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7)
- 2023(3259)
- 2022(2877)
- 2021(2652)
- 2020(2363)
- 2019(5499)
- 2018(5543)
- 2017(10360)
- 2016(5985)
- 2015(6745)
- 2014(6948)
- 2013(7023)
- 2012(6729)
- 2011(6204)
- 2010(6511)
- 2009(5937)
- 2008(5982)
- 2007(5331)
- 2006(4731)
- 2005(4119)
- 学科
- 济(25491)
- 经济(25461)
- 管理(16408)
- 业(15997)
- 企(13802)
- 企业(13802)
- 方法(13487)
- 数学(11605)
- 数学方法(11436)
- 学(8885)
- 财(6234)
- 中国(6150)
- 农(6010)
- 业经(4681)
- 地方(4638)
- 制(4573)
- 理论(4400)
- 贸(4255)
- 贸易(4251)
- 易(4065)
- 和(3940)
- 农业(3937)
- 融(3794)
- 金融(3791)
- 银(3732)
- 银行(3693)
- 环境(3689)
- 务(3639)
- 财务(3636)
- 财务管理(3629)
- 机构
- 大学(95830)
- 学院(92249)
- 研究(36154)
- 济(33810)
- 经济(33059)
- 管理(32413)
- 理学(28601)
- 理学院(28099)
- 管理学(27327)
- 管理学院(27176)
- 中国(26359)
- 科学(26163)
- 京(21257)
- 农(21215)
- 所(20554)
- 研究所(19279)
- 业大(17490)
- 农业(16900)
- 财(15743)
- 中心(15457)
- 江(14462)
- 范(13806)
- 师范(13611)
- 北京(13217)
- 院(12868)
- 财经(12834)
- 经(11717)
- 科学院(11562)
- 室(11399)
- 师范大学(11292)
- 基金
- 项目(65773)
- 科学(51917)
- 基金(49618)
- 家(46172)
- 国家(45838)
- 研究(41332)
- 科学基金(37910)
- 自然(27738)
- 自然科(27147)
- 自然科学(27136)
- 自然科学基金(26656)
- 基金项目(26453)
- 社会(25863)
- 省(24396)
- 社会科(24347)
- 社会科学(24337)
- 划(22143)
- 资助(20743)
- 教育(19539)
- 重点(15616)
- 编号(14855)
- 部(14659)
- 计划(14108)
- 发(13242)
- 科研(13155)
- 创(13103)
- 成果(12435)
- 创新(12318)
- 科技(12298)
- 教育部(11969)
共检索到135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亚方 姜笑梅 刘晓丽
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得到了毛白杨枝条形成层细胞与其衍生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在形成层活动期内的变化情况 ,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微密度测定技术 ,了解了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沿径向方向上的变异 ,讨论了其与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和弦向宽度在活动期不同阶段差异不显著 ,而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壁腔比、微纤丝角、导管分布频率和胞壁率差异极显著 ;导管组织比量差异显著 ;导管分子长度、纤维比量和射线比量差异不显著。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与活动期不同阶段形成的木质部细胞数量及其解剖特征直接相关。形成层带细胞层数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亚方 姜笑梅 魏令波
北京地区生长的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 .)在春季芽膨大前 ,形成层带已经进入了恢复活动期。在芽展开后一周形成层进入活动期 ,细胞开始分裂 ,细胞层数也有所增加 ,同时分化出未成熟的韧皮部细胞。未成熟韧皮部细胞的数量在形成层活动初期快速增长 ,随后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连续过程。木质部的产生比韧皮部要晚 3周 ,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层数在开始变化不大 ,5月底~ 6月底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初期 ,随后便急剧下降。成熟木质部细胞的出现比成熟的韧皮部细胞要晚约一个月。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 ,毛白杨在4月底到 6月底这段时间 ,形成层细胞层数迅速下降 ,未成熟韧皮部细胞也略有减少 ...
