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
- 2023(1067)
- 2022(945)
- 2021(847)
- 2020(773)
- 2019(1757)
- 2018(1666)
- 2017(2570)
- 2016(1928)
- 2015(1919)
- 2014(1976)
- 2013(1948)
- 2012(1855)
- 2011(1736)
- 2010(1688)
- 2009(1505)
- 2008(1628)
- 2007(1419)
- 2006(1225)
- 2005(1017)
- 学科
- 学(4579)
- 壤(3742)
- 土壤(3729)
- 济(2835)
- 经济(2830)
- 业(2098)
- 管理(1882)
- 森(1677)
- 森林(1677)
- 林(1656)
- 方法(1639)
- 企(1588)
- 企业(1588)
- 水产(1491)
- 数学(1420)
- 动物(1387)
- 数学方法(1375)
- 及其(1212)
- 生物(1177)
- 农(1140)
- 动物学(1086)
- 物(1064)
- 森林土壤(1045)
- 草(1024)
- 植(1005)
- 植物(995)
- 防(914)
- 防治(864)
- 治(859)
- 其他(855)
- 机构
- 学院(28138)
- 大学(27974)
- 农(17506)
- 研究(15961)
- 科学(15453)
- 农业(14358)
- 业大(11868)
- 所(11303)
- 研究所(10965)
- 中国(9676)
- 室(9405)
- 实验(9362)
- 农业大学(9216)
- 实验室(8975)
- 重点(8554)
- 省(8387)
- 业(8153)
- 京(6871)
- 科学院(6774)
- 资源(6109)
- 院(5918)
- 中心(5754)
- 环境(5733)
- 林业(5684)
- 技术(5527)
- 部(5232)
- 林(5143)
- 研究院(5109)
- 江(5077)
- 济(4855)
共检索到38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宇清 谢利娟 王定跃 孙延军
[目的]毛棉杜鹃生长与光照和土壤排水条件密切相关,筛选出适宜的光照和排水条件,对于毛棉杜鹃的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不同遮荫水平(0%,30%,50%,80%)和土壤排水条件(髙垄、平地),测定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并对枝条生长量和叶片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遮荫水平50%高垄处理下,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较高,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或较低;全光照平地栽植时,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最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宇清 谢利娟 王定跃
【目的】筛选出毛棉杜鹃适宜的关键栽培条件,以便为其园林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不同遮荫(0%、30%、50%、80%)处理为主区,不同土壤排水性(高垄、平床)处理为副区,测定毛棉杜鹃生长、叶绿素、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结果】在遮荫50%、高垄处理下,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大,chlt(总叶绿素含量)、P_(max)(最大净光合速率)、AQY(表观量子效率)、P_n(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WUE(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P_n/PAR(光能利用率)日平均值最高或较高,chl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王盼 刘强 庄雪影
干旱是杜鹃花迁地保育与园林应用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本文比较研究了干旱胁迫对2种毛棉杜鹃菌根化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菌剂处理组幼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幅度均小于非接菌的对照组;接菌组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各接菌处理组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内生真菌可促进毛棉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接种PhiAlocePhAlA fortinii菌的毛棉杜鹃幼苗的耐旱性优于接种AsPergillus syDowii菌。
关键词:
毛棉杜鹃 干旱 接菌苗 生理响应 耐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玉洁 洪文君 黄久香 唐光大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测定苗高与生物量增长率、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PAL酶与LOX酶活性。【结果】(1)对照组2周后枯萎,而接菌组均生长良好。(2)7号菌组苗高生长率与生物量增重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1.81%与83.62%,其次是17号与14号处理组。(3)16号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玲 陈训 高贵龙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持续干旱 生理响应 抗旱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荣建 欧静 王丽娟 龙海燕 熊贤荣 熊丹
以桃叶杜鹃为材料,接种4种(TY02、TY21、TY29、TY35)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以不接种处理为对照(CK),进行干旱胁迫,之后再复水,研究接种ERM真菌桃叶杜鹃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SOD活性、MDA含量、光合色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能有效提高桃叶杜鹃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在第15天接种TY29处理桃叶杜鹃叶片的含水量较对照增加了91.62%,复水后,接种TY35处理桃叶杜鹃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54.6%;接种ERM能显著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松 欧静 田奥 李苇洁 林世成 王洪飞 周玉梅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马缨杜鹃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马缨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马缨杜鹃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80%~100%(CK),60%~80%(FC_(60))、40%~60%(FC_(40))、30%~40%(FC_(30))、20%~30%(FC_(20))、10%~20%(FC_(10))〕对马缨杜鹃幼苗株高、地径、叶片生长指标(芽长、新叶数、单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和光合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净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确定不同指标的关键土壤含水量阈值,揭示其抗旱能力和适应机制。【结果】干旱胁迫下株高相对生长量为25.68%~49.86%,各处理均低于CK,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FC_(60)显著高于FC_(40)、FC_(20)和FC_(10),FC_(40)显著低于FC_(30),FC_(10)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地径相对生长量为8.92%~13.03%,呈先升后降趋势,FC_(60)最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二者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关系未达显著水平。