)林地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关系良好的菌根主要分布在pH值小于7.5的土壤中;共生关系差或极差的菌根和假菌根则在强碱性土壤中占优势,土壤pH大于7.5的育苗地中,毛白杨幼苗形成的菌根比较单一,以假菌根-5号类型为主。树木年龄对毛白杨林的菌根形成没有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忠 刘西平 高崇巍
在毛白杨外生菌根菌生态学特性和共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与毛白杨有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菌(硬皮马勃,漆腊蘑,白毛口磨,黑核菌)的研究表明,硬皮马勃能耐高温,在碱性条件下仍能生长,在中性基质中,均能与毛白杨形成菌根,并大幅度地提高毛白杨的生长量。但在碱性土壤中,仅有硬皮马勃能与毛白杨形成一定数量的菌根,并能明显地提高毛白杨的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改善苗木N、P的营养状况,接种效果随接种量的变化而差异明显。
关键词:
毛白杨,外生菌根菌,生态学特性,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在广东、广西及海南3省区收集不同气候及立地条件下的4个藤种共22个藤根及土壤样品,经镜检及湿筛分析结果表明,11个藤根样品中有10个具VA菌根,菌根感染率达8.30%~43.8%;在11个土壤样品中,全部具VA菌根菌;其VA菌根菌种类达13种之多,分别隶属无柄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共4个属;其中,粗柄硬囊霉和小果硬囊霉为我国新分布种;此外,还有4个未发表种,分属于球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两个属中。广泛感染棕桐藤的VA菌根真菌有球囊霉属未发表种1号、粗柄硬囊霉和密色无梗囊霉。
关键词:
棕榈藤,VA菌根,球囊霉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利用菌根菌地表球囊霉对黄藤及单叶省藤等幼苗进行人工接种,一年后进行观测,其菌根感染率达43.3%~81.25%;对苗木有促生效果,特别是配合适当施肥措施条件下,效果更明显。无论平均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地上及地下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黄藤地上干重增加尤为显著,比对照增加65.2%,显著性测验表明,差异十分显著;接种处理的苗木,地上及地下部分含磷量增加亦非常明显,特别是地下部分增加较多,为对照的1.13倍。
关键词:
棕榈藤,VA菌根,接种,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丽 方亮 周晶 白淑兰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虎榛子幼苗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6个菌株)。通过对接种幼苗菌根形态观察,以及菌根感染率、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这些外生菌根真菌后虎榛子均能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最低可达40.8%以上,对照无菌根感染现象。并且这些菌种能够明显促进虎榛子的生长,其中卷边桩菇对虎榛子促生效果最佳,生物量为对照的2 1倍。通过对菌根石蜡切片观察,接种处理在皮层细胞间均能形成典型的哈蒂氏网结构,不同菌种哈蒂氏网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未接种的苗木无哈蒂氏网形成。
关键词:
虎榛子 菌根合成 外生菌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美庆
论述了VA菌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及在农林业中实际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当前及时开展面向生产的研究,将VA菌根真正应用于实际并取得效益,是关系到今后VA菌根研究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在应用方法上重点提出了结合组培和工厂化育苗培育菌根化苗、“借鸡下蛋”接种法、和其它有益微生物联合接种等看法。并讨论了达到互惠共生最佳状态的调控、不同菌株的接种谱、VA真菌的防病及致病等问题。
关键词:
VA菌根,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士杰 李树林
青椒播种育苗时,分别接种Glomusepigaeum和Glomusmosseae两种VA菌根真菌,结果,不论在灭菌土上,还是在不灭菌土上,接种株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磷,氮吸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强度,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优于对照株。低温处理后,接种株相对电导率低于对照株,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株。说明接种VA菌根真菌,可促进青椒生长,提早现蕾开花,增强抗冷性,延长生育期,为提高青椒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VA菌根,青椒,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琴 郭良栋
对油松外生菌根的分支方式、颜色、大小、光泽,菌丝套的表面质地、菌丝组织结构、细胞大小、形状以及菌索、外延菌丝、囊状体等形态和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共描述26种油松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其中包括17个担子菌、9个子囊菌,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不同;首次描述一娄疣杯菌的外生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可以用于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种、属鉴定,而且随着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数据资料的积累,形态鉴定将在外生菌根的生态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外生菌根 形态 解剖结构 油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康丽华
通过对华南地区沿海15种有代表性的木麻黄林土壤调查,收集土样49个,对土样测定了全Co、Cu、Zn、Mn和Fe含量,速效N、P和K含量,有效Ca、Mg和B含量及pH值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树木年均高生长量与土壤有效Ca和全Z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树木平均胸径生长量与土壤pH值和全Co呈显著正相关,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苗高与所有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苗木地径与P、Mg、Mn有显著正相关,与K和Fe呈负相关;苗木侵染率与P和Fe有显著正相关,与B和Cu呈负相关。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N与林木生长及苗木侵染率间无显著相关。同时还探讨了有利于VA菌根菌侵染的某些土壤因子的变化范围...
