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7)
- 2023(12800)
- 2022(10363)
- 2021(9228)
- 2020(7690)
- 2019(16716)
- 2018(16945)
- 2017(33282)
- 2016(18004)
- 2015(20036)
- 2014(19787)
- 2013(19409)
- 2012(17980)
- 2011(16209)
- 2010(16448)
- 2009(16050)
- 2008(15883)
- 2007(14372)
- 2006(12848)
- 2005(12146)
- 学科
- 济(70196)
- 经济(70087)
- 管理(56160)
- 业(51770)
- 企(42040)
- 企业(42040)
- 方法(29241)
- 数学(25548)
- 数学方法(25250)
- 中国(22770)
- 财(21906)
- 制(21775)
- 业经(20496)
- 农(18973)
- 银(18143)
- 银行(18125)
- 行(17312)
- 贸(16216)
- 贸易(16203)
- 易(15925)
- 融(15871)
- 金融(15867)
- 体(13337)
- 务(13187)
- 财务(13161)
- 财务管理(13125)
- 产业(12357)
- 企业财务(12294)
- 农业(11711)
- 理论(11510)
- 机构
- 大学(259655)
- 学院(257962)
- 济(109765)
- 经济(107367)
- 管理(98939)
- 理学(83163)
- 研究(82354)
- 理学院(82336)
- 管理学(81050)
- 管理学院(80544)
- 中国(71010)
- 财(59279)
- 京(53903)
- 财经(45642)
- 科学(44729)
- 经(41262)
- 所(40108)
- 中心(39493)
- 江(38813)
- 研究所(35263)
- 经济学(35074)
- 北京(34710)
- 财经大学(34078)
- 农(33846)
- 范(32126)
- 师范(31828)
- 经济学院(31701)
- 州(31641)
- 业大(31150)
- 院(29503)
- 基金
- 项目(159934)
- 科学(126736)
- 研究(122758)
- 基金(117007)
- 家(99343)
- 国家(98566)
- 科学基金(85256)
- 社会(80159)
- 社会科(76040)
- 社会科学(76026)
- 省(60302)
- 基金项目(60178)
- 教育(56445)
- 自然(51340)
- 编号(51252)
- 划(50803)
- 自然科(50158)
- 自然科学(50146)
- 自然科学基金(49250)
- 资助(48345)
- 成果(43643)
- 部(36570)
- 制(35841)
- 重点(35282)
- 课题(34594)
- 创(33683)
- 国家社会(33656)
- 发(33278)
- 教育部(32380)
- 项目编号(32343)
共检索到40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成 张鑫仪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与传统货币等价,且具有强制法偿性的数字化货币。由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基本属性内含潜在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导致其面临较为严峻的网络安全风险。数字人民币在中国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在应对网络安全风险上面,我国仍存在制度不完善、权力机关权责不明、金融监管与私权利保护划分不清晰等问题。本文将借鉴主要国家应对央行数字货币网络安全风险的规制经验,并基于此为我国应如何规制数字人民币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建言献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凯雁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认同和网络安全在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和国际贸易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运用SPSS25.0和Mplus7.0对15个国家60家商业银行的38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对国际贸易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通过货币认同中介效应对国际贸易规模产生正向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通过网络安全中介效应对国际贸易规模不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及货币认同和网络安全对国际贸易规模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SUN Tao RYAN Rizaldy
为了给各国央行实施央行数字货币(CBDC)提供参考,此篇IMF的工作论文从六个亚洲电子钱包实践案例中总结了四项经验启示:(1) CBDC应体现四个属性:信任、便利、效率和安全;(2) CBDC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四个渠道促进CBDC的使用:利用数字技术、针对用例、开发商业模式以及遵守法律和监管要求;(3)央行在考虑实施CBDC时,可以激励CBDC服务提供商开发这四个渠道;(4)中央银行应建立保护隐私的数据共享安排,同时为CBDC服务提供商探索数据的经济价值留出空间。本刊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鹏飞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私人加密货币广泛兴起,央行数字货币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的影响,重点关注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引发金融脱媒问题。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规范商业银行的存款行为,迫使银行增加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吸收更多存款;在存款准备金约束下,更多的存款意味着更多的银行贷款和信用创造。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垄断权力,银行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以匹配更高的贷款需求;存款利率的增加以及贷款利率的减小将挤压银行利润;贷款利率的减小也意味着厂商面临更低的借贷成本,这将鼓励厂商投资进而增加产出。进一步分析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可增加流动性。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环境下,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约束,进而鼓励消费者交易更多的商品并提高支付效率,这同时也促进了生产端活动,增加产出。最后,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使用可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产生正面影响,并且不会导致金融脱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包宏
