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1)
- 2023(9966)
- 2022(8123)
- 2021(7250)
- 2020(6224)
- 2019(14308)
- 2018(14469)
- 2017(27443)
- 2016(15562)
- 2015(18004)
- 2014(18609)
- 2013(18088)
- 2012(16775)
- 2011(15080)
- 2010(15369)
- 2009(14191)
- 2008(14394)
- 2007(13432)
- 2006(11692)
- 2005(10638)
- 学科
- 济(64899)
- 经济(64841)
- 管理(41105)
- 业(40330)
- 企(31273)
- 企业(31273)
- 方法(29209)
- 数学(25557)
- 数学方法(25305)
- 农(20369)
- 中国(18354)
- 财(15831)
- 业经(14917)
- 学(14748)
- 地方(13642)
- 农业(13493)
- 制(12254)
- 贸(12070)
- 贸易(12066)
- 易(11666)
- 理论(10994)
- 银(9902)
- 和(9861)
- 务(9858)
- 银行(9855)
- 财务(9827)
- 财务管理(9789)
- 行(9314)
- 企业财务(9192)
- 环境(9054)
- 机构
- 学院(229740)
- 大学(228967)
- 济(89644)
- 经济(87546)
- 管理(82415)
- 研究(77962)
- 理学(70317)
- 理学院(69436)
- 管理学(68011)
- 管理学院(67582)
- 中国(58249)
- 科学(51006)
- 京(49164)
- 农(45982)
- 所(41503)
- 财(41162)
- 业大(38133)
- 研究所(37722)
- 江(37646)
- 中心(36373)
- 农业(36353)
- 财经(32649)
- 范(31299)
- 师范(30909)
- 北京(30771)
- 州(29494)
- 经(29400)
- 经济学(27759)
- 院(27659)
- 技术(26926)
- 基金
- 项目(148569)
- 科学(114231)
- 研究(107103)
- 基金(104259)
- 家(91990)
- 国家(91196)
- 科学基金(76310)
- 社会(65066)
- 社会科(61483)
- 社会科学(61459)
- 省(60088)
- 基金项目(55398)
- 教育(50483)
- 划(50162)
- 自然(49404)
- 自然科(48216)
- 自然科学(48202)
- 自然科学基金(47367)
- 编号(45278)
- 资助(42640)
- 成果(37488)
- 重点(34148)
- 发(32754)
- 部(32063)
- 课题(31793)
- 创(30322)
- 科研(28739)
- 创新(28368)
- 计划(27813)
- 大学(27712)
- 期刊
- 济(101721)
- 经济(101721)
- 研究(65479)
- 中国(47057)
- 农(41917)
- 学报(41100)
- 科学(35458)
- 财(33751)
- 大学(30309)
- 教育(28500)
- 学学(28349)
- 管理(28103)
- 农业(27792)
- 技术(21250)
- 融(19557)
- 金融(19557)
- 业经(17734)
- 财经(16121)
- 经济研究(16074)
- 业(15231)
- 问题(14294)
- 经(13913)
- 图书(13071)
- 版(12737)
- 技术经济(11755)
- 商业(11100)
- 贸(10834)
- 理论(10702)
- 统计(10424)
- 科技(10342)
共检索到342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手段,重点研究了从唐朝中后叶至今毛乌素沙漠的沙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除了元朝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沙漠固定外,其他朝代和现在的气候条件均有利于该地区的沙化;毛乌素地区在唐宋及明朝时期,是抗击外掳的军事要地,军垦、农垦严重,此外战争的践踏及土地的撩荒促进了该地区的沙化;从清代开始我国人口开始膨胀,从外地迁往该地的人口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繁重的人口承载加重了该地区的垦殖、过牧和樵采,进而促进了该区的沙化。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沙漠化 沙化历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
气候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利用近45年(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4个典型旗县(鄂托克旗、乌审旗、榆阳区及盐池县)的气温、降水量、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年大风累计日数及蒸发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气候发生了重要变化,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大风日数逐渐减少,蒸发量下降,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该地区气候空间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西北部地区优越。依据文献记载,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与本文研究所得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结论相...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气候变化 沙漠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登伟 延军平 张月鸿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毛乌素沙漠区气候日趋暖干化。该文应用毛乌素沙漠区内部包括内蒙古(乌审旗)、陕西(府谷)、宁夏(盐池)3个地区1971年~1998年均温,春、夏、秋、冬各季月平均气温及1961年~1998年降水量,春、夏、秋、冬各季月平均降水量,研究气候暖干化在毛乌素沙漠区内部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①近30a来整个毛乌素沙漠区气候趋于暖干,但其内部尚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②乌审旗、盐池及府谷年均温显著升高,尤其冬季是3个地区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且远大于全国的冬季增温率。其中府谷升温幅度较小,乌审旗是者中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 ③乌审旗、盐池及府谷年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乌审旗减少幅度最大,秋...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气候暖干化 毛乌素沙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朱志梅 曹明明 王春杰 谢艳
【目的】揭示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土壤-植被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榆林地区沙质草原地带沙漠化程度明显的区域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序列方法,将沙漠化过程分为非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35%)、潜在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25%~35%)、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15%~25%)、中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5%~15%)、重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土壤 植被 相关性 耦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姚顽强 曹明明 朱志梅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在每个阶段选取3个1m×1m的样方,采集沙漠化共有种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叶...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共有种植物 抗氧化酶 抗逆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仁 王红 贺生成
为探求毛乌素沙漠治理的根本措施,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探析我国毛乌素沙漠的历史成因和当前治理缓慢的制度障碍,认为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历史成因是人口压力和落后生产方式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当前治理缓慢的制度障碍在于沙漠生态公共产品外部性尚未内部化。发展沙产业是解决人地关系矛盾的根本出路,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产品产权制度和补偿制度是外部性内部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发展沙产业的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娟 冯灵芝 张建康 王云 曹梅 常善刚
