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814)
- 2022(7960)
- 2021(7608)
- 2020(6401)
- 2019(15007)
- 2018(15030)
- 2017(28811)
- 2016(16005)
- 2015(18038)
- 2014(17975)
- 2013(17776)
- 2012(16228)
- 2011(14502)
- 2010(14263)
- 2009(12684)
- 2008(12131)
- 2007(10217)
- 2006(8751)
- 2005(7302)
- 学科
- 济(58197)
- 经济(58133)
- 管理(43462)
- 业(41351)
- 企(34750)
- 企业(34750)
- 方法(29503)
- 数学(25508)
- 数学方法(25226)
- 学(16505)
- 农(15389)
- 中国(13965)
- 财(13750)
- 业经(12952)
- 地方(12103)
- 和(10628)
- 农业(10425)
- 理论(10423)
- 贸(10005)
- 贸易(10000)
- 技术(9804)
- 环境(9717)
- 易(9693)
- 务(9186)
- 财务(9129)
- 财务管理(9115)
- 制(8923)
- 企业财务(8635)
- 教育(8621)
- 划(8424)
- 机构
- 大学(223069)
- 学院(221153)
- 管理(89627)
- 济(79278)
- 理学(78819)
- 理学院(77914)
- 经济(77404)
- 管理学(76526)
- 管理学院(76164)
- 研究(73694)
- 科学(51412)
- 中国(51178)
- 京(47822)
- 农(41882)
- 业大(39016)
- 所(38047)
- 研究所(35462)
- 财(34140)
- 农业(33311)
- 中心(32767)
- 江(30528)
- 北京(29901)
- 范(29110)
- 师范(28755)
- 财经(28401)
- 院(26793)
- 经(25888)
- 技术(25495)
- 州(25278)
- 师范大学(23297)
- 基金
- 项目(162877)
- 科学(126490)
- 基金(117347)
- 研究(114736)
- 家(103960)
- 国家(103120)
- 科学基金(87662)
- 社会(68489)
- 省(65032)
- 社会科(64731)
- 社会科学(64713)
- 基金项目(63825)
- 自然(60689)
- 自然科(59229)
- 自然科学(59213)
- 自然科学基金(58123)
- 划(55023)
- 教育(52048)
- 资助(47906)
- 编号(46771)
- 成果(37102)
- 重点(36345)
- 部(34550)
- 发(34189)
- 创(34129)
- 课题(31951)
- 科研(31856)
- 计划(31834)
- 创新(31786)
- 大学(29841)
共检索到30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均宝 王峰 刘群录 卜学贤 陈维伦
毛白杨转基因植株的研究郑均宝,王峰,刘群录(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卜学贤,陈维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关键词毛白杨,R1000和R1000(PTVK85),生根能力,生长量,形态变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对植物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瑾 梁机 陈晓阳 李伟 李慧 刘莹
为了提高毛白杨的生根能力,把rolB基因转入毛白杨中,获得7个转化植株.在无激素培养基上,转化植株的生根率达到80%~100%,而未转化植株的生根率只有13%~20%.转化植株对生长素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当IBA浓度达1.0mgL时,转化植株的生根受到抑制.移栽后,1个转化株系的高生长明显低于对照,2个转化株系的茎节数比对照增加,3个转化株系的节间长比对照降低,其他转化植株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转化植株扦插生根能力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达到74.4%~92.3%,根的数量也明显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存旭 张瑞娥 赵忠
以毛白杨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对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通过器官培养途径均能再生植株,但不同无性系在植株再生能力上有很大差异,茎芽数最多的4号无性系是总平均的122.7%,而最少的1号无性系仅为总平均的78.4%;2号无性系生根率可达60%,3号仅28.7%,说明茎芽分化及生根能力受遗传的控制。0.5mg/L6-BA适合大多数无性系的茎芽增殖和生长,平均茎芽增殖达到8.8个,但生根率仅为49.5%。1/2MS基本培养基适合各无性系的生根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生根能力。毛白杨在植株再生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培养基×无性系交互作用。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植株再生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静 王长宪 王斌 刘杰 赵进红 黄艳艳 张虹
