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3)
2023(11242)
2022(9963)
2021(9391)
2020(7917)
2019(18445)
2018(18263)
2017(35192)
2016(19613)
2015(22063)
2014(21890)
2013(21719)
2012(20038)
2011(18143)
2010(18098)
2009(16280)
2008(15840)
2007(13595)
2006(11880)
2005(10147)
作者
(58991)
(49126)
(48810)
(46223)
(31292)
(23581)
(22045)
(19383)
(18799)
(17420)
(17037)
(16631)
(15746)
(15363)
(15165)
(15037)
(15002)
(14507)
(13969)
(13913)
(12447)
(12050)
(11854)
(11214)
(10928)
(10920)
(10888)
(10853)
(9919)
(9869)
学科
(74248)
经济(74166)
管理(52312)
(49651)
(40632)
企业(40632)
方法(36180)
数学(31172)
数学方法(30791)
(20966)
(20698)
中国(17770)
(16671)
业经(16527)
地方(14822)
农业(14042)
理论(13416)
(12807)
贸易(12802)
(12663)
(12370)
环境(12256)
(11648)
技术(11648)
教育(10831)
(10707)
财务(10647)
财务管理(10629)
(10352)
企业财务(10029)
机构
大学(282270)
学院(278621)
管理(109716)
(101427)
经济(99107)
理学(96030)
研究(95060)
理学院(94853)
管理学(92998)
管理学院(92520)
中国(67100)
科学(64829)
(60833)
(52985)
(49545)
业大(48394)
研究所(45980)
(44111)
农业(41913)
中心(41773)
(39999)
(38818)
师范(38407)
北京(38126)
财经(36586)
(34463)
(33328)
(32347)
师范大学(31361)
技术(30184)
基金
项目(200652)
科学(156001)
基金(144665)
研究(141779)
(128744)
国家(127711)
科学基金(107738)
社会(86217)
社会科(81500)
社会科学(81476)
(78618)
基金项目(78172)
自然(73363)
自然科(71581)
自然科学(71558)
自然科学基金(70247)
(67488)
教育(64877)
资助(59331)
编号(57613)
成果(46620)
重点(45374)
(43462)
(42234)
(41264)
课题(39683)
科研(38950)
计划(38569)
创新(38519)
大学(36650)
期刊
(107486)
经济(107486)
研究(76823)
学报(53188)
中国(49181)
科学(47519)
(47472)
大学(38885)
管理(37286)
学学(36735)
农业(33282)
教育(31240)
(30930)
技术(22387)
(18647)
金融(18647)
业经(17830)
(17096)
财经(16887)
图书(16088)
经济研究(16070)
科技(15036)
(14738)
业大(14701)
(14213)
问题(14186)
资源(14181)
理论(13715)
林业(13616)
技术经济(12877)
共检索到388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黄利江  于卫平  马晖  王涵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howed the sandy vegetation on the south edge of Maowusu Sandy Land is a transitive type from grassland to desert,and can be divided into 19 vegetation sub-type belonging to 5 vegetation types.The process of vegeta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4 phase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朱志梅  曹明明  王春杰  谢艳  
【目的】揭示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土壤-植被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榆林地区沙质草原地带沙漠化程度明显的区域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序列方法,将沙漠化过程分为非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35%)、潜在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25%~35%)、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15%~25%)、中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5%~15%)、重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渭寿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物的演替,可分为3个时期或阶段。第1阶段为飞播植物群落阶段;第2阶段为飞播植物+天然植物或飞播植物+油蒿群落阶段;第3阶段为天然植物群落阶段或油蒿群落阶段。从各阶段所能维持的时间或演替的速度来看,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以后,飞播植物占优势的阶段最大不超过20年,飞播植物群落阶段和飞播植物与油蒿共同占优势的时间最大不超过35年。也就是说,35年以后,天然植物油蒿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而飞播植物仅作为伴生种存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刘新月  母艳梅  刘鹏  贾昕  
【目的】探讨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长期趋势特征和年际波动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2001-2020年的MODIS MOD13Q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TIMESAT3.3软件中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指标,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和生长季长度(LOS),分析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探究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1)物候指标的多年均值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SOS平均在第(140±15)天(儒略日),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逐渐提前;EOS平均在第(291±6)天,从北向南逐渐推迟;LOS平均在(151±18) d,从西到东以及从北向南长度逐渐延长。(2)物候指标在研究期内整体趋势:SOS呈现提前趋势(0.58 d/a);EOS呈现推迟趋势(-0.25 d/a);LOS呈现显著延长趋势(0.83 d/a)。物候长期趋势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变慢。(3)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SOS、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受同样的气象因子影响。毛乌素沙地S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降水呈负相关,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都与季前第一个月的温度与季前累计降水呈正相关。【结论】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毛乌素沙地SOS与LOS分别呈现提前和延长的趋势。SOS的提前和EOS的推迟导致LOS呈现延长的趋势,且西部区域LOS延长的速率高于东部区域;SOS与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在降水较多的中东部地区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而在降水偏少的西部地区,SOS和EOS的长期趋势与年际波动主要受降水影响而分别提前和推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娅坤  秦树高  张宇清  张举涛  邵艳莹  高岩  
