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5)
- 2023(9356)
- 2022(8406)
- 2021(8045)
- 2020(6809)
- 2019(15764)
- 2018(15912)
- 2017(30353)
- 2016(17056)
- 2015(19278)
- 2014(19319)
- 2013(18958)
- 2012(17393)
- 2011(15512)
- 2010(15223)
- 2009(13707)
- 2008(13092)
- 2007(11196)
- 2006(9612)
- 2005(8079)
- 学科
- 济(60672)
- 经济(60601)
- 管理(46694)
- 业(43514)
- 企(36718)
- 企业(36718)
- 方法(30206)
- 数学(25989)
- 数学方法(25698)
- 学(16600)
- 农(16096)
- 中国(15536)
- 财(14856)
- 业经(13625)
- 地方(12603)
- 理论(11530)
- 和(10907)
- 农业(10735)
- 贸(10323)
- 贸易(10318)
- 技术(10253)
- 环境(10071)
- 制(10021)
- 易(9999)
- 务(9882)
- 财务(9819)
- 财务管理(9803)
- 教育(9365)
- 企业财务(9269)
- 划(8948)
- 机构
- 大学(234855)
- 学院(233402)
- 管理(93537)
- 济(83406)
- 理学(81797)
- 经济(81353)
- 理学院(80860)
- 管理学(79396)
- 管理学院(79010)
- 研究(77870)
- 中国(55125)
- 科学(53672)
- 京(50537)
- 农(43279)
- 业大(40182)
- 所(40134)
- 研究所(37282)
- 财(37046)
- 中心(34902)
- 农业(34429)
- 江(32922)
- 北京(31639)
- 范(30783)
- 师范(30403)
- 财经(30385)
- 院(28633)
- 技术(27923)
- 经(27602)
- 州(27129)
- 师范大学(24524)
- 基金
- 项目(169387)
- 科学(131365)
- 基金(121081)
- 研究(120877)
- 家(107048)
- 国家(106152)
- 科学基金(90081)
- 社会(71805)
- 省(68206)
- 社会科(67842)
- 社会科学(67824)
- 基金项目(65446)
- 自然(61651)
- 自然科(60173)
- 自然科学(60156)
- 自然科学基金(59040)
- 划(57436)
- 教育(55413)
- 编号(49741)
- 资助(49689)
- 成果(40097)
- 重点(37773)
- 部(36041)
- 发(35498)
- 创(35484)
- 课题(34606)
- 创新(33004)
- 科研(32978)
- 计划(32749)
- 大学(31007)
共检索到32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朱之悌 G.Müller-Starck H.H.Hattemer
通过对86株毛白杨优树和古树的不同组织材料的16种同工酶酶谱分析研究,发现有10种酶系统遗传表达稳定.其中有8种酶系统(ACO,GOT,LAP,NDH,PER,PGM,6-PGDH和SKDH)共有12个基因位点,另外两种酶系统(IDH和MDH)难以确定位点,各具5种酶1谱表现型.用这些酶系统可将86株毛白杨归属于79个不同遗传组成的无性系.重叠率为8.14%,平均重叠率为1.63%.由此证明全国毛白杨档案库收集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群代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用同工酶基因标记鉴别无性系所选用酶系统数目及其最佳酶系统组合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毛白杨 同工酶 基因标记 无性系鉴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亚方 姜笑梅 魏令波
北京地区生长的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 .)在春季芽膨大前 ,形成层带已经进入了恢复活动期。在芽展开后一周形成层进入活动期 ,细胞开始分裂 ,细胞层数也有所增加 ,同时分化出未成熟的韧皮部细胞。未成熟韧皮部细胞的数量在形成层活动初期快速增长 ,随后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连续过程。木质部的产生比韧皮部要晚 3周 ,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层数在开始变化不大 ,5月底~ 6月底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初期 ,随后便急剧下降。成熟木质部细胞的出现比成熟的韧皮部细胞要晚约一个月。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 ,毛白杨在4月底到 6月底这段时间 ,形成层细胞层数迅速下降 ,未成熟韧皮部细胞也略有减少 ...
