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6)
- 2023(3032)
- 2022(2466)
- 2021(2309)
- 2020(1862)
- 2019(3837)
- 2018(3755)
- 2017(6603)
- 2016(3506)
- 2015(3856)
- 2014(3091)
- 2013(2966)
- 2012(2672)
- 2011(2373)
- 2010(2471)
- 2009(2410)
- 2008(2403)
- 2007(2252)
- 2006(1882)
- 2005(1523)
- 学科
- 管理(14401)
- 业(14201)
- 企(13431)
- 企业(13431)
- 济(10325)
- 经济(10319)
- 技术(9825)
- 技术管理(8378)
- 中国(3929)
- 业经(3554)
- 学(3197)
- 方法(3175)
- 财(2838)
- 银(2835)
- 银行(2822)
- 制(2799)
- 行(2742)
- 农(2547)
- 理论(2474)
- 融(2442)
- 金融(2441)
- 地方(2324)
- 数学(2282)
- 数学方法(2233)
- 产业(2128)
- 划(2110)
- 和(1906)
- 体(1805)
- 研究(1772)
- 环境(1771)
- 机构
- 学院(45601)
- 大学(45113)
- 济(17623)
- 管理(17538)
- 经济(17283)
- 研究(16994)
- 理学(15081)
- 理学院(14908)
- 管理学(14631)
- 管理学院(14528)
- 中国(12279)
- 科学(11399)
- 京(9568)
- 所(8861)
- 农(8811)
- 研究所(8207)
- 财(7877)
- 江(7646)
- 业大(7582)
- 中心(7417)
- 农业(6868)
- 院(6596)
- 省(6141)
- 州(5988)
- 财经(5980)
- 技术(5978)
- 北京(5924)
- 范(5469)
- 经(5414)
- 师范(5410)
- 基金
- 项目(33171)
- 科学(26444)
- 基金(23617)
- 研究(23295)
- 家(21878)
- 国家(21693)
- 科学基金(18347)
- 社会(15211)
- 社会科(14465)
- 社会科学(14461)
- 省(14453)
- 基金项目(12433)
- 自然(11853)
- 自然科(11637)
- 划(11636)
- 自然科学(11632)
- 自然科学基金(11431)
- 创(10578)
- 创新(10129)
- 教育(9847)
- 资助(8320)
- 编号(8092)
- 新(8015)
- 发(7643)
- 重点(7632)
- 业(7285)
- 计划(6938)
- 科技(6698)
- 国家社会(6632)
- 成果(6459)
共检索到7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蕴哲 刘红霞 邬荣领 李明亮 胡建军 尹伟伦 韩一凡
利用毛新杨×毛白杨的杂交群体构建了毛新杨×毛白杨的AFLP分子遗传图谱,这个群体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是正态分布。本实验使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一构图群体进行了分析,共选用了19对PstI/MseI引物和4对EcoRI/MseI引物,得到标记662个,其中3∶1标记占43 2%,异倍标记占14 5%,偏分离标记(P
关键词:
AFLP 遗传图谱 毛白杨 毛新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宋婉 杨凯
首次报道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ana)无性系TB0 1×毛白杨 (P .tomentosa)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随机个体为材料 ,利用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AFLPs)标记技术研究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30对不同的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毛白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范围为 9 10 %~ 30 19% ,平均为 18 71% ;而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范围为 1 39%~ 2 0 31% ,平均杂和水平约为 8 4 7%。因此 ,对于分离群体亲本杂合度来说 ,毛白杨平均杂合度为毛新杨的 2 2 1倍...
关键词:
毛白杨 毛新杨 遗传杂合水平 AFL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新婷 张志毅 张文杰
利用 9a生三倍体毛白杨测定林的 9个无性系为试材 ,着重研究了木材干缩率的遗传学问题。结果表明 :木材干缩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并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木材干缩在株内纵向的变异模式是随树高增加而降低 ;全干体积 ,径向、弦向干缩率和气干体积 ,径向、弦向干缩率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5 ,0 84 ,0 6 7,0 84和 0 6 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梅 鲍甫成 张志毅 黄荣凤
对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分内25个无性系150棵单株木芯试样的湿心材比例进行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湿心材比例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湿心材比例的无性系重复力高达0.749,受中度遗传控制,在无性系间进行可获得良好效果;湿心材比例与木质素含量及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无相关性,对这3个性状可以进行单独选择;湿心材比例与胸径之间在1%水平上呈极显著的负表型相关性和显著的负遗传相关性,可联合选择;在所研究的25个无性系中,可选择1232#无性系,它的湿心材比例较低、木质素含量较低、材色较白,且胸径较大。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湿心材比例 遗传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关键词:
毛白杨 种间杂种 细胞遗传学 起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康 王加焕 李俊恒 李超 张平冬 康向阳
【目的】鉴定山西省朔州市保存的毛白杨种质资源,与山东省冠县保存的毛白杨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朔州市现存毛白杨种质资源进行耐寒性评价。【方法】以山西省朔州市种质资源库现存370株毛白杨,以及山东省冠县保存的441个毛白杨无性系为对象,采用SSR分子标记开展毛白杨种质资源鉴定、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生长和冻害表型进行评价。【结果】利用13对引物将山西省朔州市种质资源库370株毛白杨分为183个无性系,共检测出等位变异位点67个,平均1个位点存在5个等位基因变异,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变异幅度在0.306~0.735之间。与山东省冠县保存的毛白杨种质资源库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发现两地现存的毛白杨并无重复基因型,但遗传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两地保存的624个毛白杨无性系可分为7个类群,通过耐寒性评价将朔州市现存183个无性系划分为5级,其中Ⅰ级的耐寒无性系47个,具有较高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结论】自然选择使毛白杨南北种质资源库淘汰了偏离保存地环境的部分种质,而保留了适合保存地环境的种质资源,导致两地现存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差异较大,说明林木种质资源分区域收集、保存和利用的必要性。而山西省朔州市种质资源库内现存雌性无性系是珍贵的耐寒育种资源,对于毛白杨北方适生育种群体构建和高轮次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宋婉 杨凯
该研究以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和银白杨与腺杨的杂种银腺杨为材料 ,利用控制授粉杂交和种子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制备了 3个规模较大的遗传作图群体 .在此基础上 ,采用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AFLPs)标记技术对这些作图群体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检测 ,结果表明 :8对EcoRⅠ MseⅠ引物组合在毛新杨无性系TB0 1×毛白杨无性系LM5 0作图群体亲本间的多态性水平最高 ,平均可检测到 2 0个多态性位点 .结合对子代在田间表型性状分离情况 ,选取了该分离群体作为构建毛白杨遗传连锁图的作图群体 .并利用AFLP技术对随机抽取...