关键词:
木麻黄,土壤元素,生长,VA菌根菌,侵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翠 杨艳 张茹琴 唐明
【目的】明确黄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美丽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bellus)、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和褐黄牛肝菌(Boletus luridus)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40℃)、pH(3.0,4.0,5.0,6.0,7.0,8.0,9.0)、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及氮源(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硝酸钾、蛋白胨、麦芽浸膏)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碧林 王政 罗周瑜 武卉 郑贺元 郑永良
【目的】为了解中国板栗主产区(罗田)的板栗地下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对罗田地区80年以上的代表性板栗园的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并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共采集到300份板栗根系样品,根据形态、颜色和分叉程度等特征进行分类后获得55个外生菌根类型。每种类型选取3个重复根段制备混合样品,对混合样品进行ITS分析。【结果】前50位的OTU分属于34属、15个未分类种和其他类群。其中丰度前20的类群占95.99%:Basidiomycota约占60%,包含Lactarius、Guehomyces、Inocybe、Russula和未分类Thelephoraceae 5个主要属;Ascomycota约占30%;Mortierellomycota约占5%,其余5%则属于未分类的真菌。在分离得到的22种外生菌根真菌中,Trichoderma物种丰富度最高(6种),其次是Fusarium (4种)、Penicillium(3种)、Talaromyces(3种)、Pestalotiopsis(2种),Ilyonectria、Castanediella和Leptodontidium各1种。其中与Fusarium、Trichoderma、Talaromyces和Penicillium等4种真菌同源性较高的11株菌已被报道具有生防功能,分离得到11株菌也可能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潜力。【结论】本研究系统揭示了中国板栗主产区的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分离得到具有生物防治功能的菌根真菌,为进一步提高板栗抗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多样性 分子鉴定 板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绍江 李传涵 王长荣 李家儒 冯新梅
从施用过彩色豆马勃菌剂林地采集的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中分离到2株外生菌根菌LH1和LH2。经回接试验,能在松树幼苗根上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且促生作用明显。在MMN培养基上,LH1生长较快,LH2生长较慢,在PDA培养基上均生长较快。LH1菌落灰白、绒状隆起;LH2菌落黄褐色、绒毛状突起。2菌均产生褐色素。2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KNO3。
关键词:
彩色豆马勃 外生菌根 松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商鸿生
:本文研究了VAM (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e)真菌诱导北京杨 (Populus‘Pekinensis’Hsu .)树皮中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 ,菌根侵染率与宿主树皮中的相对膨胀度、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效磷和总酚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可溶性总糖呈负相关 ;而杨树溃疡病菌 (Dothiorel lagregaria)的生长与上述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相反。这说明VAM真菌不能够显著地促进杨树对水分的吸收 ,使杨树的树势得到增强 ,而且VAM菌能够通过诱导杨树树皮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强、总酚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和可溶性糖...
关键词:
VAM菌根真菌 杨树 溃疡病菌 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重华 王吉忍 杨俊秀 吴国华
报道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外生菌根真菌 2 8种 ,隶属6科 18属 ;查明主要菌根树种是巴山冷杉 (Abiesfargesii Franch)和太白红杉 (L arix chinensis Beissn)。主要菌根真菌是红菇 (Russuluceae)和牛肝菌 (Boletaceae)。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以亚高山 (Subalpine belt)南坡 2 85 0~3 30 0 m、北坡 3 0 0 0~ 3 2 0 0 m区带最适合于菌根 (Mycorrhiza)及菌根真菌子实体 (Mycorrhiza fungi fruit bodies)的...
关键词:
外生菌根 菌根真菌 生态分布 太白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