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4)
- 2023(10687)
- 2022(9435)
- 2021(9072)
- 2020(7582)
- 2019(17602)
- 2018(17582)
- 2017(33401)
- 2016(18668)
- 2015(20981)
- 2014(20898)
- 2013(20628)
- 2012(18899)
- 2011(17155)
- 2010(17123)
- 2009(15505)
- 2008(15102)
- 2007(12938)
- 2006(11318)
- 2005(9699)
- 学科
- 济(70010)
- 经济(69933)
- 管理(50846)
- 业(46194)
- 企(38671)
- 企业(38671)
- 方法(33224)
- 数学(28226)
- 数学方法(27857)
- 学(22748)
- 农(18544)
- 中国(16803)
- 财(15707)
- 业经(15382)
- 环境(14751)
- 地方(14360)
- 理论(13503)
- 和(12938)
- 农业(12509)
- 贸(11406)
- 贸易(11400)
- 易(11012)
- 划(10970)
- 技术(10914)
- 教育(10629)
- 制(10568)
- 务(10164)
- 财务(10105)
- 财务管理(10088)
- 企业财务(9566)
- 机构
- 大学(269182)
- 学院(265102)
- 管理(103619)
- 济(95263)
- 经济(93048)
- 研究(91056)
- 理学(90651)
- 理学院(89492)
- 管理学(87691)
- 管理学院(87240)
- 中国(63164)
- 科学(63050)
- 京(58003)
- 农(49556)
- 所(47405)
- 业大(45607)
- 研究所(44154)
- 财(41785)
- 中心(39842)
- 农业(39123)
- 江(37768)
- 范(37311)
- 师范(36898)
- 北京(36393)
- 财经(34616)
- 院(32901)
- 经(31456)
- 州(30861)
- 师范大学(30126)
- 技术(29269)
- 基金
- 项目(190936)
- 科学(147913)
- 基金(137078)
- 研究(134619)
- 家(121861)
- 国家(120884)
- 科学基金(101859)
- 社会(81355)
- 社会科(76767)
- 社会科学(76740)
- 省(75513)
- 基金项目(73984)
- 自然(69463)
- 自然科(67725)
- 自然科学(67703)
- 自然科学基金(66453)
- 划(64490)
- 教育(61517)
- 资助(56188)
- 编号(54537)
- 成果(44536)
- 重点(43241)
- 部(40893)
- 发(40395)
- 创(39448)
- 课题(37805)
- 科研(37155)
- 计划(36972)
- 创新(36806)
- 大学(34844)
共检索到36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它们与宿主的共生关系大多差或极差。菌根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o)林地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关系良好的菌根主要分布在pH值小于7.5的土壤中;共生关系差或极差的菌根和假菌根则在强碱性土壤中占优势,土壤pH大于7.5的育苗地中,毛白杨幼苗形成的菌根比较单一,以假菌根-5号类型为主。树木年龄对毛白杨林的菌根形成没有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定期从毛白杨扦插育苗地控取根样,并从中原地区的毛白杨人工林地采集细根(直径小于2mm)根样,观察统计VA菌根、外生菌根、混合菌根以及未受菌根菌侵染的1cm长根段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在苗木的菌根侵染初期,VA菌根菌的侵染势较强,但优势很快被外生菌根菌取代,两种菌根菌间的负交互作用随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造林地种类和土壤的pH值对毛白杨两种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有制约作用。在强碱性砂土地上,VA菌根的感染率大于中性森林土壤中的VA菌根感染率,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忠 刘西平 高崇巍
在毛白杨外生菌根菌生态学特性和共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与毛白杨有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菌(硬皮马勃,漆腊蘑,白毛口磨,黑核菌)的研究表明,硬皮马勃能耐高温,在碱性条件下仍能生长,在中性基质中,均能与毛白杨形成菌根,并大幅度地提高毛白杨的生长量。但在碱性土壤中,仅有硬皮马勃能与毛白杨形成一定数量的菌根,并能明显地提高毛白杨的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改善苗木N、P的营养状况,接种效果随接种量的变化而差异明显。
关键词:
毛白杨,外生菌根菌,生态学特性,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绍江 李传涵 王长荣 李家儒 冯新梅
从施用过彩色豆马勃菌剂林地采集的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中分离到2株外生菌根菌LH1和LH2。经回接试验,能在松树幼苗根上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且促生作用明显。在MMN培养基上,LH1生长较快,LH2生长较慢,在PDA培养基上均生长较快。LH1菌落灰白、绒状隆起;LH2菌落黄褐色、绒毛状突起。2菌均产生褐色素。2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KNO3。
关键词:
彩色豆马勃 外生菌根 松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俊伶 李晓林 杨志福
VA菌根的菌丝桥及其生态意义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张俊伶,李晓林,杨志福菌根是指土壤真菌和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菌根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菌根包括内生菌根、外生菌根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菌根真菌,其中内生菌根中的孢囊一丛枝(V...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璇 林坚贞 季洁 刘巧云 宋美官
the ecology of Aculus bambusae Kuang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te occurred in higher density in big year of bamboo forest than that in small year.It infested alternately with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 Yuan and 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 in the same bamboo fore...