叶片各生长指标依次为芽长0.63~4.60 cm,新叶数8.82~21.86片,落叶数2.00~4.36片,总叶数21.36~34.36片,单叶面积25.33~70.42 cm~(2),随干旱胁迫加剧芽长和新叶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FC_(60)均显著高于FC_(30)、FC_(20)和FC_(10);落叶数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FC_(20)、FC_(10)显著大于CK;总叶数呈先升后降趋势,FC_(60)显著高于FC_(10);单叶面积呈下降趋势,CK显著高于其余处理,FC_(60)显著高于除FC_(40)外的其余处理,FC_(40)显著高于FC_(20)和FC_(10);除叶片相对含水量外,其余生长指标均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关系显著;芽长及新叶率最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5.97%及25.18%,土壤干旱缓冲阈值分别为16.30%~32.78%及15.08%~32.78%。不同干旱胁迫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蒸腾速率依次为0.99~2.15 mg/g、0.12~0.13 mg/g和0.45~1.51 mmol/(m~(2)·s),且差异显著;气孔导度为0.01~0.03 mmol/(m~(2)·s)和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拟合关系显著,其中蒸腾速率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09%,土壤干旱缓冲阈值为27.40%~32.78%。【结论】在干旱持续增加的环境中,马缨杜鹃主要通过改变叶片形态指标及蒸腾速率适应胁迫。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马缨杜鹃 生长指标 光合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孟宪帅
为探讨花榈木幼苗对光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采用人工模拟不同的光照条件(100%全光照、75%光照、50%光照、25%光照)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有减小的趋势;强度遮光(全光照的50%和25%)使幼苗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成单峰型,没有午休现象;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大小排序为75%光照>50%光照>100%光照>25%光照;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SOD活性都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则呈降低趋势,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弱光下和强光下较大;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
关键词:
花榈木 光照条件 生理生化响应 生长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博 廖小锋 田凡 张东凯 谢元贵
为揭示采煤塌陷对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及地表植被的影响机理,为矿区原始杜鹃林带的保护以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选取典型样地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塌陷年限不同土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煤塌陷年限(未塌陷、塌陷5 a、塌陷10 a)的延长,塌陷区土壤酸性逐渐减弱并向中性趋近;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逐渐下降,全钾含量逐渐升高;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表层土(0~30cm)中下降,在底层土(30~60 cm)中逐渐升高。总体上,采煤塌陷改变了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化学微环境,打破了土壤养分的平衡,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而表层土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宁 赵冰 刘旭梅 黄文梅
杜鹃花Rhododendron抗旱性较差,限制了它们在北方干旱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杜鹃花的抗旱性可为它们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西洋杜鹃‘蓝茵’Rh.‘Lan Yin’‘国旗红’Rh.‘Quoqihong’‘爱丁堡’Rh.‘Aidingbao’‘粉珍珠’Rh.‘Fenzhenzhu’等4个杜鹃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解剖结构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杜鹃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筛选与抗旱性关联较大的叶片解剖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
关键词:
植物学 杜鹃花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黄丽华 陈训
为提高杜鹃的抗旱性,通过对西鹃和毛鹃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胁迫下杜鹃的生理响应机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杜鹃的抗旱性。结果表明: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西鹃丙二醛含量上升,而毛鹃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西鹃的抗旱性大于毛鹃。
关键词:
西鹃 毛鹃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 聂艳 王定跃 谢利娟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塔艳 全文选 李朝婵 潘延楠 谢利娟 郝江涛 高永道
【目的】探讨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土壤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以期为野生杜鹃林分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表层土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土壤中的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丁二酸、甲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酸总量分布情况为: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土壤有机酸的分布差异显著,有机酸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乙酸>甲酸>丁二酸,草酸为优势酸,乙酸、甲酸和丁二酸含量较低;土壤有机酸与pH呈负相关,其中酒石酸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酸与pH呈显著负相关;聚类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混交林明显区别于其他林分类型,且草酸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中有机酸分布受到优势种的影响,百里杜鹃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有机酸含量远高于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常绿混交杜鹃林,森林土壤有机酸分布特征应成为森林林分管理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
杜鹃 天然林 有机酸 优势种 林分类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菊阳 闫文德 朱颖芳 彭春良 郑威 刘艳
基于"生态相似性"营养保育策略理论,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种植的4种优良园林观赏杜鹃属植物土壤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4种杜鹃的不同层次(0~15、15~30、30~45cm)土壤含水率在21.02%~21.95%之间,其中以鹿角杜鹃3层次平均含水率最高;土壤容重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分别为1.335、1.3425、1.42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溪畔杜鹃0~15cm层次最高,为85.25g/kg,鹿角杜鹃16~30cm层次的有机质最低,为19.17g/kg;全N平均含量为0.52g/kg,以毛棉杜鹃0~15cm层次最高,达到1.07g/kg,毛棉杜鹃和溪畔杜鹃3个层次含量明显高于鹿角...
关键词:
杜鹃属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微量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