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1)
2023(9674)
2022(7878)
2021(7545)
2020(6018)
2019(14080)
2018(13957)
2017(25421)
2016(13752)
2015(15923)
2014(15997)
2013(15679)
2012(14679)
2011(13510)
2010(13642)
2009(12511)
2008(12845)
2007(11639)
2006(10355)
2005(9292)
作者
(37406)
(31114)
(30823)
(29624)
(19952)
(14778)
(14255)
(12160)
(12018)
(11464)
(10744)
(10454)
(10106)
(9871)
(9837)
(9606)
(9136)
(9080)
(8997)
(8896)
(8057)
(7468)
(7413)
(7349)
(7007)
(6965)
(6904)
(6876)
(6357)
(6261)
学科
(57706)
经济(57539)
管理(37108)
(32099)
(27916)
企业(27916)
方法(23714)
中国(20849)
数学(17841)
数学方法(17686)
(15822)
(14679)
业经(14537)
理论(14426)
(12499)
(12360)
(12351)
贸易(12347)
(12098)
(11837)
教育(10476)
农业(9817)
地方(9573)
(9400)
银行(9395)
(9016)
(8701)
金融(8697)
(8641)
财务(8614)
机构
大学(197737)
学院(194997)
(83283)
经济(81561)
管理(69494)
研究(69177)
理学(58155)
理学院(57444)
管理学(56589)
管理学院(56189)
中国(55069)
(43789)
(40467)
科学(38257)
(33628)
财经(31454)
中心(31263)
(30416)
研究所(29927)
(29057)
师范(28860)
北京(28789)
(28704)
经济学(27422)
(24946)
(24847)
经济学院(24449)
(24341)
师范大学(23332)
财经大学(23312)
基金
项目(119606)
研究(96203)
科学(94183)
基金(85950)
(73393)
国家(72678)
社会(62546)
科学基金(61888)
社会科(58083)
社会科学(58071)
教育(46409)
基金项目(43958)
(43529)
编号(40655)
(37323)
成果(35796)
自然(35460)
资助(35249)
自然科(34588)
自然科学(34580)
自然科学基金(34043)
课题(29026)
(28587)
重点(27484)
国家社会(26281)
中国(25726)
(25491)
教育部(25442)
(25304)
(24613)
期刊
(99333)
经济(99333)
研究(65729)
中国(48092)
教育(34381)
(33318)
管理(27525)
学报(26643)
科学(25188)
(23282)
大学(21474)
学学(18730)
技术(18584)
(17740)
金融(17740)
财经(16887)
经济研究(16344)
图书(16161)
农业(15898)
(14775)
业经(14063)
问题(12836)
(12477)
书馆(12475)
图书馆(12475)
世界(11402)
国际(10568)
职业(10552)
(10427)
论坛(10427)
共检索到31669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年耀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奠定了今天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晓丽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条曲折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但他仍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闪光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和毛泽东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我们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回顾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必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期刊] 求索  [作者] 肖贵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开启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认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历史经验;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分析和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应当充分肯定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过程中正确与失误的两个方面,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评价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桂文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的探索,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学海   毛亦兵   吕广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经过打击投机资本的斗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胜利,在我国以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以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被确立下来。但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由于所有制改造没有经验,遗留两个基本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解决。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是不是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还可以不可以保留和发展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是,全部社会经济生活是否都在计划体制下生产和消费?还需要不需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如果说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詹蕾  
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中国改革事业的成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结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及主要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为重点,让学生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关玉惠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杰出领袖。他在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结合中国的国情把一系列带有独创性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进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革命的一生建树了多方面开创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就其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政权之基、建制之功、探索之果。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从学科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看,有三大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实践始终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构成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逻辑;三是不断站在时代和实践前沿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阶段,要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升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涉及时段较长、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历史和社会改革发展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探索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思考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改革前景,是普通高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满明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和见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认真思考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禹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从理论层面看,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而且也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50年代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熊启珍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我国的情况,结合苏联的经验,经过审慎思考,提出了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代表了全国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这是列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今天,重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