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0)
2023(12460)
2022(10528)
2021(9545)
2020(7639)
2019(17047)
2018(16619)
2017(30600)
2016(15974)
2015(17372)
2014(16754)
2013(16300)
2012(15270)
2011(13882)
2010(14348)
2009(13203)
2008(12770)
2007(11461)
2006(10369)
2005(9529)
作者
(44677)
(37132)
(36938)
(34651)
(23792)
(17808)
(16579)
(14181)
(14007)
(13186)
(12539)
(12537)
(11883)
(11732)
(11422)
(11349)
(11006)
(10677)
(10657)
(10559)
(9271)
(9061)
(8769)
(8580)
(8398)
(8375)
(8168)
(8135)
(7383)
(7366)
学科
(66297)
经济(66217)
(48451)
管理(46491)
(39623)
企业(39623)
中国(24057)
地方(21098)
(20437)
技术(18803)
业经(18493)
方法(18413)
数学(14349)
数学方法(14173)
农业(14036)
(13583)
金融(13582)
(13453)
贸易(13436)
(13357)
银行(13340)
(13322)
技术管理(13184)
(13023)
(12900)
(12709)
(12113)
(11835)
地方经济(11522)
理论(11085)
机构
学院(220993)
大学(217120)
(91840)
经济(89867)
管理(83183)
研究(80653)
理学(70102)
理学院(69265)
管理学(68222)
管理学院(67772)
中国(60917)
科学(46842)
(46699)
(41769)
(40380)
中心(36890)
研究所(36205)
(35390)
(33804)
(32200)
师范(31874)
财经(31827)
北京(30122)
(29373)
(28928)
业大(28792)
(28673)
经济学(27129)
农业(25863)
师范大学(25288)
基金
项目(143697)
科学(114478)
研究(111692)
基金(101035)
(87819)
国家(86609)
科学基金(74366)
社会(71415)
社会科(67667)
社会科学(67656)
(59324)
基金项目(52676)
教育(50851)
(48784)
编号(45841)
自然(44473)
自然科(43484)
自然科学(43476)
自然科学基金(42702)
资助(39091)
成果(38150)
(37501)
(36162)
课题(33254)
重点(32744)
创新(32727)
发展(30719)
(30481)
(30194)
国家社会(29223)
期刊
(113904)
经济(113904)
研究(71998)
中国(54084)
管理(36200)
教育(33625)
(33310)
(30543)
科学(29790)
学报(29220)
(24110)
金融(24110)
农业(23183)
大学(22824)
技术(21394)
业经(21035)
学学(20911)
经济研究(18338)
财经(14969)
问题(13741)
科技(13384)
(13132)
(13002)
(12186)
论坛(12186)
图书(12020)
技术经济(11428)
商业(11412)
(11352)
世界(11203)
共检索到35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昊   王倩  
国家创新平台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和重要依托。本文从国家创新平台的形势背景、基本属性和组织类型出发,界定国家创新平台的概念内涵与主体构成,并指出国家创新平台所具有的战略先导、政策支持、公共导向、系统多样、动态演化、开放包容等内在特征。在比较视野下,国外国家创新平台经历了萌芽探索、雏形显现、初步建立、走向成熟、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演进阶段,中国国家创新平台则历经探索奠基、起步建设、体系建设、战略推进的发展脉络。当前,国内外国家创新平台共同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整合、数字赋能、弯道超车等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和中国实际,中国国家创新平台需要在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凤芹  陈亚平  马羽彤  
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进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40年的探索,我国国家创新平台呈现设立方式多元化、功能定位多样化、多种类化发展、部门化建设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全国统管、省级主导、地方主建的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当前,针对功能定位不清晰、缺乏系统布局、脱离市场和资源共享程度低等发展困境,需要重点加快解决顶层设计整体统筹不足、管理关系不够清晰、政府重建设轻管理及主体协同合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创新、坚持自信自立为原则,推动建立国家创新平台统筹协调机制和平台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平台产学研合作水平,营造平台发展生态,推动国家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妍  张金水  伍文浩  
从广东创新平台的分类及作用入手,归纳总结这些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供科技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仁红  邹昭晞  
通过分析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行现状,并结合三螺旋理论、成果转化理论、区域创新生态理论等对19个创新平台的创新效能进行总体评价,探索平台在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平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浩绮   周小力   刘兆星   纪晓俊  
为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比较北欧国家瑞典和丹麦与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异同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国围绕建设生物制造产业科创平台应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创新举措。基于瑞典重点发展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森林生物技术中心、Testa中心和丹麦诺和诺德基金会建立生物可持续研究中心来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扩大资金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探索创新运行管理模式、集聚国际优势团队打造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等建设生物制造产业科创平台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我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期刊] 求索  [作者] 符平  高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雅婷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悄然兴起,产品价格更为透明,价格战打得更为直白。在价格战的背后,伴随着产品品质以及产品利润问题,在线旅游企业为了能把控品质,增加公司盈利,提高产品议价能力,纷纷开始投入自营发展。本文以同程自营为主体,对比头部OTA—携程;以平台自营的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以评论文本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使用后羿采集器、Nvivo等软件,就分析产品布局、均价以及口碑等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同程自营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光  卢进勇  
本文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程为背景,从"阶段特征"、"区域特征"、"发展趋势"三个维度对中国双边投资协定(BIT)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国际投资规则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的背景下,以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两种形式为载体的国际投资规则将会逐步融合,其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海静  
研究整合报告对于建立完善企业会计理论意义重大。近年来,国际上许多组织与各主要国家纷纷展开整合报告问题研究,然而,我国关于企业整合报告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初创阶段,需要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整合报告理论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地梳理,回顾整合报告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整合报告理论的过去和现在,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忠耀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变短,创新迭代周期也不断缩短。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目的地运用知识流入和流出以促进内部创新,将组织内创新拓展为外部市场机会。开放的本质是增加内外部资源协同互补,强调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现创新。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集聚和利用分散在全球的知识资源、提升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建新   罗亮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角度,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作者多年从事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调研数据,对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找出其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管理部门协调难、共享共建的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明确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定位、建立协同发展委员会、优化基础研究类基地布局投入和完善基地间资源共享流通机制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艳华  杨永祺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对平台发展成熟度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平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帮助平台不断改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为政府及时了解平台发展状况并制定促进平台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文献分析、调研和专家会议,得到平台发展成熟度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偏好关系群决策方法筛选后得到最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测评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正中  高常水  
产业创新平台是创新要素集成并引起产业变革,导致创新成果外溢及产业化的系统性形态,先导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群体化、群体间的协同进化与共生的系统。产业创新平台催生先导产业集群并进而贡献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快速转型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