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4)
- 2023(8658)
- 2022(7273)
- 2021(6872)
- 2020(5590)
- 2019(12171)
- 2018(12129)
- 2017(23919)
- 2016(12826)
- 2015(13924)
- 2014(13315)
- 2013(13005)
- 2012(11797)
- 2011(10670)
- 2010(10709)
- 2009(10259)
- 2008(9865)
- 2007(8878)
- 2006(7984)
- 2005(6947)
- 学科
- 济(49817)
- 经济(49683)
- 业(45721)
- 农(45424)
- 管理(32083)
- 农业(30288)
- 企(25455)
- 企业(25455)
- 业经(16976)
- 方法(16073)
- 数学(13560)
- 数学方法(13410)
- 制(13157)
- 财(12974)
- 中国(12823)
- 农业经济(10309)
- 贸(10041)
- 贸易(10035)
- 地方(10003)
- 易(9833)
- 体(9734)
- 发(9444)
- 策(9386)
- 土地(9244)
- 村(9100)
- 农村(9091)
- 学(9008)
- 银(8287)
- 银行(8279)
- 技术(8231)
- 机构
- 学院(176088)
- 大学(168497)
- 济(73716)
- 经济(72289)
- 管理(68677)
- 理学(59554)
- 理学院(59006)
- 管理学(58090)
- 管理学院(57798)
- 研究(55969)
- 农(48888)
- 中国(45669)
- 农业(37078)
- 京(33776)
- 科学(33335)
- 财(32533)
- 业大(32007)
- 所(27820)
- 中心(27735)
- 江(26879)
- 财经(25747)
- 研究所(24921)
- 经(23435)
- 农业大学(22794)
- 范(22730)
- 师范(22557)
- 经济管理(21391)
- 州(21335)
- 经济学(21178)
- 北京(20353)
- 基金
- 项目(117740)
- 科学(93336)
- 研究(91503)
- 基金(84956)
- 家(73142)
- 国家(72362)
- 科学基金(62280)
- 社会(59370)
- 社会科(55727)
- 社会科学(55714)
- 省(47464)
- 基金项目(45374)
- 教育(40258)
- 编号(39798)
- 划(38512)
- 自然(37822)
- 自然科(36856)
- 自然科学(36848)
- 自然科学基金(36183)
- 资助(32841)
- 成果(31279)
- 农(29209)
- 发(26746)
- 部(26564)
- 重点(25983)
- 课题(25572)
- 创(24991)
- 制(24809)
- 国家社会(24406)
- 性(24053)
共检索到26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王静静 牛海鹏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目前不允许抵押担保的原因,除了农地对农民具有特殊的保障功能外,还存在产权上的障碍。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相比,农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明晰性、排他性和安全性,处分权能受到严格限制,权利客体的分散零碎性,尚未建立完善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产权登记制度滞后等也是阻碍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重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利用实地调研的2 959户农户数据,分别采用OLogit、二元Logit和Poisson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响应决策及可得性,发现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认知和农村金融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经营类型、生产投资比是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户社会资本、贷款经历、是否购买保险和主办金融机构数目是阻碍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融资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同一组变量在补充双对数和截断泊松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影响程度、方向以及影响个数都存在差异,说明农户能否获得农地抵押融资贷款比其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振宇
本文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结论显示,承包农户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逻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抵押,在理论上不具有可行性,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本文提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健康发展,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路明 蒲春玲 李平光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一直备受争议,但其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理论和现实实践经验也都表明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可行的,但由于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未明确表明可以推广,因此目前多数地区也仅在进行一些积极地研究探索。本文结合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河北省鹿泉市的具体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鹿泉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为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指明了方向。重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应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坚持社会本位、实质公平和平衡协调的基本原则,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担保物登记确权和流转处置管理,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体系,提高各方的参与积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洁
农地承包权是一种基于成员身份而设定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产权制度安排,随着实践的发展,它逐步由债权向物权转化,由此为其转让的价格形成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价格实质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其基础构成来自农地的生产力价值与我国国情下特殊的社会功能价值,其价格高低则受到农地所提供的效用高低的制约,以及受到农地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约。
关键词:
农地承包权 产权价格
[期刊] 征信
[作者]
兰德平 刘洪银
农村资金需求催生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但农地抵押贷款存在制度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农地处置风险和民生风险,需要市场准入和政府参与风险控制,需要以民生为本、规模经营为纲合理处置抵押农地。为分散和控制金融机构风险,应加强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化建设,推行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和反担保模式,建立政府按比例回购农地抵押贷款不良资产和农地抵押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通过税收和补贴手段调节农地抵押贷款供给和需求。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控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相蒙 于毅
由于产业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农民生存权保障需要国家以法律机制积极保障。本文从农地入股视角切入,阐明了农地入股中国家从哪些方面需要保护的农民生存权,从市场法律环境、企业决策与风险关联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干涉等方面剖析农地入股在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造成的威胁,并从经济法调整角度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制度构建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 ,不仅是理论研究已形成的共识 ,更是回应我国农地立法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 ,被确立为一种基本的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思路 ,有其必然性、逻辑性与渐进性 ;回顾与展望这一历史进程并对其应然结构加以研究 ,有助于构建完善我国新型的农地使用法律制度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化 立法理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吴晨
本文结合2007年广东省10市50个县(市)211个乡(镇)511个村民小组近1000户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流转调查数据,通过筛选并选出相应的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的因子,最终核算出影响农地流转的交易效率大小,结果是:在三类农地流转中,农地流出户的交易效率最高,其次是农地流入户,而尚未发生农地流转的农户交易效率最低,这一结论符合客观事实,笔者还运用交易效率数据对农地流转时间和流转后的感受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最后,文章还就如何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交易成本 交易效率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海钦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陷入困境的客观环境、政策影响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农地国有、所有权与产权相分离、农庄经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瑷玲 赵瑞茂 高明秀
研究目的: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农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整办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土地整理主要有三种农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方式,权属调整中存在农地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参与不足和有关单位参与不够等问题。研究结论:土地整理中应落实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民充分参与权属调整决策,完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并科学地进行整理前后的农地价值评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地承包经营权 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三权分置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