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5)
- 2023(8450)
- 2022(7240)
- 2021(6619)
- 2020(5545)
- 2019(11938)
- 2018(12062)
- 2017(22568)
- 2016(12352)
- 2015(13413)
- 2014(12916)
- 2013(12231)
- 2012(10816)
- 2011(9895)
- 2010(10041)
- 2009(9835)
- 2008(9499)
- 2007(8472)
- 2006(7557)
- 2005(6922)
- 学科
- 济(41510)
- 经济(41430)
- 管理(41273)
- 业(33532)
- 企(28748)
- 企业(28748)
- 方法(14994)
- 财(14448)
- 制(13774)
- 农(12985)
- 数学(12278)
- 环境(12234)
- 数学方法(12067)
- 中国(11513)
- 业经(11336)
- 学(10356)
- 体(9551)
- 划(8764)
- 务(8706)
- 财务(8682)
- 财务管理(8661)
- 贸(8403)
- 贸易(8399)
- 银(8260)
- 银行(8245)
- 易(8206)
- 企业财务(8158)
- 农业(8138)
- 融(8058)
- 金融(8055)
- 机构
- 学院(167870)
- 大学(165692)
- 济(66565)
- 经济(65122)
- 管理(62805)
- 研究(55834)
- 理学(53776)
- 理学院(53157)
- 管理学(52225)
- 管理学院(51904)
- 中国(42231)
- 京(34740)
- 财(34155)
- 科学(33515)
- 所(27583)
- 财经(26257)
- 江(26086)
- 中心(25697)
- 农(25553)
- 研究所(24751)
- 业大(24040)
- 经(23594)
- 范(21973)
- 北京(21738)
- 师范(21737)
- 院(20829)
- 州(20480)
- 经济学(20396)
- 农业(19576)
- 财经大学(19353)
- 基金
- 项目(113108)
- 科学(89536)
- 研究(85186)
- 基金(81594)
- 家(70930)
- 国家(70371)
- 科学基金(60456)
- 社会(54894)
- 社会科(51986)
- 社会科学(51978)
- 省(44980)
- 基金项目(42867)
- 教育(39019)
- 自然(37617)
- 划(37587)
- 自然科(36618)
- 自然科学(36610)
- 自然科学基金(35924)
- 编号(34757)
- 资助(32357)
- 成果(28233)
- 制(26955)
- 重点(26100)
- 部(24763)
- 发(24644)
- 课题(24500)
- 创(24176)
- 国家社会(22869)
- 创新(22686)
- 性(21718)
共检索到25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阙占文
生态补偿是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项政策。自其出现后,生态补偿被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尤其是在林业领域。20世纪末,我国开始推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补偿项目,逐步建立林业生态补偿制度。但是,与一些成功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在法律框架、组织框架、财政框架、透明度方面尚存不足。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框架,遵循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拓宽林业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加强补偿的针对性。
关键词:
林业 生态补偿 比较 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雷雨恒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回顾了生态补偿制度在实践层面的运作情况,认为应当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引入生态服务交易的理念,着力在生态补偿制度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形成中央财政支出、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生态补偿制度,以此提高生态补偿的制度效率,应对当前突出的环境与生态方面的区域间协作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外若干生态补偿案例的典型做法,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付费 生态协作交易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顺波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林业补助 林木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丹
全面总结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变迁过程与执行效果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生态补偿在中国的缘起促成了中国产生了早期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生态补偿制度逐渐从"国家导向"转向"社会导向",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逐步形成"伙伴关系"。通过考察中国在生态补偿制度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为当前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带来"制度与执行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慧 马永欢
生态补偿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各种利益关系,成为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丹
全面总结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变迁过程与执行效果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生态补偿在中国的缘起促成了中国产生了早期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生态补偿制度逐渐从"国家导向"转向"社会导向",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逐步形成"伙伴关系"。通过考察中国在生态补偿制度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为当前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带来"制度与执行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有益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艳芝 刘洁
系统地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在森林生态补偿方面的制度创新活动,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补偿责任承担公平性不足、补偿主体过于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对象范围不够宽泛、补偿资金溃乏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中国政府:重新设计补偿制度,以受益者承担原则打破公共责任原则,确保补偿责任公平分担;以政府补偿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改变补偿主体单一现状;在明确林权的同时,考虑增加对其他国有公益林乃至私有林的补偿;采取成本补偿与机会成本补偿相结合原则,提高补偿标准并实施有差别补偿;通过开征生态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秀丽 孙铄铄 严曙光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林业生态破坏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下的林业生态环境受损的补偿制度,在林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偿使用。对林业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标准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指出林业生态补偿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等。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林业生态补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林业生态补偿 生态价值评估 研究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卜晓颍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而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绿色发展视野下,必须加快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制建设,为实施绿色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推动农村和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阿荣高娃
鉴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补偿标准和原则等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乡村治理理论为山地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一方面可采用乡村治理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居民、社会的积极性,尤其要提升山地居民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平衡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生态补偿 山地居民 补偿对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阿荣高娃
鉴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补偿标准和原则等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乡村治理理论为山地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一方面可采用乡村治理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居民、社会的积极性,尤其要提升山地居民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平衡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生态补偿 山地居民 补偿对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磊 王光玲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仍存在着征地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和补偿分配不合理等现象,失地农民生活并没有得到保障,有的甚至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这不仅影响民生,而且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立足点,拟对征地生活权补偿制度进行探讨,通过中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寻求建立和完善生活权补偿制度的途径,也为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征地 生活权补偿 中外比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为平衡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益的矛盾,解决依赖政府支出补偿能力有限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尝试着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机制,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案例,成为目前中小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补充。为保障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对其管理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总结国际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实践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管理实践、政策和法律制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从管理政策、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3个层面,给出我国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市场补偿 管理制度 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世明 黄和亮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了中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以期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态效益 补偿基金 制度变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是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等核心内容作出的规则性安排。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系统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法治理论是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围绕"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核心内容设计了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研究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合理确...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制度框架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