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9)
- 2023(17419)
- 2022(14886)
- 2021(13872)
- 2020(11516)
- 2019(25979)
- 2018(25854)
- 2017(49325)
- 2016(27023)
- 2015(30343)
- 2014(30286)
- 2013(29736)
- 2012(27468)
- 2011(24897)
- 2010(25185)
- 2009(23454)
- 2008(22907)
- 2007(20286)
- 2006(18105)
- 2005(16501)
- 学科
- 济(110805)
- 经济(110659)
- 管理(79277)
- 业(74023)
- 企(60820)
- 企业(60820)
- 方法(43012)
- 数学(36134)
- 数学方法(35705)
- 中国(32771)
- 农(31038)
- 地方(28521)
- 财(28188)
- 业经(26780)
- 制(24350)
- 学(23717)
- 农业(20854)
- 贸(19656)
- 贸易(19641)
- 银(19245)
- 银行(19195)
- 易(18964)
- 融(18656)
- 金融(18652)
- 环境(18589)
- 行(18422)
- 理论(18391)
- 和(18159)
- 技术(17385)
- 务(16863)
- 机构
- 大学(382595)
- 学院(382382)
- 济(151141)
- 经济(147645)
- 管理(146877)
- 研究(133256)
- 理学(125557)
- 理学院(124061)
- 管理学(121956)
- 管理学院(121249)
- 中国(100038)
- 京(83214)
- 科学(82082)
- 财(72494)
- 所(67669)
- 农(61487)
- 研究所(61077)
- 中心(59713)
- 江(58462)
- 财经(56373)
- 业大(55279)
- 范(53214)
- 北京(53148)
- 师范(52704)
- 经(50971)
- 院(48610)
- 农业(47754)
- 州(47417)
- 经济学(44894)
- 师范大学(42581)
- 基金
- 项目(255002)
- 科学(200334)
- 研究(190017)
- 基金(182452)
- 家(158441)
- 国家(157058)
- 科学基金(134399)
- 社会(118747)
- 社会科(112392)
- 社会科学(112366)
- 省(100699)
- 基金项目(96246)
- 教育(87139)
- 自然(85608)
- 划(84490)
- 自然科(83540)
- 自然科学(83523)
- 自然科学基金(81974)
- 编号(78796)
- 资助(74679)
- 成果(65051)
- 发(57858)
- 重点(57581)
- 部(55704)
- 课题(55174)
- 创(53032)
- 创新(49495)
- 制(48344)
- 国家社会(48319)
- 项目编号(48214)
- 期刊
- 济(176937)
- 经济(176937)
- 研究(118446)
- 中国(80435)
- 学报(58879)
- 农(57399)
- 管理(56113)
- 科学(54948)
- 财(54937)
- 教育(48963)
- 大学(44647)
- 学学(41656)
- 农业(39634)
- 融(36316)
- 金融(36316)
- 技术(33511)
- 业经(30314)
- 经济研究(27530)
- 财经(27251)
- 经(23268)
- 问题(22622)
- 图书(20796)
- 业(20006)
- 科技(18599)
- 理论(18470)
- 技术经济(17762)
- 现代(17727)
- 版(17385)
- 商业(17247)
- 实践(16804)
共检索到583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小燕
文章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与平行班的实证比较,从招生方式和生源构成两方面分析了招生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训项目四项关键要素分析了培养过程中的差异;从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学习动力、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呈现学生发展情况。比较发现,试点班显现出招生方式多元、资源整合有效、发展动力充足等优势,也存在生源优势不足、基础性知识相对薄弱以及学生和企业存在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对此,要凝聚内外合力,缓解两难抉择;明确适用范畴,优化存在场域;完善制度保障,培育合作惯性,以推进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方向,我国高职院校则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订单班培养形式。基于制度互补性理论建立"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要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两类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制度互补性差异及共通性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度互补性核心在于提供良好的职业前景预期;制度互补性的良性循环离不开质量保障;制度的两大互补性形式是相互弥补和加强;生源规模和培训质量同样存在互补性特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衍 韦昱杰
随着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现代学徒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LAM领域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探析LAM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动因,总结各国在凝聚社会力量,鼓励多方参与、重视标准建设,制定能力框架、完善评价方式,考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探索。借鉴其经验,我国在人才培养时,需注意促进普职融通,完善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优化培养体系;推动多方合作,发挥社会力量;构建职业能力框架,建立职业标准。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LAM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涛 吉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产业紧密互动、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创新之路。基于徐州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介绍了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践载体、育人队伍、教学资源"和打造"1地多点、1点多师、1徒多岗、1业多评"的"1+N"模式,实现"三转变、三融合、三提升"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宝玲 戴夕然
现代学徒制契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文章在阐述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一主体"课程标准的诸多单一性,最后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课程标准应具有六个"双"特质,即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机制下的"双身份""双育人""双主体""双导师""双基地"和"双评价",并按照六个"双"的内涵,变革和创新课程标准中不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的内容,有效促进了现代学徒制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课程标准 六个“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丽 张敏
文章对国内外学徒制的发展进行述评,定义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分析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劣势,提出通过政府引导、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职业院校创新灵活的办学机制等措施来构建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红利、张万兴在《高教探索》2014年第4期中撰文,研究了德国劳资合作制度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双元制"系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德国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其本质是学徒制。从矛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水娟 许淑燕
"艺友制"是陶行知先生创造的一种培养乡村教育师资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德技双修的培养目标、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和"共教共学共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思想,与现代学徒制在办学模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关系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当下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前面把现代学徒制界定为规范化的社会青年在岗训练,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一体系建立起来?现在采取的主要途径是规划模式,它由规划、项目、实施与评估四个关键环节构成。这也是当前我们实施教育改革,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一贯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来自工程领域,然而社会问题与工程问题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工程的建立可以完全依据规划进行,而社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完全按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妍旻
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徒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的形式和程度也有较大差别,但学徒制中的核心要素即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内容,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在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师傅的实践指导下开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是基本一致的。虽然各国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但各个国家的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程度、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法制、管理和经费支持等因素都对学徒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要素所发挥的功能对学徒制的现代化进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学徒制 背景 因素 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美华 胡巧真
学徒作为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基于学徒的视角,本文探讨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不同的框架类型、学徒年龄、进入路径及动机与学徒制参与的动态趋向。通过分析英国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参与情况,探寻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发生转变的原因,以期从英国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发生转变的态势,引思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关键词:
学徒 现代学徒制 英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德桥 杜文静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育人主体单一、企业缺乏参与动力、项目组织无序、教学过程评价难的难题。据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多方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提升企业参与动力,规范项目实施,完善教学过程评价,落实经费保障。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平 俞素春
现代学徒制改革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视窗。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效性受损的问题切入,分析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从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提升合作力,双师共同提升、创新方法增强塑造力,文化双向融通、创新评价激活原动力等三个维度,为现代学徒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优化提供了实践参照。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雯 阚雅玲
现代学徒制的实质是企业学徒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力决定了企业的投入,是现代学徒制成功运行的关键。人力资本视域下,构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机制的策略包括建立现代学徒制参与企业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鼓励建立企业内部长期合约、延长生产性任务培训时间提升学徒的生产力、整体评估现代学徒制项目投资回报效益。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现代学徒制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