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9)
- 2023(15245)
- 2022(13150)
- 2021(12792)
- 2020(10479)
- 2019(24034)
- 2018(24028)
- 2017(45813)
- 2016(25596)
- 2015(28715)
- 2014(28766)
- 2013(27379)
- 2012(25300)
- 2011(22846)
- 2010(23074)
- 2009(20901)
- 2008(20143)
- 2007(17822)
- 2006(15712)
- 2005(13809)
- 学科
- 济(88745)
- 经济(88642)
- 管理(69312)
- 业(64538)
- 企(53903)
- 企业(53903)
- 方法(39262)
- 数学(33373)
- 数学方法(32875)
- 中国(29069)
- 农(25596)
- 财(24357)
- 教育(23746)
- 学(21232)
- 业经(20607)
- 理论(19488)
- 地方(18395)
- 贸(18389)
- 贸易(18382)
- 易(17881)
- 制(17040)
- 农业(16697)
- 技术(15595)
- 和(15104)
- 务(14876)
- 策(14810)
- 财务(14803)
- 财务管理(14775)
- 银(14298)
- 银行(14260)
- 机构
- 大学(347516)
- 学院(344570)
- 管理(133961)
- 济(130992)
- 经济(127773)
- 研究(117205)
- 理学(115571)
- 理学院(114264)
- 管理学(112294)
- 管理学院(111647)
- 中国(82847)
- 京(74754)
- 科学(70704)
- 财(61551)
- 所(58027)
- 范(54165)
- 师范(53799)
- 中心(52776)
- 研究所(52659)
- 江(51332)
- 农(49999)
- 财经(48813)
- 业大(48132)
- 北京(47981)
- 经(44362)
- 师范大学(43624)
- 院(42899)
- 州(41630)
- 教育(41477)
- 技术(39435)
- 基金
- 项目(231576)
- 科学(183124)
- 研究(178772)
- 基金(164183)
- 家(140920)
- 国家(139609)
- 科学基金(119909)
- 社会(108896)
- 社会科(102863)
- 社会科学(102841)
- 省(91185)
- 教育(87765)
- 基金项目(86221)
- 划(78036)
- 编号(76603)
- 自然(76505)
- 自然科(74679)
- 自然科学(74665)
- 自然科学基金(73292)
- 资助(67530)
- 成果(64887)
- 课题(54502)
- 部(52452)
- 重点(52426)
- 发(50236)
- 创(48419)
- 项目编号(47338)
- 教育部(45695)
- 年(44891)
- 创新(44778)
- 期刊
- 济(145798)
- 经济(145798)
- 研究(111237)
- 中国(70308)
- 教育(67837)
- 学报(49215)
- 管理(48525)
- 科学(45825)
- 财(45480)
- 农(45331)
- 大学(38499)
- 学学(34545)
- 技术(32855)
- 农业(32023)
- 融(29131)
- 金融(29131)
- 业经(24861)
- 经济研究(23306)
- 财经(22603)
- 图书(19680)
- 经(19363)
- 问题(18111)
- 职业(17290)
- 理论(16387)
- 业(16061)
- 坛(15870)
- 论坛(15870)
- 科技(15706)
- 技术经济(15574)
- 现代(15268)
共检索到51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山田礼子 张文雅
STEM是推动创新的主力,在科学研究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出台了与STEM相关的教育政策。通过分析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4个国家与科技政策相关的官方报告中的STEM高等教育政策,发现STEM教育备受重视,并不断增加STEM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另外,STEM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本学科知识,还需要获得21世纪的技能和能力,如学习跨学科和跨文化知识,了解全球问题和培养全球能力等,以斯坦福大学的必应海外留学计划(BOSP)和日本领先研究生院项目作为案例分析了其STEM项目的跨学科趋势。
关键词:
STEM 高等教育政策 跨学科 跨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赵军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引致社会各界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就业问题的广泛关注。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在此境况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行了"综合性研究生教育与研究训练"项目,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创造一种新的博士生培养"范式"。美国大学在该项目的推动下,着重培养博士生的"六维"跨学科能力,并构建了完善的跨学科能力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博士生 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研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胡翔
随着创客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开展创客教育已成为教育界讨论并实践的热点。创客教育不能滑入到在中小学推广创造发明的歧途,而应是推进跨学科知识融合的STEM教育,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本文阐述了STEM教育的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技术增强性九个核心理念,介绍了相关课程、广域课程两种跨学科整合模式,分析了三种跨学科整合的取向:学科知识整合取向、生活经验整合取向、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并提出了跨学科整合的项目设计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忞 陈珍国
跨学科融合教育是解决目前分科教育弊端的可能途径,而STEM/STEAM模式的出现则为跨学科融合教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同时应该指出,这一模式也具有与生俱来的理论局限。本文在辨析了STEM/STEAM模式的逻辑和内涵后,指出A-STEM模式是对原有模式原理和精神的发展与重构。A-STEM模式通过重组各元素间的关系,确立起"人文艺术"元素在整体架构中的引领地位,从而有效消解了原有模式的局限,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模式带来可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业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丁杰 蔡苏 江丰光 余胜泉
第二届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国际教育大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作为反映STEM教育研究国际前沿水平的研讨会,集聚了国内外STEM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最具创新性的STEM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本文梳理了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创新应用成果,反映了国际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趋势。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张娜钰 马佳雯
