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5)
- 2023(13408)
- 2022(11639)
- 2021(11006)
- 2020(9341)
- 2019(21465)
- 2018(21528)
- 2017(41124)
- 2016(22972)
- 2015(25574)
- 2014(25889)
- 2013(25302)
- 2012(23220)
- 2011(20684)
- 2010(20622)
- 2009(18694)
- 2008(18056)
- 2007(15730)
- 2006(13433)
- 2005(11610)
- 学科
- 济(85281)
- 经济(85176)
- 管理(63577)
- 业(58969)
- 企(49922)
- 企业(49922)
- 方法(43279)
- 数学(37743)
- 数学方法(37115)
- 学(23137)
- 财(21849)
- 中国(21621)
- 农(21441)
- 业经(17913)
- 地方(16527)
- 理论(16524)
- 制(16278)
- 务(14239)
- 财务(14157)
- 财务管理(14129)
- 农业(14111)
- 和(14007)
- 技术(13783)
- 贸(13619)
- 贸易(13611)
- 企业财务(13461)
- 易(13196)
- 银(13168)
- 银行(13110)
- 环境(12998)
- 机构
- 大学(319222)
- 学院(317691)
- 管理(123706)
- 济(116317)
- 经济(113589)
- 理学(108001)
- 研究(107725)
- 理学院(106689)
- 管理学(104267)
- 管理学院(103697)
- 中国(77423)
- 科学(72664)
- 京(68386)
- 农(58946)
- 所(55897)
- 财(53705)
- 业大(53461)
- 研究所(51593)
- 中心(48156)
- 农业(46509)
- 江(46250)
- 财经(43348)
- 北京(42840)
- 范(42142)
- 师范(41587)
- 院(39640)
- 经(39449)
- 州(37503)
- 技术(36950)
- 经济学(33856)
- 基金
- 项目(226690)
- 科学(176610)
- 基金(163452)
- 研究(159137)
- 家(145317)
- 国家(144163)
- 科学基金(122396)
- 社会(96515)
- 社会科(91323)
- 社会科学(91299)
- 省(90251)
- 基金项目(86613)
- 自然(83696)
- 自然科(81792)
- 自然科学(81772)
- 自然科学基金(80240)
- 划(76479)
- 教育(74089)
- 资助(68644)
- 编号(64074)
- 成果(52099)
- 重点(51069)
- 部(48672)
- 发(46994)
- 创(46812)
- 课题(45200)
- 科研(44469)
- 计划(43867)
- 创新(43666)
- 大学(41500)
- 期刊
- 济(121628)
- 经济(121628)
- 研究(88021)
- 学报(60531)
- 中国(60071)
- 农(52626)
- 科学(52416)
- 管理(44656)
- 大学(44226)
- 学学(41936)
- 财(40496)
- 教育(37909)
- 农业(36331)
- 技术(27852)
- 融(23619)
- 金融(23619)
- 财经(20382)
- 业经(20140)
- 经济研究(19654)
- 业(18725)
- 经(17259)
- 图书(16901)
- 科技(16777)
- 业大(16535)
- 版(16462)
- 问题(15724)
- 统计(15037)
- 理论(14928)
- 林业(14759)
- 技术经济(14676)
共检索到45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永祥 赵宝鑫 贠玉洁 陈绵
【目的】通过对全国毛梾主要自然分布区种实性状的大量调查及测算,研究毛梾种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化规律,为毛梾全国选优策略和栽培区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梾主要分布区的9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种子直径、种壳厚度、百果质量等9个种实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巢式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探讨毛梾种实在群体间及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毛梾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群体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3%。果皮厚度、种壳厚度、实壳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42%,25.03%和25.19%,而种子直径的变异系数仅为9.61%。9个表型性状之...
关键词:
毛梾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种实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玲 王军辉 罗建 陈帅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豆科(Leguminosae)槐属落叶矮灌木,西藏高原特有植物种(吴征镒,1985;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94)。其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2 800~4 500 m的山坡、河谷沙地和阶地,是该流域干旱河谷耐旱灌丛的主要建群植物,也是半固定沙地上的先锋灌丛
关键词:
砂生槐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李因刚 赵勋 石从广 盛炜彤
调查了9个群体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群体间和群体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白花树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9.08%,大于群体内变异;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4类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1.02%、16.85%、8.2%和6.6%,表明种子的稳定性较高,侧枝稳定性最低;种子千粒质量多与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单个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形状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14个表型性状中仅有叶长、叶面积和种子长、种子长宽比呈现纬度和经度的单向变异模式;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白花树9个...
关键词:
白花树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 ,以其全分布区 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 ,每个群体 30个个体为试材 ,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 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 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9 14 %、2 6 4 6 %、13 5 8%、19 78%和 174 0 % ,种鳞性状稳定性较其他性状高。表型分化系数 (VST)的变幅为 2 0 9%~ 4 0...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文英 顾万春
以蒙古栎全分布区的 8个天然群体为试材 ,对当年生枝的顶芽、叶、坚果、壳斗等 1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 ,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蒙古栎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 (VST)为 0 5 397,群体间变异 (5 3 97% )略大于群体内变异 (46 0 3% )。蒙古栎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 ,随着经纬度的增加 ,坚果逐渐增大 ,坚果形状由近球形向长椭球形变异 ;叶形由长倒卵形向宽倒卵形变异 ;随着海拔升高 ,坚果逐渐变小。蒙古栎表型性状(顶芽、叶、壳斗、坚果 )间存在显著或极...
