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2)
2023(11014)
2022(9914)
2021(9393)
2020(7849)
2019(18048)
2018(18145)
2017(34864)
2016(19160)
2015(21389)
2014(21078)
2013(20624)
2012(18714)
2011(16715)
2010(16483)
2009(15239)
2008(14350)
2007(12144)
2006(10491)
2005(8825)
作者
(53114)
(43712)
(43579)
(41320)
(28245)
(21126)
(19834)
(17245)
(16830)
(15694)
(15303)
(14606)
(13759)
(13759)
(13568)
(13287)
(13264)
(13045)
(12691)
(12490)
(10902)
(10725)
(10492)
(10124)
(9860)
(9800)
(9797)
(9687)
(8784)
(8753)
学科
(71409)
经济(71325)
管理(52595)
(49279)
(41217)
企业(41217)
方法(33682)
数学(28939)
数学方法(28591)
(19473)
中国(17788)
(17312)
地方(16910)
(16848)
业经(16162)
(13291)
贸易(13284)
农业(13031)
(12843)
理论(12776)
(12293)
环境(11909)
(11558)
技术(11270)
(11121)
财务(11057)
财务管理(11040)
教育(10588)
企业财务(10392)
(10094)
机构
学院(258959)
大学(258658)
管理(105322)
(96236)
经济(94040)
理学(92121)
理学院(91095)
管理学(89450)
管理学院(89008)
研究(83522)
中国(59849)
(55199)
科学(54498)
(42823)
(41596)
(41485)
(40514)
业大(40133)
研究所(38350)
中心(37995)
(35527)
师范(35174)
财经(34995)
北京(33640)
农业(31902)
(31687)
(30787)
(30515)
师范大学(28384)
技术(28184)
基金
项目(184931)
科学(144722)
研究(136471)
基金(132302)
(114676)
国家(113711)
科学基金(97901)
社会(83440)
社会科(78849)
社会科学(78829)
(74232)
基金项目(71287)
自然(64782)
自然科(63203)
自然科学(63190)
教育(62696)
自然科学基金(62005)
(61553)
编号(57516)
资助(54258)
成果(45773)
重点(41207)
(40076)
(39361)
课题(39039)
(38617)
创新(35899)
科研(35468)
项目编号(35390)
大学(34286)
期刊
(104062)
经济(104062)
研究(72843)
中国(44566)
学报(40769)
科学(37413)
管理(36852)
(36185)
教育(31206)
(30918)
大学(30135)
学学(28242)
农业(25883)
技术(22126)
业经(18910)
(18597)
金融(18597)
经济研究(16237)
财经(15493)
图书(15343)
科技(13150)
问题(13102)
理论(13045)
(13006)
(12809)
实践(12265)
(12265)
资源(12182)
现代(11925)
技术经济(11731)
共检索到362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竞昊  
主持人语:在中国区域史研究领域,"江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江南史研究是传统显学。本期刊登的三篇江南史主题论文,研究时段上,涵涉明清、民国乃至今人的研究史回顾;对象空间上,有区域整体、府州乃至城镇;研究方法上,或理论思辨或实证考据;关注内容上,包含江南地域范围界定、江南市镇及江南史研究方法论等热点问题的再思考。其中的共性之一,是都在追求一种比较视野上的突破:孙竞昊、赵卓的《江南史研究的"新"与"旧":从华南学派的启示谈起》,旨在参考华南研究的范式,激发江南史研究的新活力。胡克诚的《何处是江南:论明代镇江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竞昊  赵卓  
对于已经果实累累的江南史研究而言,近年来生机勃勃的华南学派所倡导的"自下而上"的历史人类学视野具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是区域研究范式的重要参照。江南史研究应当广纳"新"、"旧"诸法,兼顾大问题与小问题、新材料与旧材料的关系;立足于与国家史进行区分的"江南视角",在整体史视野下,勾画区域社会的内在结构、历史过程及其反映的中国历史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佩国  
清代节孝祠、清节堂、贞节牌坊、孝女庙等节孝文化设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建筑,而是地域社会特定文化景观的内在组成部分。在地域社会中,只有将建筑纳入“权力的文化网络”才能产生某种力量,使“地方”变得具有一定的“可见性”,从而形成文化景观。节孝祠、清节堂等文化设施之所以能够成为地方社会的文化景观,亦在于其典礼和仪式的“神圣性存在”,被扩大了的家族观念成为地方修建“节孝”文化景观的观念基础,“节孝”文化成为“孝道”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曲金良  朱雄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丰富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拓展江南地域研究的范围,从整体上认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面貌以及江南地区如何通过"内外联动"与"中西互动"参与构建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复原与当代启示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缪坤和  
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是对人类过去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经济是如何运行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主要基于田野工作,深入考察工作对象的经济运行系统,很少考虑经济运行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方面对下层人民的经济活动的研究注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很少考虑一些非经济运行中所潜伏的经济因素,只把经济制度抽象出来而丢弃了交织其间的"非经济性"要素的研究。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因此,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的范畴,除了各历史发展阶段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外,还应包含与之密切相连的社会的和超经济因素的各种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翠红  