关键词:
竹刺瘿螨 毛竹 生态学 综合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丽 方亮 周晶 白淑兰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虎榛子幼苗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6个菌株)。通过对接种幼苗菌根形态观察,以及菌根感染率、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这些外生菌根真菌后虎榛子均能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最低可达40.8%以上,对照无菌根感染现象。并且这些菌种能够明显促进虎榛子的生长,其中卷边桩菇对虎榛子促生效果最佳,生物量为对照的2 1倍。通过对菌根石蜡切片观察,接种处理在皮层细胞间均能形成典型的哈蒂氏网结构,不同菌种哈蒂氏网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未接种的苗木无哈蒂氏网形成。
关键词:
虎榛子 菌根合成 外生菌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关键词:
桉树 菌根 人工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迪丽努尔 唐明 王亚军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全 雷增普
苗木菌根化能够提高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本试验证明菌根技术具有提高板栗苗木抗干旱性能的作用 :提高苗木束缚水含量 12 .0 8%~ 57.4 9% ;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推迟 2 4~ 4 3.2 h出现萎蔫 ,重新复水后提前 4 .8~ 2 8.8h恢复正常 ,萎蔫系数降低 2 1.95%~ 58.0 4 % ,有效光合强度提高 3.84 %~ 2 30 .72 %。菌根化提高宿主耐旱力的机理部分在于菌根化能影响到植物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 :叶肉质化程度提高 0 .0 9%~ 7.88% ,比叶面积增大 2 .6 7%~ 18.83%。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生理特性的变化 :叶保水力增...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板栗 抗干旱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坪 王立新 李荣禧 刘彩凤 李永杰
分离鉴定小麦根腐病菌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 ,结果表明 ,小麦根腐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麦根腐平脐蠕孢 (Bipolarissorokiniana(Sacc .)Shoemakey)。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 pH值为 7,最适培养基为PDA ,6 0℃ 5min为致死温度。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 ,萌发的最适 pH值为 7,最适温度为 2 5℃ ,在供试的营养液中 ,以土壤浸液中萌发率最高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怡 张志毅
该文对 14个毛白杨三倍体无性系和 6个二倍体无性系盆栽苗的光合垂直变化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 ,对光合指标与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三倍体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光合垂直变化基本趋势相似 ,但在光合速率的波动幅度上存在着差异 .生长快的三倍体无性系下部叶片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各光合指标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 ,其中以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与生长的相关最紧密 ,相关系数在 0 80以上 .
关键词:
毛白杨 三倍体 二倍体 光合 变异 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生 高荣孚 林惠斌
本文以毛白杨6个无性系和4个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光合速率与温度、光照的关系,光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能力的变化.探讨了光合速率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宋君龙 谢益民 顾瑞军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和化学结构 ) ,该研究不仅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进行了分析 ,而且用硝基苯氧化法结合红外光谱、1 H -NMR详细分析了其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证明 :三倍体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普通毛白杨要低 ,但是其缩合型结构的比例比较高 ,木质素中游离酚羟基的含量也比较低 .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倍体毛白杨的制浆造纸特性打下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