关键词:
蒙古栎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旻昊 任飞 燕丽萍 王因花 梁燕 仲伟国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各地不同种群元宝枫种实的表型性状,以期揭示元宝枫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为元宝枫优良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优良选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4个元宝枫种群的12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变异来源、表型分化、表型性状之间以及表型性状与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种源的聚类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元宝枫各种实表型性状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呈极显著差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显著。元宝枫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11.18%,变异范围为6.56%~17.51%,其中最小值为种仁千粒重(0.29%),最大为果实千粒重(41.85%)。12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相对极差为44.23%,变化范围在0.53%~96.93%。元宝枫12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7.74%和86.34%,元宝枫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86.34%,种群内的表型分化系数为13.66%。种实表型性状相关性结果显示,果实形态中除张开角之外,其余性状与种子形态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元宝枫各表型性状除翅果宽,其余性状与均经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大部分表型性状与海拔和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7.441%,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大小,第2和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果实形态特征。利用欧式平方距离将14个元宝枫种群分为两大类,YYSL单独归为一大类,其余种群聚为另一类。【结论】元宝枫14个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能够进行基于表型性状的种质资源筛选;元宝枫果实性状与种子性状的遗传变异稳定性相当;元宝枫主要变异来源为种群间变异;翅果张开角与其余性状均呈负相关或不相关,推测其为独立因子;元宝枫种实表型性状受经纬度与海拔的影响,大体呈现随着经纬度的增大种实变大、海拔增高而种实变小的趋势;本研究中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强,种群间的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未形成明显的规律性,呈现较为随机的变异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唐开学 邱显钦 蹇洪英 李树发 王其刚 张颢
为了从数量上分析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对分布在云南的9个峨眉蔷薇天然居群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群体间和群体内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峨眉蔷薇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11个性状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55%,群体间变异(50.65%)大于群体内变异(17.81%),说明群体间变异是峨眉蔷薇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关系基本上一致。
关键词:
峨眉蔷薇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 李登武 秦廷松 刘伟
为了研究杜松Juniperus rigida天然群体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共调查了6个杜松天然群体,对针叶、球果、种子、树高、胸径和树干通直度等2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杜松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间共有11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群体内共有7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66.63%,大于群体内的变异(33.37%),群体间变异是杜松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20个表型性状间多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绘莉 游晓会 石超 马琳 姜岩 潘会堂 张启翔
对胭脂花的5个野生群体17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花野生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09~0.34,群体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的多样性,其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3.71%~48.80%之间,其中变异最大的性状是花眼颜色,为48.80%,花冠筒长度表现最为稳定,变异系数为13.71%;叶片数、叶长、叶宽、花葶直径、花序轮数、花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花柱长短与花冠筒长呈显著负相关。经度和纬度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海拔、年均降雨量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对其野生群体进行UPGMA聚类表明,5个群体聚为2大类...
关键词:
胭脂花 野生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英 张启翔 程堂仁
对榆叶梅6个野生群体的表型性状进行研究,探讨榆叶梅野生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榆叶梅野生群体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变异,16个性状在群体间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6个性状在群体内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群体内的方差分量大于群体间的,说明群体内变异是榆叶梅野生群体变异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野生群体可划分为两类,且表型性状并没有依据地理距离而聚类,群体间表型变异表现为不连续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仅达到57.33%,可以代表原始性状的部分信息。
关键词:
榆叶梅 野生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娅丽 李毅 陈晓阳
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每群体10个个体,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31.20%,小于群体内的变异(68.80%)。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表型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个...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军 王坤 仇萍
本试验通过观测湖南怀化市不同地域鱼腥草居群,以揭示其变异规律和检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怀化市的16份鱼腥草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其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不同表型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以绿色地上茎、白色地下茎和心形叶最具代表性。居群间各表型数量性状以地上茎的分枝数和鲜质量、地下茎的节间数、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和2,4-甲基-3-环己烯基异丙醇变异较大,根的直径变异最小;而居群内以地上茎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9.8%),甲基正壬酮含量最低(13.4%)。居群内各表型...
关键词:
鱼腥草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春红 张利 魏晓 喻俊 李梅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的表型性状调查,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探讨毛叶木姜子的表型特征,为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西地区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6株毛叶木姜子实生单株,对果实、叶片、种子等13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结果](1)从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内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变异幅度大。其中,果实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5.93%;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1%。(2)在相关分析中,各性状间不同程度地存...
关键词:
川西地区 毛叶木姜子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旭 徐阳 龚榜初 谢其均
[目的]揭示大别山区罗田甜柿和野柿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两种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别山区罗田甜柿和野柿的11个群体为研究试材,对其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形态学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1)罗田甜柿13个表型性状的极大值为极小值的1.42(柿蒂大小)~4.07倍(单果质量),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3.78%,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1.80。野柿表型性状的极大值为极小值的1.48(果形指数)~5.53(种子质量)倍,平均变异系数22.15%,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2.04,其变异程度显著高于罗田甜柿;(2)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罗田甜柿群体内变异(34.30%)显著高于群体间变异(17.07%),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3.23%,群体间分化较小;野柿群体间变异(48.75%)显著高于群体内(6.69%)变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13%,群体间表型有较大的分化。[结论]罗田甜柿表型多样性为中等水平,离散程度较轻,各性状分布相对集中,较稳定,不易发生群体分化,而野柿的表型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分化潜力;其中,单果质量、种子数等性状进化及适应性潜力相对较大,最易产生变异,是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作为广布种的野柿和狭域种的罗田甜柿,对复杂多变的生境具有不同的响应能力。
关键词:
大别山区 罗田甜柿 野柿 表型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