【目的】监测沙区区域植被物候,并确定植被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对理解沙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198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高阶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长度,分析其时间变化和空间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其与气象因子(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集中在第96~144天,生长季结束日期集中于第280~300天,生长季长度介于135~195 d。从东到西生长季开始日期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生长季结束日期没有明显变化。在过去34年中,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和长度分别呈现显著提前和延长的趋势,分别为0.54和0.94 d/a,生长季结束日期呈现推迟趋势,但该趋势并不显著。毛乌素沙地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日期主要受2—4月的平均气温影响,结束日期主要受8—10月的累计降水量的影响。【结论】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生长季的提前和延长,这对该区域植被恢复与荒漠化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体久  琚存勇  
该文以鄂尔多斯地区毛乌素沙地地面调查样地为例,探讨了以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地类型为参数,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估测植被盖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相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估测植被盖度,总体相对精度基本保持不变,代表空间精度的单个样地正确预报能力提高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哈斯  庄燕美  王蕾  王志  
在风季发生转换期间,根据不同方向风的持续时间,对毛乌素沙地南缘长48m,高8m的横向沙丘进行了7次断面形态测量和表面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横向沙丘断面形态及表面沉积物粒度分布随区域气流方向和强度而发生变化。在沙丘各部位,丘顶及附近两侧的沙粒活动性强,表面沉积物粒径及分选参数变化显著。在粒径及分选参数中,粒径频率曲线、平均粒径和偏度对风的作用比较敏感,随时间的变化也明显,利用它们的变化可以解释区域气流变化对沙丘的影响。风向发生转换时期的短期观测和采样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采样时间是影响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萍  孙向阳  黄利江  王涵  张广才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姚顽强  曹明明  朱志梅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在每个阶段选取3个1m×1m的样方,采集沙漠化共有种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桑玉强  郭芳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于2004年4—9月测算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分析新疆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水面蒸发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主要生长季节(4—9月),新疆杨单株蒸腾总量为5300.96L,月最大蒸腾量出现在6月,为1073.82L,占4—9月总量的20.26%;2)新疆杨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各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其中,影响新疆杨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蒸腾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时滞性;3)受地下水位影响,土壤水分与新疆杨日蒸腾量相关性不大,不是毛乌素沙地新疆杨蒸腾的限制因子;4)新疆杨日蒸腾量与叶面积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和  张国  盛董智  
臭柏(Sabinavulgaris)又名叉子园柏、沙地柏等,柏科,园柏属,常绿匍匐针叶灌木。臭柏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黄土丘陵及沙地上。臭柏以其适应范围广、枝叶茂密、萌芽和萌蘖能力强、枝条沙埋或触地后即可萌发不定根等特性,不断扩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学林  刘翠英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类型、数量、用途及其利用现状,确定该区资源植物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采用东、中、西3条线路,经过3个阶段,历时21 d,行程5000多公里,对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开发利用途径与保护措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较为丰富,按主要用途将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分为4类,即食用资源植物、药用资源植物、工业用资源植物和防护与观赏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共有8类82科229属320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类种数最多,为106种,其次为野菜植物类,为74种,蛋白类植物类最少,为11种;药用资源植物共有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于卫平  刘伟泽  王富伟  黄利江  张德龙  
从群落数量结构与干物质生产方面对刘家窑头流域赵家塘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灌木林地植被恢复优于乔木林地,杨树纯林地效果较差;草方格固沙能使植被迅速恢复;喷撒化学固沙剂对迎风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为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刘华民  杨劼  梁存柱  王炜  张继恩  
利用1961—2007年毛乌素沙地气温、降水资料,对研究区近50 a来气温和水分资源各分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TM影像和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从气候变化和群落水分收支平衡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沙地增温趋势显著,变化率为0.33℃/10 a。全区域年均温变化趋势的范围为0.16~0.5℃/10 a,且增温的程度存在西北部最强、东南部最弱的趋势。水分资源各分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东南部降水量P和可利用降水Δw多、陆面蒸散E强,西北部相反。P、E、Δw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近20 a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孙惠民  周泽福  于延凤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 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