关键词:
毛白杨 形成层 活动周期 POD同工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
关键词:
毛白杨 细胞遗传学 多核仁 减数分裂进程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郭光生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甾醇类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的胚胎发生、细胞分裂、暗形态发生、光形态发生、维管系统分化、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生理功能。本研究在通过外施油菜素内酯和油菜素内酯合成抑制剂(Brassinazole,BRZ)处理巨桉无性系GL1生根芽苗,发现油菜素内酯能够促进苗伸长,同时促进根和茎中木质化。而BRZ对苗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性抑制对根和茎的次生生长,同时施加时发现其表现与对照一致。除此之外,还开展了赤霉素(Gibberellin,GA)以及GA和BR之间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 巨桉 木质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关键词:
毛白杨 种间杂种 细胞遗传学 起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晓慧 张有慧 张志毅 李百炼 张德强
Wuschel(Wus)转录因子基因在维持干细胞群数量上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以模式植物拟南芥Wus为信息探针,在杨树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个Wus候选基因,并设计了基因特异的引物,从毛白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得到长度分别为922bp和956bp的2个cDNA,其分别含有编码258个和264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在结构功能域区域分别与拟南芥Wus蛋白的同源性为76.0%和74.9%,故将其命名为PtWus1和PtWus2。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0软件对毛白杨36株基因型个体的PtWus1和PtWus2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分别检测到58个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龙 刘京晶 楼雄珍 刘洋 童再康 黄华宏
为探讨主要代谢成分与应压木形成的关系,以拉弯诱导形成的杉木应压木为材料,在明确其重要显微特征、木质素含量的基础上,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GC-MS)对主要代谢成分进行了鉴定和相对表达丰度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应压木管胞多以椭圆形呈现,且管胞壁明显增厚。应压木管胞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 347.34和20.18μm,均显著小于对应木;平均壁腔比为0.43,显著大于对应木。应压木木质素的相对含量较对应木增加21.9%。在3个拉弯时期皆可鉴定出18种代谢成分,其中有机酸5种、单糖4种、二糖3种、醇类和氨基酸各2种、无机酸和内酯类各1种。时期Ⅰ应压木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应木差异不大,但这2种化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松香 陈少良 Eberhard Fritz Andrea Olbrich Christine Kettner Andrea Polle Aloys Hüttermann
该文以抗盐的胡杨和盐敏感的毛白杨组培再生苗为实验材料,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盐胁迫下(为期20d的盐处理)叶片各种类型细胞内主要元素Na+、Cl-、K+的分布情况,测定的细胞类型包括:①叶脉细胞(叶脉维管束导管、叶脉维管束内部和外部的薄壁细胞);②叶肉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③表皮细胞(上、下表皮细胞).结果表明,胡杨和毛白杨叶细胞对盐离子的区隔化有明显差异:与毛白杨相比,盐处理后的胡杨叶细胞不但具有较高的拒Na+能力,即将Na+贮存在质外体中,而且液泡区隔Na+的能力也强于毛白杨.在Cl-的区隔化方面,对照处理胡杨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叶脉、叶肉和表皮细胞)Cl-浓度都高于毛白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庆福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李春友
于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华北平原农田24年生毛白杨防护林带的蒸腾速率,分析了毛白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晴天日和阴天日,毛白杨蒸腾速率的日内变化都为单峰曲线趋势,而在多云日受太阳辐射剧烈变化的影响,为多峰曲线趋势。在4、5、6、7、8、9月份晴天日的单株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5.44、7.84、8.05、7.87、7.26、7.17 L.h-1,在多云日分别为4.10、5.87、6.84、6.68、6.49、5.88 L.h-1,在阴天日分别为4.33、3.56、4.14、5.90、3.39、2.66 L.h-1。(2)毛白...