STEM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跨学科学习方式亟待关注。本文以活动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分析了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其中,构成要素包括异质学生为主的主体、不同学科课程作为客体、促进不同学科知识整合与创新的规则、创新性组合后群体性应用的工具、面向项目式学习的协作分工和开放共享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构建途径包括在组合阶段判断能否存在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适应阶段形成稳定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发展阶段成为有效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解体阶段转化为新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文章指出,实施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共同体需要多方协同:学校瞄准跨学科学习趋势,规划落实跨学科共同体路径;教师聚焦跨学科学习需求,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学生面向真实问题,增强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学习共同体 理论框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汤晓蒙 刘晖
高等教育学科在30年的发展中,其方法论经历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再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单学科研究因其对自身学科的固守而走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多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学科发展,但因其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使其难以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论的重任;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多学科 跨学科 方法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为鸿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相对滞后,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混乱,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民办高校产权属性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揭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的政策根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政策演变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介明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单位的规模越变越小,一线工作人员几乎都能成为一个小CEO;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个人转行与转工的次数越来越多,学历不再能够涵盖个人一生中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经费支撑,需要政府制订适切的政策,吸引私营部门向高等教育投资或捐资。本文总结了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公营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问题与政策取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建钢
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路径是跨学科研究。认为跨学科研究一般有四种基本形式:横跨型研究、纵跨型研究、直跨型研究和立跨型研究。指出现实的跨学科研究量少且质低,提出未来的跨学科研究应呈现综合性特点:即边界的模糊性、形态的整体性、范式的互溶性和过程的化学性。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跨学科研究 科研创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时慧 李锋
工程教育进入中小学,在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等方面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与价值,为整合科学、数学和技术等的STEM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连接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沿着国际工程教育范式转变——经验范式、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实践范式,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从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工程创新维度,分析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过程的异同,提出中小学新工程教育基于"科—工整合"的STEM课程模式,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释与说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红 李玉娇
美国在推进STEM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STEM教育的领跑者。其推进STEM教育的主要策略是:持续出台国家政策,引领STEM教育发展方向;鼓励学术团体、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合作,形成协同共建的发展机制;建立STEM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与监督保障机制,完善STEM教师教育体系;设立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的STEM学校,培养STEM领域的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引入多元综合的项目式学习、游戏式学习、戏剧式学习等,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美国 STEM教育 跨学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岳
最近二十年,德国政府和第三方科研资助机构通过设立科研实体、课题委托和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有意识地构建高等教育研究和科学学协同发展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两个遵循不同研究范式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不断通约,为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两个学科一直在寻求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反映出德国科学研究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