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0)
- 2023(7488)
- 2022(6207)
- 2021(5550)
- 2020(4654)
- 2019(10325)
- 2018(9725)
- 2017(18183)
- 2016(10322)
- 2015(11102)
- 2014(10759)
- 2013(10495)
- 2012(9792)
- 2011(8932)
- 2010(8853)
- 2009(8044)
- 2008(7972)
- 2007(6885)
- 2006(6127)
- 2005(5128)
- 学科
- 济(38562)
- 经济(38516)
- 管理(26648)
- 业(25614)
- 企(19300)
- 企业(19300)
- 方法(17686)
- 数学(15621)
- 数学方法(15448)
- 学(12816)
- 农(11975)
- 财(9319)
- 中国(9230)
- 业经(8913)
- 贸(8805)
- 贸易(8805)
- 易(8564)
- 农业(8391)
- 环境(7164)
- 地方(6381)
- 技术(6256)
- 制(6233)
- 融(5980)
- 金融(5978)
- 务(5591)
- 财务(5588)
- 土地(5581)
- 财务管理(5580)
- 银(5504)
- 银行(5447)
- 机构
- 大学(154222)
- 学院(152027)
- 研究(57185)
- 济(56638)
- 经济(55655)
- 管理(53352)
- 理学(47427)
- 理学院(46734)
- 管理学(45650)
- 管理学院(45403)
- 科学(41973)
- 农(40758)
- 中国(40660)
- 农业(32942)
- 京(32754)
- 业大(32574)
- 所(32052)
- 研究所(30163)
- 中心(24516)
- 财(23691)
- 农业大学(22388)
- 江(22224)
- 院(20783)
- 范(20277)
- 财经(20009)
- 师范(19887)
- 北京(19827)
- 室(18989)
- 科学院(18953)
- 省(18670)
- 基金
- 项目(113967)
- 科学(88069)
- 基金(84133)
- 家(79490)
- 国家(78874)
- 研究(71580)
- 科学基金(64573)
- 自然(45937)
- 社会(45825)
- 基金项目(45438)
- 自然科(44870)
- 自然科学(44851)
- 自然科学基金(44086)
- 省(43642)
- 社会科(43420)
- 社会科学(43408)
- 划(39004)
- 资助(33213)
- 教育(32100)
- 重点(26897)
- 编号(25863)
- 计划(25339)
- 部(24313)
- 发(24064)
- 创(23597)
- 科研(23029)
- 科技(22950)
- 创新(22252)
- 业(20810)
- 农(19889)
共检索到20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桑玉强 郭芳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于2004年4—9月测算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分析新疆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水面蒸发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主要生长季节(4—9月),新疆杨单株蒸腾总量为5300.96L,月最大蒸腾量出现在6月,为1073.82L,占4—9月总量的20.26%;2)新疆杨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各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其中,影响新疆杨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蒸腾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时滞性;3)受地下水位影响,土壤水分与新疆杨日蒸腾量相关性不大,不是毛乌素沙地新疆杨蒸腾的限制因子;4)新疆杨日蒸腾量与叶面积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孙惠民 周泽福 于延凤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 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
关键词:
毛乌素沙区 樟子松 蒸腾 热扩散植物液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萍 孙向阳 黄利江 王涵 张广才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生植物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友焱 刘致远 周泽福 党宏忠 李卫
用L i-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2004年6—9月测定了毛乌素沙地紫穗槐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研究了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在6、7月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8:00时,在8、9月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2:00时;蒸腾速率日变化在6、7月呈双峰型,6月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8:00时,7月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时,低谷都出现在14:00时,在8、9月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2:00时;8月是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大的月份,分别为15.48μmol.m-2.s-1、5.87 mmol.m-2.s-1。在土壤含水量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金廷 尹立河 董佳秋 张俊 马洪云 王晓勇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对降水的响应,为确定该地区植被用水来源提供依据。【方法】2011-05-29-07-13,在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运用包裹式树干径流仪测定沙柳枝条的蒸腾量,并监测同期的气象要素、土壤含水率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沙柳蒸腾量在降水过程中的变化及蒸腾量与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结果】1)降水过程中净辐射迅速减小,导致沙柳蒸腾量迅速减少甚至为0。2)降水后的沙柳蒸腾量较降水前有所增加,但最大蒸腾量出现的时间不同,且蒸腾量与降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3)沙柳潜在蒸腾量解释了65%的蒸腾量变化,表明沙柳蒸腾主要受潜在蒸腾量的控制。...