关键词:
毛白杨 形成层 活动周期 POD同工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智慧
在毛白杨气候区划的基础上,选取不同气候区有代表性的54株老树,通过无性繁殖,在同一地点上进行试验,对其生长性状进行了毛白杨无性系变异规律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区的毛白杨无性系,在生长量、生长节律、形态、物候、叶色素含量和抗叶锈病等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无性系生长变异与地理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应用多变量分析对无性系性状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在毛白杨分布区内,可将毛白杨群体划分为三种生态型,即南部生态型、东北部生态型和西北部生态型.毛白杨分布区可分为中心分布区、一般分布区和边远分布区.其中南部气候区是中心分布区,从该区选择优良无性系可能将会获得双重的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琦 朱之悌
从全国选出的毛白杨优树中选择树龄50年生以上的老树55株,采用根繁获得的3年生无性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估算了个体的重复力并分析了性状的稳定性;通过相关分析,特别是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找出了影响苗木材积生长的主要性状,进而获得了优良基因型的表型标志。叶干重大、叶片窄而长、叶缘锯齿大而疏、叶柄较长、枝角适中(45°左右)、枝数较多是毛白杨速生的主要特征。枝角和叶基用较大是毛白杨木纤维长度较长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毛白杨,优树,无性系,相关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丽 周春江 岳良松
利用AFLP标记技术采用MseⅠ+3/EcoRⅠ+2引物组合,对12个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进行了分析鉴定.从38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2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多态性比例最高的是M--CAT/E--TC,多态性水平达到32.4%,最低的M--CTT/E--TT只有15.7%,证明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的系谱关系以及形态鉴别结果一致,表明凡亲本相同或形态差异小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3个引物组合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2个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的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怡 张志毅
该文对 14个毛白杨三倍体无性系和 6个二倍体无性系盆栽苗的光合垂直变化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 ,对光合指标与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三倍体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光合垂直变化基本趋势相似 ,但在光合速率的波动幅度上存在着差异 .生长快的三倍体无性系下部叶片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各光合指标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 ,其中以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与生长的相关最紧密 ,相关系数在 0 80以上 .
关键词:
毛白杨 三倍体 二倍体 光合 变异 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之悌 林惠斌 康向阳
应用毛白杨不减数2n花粉回交和花粉种子辅射等技术,最终选育出毛白杨异源三倍体北林B301等20个无性系。异源三倍体选育成功导致在材积生长上有重大突破。从现有8年生毛白杨回交三倍体最优无性系(B301)生长来看,它的单株材积(0.3603m3)比自然二倍体(0.1014m3)高出2.5倍。干型、冠型、叶形都有巨大性表现,抗性也比二倍体强。这批三倍体的出现,表明我国已拥有自己的白杨三倍体并用于生产。在林木遗传育种上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生 高荣孚 林惠斌
本文以毛白杨6个无性系和4个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光合速率与温度、光照的关系,光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能力的变化.探讨了光合速率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存旭 张瑞娥 赵忠
以毛白杨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对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通过器官培养途径均能再生植株,但不同无性系在植株再生能力上有很大差异,茎芽数最多的4号无性系是总平均的122.7%,而最少的1号无性系仅为总平均的78.4%;2号无性系生根率可达60%,3号仅28.7%,说明茎芽分化及生根能力受遗传的控制。0.5mg/L6-BA适合大多数无性系的茎芽增殖和生长,平均茎芽增殖达到8.8个,但生根率仅为49.5%。1/2MS基本培养基适合各无性系的生根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生根能力。毛白杨在植株再生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培养基×无性系交互作用。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植株再生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归复 于志民 穆吕钦 孙翠玲 田奇凡
按生长性状预选出毛白杨13年生10个无性系(另2个作对照)用于材质测定。试材取自北京大兴县测定林,每无性系在3个重复中各抽样1株,伐倒取样。分析表明,毛白杨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777、0.537和0.676;木材全年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536、0.514和0.429。毛白杨无性系纤维长(YL)随树龄t增长呈指数曲线生长模型:YL=7.1955e-0.8369(t-1);全年密度(YD)随树龄t增长呈波动生长模型:YD=0.5053+0.00067t。无性系材积生长量与木材密度、纤维长度之间呈独立遗传。经过材积生长量、木材全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黄智慧 张东方 苏法旺 张有慧 董凤祥
毛白杨标本园是一种毛白杨遗传资源库,是开展毛白杨有性生殖研究和获取新的重组基因型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山东省冠县全国毛白杨标本园中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标本园中大多数雌雄无性系能够开花结实,基本上不存在花期不遇的现象;来自陕西和河南两个产地的毛白杨开花结实较多,花粉和自由授粉种子的质量以陕西的无性系较好.其中有些无性系可以作为今后开展毛白杨杂交育种的理想亲本.建议对毛白杨标本园中无性系的有性生殖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开展毛白杨标本园中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利用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霞 杨旺
该文就毛白杨杂种无性系中的5个系号对DothiorellagregariaSacc,的抗病性及其抗性差异进行了探讨,实验采用室内与田间人工接种,自然发病调查与生理指标及愈伤组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对照易县毛白杨雌株的抗病性优于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而无性系96,80,66的抗病性优于无性系92,73.
关键词: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溃疡病,抗病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新婷 张志毅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气干密度的无性系间和株内径向、纵向的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性系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 0 .44 4,0 .42 8和 0 .5 11g/cm3.气干密度在无性系间和年轮间存在显著差异 ;株内径向变异随树龄增加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 ;株内纵向变异趋势在取样范围内不一致 .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2和 0 .86 ,说明木材气干密度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
关键词:
毛白杨 三倍体无性系 木材密度 遗传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春丽 吴定新 林惠斌 王锐 王菊华
本文利用KAJAANI FS100对BL102等品种进行了材性测试,发现BL102的纤维长度大于其它品种的毛白杨,平均长度为1.09mm,纤维长度分布也很均匀,长宽比大;另外纤维的壁腔比也很小,都反映了BL102是一种优良的造纸原料.同时对BL102的纸张性能的各项主要强度指标进行测定,纸张白度也很高,更进一步说明了BL102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造纸原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