关键词:
毛白杨防护林带 热扩散式技术 蒸腾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HD、(40.39±2.98)HD和(39.47±2.98)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军亮 候佳玉 毋彤 翟乐鑫 罗鹏飞 卫苗 章异平
【目的】树木茎干木质部生长动态被认为是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明确木质部年内形成过程对于阐明树木与气候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微树芯技术,对茎干周期性采样(7~10 d),通过切片观察河南洛阳市4种环孔材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的木质部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并利用Gompertz模型对测量的木质部径向生长累积量进行拟合。【结果】(1)4个树种形成层活动时间集中在3月上旬至10中旬,其中楸树最短,为(189±14.6) d,樟树最长,为(216±17.4) d。(2)4个树种木质部形成动态相似,均呈“S”型生长曲线,在11月初完成径向生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5月中旬。但不同树种的年内径向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白蜡最短,为(5 807±2 192.9)μm,楸树最长,为(8 276±1 744.2)μm。(3)温度可能是影响本地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气温和地表温度与树木径向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水量只与樟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这可能是因为樟树的导管直径与导管面积均最小,对水分条件较敏感。【结论】洛阳市4个树种的径向生长都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半环孔材樟树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要强于其他3个环孔材树种。图5表4参5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雪梅 孙向阳 王海燕 康向阳
以三倍体毛白杨不同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4 a生长期内5个不同密度(2 m×2 m、2 m×3 m、2 m×4 m、2 m×5 m和3 m×4 m)试验林的0 20、20 40、40 60 cm土壤层次的理化指标(pH值、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全K和速效K含量),结果表明:(1)4 a生长期内,三倍体毛白杨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的pH值均增加,尤其是低密度(3 m×4 m)试验林增幅最大,且随土层加深碱性增强。(2)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密度(2 m×2 m、2 m×3 m)试验林有机质消耗量显著比其它密度的大。(3)土壤全P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杰 于颖 贺卓熙 路明远 孙宇 尹天龙 王超
【目的】木质部细胞壁的组成及特性是决定材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木质部细胞壁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木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初生壁再生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鉴定出重要调控基因,旨在为林木材性性状研究提供数据和材料。【方法】分别以培养0 h和2 h的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荧光增白剂染色观察初生壁再生过程。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研究初生壁再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将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在GO、KEGG、PlantTFDB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原生质体分离后不具有细胞壁,培养2 h再生初生细胞壁。以|log2(FC)|≥1(FC为差异倍数)且q
关键词:
白桦 原生质体 初生细胞壁再生 转录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焕 潘彤彤 练森 王彩霞 李保华
【目的】腐烂病菌(Valsa mali)在苹果树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是导致剪锯口发病和旧病斑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明确环境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为苹果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菌饼接种离体富士苹果枝条剪口后,用活体皮层检测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生长扩展距离的方法,研究温度、枝条相对含水量、枝条龄期、高温处理与浸水等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采用菌饼接种离体、活体富士枝条剪口,系统监测腐烂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的周年生长扩展动态;通过离体培养,测试病菌在枝条不同组织配制培养基内的生长速度。【结果】腐烂病菌能够利用木质部内的水溶性养分生长扩展,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生长速度;在5—35℃的范围内,腐烂病菌在苹果枝条木质部和皮层内都能生长扩展,最适温度为30℃;在浸水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距离显著短于未浸水枝条;当枝条的相对含水量大于90%时,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较快,当枝条的含水量低于90%时,病菌的生长扩展受到明显的抑制;病菌在当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2—3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扩展速度;在经高温处理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速度显著快于未处理枝条;在用木质部粉末、韧皮部粉末、木质部浸出液、韧皮部浸出液制作的培养基中,腐烂病菌都能正常生长,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不低于在PDA中的生长;腐烂病菌在韧皮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多,在木质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少;自然条件下,接种到枝条剪锯口上病菌的生长扩展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12月至次年3月份,腐烂病菌在活体的富士枝条内扩展速度很慢,3—11月份扩展较快。【结论】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可利用可溶性养分生长,其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扩展速度;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受温度、枝条含水量、木质部的致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锋 蔡靖 姜在民 张远迎 兰国玉 张硕新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 L.)、元宝枫(A certrunca tum Bge.)、沙棘(H ipp ophae rham noid es L.)、白榆(U lm us pum ila L.)、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 C arr.)、白皮松(P inus bung eana Zucc.ex End l.)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 A it.)和柳树(S a lix m a tsud ana K o idz.f.p endu la Schne id)为研究对象,用压...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 栓塞恢复 PV曲线水分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