基于1971~2012年榆林市气象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分析过去42年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玉米生长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一阶差分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去42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分别增加0.24℃/10 a、0.26℃/10 a和0.32℃/10 a,降水量、光照时数无显著变化。一阶差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全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积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全生长期温度每升高1℃,玉米减产835.5kg/hm2;与降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晓松 吴波 范文义 王刚 杨洪晓 王妍
采用光谱混合分析(SMA)技术,选取农地、裸沙、沙生植被、水和盐碱地作为基本组分,以位于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的典型地区为例,进行了荒漠化土地混合像元分解和荒漠化信息提取的尝试,并与穗帽变换和监督分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和NDVI方法进行了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谱混合分析技术用于荒漠化信息提取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NDVI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文科 蔡体久 琚存勇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定量估测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影响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主要指标(因子)。在对荒漠化程度量化分级后,建立以植被盖度和生物量2个重要指标为影响因子的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模型,实现区域性荒漠化程度的定量估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路明 秦树高 刘振 朱林峰 刘峰
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土壤凝结水数量虽小,但作为一种持续稳定的水源,对于维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为了深入了解下垫面差异对地表凝结水形成过程的影响,于2014年7—8月采用称质量法,在毛乌素沙地使用微渗仪对裸沙地、油蒿林地、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形成进行观测,并对相关气象因子和土壤温度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地表凝结水形成在日落后即刻开始,而在日出约1 h后停止,3种下垫面地表凝结水形成规律近似;油蒿和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结束时间晚于裸沙地,有助于延长林地隐花植物和微生物对凝结水的吸收时间。2)在观测期(17 d),裸沙地、油蒿林地、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总量...
关键词:
凝结水 微渗仪 气象因子 油蒿 沙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根前 赵粉侠 李秀寨 韦宇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all individuals of population at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 and following excavation of clones,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dynamic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population in Mu Us sandland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s of plots arranged with age and reverse...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岳 刘学敏 哈斯额尔敦
毛乌素沙地较我国其他沙漠、沙地具有显著的自然资源优势,且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故适宜进行产业化治理的实践和研究。本文梳理了位于毛乌素沙地11个县级区域和作为对照的库布齐沙漠3个县级区域的"沙产业"企业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县级区域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沙产业"企业规模等信息进行分析,可知:在14个县级区域中,榆阳区"沙产业"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盐池县排名最后;榆林市"沙产业"总体发展情况最好,鄂尔多斯市次之;毛乌素沙地东南部的"沙产业"发展水平显著优于西北部;库布齐沙漠"沙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对毛乌素沙地的沙漠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于卫平 刘伟泽 王富伟 黄利江 张德龙
从群落数量结构与干物质生产方面对刘家窑头流域赵家塘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灌木林地植被恢复优于乔木林地,杨树纯林地效果较差;草方格固沙能使植被迅速恢复;喷撒化学固沙剂对迎风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为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刘新月 母艳梅 刘鹏 贾昕
【目的】探讨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长期趋势特征和年际波动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2001-2020年的MODIS MOD13Q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TIMESAT3.3软件中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指标,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和生长季长度(LOS),分析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探究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1)物候指标的多年均值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SOS平均在第(140±15)天(儒略日),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逐渐提前;EOS平均在第(291±6)天,从北向南逐渐推迟;LOS平均在(151±18) d,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长度逐渐延长。(2)物候指标在研究期内整体趋势:SOS呈现提前趋势(0.58 d/a);EOS呈现推迟趋势(-0.25 d/a);LOS呈现显著延长趋势(0.83 d/a)。物候长期趋势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变慢。(3)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SOS、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受同样的气象因子影响。毛乌素沙地S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降水呈负相关,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季前累计降水呈正相关。【结论】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毛乌素沙地SOS与LOS分别呈现提前和延长的趋势。SOS的提前和EOS的推迟导致LOS呈现延长的趋势,且西部区域LOS延长的速率高于东部区域;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在降水较多的中东部地区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而在降水偏少的西部地区,SOS和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主要受降水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物候 长期趋势 年际波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学林 刘翠英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类型、数量、用途及其利用现状,确定该区资源植物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采用东、中、西3条线路,经过3个阶段,历时21 d,行程5000多公里,对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开发利用途径与保护措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较为丰富,按主要用途将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分为4类,即食用资源植物、药用资源植物、工业用资源植物和防护与观赏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共有8类82科229属320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类种数最多,为106种,其次为野菜植物类,为74种,蛋白类植物类最少,为11种;药用资源植物共有4...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资源植物 调查 利用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