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5)
2023(14444)
2022(11918)
2021(10953)
2020(8804)
2019(19975)
2018(19478)
2017(36275)
2016(19556)
2015(21785)
2014(21524)
2013(21443)
2012(20584)
2011(19157)
2010(19203)
2009(17879)
2008(17652)
2007(15475)
2006(14291)
2005(13417)
作者
(59787)
(49933)
(49819)
(47274)
(32151)
(24018)
(22321)
(19523)
(19234)
(17557)
(17426)
(16489)
(16230)
(15979)
(15725)
(15466)
(14895)
(14526)
(14379)
(14227)
(12752)
(12468)
(11998)
(11563)
(11260)
(11191)
(10950)
(10729)
(10148)
(9877)
学科
(105786)
经济(105683)
管理(50612)
(48610)
方法(36682)
(36398)
企业(36398)
数学(31758)
数学方法(31555)
中国(30865)
地方(26286)
(25156)
(22481)
业经(21356)
(20168)
贸易(20153)
(19525)
(18846)
农业(17452)
(16589)
(16380)
金融(16380)
地方经济(16140)
(16009)
银行(15963)
(15552)
环境(15484)
(14682)
(13370)
技术(12765)
机构
大学(298176)
学院(294716)
(138247)
经济(135937)
研究(114861)
管理(106715)
理学(91038)
理学院(89902)
管理学(88675)
管理学院(88123)
中国(86689)
科学(67723)
(64538)
(59607)
(59410)
研究所(54029)
(53625)
中心(49350)
财经(47391)
经济学(44884)
(43227)
业大(43216)
(43212)
农业(42170)
北京(41803)
(40440)
经济学院(40274)
(39967)
师范(39483)
科学院(35425)
基金
项目(191421)
科学(150927)
基金(140848)
研究(137057)
(125077)
国家(124045)
科学基金(104157)
社会(92048)
社会科(87394)
社会科学(87377)
基金项目(73299)
(71892)
自然(64826)
自然科(63309)
自然科学(63289)
自然科学基金(62220)
(61705)
教育(61375)
资助(57564)
编号(51523)
(47176)
重点(44117)
(43449)
成果(42431)
国家社会(39818)
(39681)
发展(37956)
(37394)
创新(37308)
教育部(37149)
期刊
(159400)
经济(159400)
研究(95963)
中国(61354)
学报(49847)
(49375)
科学(45783)
(42843)
管理(40600)
大学(37177)
学学(35108)
农业(33889)
(29906)
金融(29906)
教育(29111)
经济研究(27732)
财经(24911)
业经(23714)
技术(22872)
(21747)
问题(21239)
(18957)
(18657)
世界(17826)
国际(17506)
技术经济(15797)
商业(13889)
统计(13685)
(13337)
科技(13141)
共检索到46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玉贵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及其对现代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赵晓雷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研究综述(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的历史概况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引进传播要早。19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批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就开始传播一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且还应对常态社会与常态经济、虚拟经济、虚拟性货币、宏观调控、经济学最基础范畴等基础研究给予创新,对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新型工业化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进行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理论的研究还要肩负起监督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祥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置换所能完成的,而是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但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不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来加以替代,而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到它的制度前提和研究起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转型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经济表征,转型期经济学的提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鉴于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以人的生产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适当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江  
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Economiscs)是一门形式理论经济学,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并进行演绎的精确化经济学分支。它寻找一组与经济理论内容相吻合的特殊公理结构,探索经济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揭示经济学原理中隐含的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承明  
本 文提出改造和 发展中国经济学 的任务。原有的 中国经济学有照 搬现成理论和 脱离中国实际的 缺陷,因此需要 改造。为了指导 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国经济 学更需要发展。这 里要做到:哲学与经济学;马 克思主义与邓小 平理论;坚持马 克思主义经 济学与 借鉴 西方经 济学;理 论分 析与实 践检验 ;体系完整与科学 论证;量变积累 与质变飞跃等六 个方面的结合 。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忠民  张平  
本文内容是根据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等6位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8日第三单元"圆桌论坛:中国经济学:源流与发展"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研究员主持了本场论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晓雷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书堂  顾颉  
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谷书堂顾颉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过渡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发出中国经济研究的空前繁荣局面。但稍加审视就发现在表层的繁荣之下,中国的经济学却都正在为基础理论经济学在事实上的缺位而困扰,形成了“繁荣中的窘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少安  
回顾过去4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程,有三大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影响最大: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密切相关的东欧经济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也很大;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确实比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讲,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 ,我国在 2 1世纪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给中国经济学家作出世界性的贡献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可能。然而要化可能为现实 ,我国的经济学家除了在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外 ,还必须在方法的规范化上作出自觉的努力。本文着重阐述了作者对理论的证伪、理论假设和限制条件的选定、实证检验等方面规范化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在新时代尝试较全面地反映、总结与推广中国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的原创性学术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拟推出工具类图书《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学科手册,是一项十分基础性的学术性工作,有利于深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理论流派、经典文献、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是一门学科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学手册》将围绕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主线,系统研究梳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标志性和标识性的经济学理论成果,总结展示中国经济学取得的进展,形成可供经济学者学习研究参考的大型案头工具书,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编撰组织工作,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作为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日常事务。手册采用分领域条目列举与解释方式反映中国经济学者的著名学术成就。条目拟包括三类:一是学者们提出的经济理论和概念;二是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法规文件中提出的经济方针、政策、概念及理论等;三是现实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和问题。全部词条都将突出中国独特的经济概念、理论、问题和政策等。为了加强对中国经济学原创成就的推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工作同步,自2022年第1期起,《经济研究》将以"《中国经济学手册》专题"方式连续推出《中国经济学手册》中的代表性条目,以飨读者。本专题的开篇文章是谢伏瞻院长撰写的《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人的使命》,该文亦为《中国经济学手册·导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化,经济学研究重心正面临转移,经济学理论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改革与崛起的客观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强烈冲击,更具解释力的"中国经济学"将不仅是研究特定地区、特定时代或融合了特定文化的经济学,而且是顺应经济学趋势,推动经济学更具创新性的理论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