试验设计4~11 g.kg-18个NaCl浓度梯度,对转PLD/AtNHXI基因抗盐碱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组培苗抗盐分化试验,设计2~10 g.kg-19个NaCl浓度梯度进行组培苗抗盐生根试验,设计3~12 g.kg-110个NaCl浓度梯度对1年生盆栽苗进行抗盐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达8 g.kg-1时,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分化培养37 d后,组培苗的叶色、分化芽数及新稍长度开始受到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将抑制组培苗分化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在含NaCl 7 g.kg-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虽然叶色没有受到盐太大的影响,但生根和新稍的生长都开始受到抑制,根系明显的减少;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陈素梅 房伟民 蒋甲福 管志勇 陈发棣
将菊花品种‘神马’的叶盘和茎段分别接种含有0、5、7.5、10、15和20 mg·L-1卡那霉素(Kan)的再生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上,以建立简单有效的转基因菊花Kan抗性株系的筛选方法。结果表明:菊花叶盘不定芽分化筛选和生根筛选的Kan临界耐受质量浓度分别为10和7.5 mg·L-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2 400个叶盘,经Kan筛选后得到358个抗性不定芽,经Kan生根筛选后得到65个生根株系。为了有效剔除假阳性植株,用500 mg·L-1的Kan溶液浸泡菊花转基因再生株系的叶片,通过性状观察筛选出6个Kan抗性株系,且6个抗性株系都通过PCR手段得到验证。表明成功建立了简单有效的筛选转基因...
关键词:
转基因菊花 卡那霉素 抗性再生 筛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荣轩 赵烨 田彦挺 佀化玙 张华新 李娟 纪清巨 杨庆山 孙宇涵 李云
[目的]对种植于天津滨海的自根苗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 bolleana)×P. tomentosa)以及种植于沧州盐山的嫁接苗转基因株系进行安全性研究,评估转基因毛白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以及电泳技术,对种植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的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DNA、土壤DNA、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以及抗性微生物基因组DNA进行PCR特异性检测。对天津实验田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3月、4月、5月)。分别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模拟自然条件下转基因毛白杨植株枯落物掉落,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器官(新生嫩芽、多年生枝条、新生根尖、多年生侧根、新生嫩叶、当年生老叶)的降解时间。通过化感实验,检测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转基因毛白杨植株叶片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的生长是否造成影响。[结果]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中,实验田土壤DNA、抗性微生物DNA样品以及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天津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毛白杨的枯落物,无论是飘落在杂草表面、土壤表面还是埋入土壤,2个月后外源基因均被降解。化感实验结果显示:非转基因植株以及转基因植株对白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未发现实验田种植4 a的转基因毛白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琳 赵广杰
为掌握毛白杨微纤丝角株内的变异情况,该文测定了毛白杨微纤丝角在纵向及径向上的变异,分析和归纳了毛白杨微纤丝角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毛白杨微纤丝角的纵向变异规律为微纤丝角在树干基部最大,由基部向上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树高7.3 m处突然增加,而后又减小的趋势;径向变异表现为从髓心向外呈减小的趋势,但在第12年轮处突然增大,而后又减小。②毛白杨微纤丝角一般在7°~17°之间,平均值14.14°;毛白杨早材微纤丝角在10°~17°范围内,平均值14.25°;毛白杨晚材微纤丝角在7°~17°范围内,平均值14.03°。③同一年轮,早材的微纤丝角大于晚材。
关键词:
毛白杨 微纤丝角 纵向 径向 变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真
植物受到干旱、盐胁迫后,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重建细胞的离子平衡、修复机体伤害、协调生长调控等,在这个过程中信号转导因子、转录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接受信号并传递给下游转录因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WOX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植物形态建成、干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维持以及不定根形成和伸长等。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独特的生长发育过程,且需要长期应对非生物胁迫环境,但WOX家族在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甚少。本文研究了毛白杨(Populus tomento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朱之悌 G.Müller-Starck H.H.Hattemer