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的有力保障。在江南经济的繁荣图卷上,丝织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篇幅,可谓该地域的一大支柱产业。江南出产的丝绸不仅盛誉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彼时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江南丝绸也因其在明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饱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概要梳理江南丝绸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之后,不难发现,既往研究或着力于丝绸生产,或瞩目于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贤勇  
明清至今,江南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关于"江南"的概念,学界讨论颇多,几达"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之程度。日常生活中的江南,应是思索这一概念的出发点,并需基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和多元的基础之上。据此,其空间范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江浙沪地区,及与江浙相邻的皖赣闽的毗连地区;大致上与现行气象区划中的"江南东部地区"相吻合;是一个处湖口东向南京、宁德,面向东海的一个扇形区域。这与江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较相吻合。在江南,水是其最核心的地理元素,也是江南传统交通之魂;它构成为江南交通线路的基本骨架。以水为据,江南可划分为太湖-运河流域(吴文化区)、长江下游沿江区域(长江文化区)、钱塘江流域(越文化区)、东部沿海及东海海域(海洋文化区)四大区域,分别是江南的核心区及江南的北翼、南翼与东翼,共构形成一个山地、平原、河湖、近海的生态相嵌体。1840年,西力东侵,江南也出现"千年未有之巨变",交通即为巨变之一。交通(行)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在近代经历了从以自然力为特征的传统交通向以机械力为特征的新式交通转变。在近代交通史视野中,作为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力量,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的传入,江南地区终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近代新江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曼   王紫璇   王夕倩  
文士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精神文化内核的缔造者,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属性离不开这一群体。文章从文士群体的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明清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影响及设计体现,并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想借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永斌  
明清时期,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世人尤其是徽商雄厚财力和对艺术产品的青睐为文艺市场的发育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文士参与文艺市场并从事治生活动,他们凭借着一些艺术才能,将其作品化为商品,参与其制作或贩卖活动以达其治生之目的。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书画市场,文士的治生活动十分活跃,许多职业书画家和兼职书画家渐渐将书画商品化,将书画艺术推向市场,他们不再遮遮掩掩,甚至将书画作品明码标价出售,名家书画作品的热销,助长了书画赝品的盛行;一些文士还时常涉足古玩、戏曲小说、园林建筑等市场。这成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翠红  
江南地区自魏晋南朝以后潜力逐步得到发掘,经济、政治地位日渐凸显,文化水平也远胜他处,至明清时期,更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再加上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极为丰富,使得它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领域广为拓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伴随该研究领域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与颇具规模,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已进入新的时期,而对于研究者而言,却也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冰  
《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及《江南绸丝史研究》评介刘冰自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地区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一直是国家的重赋地区,所以长期以来始终为中外史学工作者所瞩目,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伟涛  
城镇标准的界定关乎城市化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本文对城镇标准的界定为:居民职业以非农为主(50%以上),人口规模大于同时期同地区农村的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以1927—1933年的句容为载体,对各种不同的城镇标准下,句容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标准下的城市化水平间相差巨大,根据以往标准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偏离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季昌  华林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品高  陈仙波  
一提起江南水乡,人们就会被“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象所吸引,而江南水乡旅游又一直是被旅游者所青睐的重点旅游产品。随着“走出城市,走进田园,回归自然”呼声的提高,周庄、西塘、南浔等江南水乡名镇旅游产品不断推出。笔者正是在这种水乡旅游特别是水乡名镇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承耀  
“江南造船”与“三菱重工”的比较研究张承耀江南造船厂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骨干企业,同时堪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地和中国产业工人阶级的摇篮”,最近又被批准成为国务院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因此,解剖这样一个企业就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特点和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