在国际数字货币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联储于2022年初首次发布了关于美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报告,并就各界关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这一举动将会对美元体系、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标准制定乃至全球货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美联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动机、设计架构、政策挑战等内容,拟为数字人民币更好支持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以及未来顺利向境外应用场景拓展等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清刚 赵珂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动机是为适应支付手段和私人加密数字货币的发展,并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会计、法律等领域的制度建设还滞后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因此后者的推出将给上述领域带来诸多风险挑战。文章聚焦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和功能,深入探讨其对相关领域的风险挑战及应对举措。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目标功能 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大批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兴起,更是对金融支付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各类私人数字货币不断被一些民间团体接纳及2019年Libra白皮书的发布,各国央行纷纷加大对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及发行制度的研究和投入,在对数字货币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主权货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孝松 石微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子商务和汇款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依赖于SWIFT系统的代理行跨境支付系统存在效率低下、费用高昂及透明度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需求。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支付费用成为许多国家央行发布数字货币(CBDC)的重要动机。跨境支付涉及至少两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系统需要将双边或多边CBDC进行有效连接。本文首先对多国央行数字货币(m-CBDC)的种类和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世界各国现有的m-CBDC跨境安排进行阐述,从而剖析在m-CBDC跨境支付对代理行模式的跨境支付系统进行替代过程中对美元本位产生的冲击,并对中国未来与其他国家在m-CBDC领域进行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朝晖 刘阳
2019年,德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勤咨询)官网发布《全球风险管理调查(第11版)》(Global Risk Management Survey 11th),再次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及时的特点在各个领域应用开来,但"科技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祥钟 陈铭
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现行发行框架下,参考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实现方式,以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载体并限定其利率浮动范围,在尽量保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分层制度将数字货币利率引入中国的利率体系,以探索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四部门的、关于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的均衡模型,在理论上推导限定条件下数字货币利率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并通过TVP-VAR模型用仿真数据模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特定条件下的央行数字货币利率能够在对原有存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保持中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利率,进一步引导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若愚 李舞岩 张珩
本文构建了涵盖发行路径和权责义务配置的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模式框架,创新性地引入了三种权责义务配置方式,明确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分配问题。同时,本文从六个维度对发行路径展开评估比较,而后对各权责义务配置下的潜在歧视、经济效应问题进行考察,在综合研判后给出评估建议,以期寻找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较其他路径而言,在促进竞争、简化央行相关业务职责、降低账户管理复杂性方面优势明显,对第三方的依赖性处于适度范围内,是一个良好的发行路径选择;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其自由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权利,有效降低潜在歧视发生的可能,同时规避货币供求不平衡所引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在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的前提下实施“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针对尚处于试点阶段的数字人民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太辉 张皓星
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专利申请信息和相关专家公开论述,系统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演变、双层投放体系及其对金融体系、政策调控的潜在影响。研究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中心化、双层投放体系设计下,定位于现金替代,对商业银行存款挤出及货币乘数影响较小。央行数字货币在保护用户隐私、提高监管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简化跨境支付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对现有第三方支付业务产生替代效应。央行数字货币也会影响以支付为重要入口的金融科技业务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输出业务的发展,但若数字货币支付交易数据能够在保证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向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放数据分析接口,则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推动金融科技业务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货币 货币政策 金融科技 第三方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基于目前二元体系下的实物现金投放和回笼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要重点考虑数字货币的提存、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场景的搭建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作为主权货币的发行者,中央银行密切跟踪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运用新技术及时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有利于推动现金业务电子化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