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
2023(55)
2022(39)
2021(53)
2019(108)
2018(97)
2017(147)
2016(101)
2015(112)
2014(98)
2013(100)
2012(93)
2011(107)
2010(104)
2009(92)
2008(82)
2007(75)
2006(74)
2005(47)
2004(53)
作者
(483)
(430)
(424)
(370)
(255)
(203)
(202)
(187)
(179)
(175)
(170)
(163)
(162)
(150)
(145)
(144)
(141)
(137)
(135)
(127)
(125)
(121)
(117)
(115)
(113)
(111)
(109)
(106)
(102)
(102)
学科
(221)
(220)
(151)
(125)
(124)
森林(124)
(115)
(95)
及其(94)
毛白杨(91)
白杨(91)
(91)
(87)
防治(87)
(85)
虫害(72)
(71)
土壤(67)
(67)
(60)
经济(60)
中国(57)
森林土壤(56)
生物(54)
病虫(54)
病虫害(54)
生态(52)
(50)
(50)
(46)
机构
大学(1411)
学院(1345)
科学(864)
(797)
研究(776)
林业(749)
业大(697)
(583)
实验(572)
实验室(556)
(556)
(539)
重点(537)
研究所(517)
农业(501)
(485)
(482)
中国(474)
(435)
北京(380)
技术(364)
(361)
(357)
农业大学(354)
林业大学(338)
国家(336)
科学研究(324)
研究院(323)
中心(320)
(300)
基金
项目(1202)
(980)
国家(976)
基金(779)
科学(757)
科学基金(627)
自然(596)
自然科(590)
自然科学(590)
自然科学基金(584)
科技(517)
(507)
研究(444)
(426)
资助(397)
计划(383)
基金项目(372)
专项(330)
重点(320)
(283)
科研(280)
技术(269)
(257)
林业(251)
(234)
b(195)
(190)
浙江(190)
(188)
创新(183)
期刊
学报(1019)
科学(807)
林业(800)
大学(798)
学学(790)
(673)
业大(412)
农业(384)
研究(338)
中国(314)
(275)
农林(238)
(238)
北京(224)
林业大学(219)
(206)
(203)
(195)
经济(195)
农业大学(193)
(190)
科学研究(188)
(180)
浙江(180)
科技(170)
科技大(161)
科技大学(161)
自然(156)
自然科(147)
自然科学(147)
共检索到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姜腕源  
尚未进城已有情毛泽东主席早年就学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他的几位情深意笃的老师中,有一位叫作易培基的,是故宫博物院的首任院长。易培基于1913年至1922年在湖南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续增  
19661年夏末,学校里的派仗越打越没劲,大字报里的内容也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渐渐地来学校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先住在学校里的八一八红卫兵很少有露面的了,一打听才知道,是外出串联去了。还听说外出串联乘火车不花钱,尤其是到了北京还管吃管住。我们的"战斗队"的全称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风雷激战斗队",其实是个只有五个人的小组织,我们既不属于红五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春   刘玉峰  
<正>辛树帜(1894-1977),湖南临澧人,生物学家、教育家、古农史学家。1919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博物系,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1936年担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1950年担任西北农学院院长。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兰州大学校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36年7月,时任南京国立编译馆馆长的辛树帜被调至位于陕西武功偏僻农村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担任校长。从东南繁华的大都市到西北黄土高原,
关键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欣淼  
什么是博物馆?1974年的第十一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下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孝琦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时代内容──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经委马孝琦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经济家。毛泽东经济思想科学体系是关于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经济的规律及运用经济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鲍振西  
今年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他老人家。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丰功伟绩是永载史册的。作为一个中国的图书馆工作者更为毛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过而感到自豪。记得1965年10月我作为中国图书馆代表团成员访问匈牙利布达佩斯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
关键词: 北京故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亚男  
是机遇,还是幸运?6月26日,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竟然与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夫妇邂逅于长沙蓉国宾馆四号楼他下榻的一间宽敞的客房。写字台上的一盆月季正盛开着鲜艳的花朵,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望着李老那黑里透红、写满笑意的脸庞,我不禁对这位长期随侍主席左右、保卫领袖安全的老战士肃然起敬。曾经风行一时洛阳纸贵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红墙内外》书中那些描摹伟人日常生活的生动感人的故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琪  乌恩  
解说牌示作为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在设计解说牌示的过程中多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很少参考游客的体验需求。以故宫为例,通过文献和实证研究,发现故宫解说牌示系统存在的问题。从体验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故宫游客行为特征,利用IPA法分析游客对故宫解说牌示设计相关因素的评价,发现故宫解说牌示亟待优化的3个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设计师和游客共创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体验视角下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流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昕  
当前,传播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在注意力经济的环境中,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需要传播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双重介入。本研究以故宫IP经济为例,指出:年轻态的传播理念,使古老的文化迅速融入大众文化;优质的传播渠道,使博物馆文化具备跨媒体的流通性,能更好地实现其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而跨界强强联合,则可以激活授权联动。因此,博物馆文化品牌(IP)的融合媒体打造与博物馆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中完成博物馆IP的打造和流通、使其在年轻化人群中具有普及性、影响力和文化消费力,同时保障博物馆的文化公共性,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欣琪  郝小斐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使潜在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认识旅游吸引物时,潜在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管理者发布的消息进行了解,还可能在微博互动中形成对旅游吸引物的认知。文章从微博媒介切入,以故宫博物院发出的故宫雪景微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播路径和受众范围,并对其微博下的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在原有旅游吸引物建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吸引物在微博平台中的建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微博平台中的用户互动参与了旅游吸引物的建构;旅游吸引物在微博平台上的建构是一个闭环式的双向过程,基于此提出了旅游吸引物营销管理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振鹏  宁泽群  
可持续旅游已成为旅游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以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等)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更是众多国际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北京故宫的旅游服务调查为切入点,从旅游服务的角度分析了游客对景点服务的态度和需求,同时也探讨了服务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工具———服务质量。同时对故宫的旅游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目的是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来达到故宫的可持续旅游。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倩倩  
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皇宫,堪称是我国首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座建筑物,它还有另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字——紫禁城。红色城墙围起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化遗产,它还具有中国任一个建筑物都替代不了的艺术特性,它满含着千年来数不尽的沧桑一直伫立在那里,它是最强的“中国制造”。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分散在现代的各个角落,琵琶在诉说着历史,刺绣在书写着历史,而故宫,它站在那里就是历史的最强代表者,它以一砖一瓦为笔墨,在三公里的城墙内肆意挥洒墨宝,向人们展示了古文化的波澜壮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李  
震惊中外的故宫失窃案留给世人的警示是意味深长的。据报道,故宫的安保硬件配备可谓壁垒森严,但这套坚不可摧、无懈可击的防范体系却未能阻止盗贼行窃。反思该事件,不难发现,忽略内部控制建设所造成的安保人员"心防"工事的溃堤,才是导致"故宫失窃"悲剧的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