关键词:
沙柳 蒸腾作用 降水 地下水 毛乌素沙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黄利江 于卫平 马晖 王涵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howed the sandy vegetation on the south edge of Maowusu Sandy Land is a transitive type from grassland to desert,and can be divided into 19 vegetation sub-type belonging to 5 vegetation types.The process of vegeta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4 phases...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植被演替 毛乌素沙地 植物群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刘新月 母艳梅 刘鹏 贾昕
【目的】探讨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长期趋势特征和年际波动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2001-2020年的MODIS MOD13Q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TIMESAT3.3软件中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指标,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和生长季长度(LOS),分析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探究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1)物候指标的多年均值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SOS平均在第(140±15)天(儒略日),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逐渐提前;EOS平均在第(291±6)天,从北向南逐渐推迟;LOS平均在(151±18) d,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长度逐渐延长。(2)物候指标在研究期内整体趋势:SOS呈现提前趋势(0.58 d/a);EOS呈现推迟趋势(-0.25 d/a);LOS呈现显著延长趋势(0.83 d/a)。物候长期趋势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变慢。(3)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SOS、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受同样的气象因子影响。毛乌素沙地S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降水呈负相关,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季前累计降水呈正相关。【结论】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毛乌素沙地SOS与LOS分别呈现提前和延长的趋势。SOS的提前和EOS的推迟导致LOS呈现延长的趋势,且西部区域LOS延长的速率高于东部区域;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在降水较多的中东部地区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而在降水偏少的西部地区,SOS和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主要受降水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物候 长期趋势 年际波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娅坤 秦树高 张宇清 张举涛 邵艳莹 高岩
【目的】监测沙区区域植被物候,并确定植被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对理解沙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198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高阶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长度,分析其时间变化和空间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其与气象因子(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集中在第96~144天,生长季结束日期集中于第280~300天,生长季长度介于135~195 d。从东到西生长季开始日期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生长季结束日期没有明显变化。在过去34年中,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和长度分别呈现显著提前和延长的趋势,分别为0.54和0.94 d/a,生长季结束日期呈现推迟趋势,但该趋势并不显著。毛乌素沙地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日期主要受2—4月的平均气温影响,结束日期主要受8—10月的累计降水量的影响。【结论】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生长季的提前和延长,这对该区域植被恢复与荒漠化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家伟 查天山 贾昕 郭晓楠 王子奇 杨强
为了探求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型蒸渗仪对盐池沙区的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土壤蒸发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2014年盐池降雨、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机械组成分别与土壤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区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土壤蒸发总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7.91%和40.23%;2)油蒿和沙柳样地黏粒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20.59%和173.53%,油蒿样地和沙柳样地黏粒和粉粒的总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63%和98%;3)油蒿和沙柳样地土壤蒸发与风速、太阳辐射、温度等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流动沙地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显著。因此,在半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
气候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利用近45年(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4个典型旗县(鄂托克旗、乌审旗、榆阳区及盐池县)的气温、降水量、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年大风累计日数及蒸发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气候发生了重要变化,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大风日数逐渐减少,蒸发量下降,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该地区气候空间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西北部地区优越。依据文献记载,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与本文研究所得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结论相...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气候变化 沙漠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珊 查天山 贾昕 吴雅娟 白玉洁 冯薇
冠层导度(g_c)是影响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参数,对环境变化敏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5年5—10月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潜热和显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空气温度(T_a)、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含水量(VWC)、降雨(PP)等气象因子,结合Penman-Monteith的冠层导度逆转方程,了解g_c时间动态与变异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蒿群落g_c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5—8月)g_c达到峰值的时间比秋季(9—10月)早约2 h,约在10:00左右达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军红 吴波 贾子毅 崔利强 李禾 张素红 杨文斌 高达布希拉图
在毛乌素沙地采用样线法调查了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分布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厚度分布不均匀,生物结皮厚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油蒿根部20 cm处,厚度值为0.84 cm,20 cm处向外生物结皮厚度呈环带状降低,距离每增加10 cm生物结皮厚度平均下降约0.07 cm。东南方向上生物结皮分布半径长于其他3个方向,西北方向生物结皮分布半径短于其他方向;距油蒿根部相同距离处东南方向生物结皮最厚,西北方向生物结皮最薄。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的分布与枯落物的分布关系密切,枯落物是影响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枯落物的分布又受到油蒿植冠形态和当地风况的影响。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油蒿 生物结皮 枯落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刘华民 杨劼 梁存柱 王炜 张继恩
利用1961—2007年毛乌素沙地气温、降水资料,对研究区近50 a来气温和水分资源各分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TM影像和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从气候变化和群落水分收支平衡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沙地增温趋势显著,变化率为0.33℃/10 a。全区域年均温变化趋势的范围为0.16~0.5℃/10 a,且增温的程度存在西北部最强、东南部最弱的趋势。水分资源各分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东南部降水量P和可利用降水Δw多、陆面蒸散E强,西北部相反。P、E、Δw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近20 a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云民 刘致远 周泽福 党宏忠 刘绍民
运用统计分析和遥感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沙区1981—2003年间的降水、蒸散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水集中在6—8月份,主要以暴雨出现,沙壤土入渗率高,降雨能很快渗入土壤,故很少形成径流;2)研究区23年间平均年蒸散量为252mm,略低于降水,年蒸散量呈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7月蒸散量最大,1和12月最小,呈“单峰”正态分布,与降水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该地区蒸散相对变率为10%~24%,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递减;4)从水资源总量和现有植被盖度(0·7)来看,水资源收支处于低水平的基本平衡,但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沙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特殊的生态过渡性对水资源的有效...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降水 蒸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哈斯 庄燕美 王蕾 王志
在风季发生转换期间,根据不同方向风的持续时间,对毛乌素沙地南缘长48m,高8m的横向沙丘进行了7次断面形态测量和表面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横向沙丘断面形态及表面沉积物粒度分布随区域气流方向和强度而发生变化。在沙丘各部位,丘顶及附近两侧的沙粒活动性强,表面沉积物粒径及分选参数变化显著。在粒径及分选参数中,粒径频率曲线、平均粒径和偏度对风的作用比较敏感,随时间的变化也明显,利用它们的变化可以解释区域气流变化对沙丘的影响。风向发生转换时期的短期观测和采样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采样时间是影响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