关键词:
毛白杨 AFLP 作图群体 遗传图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张香华
以美洲黑杨×青杨F2代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和SSR标记技术构建分子连锁图谱。连锁图共有19个较大的连锁群,16个二联体(Doublets),7个三联体(Triplets)和5个较小的连锁群。19个较大的连锁群上包括356个AFLP标记和12个SSR标记,总图距为3382 4cM,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9 69cM。估计基因组长度为2607~3319cM,平均为3042cM,同时采用Lander和Bishop的方法计算期望基因组覆盖度,平均值分别为96 7%和98 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悦 于肖夏 于卓 杨东升 姜超 张明飞
【目的】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及产量等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构建其AFL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杂种F2代305个分离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先从供试AFLP引物中筛选适宜引物对,再用这些引物对对其供测群体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原始数据,利用Join Map 3.0作图软件进行高丹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结果】从113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适宜引物,对高丹草F2分离群体305个单株的
关键词:
高丹草 AFLP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进好 张宝石
以黄早四×Mo17自交形成的19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240对SSR引物和280对AFLP选扩引物,在亲本黄早四和Mo17之间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筛选出91对SSR引物和20对AFLP选扩引物用于F2群体分析。利用上述引物组合共检测到248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的218个标记构建了玉米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2015.5cM,标记间平均间距9.69cM。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图谱 SSR AFL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美 张凤兰 孟祥栋 刘秀村 赵岫云 樊治成
以白菜高抗TuMV白心株系91 112和高感TuMV桔红心株系T12 91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DH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以AFLP标记来构建白菜连锁图谱。通过对64对AFLP引物组合的筛选,利用20对引物得到了263个AFLP多态性位点。经Mapmaker/EXP3.0软件处理,构建了1张含255个标记位点,10个连锁群,覆盖长度为883.7cM的连锁图。255个AFLP位点中偏离孟德尔遗传的比率(P<0.0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丽 周春江 岳良松
利用AFLP标记技术采用MseⅠ+3/EcoRⅠ+2引物组合,对12个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进行了分析鉴定.从38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2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多态性比例最高的是M--CAT/E--TC,多态性水平达到32.4%,最低的M--CTT/E--TT只有15.7%,证明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的系谱关系以及形态鉴别结果一致,表明凡亲本相同或形态差异小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3个引物组合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2个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的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刘军梅 李英 陈仲 李昊 叶梅霞 王佳 安新民
利用滤纸吸附噬菌体-PCR法,从毛白杨花芽cDNA文库中分离克隆了PtPCP-like基因cDNA全长序列,测序表明克隆得到的该序列全长595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1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包含与拟南芥花粉外被蛋白基因相似的序列,命名为PtPCP-like。采用RT-PCR技术检测PtPCP-like基因在各个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毛白杨的根和雄花芽中表达丰度最高,而在雌花芽部位表达丰度最低。并且构建35S∶∶PtPCP-like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tPCP-like基因导入烟草中,获得了一批阳性转化植株。采用qRT-PCR技术检测PtPC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杨凯 张志毅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introspecific controlled crossing between a female Populus tomentosa Carr.(clone 5082) and male P.tomentosa Carr. var. truncata Y. C. Fu et C. H. Wang, var. nov. 3?193 seeds were obtained and then dibbled on 1/2 MS medium in vitro, and cultured by 25℃ lig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新婷 张志毅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气干密度的无性系间和株内径向、纵向的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性系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 0 .44 4,0 .42 8和 0 .5 11g/cm3.气干密度在无性系间和年轮间存在显著差异 ;株内径向变异随树龄增加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 ;株内纵向变异趋势在取样范围内不一致 .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2和 0 .86 ,说明木材气干密度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
关键词:
毛白杨 三倍体无性系 木材密度 遗传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