通过对86株毛白杨优树和古树的不同组织材料的16种同工酶酶谱分析研究,发现有10种酶系统遗传表达稳定.其中有8种酶系统(ACO,GOT,LAP,NDH,PER,PGM,6-PGDH和SKDH)共有12个基因位点,另外两种酶系统(IDH和MDH)难以确定位点,各具5种酶1谱表现型.用这些酶系统可将86株毛白杨归属于79个不同遗传组成的无性系.重叠率为8.14%,平均重叠率为1.63%.由此证明全国毛白杨档案库收集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群代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用同工酶基因标记鉴别无性系所选用酶系统数目及其最佳酶系统组合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毛白杨 同工酶 基因标记 无性系鉴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霞 张志毅 张谦 安新民 李琰 刘婷婷
该文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毛白杨中克隆得到的TIR-NBS-LRR抗病基因(PtDRG01)导入烟草中,经抗生素筛选和PCR分子检测,获得了一批阳性转化植株。进而对这些阳性转化植株进行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从表型观察结果发现,在接种病毒1周和6周后,转基因烟草株系TG-11的发病程度明显低于非转基因烟草。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株系TG-11叶片中的烟草花叶病毒(TMV)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植株,且该转基因株系中的PtDRG0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这些结果表明,毛白杨PtDRG01基因具有明显的抗病功能,其高效表达能够显著提高烟草的抗TMV能力。该文通过对烟草的遗传转化与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贵霞 朱祯 朱之悌
In this study,cowpea trypsin inhibitor (CpTI) gene, an insecticidal gene,was introduced into two Populus tomentosa clones by gene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he transformed regeneration shoots were obtained directly by leaf discs.In order to established selection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聘 卞祖娴 张香华 卢孟柱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王学聘,卞祖娴,张香华,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naenseChainReaction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操作简便、结果...
关键词: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式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波 李汉霞 张俊 叶志彪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下胚轴 ,将外源双价基因导入番茄 ,获得了一批卡那霉素抗性苗 ,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研究表明番茄下胚轴是良好的遗传转化受体 ,具有操作简便 ,节省番茄材料和再生速度快的特点。烟草细胞看护培养能够提高外植体的转化效率和减少农杆菌对外植体的污染
关键词:
番茄 下胚轴 转化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黄亚楠 郭满园 苏彦华
[目的]本研究以水稻‘日本晴’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利用RNAi技术对水稻气孔调控型钾吸收通道OsKAT3进行功能研究。[方法]通过将OsKAT3与拟南芥和水稻中的KAT类钾通道进行同源性比对,找到编码此蛋白基因C端的一段特异区域,并用于OsKAT3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设计含有相应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该特异片段,以OsKAT3作为模板进行RNAi-OsKAT3顺式和反式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经菌落PCR鉴定挑选阳性克隆后送测序,测序结果表明:RNAi-OsKAT3顺式和反式目的片段均已正确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分别利用sACⅠ/sPeⅠ和BAM HⅠ/KPNⅠ酶切RNAi-OsKAT...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彬 夏秀英 毕晓颖 栾雨时
以欧美杨107(Populus×euram ericanacv.“74/76”)叶片为试材,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胆碱单加氧酶(CMO)基因转化,获得了耐盐转基因植株。试验结果表明,15 mg.L-1卡那霉素(Km)可作为筛选转化细胞的选择压;在农杆菌工程菌液中添加2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可以显著提高抗性芽诱导率;PCR及Southern检测证明CMO基因已整合进抗性植株基因组;组织培养条件下的植株耐盐性测定及离体叶片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得到了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