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4)
- 2023(9696)
- 2022(7888)
- 2021(7363)
- 2020(6042)
- 2019(14236)
- 2018(14200)
- 2017(25616)
- 2016(15086)
- 2015(17349)
- 2014(17605)
- 2013(16526)
- 2012(15153)
- 2011(14039)
- 2010(14849)
- 2009(13201)
- 2008(12514)
- 2007(11382)
- 2006(10376)
- 2005(9655)
- 学科
- 济(75486)
- 经济(75446)
- 管理(31793)
- 方法(29176)
- 业(27733)
- 数学(26927)
- 数学方法(26344)
- 中国(23740)
- 教育(22962)
- 企(20966)
- 企业(20966)
- 地方(17409)
- 学(15386)
- 理论(14872)
- 农(14531)
- 地方经济(12671)
- 业经(12292)
- 教学(11538)
- 财(10303)
- 农业(10151)
- 制(9946)
- 发(9897)
- 贸(8476)
- 贸易(8469)
- 环境(8276)
- 经济学(8141)
- 易(8134)
- 技术(7928)
- 融(7893)
- 金融(7892)
- 机构
- 大学(211341)
- 学院(207916)
- 济(86914)
- 经济(84863)
- 研究(78665)
- 管理(69180)
- 理学(59159)
- 理学院(58377)
- 管理学(56795)
- 管理学院(56385)
- 中国(50338)
- 京(46366)
- 科学(45227)
- 所(39787)
- 范(37450)
- 师范(37185)
- 财(36866)
- 研究所(36117)
- 教育(34556)
- 江(33394)
- 中心(32806)
- 北京(30572)
- 农(30209)
- 师范大学(30206)
- 财经(29232)
- 经济学(28389)
- 院(28202)
- 业大(27833)
- 技术(27186)
- 经(26545)
- 基金
- 项目(131370)
- 科学(103781)
- 研究(102208)
- 基金(90270)
- 家(78062)
- 国家(77329)
- 科学基金(65150)
- 社会(62360)
- 社会科(58847)
- 社会科学(58833)
- 教育(57428)
- 省(54098)
- 划(46674)
- 基金项目(45058)
- 编号(43403)
- 自然(39989)
- 资助(39228)
- 自然科(39108)
- 自然科学(39097)
- 自然科学基金(38343)
- 成果(37553)
- 课题(35205)
- 重点(31776)
- 部(30568)
- 发(30339)
- 年(28744)
- 创(27156)
- 教育部(27115)
- 规划(26873)
- 大学(26136)
- 期刊
- 济(100994)
- 经济(100994)
- 研究(76671)
- 教育(61916)
- 中国(54801)
- 学报(29887)
- 财(27598)
- 管理(27378)
- 科学(27043)
- 农(26850)
- 技术(26089)
- 大学(24380)
- 学学(21420)
- 农业(18617)
- 经济研究(17793)
- 职业(16671)
- 财经(15391)
- 融(14648)
- 金融(14648)
- 经(13531)
- 业经(13265)
- 统计(13204)
- 问题(11810)
- 技术经济(11606)
- 策(11436)
- 技术教育(10813)
- 职业技术(10813)
- 职业技术教育(10813)
- 决策(10603)
- 业(10295)
共检索到330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志来
通过对2004年至2013年期间适龄劳动力人口和实际经济增长率分析,发现适龄劳动力人口、高校毕业生增量呈现由增加到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3年最近这四年则稳定在极小区间变化,并分析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得出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背景下实际经济增量超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时,经济增长内生的岗位需求满足毕业生就业供给,并分析和预测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第二、三产业新增就业数远超过毕业生人数,高等教育就业导向培养模式拐点已经出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就业导向培养模式存在着四方面问题,从而对我国高等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正,应回归高等教育本质,重视个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本文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 ,计算了中国 1982— 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 ,结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少 ,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 ;西方六国的高教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不相关 ,也不同步 ,高教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一定弹性。当前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增加 ,应该加快高教发展速度 ,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教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和推动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教育年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华明 王荣
本文测算了 1 990— 2 0 0 0年我国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得出结论认为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很低。要加快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农村小康 ,就必须发展农村教育 ,特别是应该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业经济增长率 测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葵荪
文章认为, 按照经济学目前对经济增长率的认识, 增长率既无法得到有效预测, 也不能成为引导经济增长的合理指标。依据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最新进展, 本文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的性质, 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性质, 提出了一种旨在测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方法, 作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作了重新估计, 认为在合理的增长方式下, 20 % 左右的、持续稳定及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率是我国能够希望达到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新中
增长率从量的方面反映经济增长,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基本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增长,需要确立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战略,虽然现实中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但在理论上认识适度增长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对适度增长率作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率作一初步的实证考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经济增长率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经济增长率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张创才
自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投资持续增长的态势。投资增长固然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它同时又是引起消费需求扩张和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导因素。因此,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有必要认真研究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适度比例,使两者保持一种协调运行的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闪闪 夏旻
传统的经济预测模型不能选择有效的经济指标进行经济预测。文章中首先利用自回归的方法提取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迭代次数多、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理论和k近邻理论的自适应极限学习机模型用于经济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神经网络、自回归模型、自组织模型、单一的极限学习机模型的精度更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经济增长预测。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神经网络 极限学习机 经济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苗壮 徐俊彦
一、引言 灰色预测控制是通过系统行为序列,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根据预测,采取控制决策。这样可做到实时控制,提高系统适应能力。在经济领域中,用灰色模型预测增长率有许多成功之例。但若对其采取控制,则控制函数一般不易求出。而对特殊的模型结构,却可办到。本文试图对此做点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丕斌
我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后,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由三大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取代了过去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即国民收入(NI),这无疑是宏观经济核算和分析方面的一大进步。但目前仍按固定基年不变价法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和以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与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延续约2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一、问题的提出广西经济发展是否过快?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争论双方各有依据,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由于争论的双方缺乏确凿、科学的定最分析,因而导致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由于我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慢节奏进行,已使广西人均国民收入在全国倒数第一位置上徘徊了三年。如何加快我区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研究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析和选择一个适度经济增长率,使我区的经济发展能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广西“适度经济增长率”应确定为多少?对这一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庆军 邢伟
国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应该在健康区间运行。然而中国经济健康运行区间的具体数值在理论上没有定论,在实践上更是关注较少。文章剔除不健康增长年份的数据,运用区间估计和随机变参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首次测算了在避免恶性膨胀和通货紧缩、满足就业需求、可持续性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2020年前中国经济健康的最理想增长率为8.91%,经济健康增长率区间为[7.83%,9.99%]。科学测算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区间,对我国实现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